第329章

  两人谢恩之后接过圣旨起来,才感觉到膝盖生疼,这种天下跪真不是人受的罪。
  他们得了赏赐,自然也不能亏待一大早就赶着出宫来送赏的姚公公等人。不止姚公公,云霁给每个随行的宫人都打了赏,毕竟这种天出门多遭罪啊。
  云霁出手阔绰,每个宫人都得了不少赏赐,大家拿着赏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云霖见宫里的人走了,这才悄摸摸地探过头来:“大哥、二哥!”
  闵悉朝他招手:“赶紧进来,外面多冷啊。”
  云霖看着摆了满屋子的东西,忍不住凑过来看:“哇,这么多东西,都是皇帝赏赐的吗?”
  “对,都是皇帝赏赐的。过来,霖儿,给你拿支笔用。这笔可好用了,我和你大哥上次参加乡试,用的就是这个笔。”闵悉从文房四宝中挑了两支紫毫笔给云霖。
  云霖小心地接过来:“那我也用它来考乡试。”
  闵悉笑道:“那倒不至于要等那么久才用。毛笔放久了不用,也会坏。这方端砚不错,也给你了,这个徽墨闻着真香,也给你了。”
  云霖看着闵悉一股脑地往自己怀里塞东西,说:“二哥,我不要这么多。你和大哥留着自己用。”
  “没事,还有挺多的。宫里送的东西都是双份的,足够我和你大哥用了。”文房四宝给闵悉和云霁都送了一套,而每一套不同规格的笔墨纸砚很多都是成对的,所以这些数量可真不少。
  像墨条这些都是成盒送的,砚台这东西虽然是单个的,可架不住这东西耐用啊,上次赏赐的砚台都还用着呢。
  闵悉拍了拍各色御纸,说:“这纸就不给你了,留着给你大哥画画写字用吧。以后你要是字练得好了,画画得好了,就来拿去用。”
  “好!”云霖脆生生答。
  云霁看着那些绫罗绸缎,说:“这些布匹你留些做衣服,剩下的拿去给外祖他们吧。”
  闵悉看着那些云锦、蜀锦,叹息道:“真漂亮啊,可惜你们不能用。能不能跟陛下求个情,把你们家的商籍给去了。”
  “没必要。这样时刻提醒我们不忘本也好。”云霁说。
  宫里那些赏赐,文房四宝、黄白之物和绫罗绸缎都还能用,自己不能用的,也可以送人,但那些摆件就不能送人了,得找东西装起来供着。这是皇帝赏赐的,上面都有内造字样,是不能拿出去交易的,因为宫里都有记载,要是查到是从他们这里流落出去的,很有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把这些东西都整理好之后,又把昨天从码头送回来的东西清点了一下,找出在路上给大家捎带的礼物,和皇帝赏赐的东西一并装好,叫人送到陶府去。
  第352章 老婆本
  三人吃了早饭,然后回书房读书。
  闵悉和云霁是考生,自然有读不完的书。云霖放假在家,陶弘依旧给他布置了功课的,所以他也要读书。
  书房里很快就传来了云霖的朗朗读书声,闵悉和云霁也不嫌他吵,没把他赶到别的地方去。他读书的时候,他们就看书,他安静写字的时候,他们就做文章。
  对他俩来说,这环境并不算嘈杂,更嘈杂的环境他们也待过,照样能够旁若无人地学习。
  迭戈得知他们回来,很快就过来看他们,自从他成亲买了房子搬出去之后,就很少再来云宅了,也是因为闵悉和云霁都在上学,平时也不在家,过来也碰不到人。但逢年过节的时候他是必到的,平日里他很关注他们这边的动态,所以他们回来没多久,他就知道了。
  闵悉和云霁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云霖住在陶府,他会时不常做了点心给陶府送去,一是给云霖品尝,二来也是给陶府的人品尝,也尽着做兄弟的本分。
  这事闵悉和云霁都是知道的,所以迭戈一过来,他们都很高兴,书也不看了,专门拉着迭戈聊天谈心,问店里的情况,他家的情况。
  糕儿怀孕有五六个月了,肚子已经显怀,大冬天迭戈也不让她去店里做事了,就让她在家歇着,所以她今天没有过来。
  闵悉把自己从河南带回来的特产给迭戈拿了些,又从宫里赏赐的布匹里挑了些看起来不那么张扬的给了他一些,让他两口子回去做衣裳穿。
  迭戈知道闵悉给自己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他也不推辞,欢喜地收下了。
  中午闵悉下厨,几个人一起吃了顿火锅。大冬天的,就是要吃火锅才暖和。
  闵悉让迭戈过年的时候跟糕儿不要来家拜年了,他们去他家看他们,毕竟七八个月的身子重,又天寒地冻的,实在不适合出门。迭戈应下了。
  云霁每天都打发人去陶府问候外祖父的病情,闵悉知道老人病着,胃口不好,便会做些好吃的给他捎过去。
  陶弘到底是年纪大了,一场风寒拖了将近一个月才好起来。但也因此元气大伤,正好又临近过年了,于是学塾干脆就不开课了。陶家人打算年后也不让他给孩子们上课了,另外请个举人来教书。
  虽然陶家很多举人,但都要忙着会试,起码短时间内是不会去学塾教书的。
  闵悉和云霁把自己在学习中碰到的疑惑都积攒下来,每隔一段时间,再到陶府去请教外祖父或者大舅。
  二舅陶敬之在礼部干了一年主事之后,外迁到了山东文登县去做知县,如今在山东也待了一年多时间了。家中父母年事已高,陶敬之是只身前去赴任的,妻子孩子都留在家中,他独自一人在外为官,还是有些寂寞的。
  陶源打算年后如果会试不中,就去文登陪父亲,顺便让父亲指点自己的学业。
  陶源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这次多半考不中。
  陶澍和陶渝已经考过数回了,他们对会试志在必得之心更强烈一些,毕竟当初祖父和父亲(大伯)也是二十多岁就考取了进士,谁不想年轻的时候就中进士呢?鲜衣怒马少年郎,那是何等的风光!
  今冬的雪比往年下得勤,从十一月他们回来那次下了第一场大雪后,到年前,又下了两三场雪,有一场比第一场雪还大。
  下了之后雪好多天都不化,整个京城都冻得硬邦邦冷冰冰的,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集市上新鲜蔬果就别想了,虽然家中地窖中储存了不少萝卜白菜和土豆,但总吃这几样也是够熬人的。闵悉他们比其他人还好点儿,起码家中还有紫菜、海带、莼菜、笋干等干货,可还是架不住冬天难熬。
  闵悉想起来,这会子差不多就是明朝的小冰河期,难怪冬天这么冷,到处都是厚厚的冰层,倒是适合冰戏。所谓冰戏,就是溜冰。
  闵悉和云霁带着云霖上冰面溜过两次,好玩是好玩,但也是嘎嘎冷,云霖身体弱,不敢让他多玩,更多的时候,还是云霁带着他在家里站桩打拳。
  过年之前,宫里又送来了年礼赏赐,让闵悉和云霁年初二进宫陪皇帝说话。
  两人领了命,只等初二那日宫中来人接他们入宫。
  今年闵悉和云霁都要安心备考,所以过年也没怎么亲自去操办。
  云祥号的年终盘点都是云震和云安去管的,年终分红也是他们去分发的,只是过来跟云霁报备了一下。
  家中的年货都是陶兴他们去购置的,闵悉和云霁只在年前带着云霖一起写春联贴对子,闵悉则抽空做了顿年夜饭。毕竟一年一度,还是要吃得满意一点。
  兄弟三人带着家中仆人一起过年,也有一大家子,过得热热闹闹的。奶娘在吃饭的时候多了一嘴,说要是有个女主人就好了。
  闵悉和云霁都假装没听到。陶老夫人一直在给他们物色合适的姑娘,但总没有挑到合意的,一般好人家的嫡出姑娘,都是十五六岁甚至更小就定下亲事了,挑的都是年龄相仿、家世相仿的。人家未必愿意找闵悉和云霁这种二十大几快三十岁的“老”男人。
  年纪大一点的姑娘,不是有这毛病,就是有那问题,总而言之,感觉都不是良配。
  自然也有年纪小点不在乎男方年纪的,但姑娘要么是长得不好看,要么就是家世不匹配。
  为这事,老太太都愁死了,家里这两个大龄青年,哪个不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而且还有功名在身,深受皇帝与太后宠爱。却找不到媳妇!简直是岂有此理!
  舅母们便劝,不着急,等他们中了进士,朝中自然就有官员愿意主动拉拢,要把女儿嫁给他们了。
  老太太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但又想到,万一他们这次没考中进士,那就还得等三年,那可是真的三十岁了!
  闵悉和云霁是巴不得没有合适的人选,不然又要费口舌。
  年初一云家兄弟去本家拜年,云霖又收获了一大堆压岁红包,小荷包鼓鼓囊囊的,都快要装不下了。回来依旧一股脑地拿给闵悉,让二哥帮他收起来,闵悉笑着说:“行,我给你收起来,以后留着做老婆本。”
  云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给二哥做老婆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