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闵悉和云霁一脸茫然,这就要进宫去面圣了?迭戈凑上来:“我也要去吗?”
  陶贵点头:“是的。有些礼仪规矩,老爷和大爷让我来给你们说说。”
  于是接下来,他们跟着陶贵学了半下午的宫中规矩和礼仪。
  等陶贵走后,闵悉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我们这就要去见皇帝了?”算起来,万历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明天进了宫,还得跟个孩子跪拜,闵悉心里还是有点疙瘩的,这万恶的旧社会!
  云霁说:“只是去给他讲讲故事,我猜他多半是对迭戈感兴趣,想看看迭戈长什么样。”
  迭戈红了脸:“我紧张。”
  闵悉拍拍他的肩:“别怕,尽量少说话,皇帝说什么,你就回什么。”
  迭戈点了点头,但还是忍不住摸了摸鼻尖。
  云霖本来玩得好好的,结果被奶娘带走了,这会儿看客人走了,便过来拉闵悉的手:“二哥,我们继续来投壶啊。”
  “好,走,去投壶去!”闵悉拉着他的手去投壶。
  当晚闵悉躺在床上想了很多,万历这个年纪,应当正是叛逆的青春期,又被张居正和李太后逼着学习如何做一个明君,每天都在强压下学习,估计正烦闷着,听到有新鲜事,所以叫人进宫去给他解闷儿。
  他也是没想到竟有机会见万历,第一次见面,争取给他留个好印象,也许以后还有机会再见,就可以适当引导一下,让他别那么阴暗。不过他也只是想一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扭转的。
  天亮之后,闵悉和云霁都起来梳洗穿戴,虽然不要像姑娘那样打扮,但也要收拾得整整齐齐。
  迭戈更是紧张得连衣服都穿不好,这可不是他们的国王陛下,这要见的可是大明皇帝,大明的发式和服饰他也不太熟,最后还是陶盛过去帮忙,这才把他那一头蓬松卷曲的头发给梳得勉强像个样子,衣服也给他整理好。
  吃过早饭后不久,宫中就来了马车,由一名姓姚的太监亲自来接,闵悉和云霁摸摸云霖的脑袋:“我们要进宫去见皇帝陛下了,你在家乖乖听奶娘话,我们很快就回来了。”
  “那回来吃午饭吗?”云霖问,他也很想跟着哥哥们去,但也知道皇宫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这就不知道了,说不定皇帝陛下要留我们用膳呢。”闵悉说。
  “那好吧,你们晚上肯定会回来了吧?”
  “晚上肯定能回。”闵悉跟他保证。
  云霖依依不舍地送别了三个哥哥,还好有霸王陪着他。
  除夕那场雪下得不大,初一一早就停了,各家各户已经把门口的路扫了出来,各主街也早就安排有人把积雪清扫了,免得行人车马出溜摔倒。
  马车上,姚公公亲自给他们再详细讲解入宫的礼仪和规矩。
  马车嘚嘚地穿过街巷,来到了紫禁城门口。陶礼之已经在那儿等着了,等他们一到,便和他们一起入宫面圣。
  闵悉去过故宫,但这个时候的紫禁城规模要比故宫更大,过了正阳门,便是紫禁城的正大门大明门,马车在大明门外停下,就要步行进去。
  大明门后是一条宫墙组成的长廊,高高的宫墙两侧便是各部衙门的办公场所,东侧为六部各衙门,西侧则是锦衣卫与太常寺所在。
  从大明门到太和殿,这段路将近二里地,一路上很少碰到人,即便有,也都是一脸严肃的侍卫。这样的天气在宫中当值,可想而知有多冷,所以他们冷着脸也实属正常。
  姚公公领着他们穿过了天安门、端门,又绕过三大殿,直接去了乾清宫。
  平日里万历皇帝召见臣子,都是在三大殿,不过今日是年初二,百官都在休息,不上朝,所以皇帝就在自己的住处待着,懒得往前面去。
  闵悉他们几人到的时候,万历皇帝正襟危坐在案后练字,小脸绷得紧紧的,十分严肃,半点孩童的生气都没有。
  陶礼之带头跪拜:“臣(草民)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万历看到他们过来,手中的笔一顿,片刻后又继续写起来,一边写一边说:“平身!”声音清脆。
  于是陶礼之带头起身,微微往边上走了一步,闵悉几人也有样学样,尽量靠边站。几人就站在那儿,等着小皇帝练完字。
  闵悉总算是知道万历臭脾气的一点源头了,大过年的,也不让歇息,还得练字,李太后和张居正简直是毫无人性。万历自然不敢拿他妈撒气,那肯定就是拿张居正撒气了。
  好不容易等到万历帝把字练完了,这才说话:“陶大人,哪位是你外甥啊?”
  陶礼之赶紧介绍:“这位是臣的外甥云霁,这位是他的义弟闵悉,这位外邦的朋友就是他们从拂朗机带回来的,叫迭戈。”
  万历挨个仔细地看了他们几个,最后把视线落在迭戈身上。迭戈束着发,穿着明制衣服,因为没到二十岁,所以没有戴网巾和帽子,看得出来,他那头棕色的头发也是跟大明人不一样的,他的脸更是迥异于大明人,五官格外突兀,看起来有些怪异。
  万历好奇地问:“迭戈会说大明话吗?”
  迭戈忙说:“陛下,我会说。”
  万历呵呵笑:“口音真奇怪!”
  第314章 讲故事
  迭戈被这声笑弄得一惊,不敢再开口说话。
  万历坐在椅子上不动,对身边的內侍说:“给陶大人和他们三个赐座吧。”
  这架势是要坐下来长谈了。
  于是闵悉等人被赐座,与万历隔着几案而坐。万历今年应该是十一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岁,但他从九岁起就当了皇帝,孩童所有的天性都被这顶皇冠压得死死的。
  偏生李太后对儿子期望很高,张居正也希望自己辅佐的是个明君,对这个孩子要求分外严格,结果就是重压下长大的皇帝性格最终还是走向了极端,闵悉还是有点同情小皇帝的。
  “朕听闻你们去了欧罗巴的拂朗机,能给朕说说事情的经过吗?”万历问。
  云霁便把事情的经过粗略说了一遍。
  云霁讲故事的能力远不如闵悉,万历听得十分不过瘾,说:“拂朗机人说话跟我们完全不相同吧,你们是怎么交流的?”
  闵悉说:“回陛下话,草民跟船上的拂朗机人学会了说他们的话。”
  万历点头:“那你学说话的本事不错,那么快就学会了拂朗机话。”
  “谢陛下夸赞。”
  万历又看着迭戈:“朕听闻红毛番发色眸色都与我等不同,说他们是红毛绿眼,朕看迭戈似乎也并无太大差异。”
  迭戈是典型的南欧人长相,头发是深棕色,眼眸也是棕色的,跟西欧人和北欧人长相差异还是很大的。
  闵悉答:“陛下,欧罗巴很大,他们人种差异也很大,迭戈来自欧罗巴南部,头发与眼睛颜色比较深,接近于我们大明人。欧罗巴西部和北部的人种跟我们差异更大一些,以黄色与红色头发为主,眼眸颜色有很多都是蓝色与绿色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毛番。”
  “你们见过红毛绿眼的红毛番?”万历问。
  闵悉点头:“是的,我们除了拂朗机,还去了大吕宋、法兰西和英格兰,大吕宋人和拂朗机人长相差不多,英格兰人就多黄发蓝眼的。”
  万历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万历想了想又说:“听闻你们从欧罗巴带回了不少粮食作物,还带回来一艘大船帆。首辅大人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你们想要什么赏赐?”
  闵悉说:“陛下,草民并没有想过要什么赏赐,惟愿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永远安居乐业。”
  万历听完这话,看着他的眼里流露出一丝讥讽之色:“朕听闻,人活在世上,总有所求,无外乎功名利禄。你既然不想要赏赐,那你是看重名声了?”
  闵悉发现自己想得有点简单了,也是,生在皇家,小皇帝肯定见惯了各种阿谀奉承,根本不可能是个单纯孩子,闵悉说:“陛下既然这么认为,那草民就斗胆恳请陛下广开商路,允许外邦商船停靠泉州港。”
  “就这样?”万历似乎有点不太相信地问。
  闵悉继续说:“凡外商船停靠泉州港,皆由市舶司官吏统计其船上货物,并且收取一定的进口关税,比如货价的两到三成,或者就以实物缴纳。如此一来,既可令东南海域避免外邦船的袭扰,也可增加国库收入。”
  万历说:“那你们从中得了什么好处?”
  “我们可以不出海就能同外商做生意,从中获利。”
  万历点了点头,这才符合人性嘛:“这事朕会同首辅大人商议。”
  其实自海外归来的大明商船也都是收两成的实物税。外邦船不允许进入大明港口,他们只能在大明周边停靠,比如西班牙船停靠在吕宋,尼德兰船停靠在澎湖,而葡萄牙船大概是最先进入大明本土的,但也只能停靠在澳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