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这意味着什么,楚恒再清楚不过,他激动地在地上来回走。
  陈青怡点头:“要发展,人才必不可缺,恢复高考势在必行!
  十年啊,整整十年,早前就有点风声传出来,最近风声越来越大。
  不少人频频建议恢复高考,而且是越快越好。
  小恒,这是咱们的机会,要是快的话,说不定这一两个月就能有结果。”
  有楚爷爷在,不少隐秘的消息她都是知道的。
  现在楚恒即使不高考,想回京市也是很容易的,但楚恒却想凭着自己的本事回去。
  楚恒激动地猛灌了一大杯水,还是止不住的兴奋。
  陈青怡笑笑,“明天就想办法请个长假吧!
  在知青点养病也不方便,干脆住过来。”
  楚恒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第二天就“不小心”踩空。
  摔伤了腿,公社大夫说骨折了,需要静养,当天就搬到了陈青怡家住。
  看到那一摞摞的复习资料,乐的蹦高!
  除此之外,陈老头也悄悄和陈青莉透露几句,“小莉啊,这消息还不准。
  可不能在外边瞎传,看书也尽量避着点人。
  实在不行,你就和单位请一段时间假,专心看书。”
  陈青莉高中毕业后,陈长波主动在林场给安排了一份办公室的工作。
  因为这,石兰花直接跑到公社陈长波家门口骂街。
  陈长波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早早就将陈老太接到家里。
  据说战况很激烈。
  石兰花完败!!
  陈青莉眼睛锃明瓦亮,“爷,是,是……那个意思不?”
  “爷爷你放心,我一定小心,谁也不说。”
  她也不是傻子,要是真消息不准,爷爷也不可能让她请假回家。
  赵香梅也在行动,暗示了娘家一番,嘱咐了又嘱咐。
  又去找春苗婶儿聊天,不经意间说道:“我听说,咱大队那些文化人都回去了?”
  春苗婶乐呵呵的给赵香梅端上一盘西瓜,笑着说:
  “可不是咋的,咱大队那几个走的时候大队长可舍不得了。
  要不咋说啥时候还是得有文化呢。
  有他们在,咱那养殖场,蔬菜房,又扩大了两倍不说。
  养那么多鸡和猪,一次也没遭瘟,不少孩子考不上高中,让人家给补补课。
  转过年就都考上了。
  他们调走后,大队长又上公社申请,想上农场再找几个。
  哪成想,就带回来俩,说是其他人都回城了。
  我看这俩怕是也要留不住了,哎,回去好,咱也为他们高兴。”
  赵香梅咬了一口瓜,“我听说别的地方也是,不少以前的大学教授都回去了。
  你说这高考都停了,把老师招回去干嘛啊?”
  “嗐,那咱咋知道,咱小老百姓的,吃饱穿暖就行,别的不操心。
  香梅啊,你给我聊聊你家那口子,对你好不好?
  对小怡他们呢?”
  赵香梅有些无奈,这说正事儿呢,咋还八卦起来她了。
  “挺好的……”
  两姐妹打开了话匣子,凑到一起嘀嘀咕咕半下午。
  临走前,赵香梅又提起。
  “我看那些教授回去是有原因的,你要不问问你家老儿子。”
  春苗婶一脸莫名其妙,这事儿有啥可问的啊。
  等晚上饭桌上,她笑呵呵的和家里人提起。
  “今天和香梅唠嗑,她说不止咱这儿,不少地方的知识分子都被叫回去了。
  你们说,高考都不办了,他们回去干啥?
  香梅今天一直提这事儿,我这脑子也想不明白啊!
  再说了,跟咱也没关系……”
  第468章
  恢复高考2“不对,这里边不对啊!”春苗婶儿小儿子果然脑瓜转的快。
  “妈,你说香梅婶儿特意提的?临走时还又提了?”
  春苗婶儿:“对啊!我还纳闷呢,咋的,老儿子有啥不对吗?”
  “那可太不对了,你们再仔细琢磨琢磨,香梅婶儿这是话里有话啊!”
  春苗婶儿仍是一头雾水:“有啥话?没有啊,就我俩闲唠嗑。
  对了,走的时候她还让我问你呢!”
  妥了,这下确定了,她老儿子饭也不吃了,穿鞋下地就要往西屋跑。
  太激动了,差点没摔一跤。
  春苗婶儿几人面面相觑,拿着饼子愣愣的。
  不一会,她儿子把自己的高中课本找了出来,一边吃苞米饼子,一边看书。
  这下家里人更傻了,闹哪样?
  这时,春苗婶男人猛拍了下桌子,激动道:“高考!!”
  其他人呆愣,是他们想的那样吗?
  其他上过学的孩子,也开始躁动起来,跟着看书,更是在陈青柏辞职回来后。
  达到了顶峰。
  整个大猪圈都炸开了锅,走到哪儿都有人议论,说什么的都有。
  钱红英,石兰花更是上蹿下跳,说的有鼻子有眼儿。
  石兰花笑得很是畅快:
  “要我说啊,这人就是不能太得意,以前赵香梅那叫一个嘚瑟。
  把她儿子夸出一朵花来了,知道的是她儿子当了市掌秘书。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儿子当了市掌了呢,都不够她显摆的!”
  云婶儿眼珠子一翻:“我咋没听人家香梅显摆过呢?”
  石兰花:“哼,她那是装的,在我们自家人面前,可没少嘚瑟。
  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要我说,这谁这辈子能过多少好日子。
  那从一出生,老天爷就定好了的,有些人年轻时把福享完了。
  以后啊,啧啧,可要惨喽!”
  钱红英贼眉溜眼的问:“惨?为啥惨?你是不是知道啥啊?
  那快说啊!跟我们还藏着掖着干啥?”
  石兰花更加得意,没用其他人追问,就迫不及待的说道:
  “陈长波早上回来了,屁股还没坐热,就去找赵香梅去了。
  我们家那两老的也去了。
  人家咋说的,我反正没听到,人家也不愿和咱说,但我估摸着,不是啥好事儿。
  陈长波回来时,脸拉的老长了。
  我看弄不好是陈青柏闯啥大祸了,犯了错误,怕是还要蹲笆篱子呢!”
  大家伙被她忽忽悠悠的,也开始脑补起来。
  一天时间陈青柏谣言满天飞。
  还越传越离谱,就连陈青怡和赵香梅这时候回来也找到了合理理由。
  回来给陈青柏摆平事儿的。
  更有人说,要是没有陈青怡男人,和后爸在。
  陈青柏这回闯的祸就要吃枪子了!!
  等赵传文家那俩在厂子,医院上班的也回来了,这事儿就算盖章了。
  石兰花在家拍着桌子乐,乐的前仰后合。
  “陈青柏这个后台一倒,赵家那俩立马就被辞退了。
  还好当初没给咱青桂和青柳找工作。
  要不咱搭着人情不说,还花着钱,啥玩意还不剩,我看这回他们还牛逼个屁!
  哈哈哈……开心死我了!
  小柳啊,你去杀只鸡,晚上多炒俩菜,喝点小酒,咱高兴高兴。”
  “哎!”陈青柳笑得眉毛都飞起来了。
  此时他们都忘了,赵传文家老大赵建设,是花钱买的云省工作。
  跟陈青柏根本不搭边。
  鸡毛还没拔完,陈青桂媳妇又一脸激动的跑回来。
  “妈,妈,三叔家青莉也回来了,也不干了,隔壁正吵吵呢!
  你没看见三叔和三婶那脸拉的,跟锅出溜一样长。”
  这是陈长江家这些年,最开心的一段时间。
  其实陈长波不开心,是怕儿子考不上,工作再没了。
  市掌大秘,那可不是一般位置,多少人眼红。
  就算毕业后,再安排工作,也不可能一下子安排这么高的位置。
  可惜,陈青柏野心大,剑指京市外交部。
  再加上孩子们都想考京市,他怕以后见面少了,心里就有些难受。
  也开始琢磨,怎么跟过去,没错,陈长波现在就是这样的人。
  陈长河两口子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就怕高考再不恢复,或者恢复了考不上,怪孩子大了,主意正。
  也不和他们商量就把工作卖了。
  倒是陈老头很支持,觉得就要孤注一掷。
  早上四点半,晚上十点,这期间所有人都聚在陈青怡家。
  看书,刷题。
  不会的在一起讨论,那劲头看的大人们心疼的不行。
  春苗婶儿三个儿子在这儿,她大手笔买了二十只鸡,扛了一百斤粮食。
  悄悄的送到赵家。
  怕打扰孩子们学习,这段时间都是在赵家做饭。
  小门早就又打开了,来回送饭很方便。
  因为早上来的早,晚上走的晚,他们嘴又闭的牢牢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