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65节
她刚要钻进被窝,却见紫苏突然跪到她跟前。
汤婵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
“夫人,”紫苏咬咬牙豁出去道,“奴婢不想伺候二爷!”
汤婵一愣。
她缓了缓神色,“你先起来,慢慢说。”
紫苏没有动,而是给汤婵磕了个头,“还望夫人成全!”
紫苏知道,她是专为了做通房丫鬟才到汤婵身边的,根本不该痴心妄想自己做自己的主。
但汤婵对待宛姨娘的态度让紫苏燃起了一丝希望。
宛姨娘的出身,紫苏看得明白,她相信汤婵也清楚,然而对待宛姨娘,汤婵没有丝毫鄙夷,反而堪称以礼相待。
汤婵不会亏待身边人,紫苏认清这一点,莫名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
紫苏本来以为汤婵会问起原因,没想到汤婵什么都没问。
她只是坐到床边,认真问紫苏道:“你想好了?”
“奴婢想好了。”紫苏坚定地点头。
“我知晓了,”汤婵点点头,“以后不会让你伺候就是,你起来吧。”
紫苏大喜,心口大石尽去,眼角眉梢都透出轻松来,“多谢夫人!”
烛火熄灭,汤婵平躺在床上,手背搭着额头,轻轻吐出一口气。
到底还是被这个环境慢慢同化了,汤婵不由反省,自己叫丫鬟伺候男主人的行为实在太过理所当然。
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总该尊重她们本身的想法才是。
第二天,汤婵就把紫竹悄悄叫了过来。
“之前是我疏忽,忘记提早问过你的意思,”汤婵温声问道,“你可愿意伺候二爷?”
紫竹惊讶了一瞬,反应过来很快便道:“奴婢都听夫人安排。”
看来紫竹是愿意的,汤婵再次确认了一下,见紫竹态度坚定,才点了点头,“我知晓了,你下去罢。”
紫竹依言告退。
不过回去之后,她却越想越不对,私下里找了机会询问紫苏道,“夫人可曾问过你,愿不愿意伺候二爷?”
“夫人问你了?”紫苏闻言忍不住跟姐妹分享,“我求了恩典,不必伺候二爷呢。”
“什么?!”紫竹蹙起眉头,“你怎么存了这般念头?”
紫苏低下头不说话。
她也曾是正经人家的姑娘,然而父母早逝,家道中落,她与姐姐无依无靠,被接到舅家抚养。可谁想舅舅竟是个赌鬼,欠了赌债之后,竟要把姐姐卖了做妾,姐姐宁死不从,被逼得投井而亡。
舅舅没能拿到银钱,不由大怒,转头找来人牙子,把年纪还小的紫苏卖了个好价钱。
紫苏没有姐姐的勇气寻死,随波逐流,安分守己,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因她长相漂亮,几经辗转,紫苏被卖到了一位专门给大户人家调教通房丫鬟的妈妈手上。
虽然已经认了命,可姐姐的死一直深埋在紫苏心里。若是没有办法也就罢了,可她运气不错,遇上了和善的主家,若是不争取一把,做了妾室,姐姐地下有知,又该如何失望?
这些往事,紫苏从没跟谁说起过,她咬了咬唇对紫竹道:“若是做了妾室,甚至有了子嗣,咱们还能如同现在一般,同夫人之间没有隔阂吗?”
“姐姐这话糊涂!”紫竹摇头,“咱们若想给夫人做帮手,更应该伺候二爷才是!”
紫苏一怔,听紫竹凑近小声说道:“你可别忘了,夫人跟二爷可还没有圆房呢。”
这事瞒住了外人,可她们几个贴身的丫鬟哪个不知,正房晚上从来没叫过水。
秋月双巧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急,只是不敢质疑夫人罢了。
紫竹暗下猜测,许是前头夫人留下来的小少爷年纪还小,二爷暂时不想要嫡出的子嗣。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可庶出的子嗣就不同了,哪怕是庶子,也不会威胁嫡长子的地位,若她们能替夫人诞下子嗣,在这宅门里才算有了依靠。
“咱们做奴婢的,为了夫人也好,为了自己也罢,伺候二爷才是最好的出路。”紫竹忍不住道,“夫人竟也允了你……怎么能如此任性!”
“这话严重了罢,”紫苏沉默了一会儿,小声反驳,“我瞧着二爷跟夫人好着呢,虽暂时未圆房,但也是早晚的事,咱们跟着掺和做什么?”
紫竹摇头低声道:“二爷对夫人只有尊敬,如今看着是还好,可居安思危,夫人没有宠爱、没有子嗣,对管家权力也不上心,万一哪日后院里进了得宠的新人,夫人可怎么办?”
紫苏犹豫片刻,最后还是决定相信夫人,“夫人那般聪慧,心中定然有数。”
紫竹见与她说不通,心中无奈,难得的生出一丝焦虑来。
夫人性子是好,可也太没有章程了些。
这么下去可怎么行?
第56章
初九这天,庆祥侯府吃年酒宴宾客,汤婵趁着机会回了一趟侯府。
出嫁之后,汤婵一共也没能回去几次,今天汤婵特意早早就到了,想多跟汤母说说话。
老夫人也体贴,等汤婵问完安,稍作寒暄之后,就允她下去见汤母了。
湛露院的景色一如既往,汤婵扶着前来迎接的汤母回屋坐下,“有一段时间没回来了,您近日可好?”
“都好,都好。”
汤母脸上带笑,认真打量着眼前的汤婵,见她面色红润,气色很好,下巴都稍微圆润了一点,一看就过得极舒心,不由老怀大慰,“只要你好就好。”
她问起汤婵在解府的生活,婆婆、丈夫、子女一个没落,汤婵耐心地一一答了,汤母听得不住点头。
“你一切都好,我这心就能放下来了。”汤母心里满是宽慰地轻轻拍了拍汤婵的手,“既然你已经安定下来,我打算过段日子就离开京城,回到汤家族里居住。”
汤婵一怔,“怎么这样突然?”
“也不算突然,”汤母笑道,“咱们之前不是说过这个打算?”
上京之前,汤母确实是这么跟汤婵商量的。
不过那时候汤婵刚穿过来,没那么真情实感,如今再看,汤家族里在县城,居住条件肯定不如京里。
“继续住在京里不好吗?“汤婵想了想说,“您要是觉得留在侯府尴尬,我嫁妆里有宅子,或者再买一座给您住也行。”
“你的心意我都晓得,”听了汤婵的话,汤母又是高兴又是欣慰,但她并没有应下,“但京里束缚太多,整日提心吊胆的,不如回乡轻松。”
说着,汤母神色一缓,眼底带着怀念,“再说,回到族里,我离宝蝉她爹爹也能近一些。”
汤母这样说,汤婵只得把劝说的话都咽下,应道:“那您准备什么时候走?”
汤母道:“我明日就给族里送信,等给老祖宗贺完寿辰就出发。”
“这么着急?”
汤婵不太同意,“如今天气还冷,不如等到开春暖和一些了再走罢。”
汤母摇了摇头,“化雪之后道路泥泞难行,还不如现在,再往后就要等太久了。”
见她心意已决,汤婵只好道:“那您定了日子提前跟我说一声,我送您一道回去。”
“那怎么行?”汤母连连摇头,“你如今已经嫁人,哪有随随便便就出远门的道理?”
姑娘成亲之后,娘家都不能任意回的,不然怎么会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说法。
“您别担心,”汤婵劝道,“太夫人最是和善,定不会怪罪。”
汤母无奈,“人家性子再好,你也不能可着性子乱来。”
汤婵说道:“照顾您回去是我一片孝心,太夫人不会不喜的。”
她保证道:“您自己走,我放心不下,我把您送到了就立刻回来,不会耽搁太久的。”
汤母嘴上不同意,可心里哪有不受用的,几番争执下来,汤母劝不动汤婵,半推半就地应下,“……也好,都听你的。”
二人说了许久的话,直到快到开宴的时辰,二人一起到了待客的花厅。
除了歇晌午觉的老夫人跟忙着准备宴席的侯夫人,侯府自家人都在,二夫人与大少夫人婆媳正在吃茶聊天,姑娘们凑做一堆,看见汤母与汤婵,都伸手招呼。
汤婵见庞盈对她高兴摆手,走过去坐在她身边,刚要开口说话,就听到外头一声通传。
“三皇子侧妃到——”
汤婵一愣,庞雅今天也回来?
她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
近来日子过得太舒服
,汤婵都快忘了庞雅这个人了。
不只是她,在场许多人都面露惊讶,庞雅来得突然,她们都没有提前收到消息。
庞妍略微惊讶过后,态度就变得不咸不淡。她穿来时庞雅已经出嫁,对这个长姐并不熟悉,在她心里,庞雅不过是一个嫁作皇子妾室的庶女,除此之外就没别的印象了。
庞盈同庞秀却很是惊喜,庞秀是单纯因为大姐姐回来,能见到姐妹而高兴,至于庞盈,庞雅嫁进三皇子府都是因为她,她对庞雅一直有份特殊的感情在,此时已经迫不及待想见面了。
庞雅很快就进了门,她如今是上了玉碟的皇家人,君臣有别,为表敬重,众人都主动起身迎接。
只见庞雅身披香色云蟒纹斗篷,被一位嬷嬷搀扶着缓步走进来,神态自若,形容端庄。
不过小半年未见,她身上竟多了许多雍容贵气,看来嫁进皇家之后,还真是不一样了。
二夫人眼神闪烁,如今回头来看,当初庞雅替庞盈挡灾,嫁进三皇子府,倒算得上因祸得福了。
只是……她心下又是意外又是疑惑,皇子侧妃竟是可以随意出府省亲的吗?
各自行礼入座之后,二夫人笑道:“今儿是什么好日子,大姑奶奶竟回来了!”
庞雅听出二夫人话里的试探,端着茶盏微微一笑。
“入冬之后,三皇子妃身体不适,只能闭门休养身体。承蒙三殿下厚爱,我身为侧妃,得以为三皇子妃分忧。”
身为侧妃,却能替三皇子妃交际应酬,甚至在过节的时候得以回娘家,庞雅这是在明示,她在三皇子府地位特殊,说难听一点,哪日三皇子妃不好了,庞雅极大概率会成为继任者,被请封为正妃。
听了这话,二夫人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庞盈更是不由自主为庞雅高兴,这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