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美强惨恶犬驯养指南> 美强惨恶犬驯养指南 第26节

美强惨恶犬驯养指南 第26节

  右手边,是一家极其不起眼的小药铺,在这无人经过的巷子里,门檐下的幌子随风微晃,旗子上正正写着一个药字,墨迹有些褪色,却醒目刺眼。
  寄秋的眼神被定住了。她站在那里,愣愣地望着那个药字。
  她想起沈如安亲手将那包药撒入粥中时的神情,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不苦的,也不痛。”
  可这世上,真有不苦也不痛的死吗?
  她喉咙发干,食盒的重量仿佛一瞬间压垮了她的手臂。她想转身,却又不敢;想前行,脚下却像生了根。
  街上的人群从她身边穿梭而过,唯独她,像被钉在原地。
  与此同时,院中日光正浓,夏风吹动树枝,姬云梵却提着一只新扎好的纸鸢,跑得满头大汗。
  他小手紧攥着风筝线,气喘吁吁地跑到姬栩屋前,喊着:“爹!我想找姜姐姐一起放风筝,她答应过我的!”
  竹娘正在打水,闻言一怔,神色凝重地蹲下拦住他:“小少主,二夫人……这会儿不能见你。”
  “为什么?”小小的人儿不解地皱起眉头,“她是不是出去送二伯了?那我也去!”
  这时,屋内的姬栩听到动静,缓步走出。他面色略带倦意,刚披上那件藏青披风,领口上仍残着姜辞当日绣线的清香。
  他弯下腰,轻声问道:“阿梵,是谁告诉你不能见她的?”
  竹娘抿了抿唇,终究答道:“二夫人……昨夜被都督大人下令,送去了督军署。”
  姬栩眼神一震:“什么?”他猛地站直身子,连披风都没来得及系好,目光一下变得锐利。
  “昨夜究竟出了何事?”
  竹娘面露难色:“听说……是通敌之罪。”
  这话落下,姬栩脸色顿时变了,手中握着的折扇啪地一声掉在地上。他定了定神,低声问:“有没有证据?”
  “……督军署那边,说是截了信。”
  他正欲立即唤人备车前往督军署,忽听门外传来银铃般的笑声。
  “子叙表哥。”
  沈如安今日特意打扮得明艳动人,衣裾缀珠,发髻新盘,一双眸子水光潋滟。她手中提着一盒桂花糕,笑盈盈步入院中。
  “你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早?”姬栩语气淡淡,眼中却隐约透着未散的忧色。
  沈如安一眼便瞧见他肩头那件藏青披风,眸色骤然一冷,喉咙一紧,片刻后却又换上得体的笑意,将手中的糕点轻轻搁下,柔声道:“我来看看你。今日请了位郎中,是我特意托人寻来的,说是擅调气血,等会儿便到。”
  她话音一转,察觉院中气氛凝重,微微蹙眉:“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竹娘简单将姜辞的事说了一遍,沈如安听罢并不意外,只轻轻摇头道:“我也听说了……通敌可是死罪啊。”
  姬栩闻言抬眸,眼神陡然沉了几分,语气不无寒意:“你说她通敌?我不信。”
  沈如安语气带了几分婉转的劝慰,目光却始终紧盯着他的神情:“我知道你不愿信……可那封信、那幅图,说是她亲手交给凉州来的车夫,连字迹都对得上。我也是昨晚才得知,几乎一夜未眠。”
  说着,她又扫了一眼那披风,神色不动,心中却早已怒意暗涌。她咬紧后槽牙,却仍笑意盈盈开口:“若子叙表哥实在放心不下,不如我陪你去督军署看看她?”
  姬栩望着她片刻,终是沉声道:“百阳,备车。”
  他随即转向沈如安,语气平稳:“表妹,你便不必去了,留下来陪陪阿梵。”
  沈如安唇角微扬,笑意里透出一丝藏不住的得意,眼底却是一片幽冷:去吧,等你到了,姜辞也差不多没命了。
  她点了点头,顺势牵过姬云梵的手:“也好。督军署那种地方,我一个闺阁女子,确实不便探访,杀气太重。”
  姬栩未再言语,只拢了拢披风,快步随百阳往府外而去。
  辰时快过,丰都北门外鼓声如擂,旌旗猎猎。
  城门缓缓开启,东阳军数千铁甲列阵,黑甲银盔,刀枪如林,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最前方,姬阳一袭玄色战袍,端坐于高头骏马上,手执缰绳,神色冷峻如山川铁壁。
  陆临川策马随行,笑意浅淡,腰间挂着一壶酒,两人并辔而行,于万众瞩目中穿过城门,威仪赫赫。
  道路两侧早聚满送行百姓,男儿高呼祝捷,妇孺低声祈愿。人群中,忽有两名布衣男子低声讥笑,语带轻薄:
  “啧,你看那个女子,模样也就那样,竟敢往都督跟前贴,怕不是想给人做小?”
  “她那种货色,也就拿来玩玩,真要当夫人?我们巷口的窑子都挑剩她。”
  话未说完,姬阳勒马而止。
  周围将士霎时噤声,鼓声亦缓了几分。
  他眉头一挑,冰冷的目光扫向那人群所在之处,薄唇轻启,却字字森寒:
  “将那两个嘴碎的拖出来。”
  东阳军立刻上前,两名男子尚未反应过来,便被铁臂擒住,拖至军阵前跪下。
  “下贱行径,造谣辱人,污蔑女子贞节,可曾想过,你们也是女子所生?”姬阳语调不高,却像刀刃掠过冰面,句句割骨。
  两人脸色煞白,连连叩头求饶:“都督饶命!我们知错了!不敢了,不敢了——”
  姬阳冷眼睨视片刻,薄唇一抿,手中马鞭一挥:
  “一人十军棍,打。”
  “是!”
  伴随着军棍落肉的声音,惨叫声响彻街道,引得人群一阵低呼,不敢再出半句闲言。
  姬阳再未回头,策马扬鞭而行,长街之上,东阳铁骑随之而动,踏风破尘,奔向城外。
  另一边,寄秋走进药铺。
  铺子内药香浓重,空气中混着苦根与陈艾的气味。
  寄秋站在柜台前,咬着唇,声音极轻:“掌柜的……可有那种药,服下之后像是死了,但其实……只是陷入昏迷的?”
  掌柜的原本漫不经心的神色一顿,抬头盯了她几眼,眼底泛起一丝警惕:“姑娘是要害人?”
  “不是!”寄秋立刻摇头,神情慌张,“不是害人,是……是救人。她若不死,反而真的会死。”
  掌柜沉吟了片刻,从
  药柜后摸出一个漆黑小瓷瓶,轻轻放在柜台上:“这是我特制的忘魂散,三分即能令人昏迷气息尽绝,外人察之如死,十二个时辰后才会渐渐醒转。”
  寄秋接过药瓶,指尖微颤,朝掌柜鞠了一躬,低声说了句:“多谢。”
  她出了药铺后,手脚冰凉,却不再迟疑,在这个僻静的巷子,将原食盒中沈如安给的药粥倒掉,用路边杂土掩埋。
  随后七拐八拐,又在城内的粥铺重新买了一碗粥,极小心地将忘魂散拈出一撮,倒进粥中,搅匀,封盒。
  她站在原地喘了几口气,像是终于从悬崖边将自己拽回来了一寸。抬头望天,天色愈暗,风声中隐约传来更鼓声声。
  她抱紧食盒,站在风口踌躇片刻,低声喃喃道:“我实在做不出害人性命的事……”
  说罢,咬咬牙,转身快步朝督军署方向走去。
  督军署门前,守卫森严。
  寄秋一身素服,走至门前时,面上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恭敬。她从袖中取出一块暗纹铜令,举至眼前。
  “我是东阳侯府的人,奉命前来探望二夫人。”
  当值士兵警惕地看了她一眼,目光扫过那块令牌,却并未立刻让开:“都督昨夜亲口下令,除非亲自手谕,任何人不得探牢。”
  寄秋微微低头,语气软得几近哀求:“我不是来探病闲谈的……都督既未立刻处置夫人,说明还有话要问她。只是二夫人自小娇养,又未曾吃过牢饭,我是奉大公子之命来送这一碗清粥的,若真不能进去,你帮我转交也行。”
  她说得诚恳,甚至语尾微颤,双手奉着那只旧漆食盒。
  守卫看了她半晌,又低头看了眼铜令,终是点点头,伸手接过食盒:“那你回去吧,这里不是你能久留的地方。”
  寄秋松了一口气,低声道谢,将食盒递上后,转身快步离去,脚步却渐渐急促。
  走出几丈,她不由回头看了一眼督军署门前,目光复杂。
  牢房阴冷潮湿,晨光透不过那道厚重铁门,只在墙角残留些微淡光。
  姜辞蜷坐在角落里,背靠着湿冷的墙,双膝收起抱在胸前,发鬓微乱,神色寂静。
  她的眼睛闭着,像是在强忍疲惫,又像是单纯不愿睁开去面对这浑浊的天光。
  忽然,“哐啷”一声,佩刀敲击铁栏的声音在这沉寂中骤然响起。
  晚娘第一个惊醒,条件反射地护住身后的银霜。
  银霜整夜未眠,此刻神经绷紧,战战兢兢地躲在晚娘背后,眼中满是惧意,以为那是前来宣判的。
  姜辞也缓缓睁眼,抬眸看向来人。
  一名督军署守卫站在牢门前,神情漠然,却并无恶意,他手中提着一个漆黑旧食盒,用刀柄敲了敲栏杆,冷声道:
  “二夫人,这是大公子叫人送来的早膳。”
  听到是姬栩,姜辞神情微动,终于起身,走至铁栏前,声音带着些许沙哑与克制的柔意:“大哥可有带话?”
  守卫摇了摇头:“没有。”
  “多谢。”姜辞低声答道,神色温和却疲惫。
  守卫点点头,将食盒放下转身离去。
  晚娘小心翼翼地将粥从窗口接进来,揭开盖子,一股温热米香扑面而来。
  她将粥递到姜辞面前,眼中竟微微泛红:“姑娘,大公子还是惦记着您。如今姬夫人不在府中,也就他……也就他还记着您的好。”
  银霜小声补上一句,声音有些哽咽:“若是小姐当初嫁的是大公子,也不会……被人平白诬陷,受这般委屈……”
  晚娘轻叹一声:“如今说这些又有何用。姑娘,趁着粥还热些,赶紧喝了吧。昨夜到现在,滴水未进。您说说,在紫川时哪受过这样的罪,唉……”
  姜辞听着这熟悉的声音,眼眶微红,低低点头,将粥接了过来。
  她坐回角落,一口口地抿着,温热的米汤顺着喉咙流入腹中,仿佛将身体的冷意驱散了一些。
  粥下肚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姜辞忽觉体内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燥热,起初只是喉头发干,继而如一团火焰在五脏六腑间游窜翻滚,烧得她胸口起伏剧烈,几乎难以呼吸。
  她眉心微蹙,脸色渐白,手中碗盏一颤,粥水洒落衣襟,身形踉跄地靠着墙壁滑坐下去。
  “姑娘?姑娘您怎么了?”晚娘眼尖,第一时间冲过来扶她,银霜也惊慌地扑过来,两人将姜辞缓缓搀扶着靠住墙角。
  姜辞痛苦地闭了闭眼,声音嘶哑:“我……我喉咙像是被人掐住,喘不上气……”
  她的额角已布满冷汗,脸色泛青,身子开始蜷缩,指节紧紧扣着衣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