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奇幻玄幻>我的幻想世界> 我的幻想世界 第1039节

我的幻想世界 第1039节

  放下酒杯,看着仍在福身的祝玉妍,杨广这才微微摆手,点头道:“祝爱卿有何要事?”
  锵锵锵——
  道道兵刃归鞘的声音响起,四周护卫重新站好,继续警戒。
  祝玉妍起身,视周围禁军如无物,向杨广说道:“密探奏报。”
  杨广略微蹙眉:“能让祝卿亲自送来,想必事态紧急,呈上来吧。”
  祝玉妍从衣袖内掏出一份绢布,递给过来接手的內侍。
  绢布转交杨广手中,杨广抖开查看,很快墨眉更加皱起,脸上怒意显露。
  “混账!”
  轰!哗啦啦——
  一掌将石桌拍碎,不顾洒落在身上的酒食,杨广龙目怒瞪,浑身微微颤抖。
  “陛下息怒!”內侍和禁军连忙劝说。
  “息怒!?息怒!?”杨广一甩衣袖、愤然起身,捏着手中绢布向周围吼道:“逆贼竖子!安敢如此霍乱!”
  “陛下息怒,我隋军无可抵挡,不惧天下。”祝玉妍淡淡地说道,同时用武道意志对杨广施加影响。
  当然,祝玉妍心下也是感叹,感叹杨广武功的进境之快,也更加震撼那座道宫中的仙人神通。
  杨广的情绪在祝玉妍的影响下缓缓平静,半晌彻底冷静下来。
  低头看了看身上沾染的酒食,蹙眉运转内力。
  嘭!
  一声闷响,气浪从杨广体内崩散,将菜汁和酒渍震掉大半,而后杨广深吸口气,一边迈步走出石亭,一边沉声说道:“给朕召集众臣!”
  “喏!”一名內侍连忙应声,轻功飞步,向花园之外奔去。
  呼啦啦一群人走出后花园,向朝堂正殿走去,半个时辰不到,朝中众臣齐聚大殿。
  如今的大臣以年轻人居多,都是被‘知识灌输头盔’所‘催熟’出来的能臣,各个朝气蓬勃,自信非常。
  杨广在一张从‘杨公宝库’内挑选出来的龙椅上落座,并未开口,而是将一直抓在手中的绢布向殿下甩了出去。
  有內侍上前拾取,而后交给站在官员首位的鲁妙子。
  鲁妙子微微摇头,直接将绢布递给了旁边的石之轩。
  石之轩好笑地挑挑眉角,正要继续向下递送,却和站在他下首的祝玉妍对上了视线。
  两人眼神复杂一瞬,转为清明。
  祝玉妍主动将绢布接过,又递给了站在她下首的一名大臣……
  一刻之后,众官员遍看了绢布上的信息,各自面色愤怒,若非天子大殿,早已忍不住怒吼出声了。
  “李渊逆贼!”这时杨广开了口,一边目光骄傲地扫视着众位勾股大臣,一边沉声说道:“他李阀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敢联合突厥外胡!你们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回陛下!”一名年轻的军方官员出列,向杨广拱手,眼神灼灼地说道:“李贼和突厥的连兵起自东北!我们应让山海关总兵裴仁基大人按兵以拒!”
  众臣略微思索,无不微微颔首。
  杨广却有些不满足,略微蹙眉问道:“拒?非敌?”
  “回陛下。”那官员继续说道:“北方威胁不少,东、西突厥,室韦、靺鞨,我朝北门镇军分散以守,如若调兵出击李贼,恐其他胡部将趁机进犯。”
  “朕之军士铠甲无敌!”杨广仍旧不甘心,说道:“还怕其他胡部进犯吗?”
  “回陛下,一旦再起联军,当会延误南方战事。”
  “以襄阳之功,还有何事可以令之延误?”杨广傲气地说道。
  “陛下。”石之轩微微摇头,感叹这些官员还是有些不成熟,当即出列拱手。
  “哦?裴爱卿有话请讲。”杨广如今是越来越重视石之轩这个能臣了,顿时面色和缓不少。
  石之轩微笑,再次拱手,这才说道:“虽然我军铠甲无敌,战力强悍,不过一旦北方也起战事,将会更费后勤,恐会叨扰天尊更甚。”
  杨广一愣,想到景添之后、立即冷静下来,散去了心中的傲气。
  一句话令杨广冷静下来,石之轩这才继续说道:“我军虽不惧任何敌人,但若北方生乱,恐西方外胡也将趁机起事,如若被他们进入中原,将有两害甚重。”
  “哪两害?”杨广立即问道。
  “其一,胡邪弑杀,一旦被他们进入中原,则我百姓危机。”石之轩说道:“其二,一旦西方外胡同那叛军联合,将会加重襄阳的战事。”
  “我襄阳何惧他们?”杨广不解。
  “陛下,襄阳虽然大胜连连,但战事紧凑,长久下去,军马疲乏恐深。”石之轩回答道。
  杨广想了想,颔首认同了石之轩的说法,不过又问道:“那岭南宋阀不是派人和川蜀解晖联军了么?让他们抵御西胡可否?”
  “南方多山多水,因此宋、解联军多为步兵,恐难阻挡西胡骑军。”石之轩回答道。
  杨广眉头更皱,十分不甘地问道:“难道朕只能固守而待吗?”
  “请陛下少忧。”石之轩微笑道:“形势并非无解。”
  “哦?裴爱卿快快说来!”杨广双眼一亮,前俯身躯,万分期待……
  ===============================================
  ps:小年聚会,让朋友们久等了。
  感谢‘喵☆喵’妹子的继续两千起点币打赏~~小年快乐~
  第1111章 提点
  看似隋庭将要面对一场‘被内外勾结着围殴’的战争,但其实这只是杨广一人的担忧而已,无论石之轩还是那些‘催熟’出来的官员,都对这种情况毫无担心。
  对于杨广的询问,石之轩神色安然地拱手,而后说道:“陛下,我军身具宝甲,军士以一挡百,各军守镇之关,器械物资充足,当无忧矣。”
  杨广知道石之轩的话还没完,因此安静以待。
  果然,石之轩继续说道:“即便李贼勾结外胡来犯,也完全无法奈何边关分毫。那些投石弩车,将令外胡那‘骑射攻城’之手段无法施展,令其根本无有机会冲至边关墙下,即便成功箭发,也无法破开军士宝甲。”
  “且,此时李贼主军聚于襄阳城外,东北贼众,精兵甚少。”石之轩的面色略微不屑,说到这里,轻轻摇头道:“外胡毫无信誉,一旦攻城不下、伤亡加重,定会与李贼分而二心。且深冬愈寒,二月之前,外胡必需携资返回。因此,届时外胡定会背信弃义,调转矛头,将目标指向关陇门阀,反咬一口了。”
  “裴爱卿的意思是,李贼和外胡的联军无需朕去应对,必将不攻自破?”杨广想了想说道。
  “然。”石之轩微笑颔首,又说道:“陛下只需按捺不动,不仅可解内外勾结之忧,也可令其他外胡心思踌躇,不敢妄动。即便果真出兵来犯,也仅仅是派遣少量人马试探一番罢了。”
  “嗯……爱卿言之有理。”杨广思索着颔首。
  杨广不是无能之辈,毕竟只看他的那些所作所为、便知他是一个成功的战略好手。就算那急躁的缺点,也是当初被那些世家所逼迫出来的,令他不得不那般为之罢了。
  “陛下!”之前的那名军方官员突然插话进来,想要进言争功的心思十分明显。毕竟都是‘催熟’出来的,所以在人情世故方面还是经验不足。
  杨广和石之轩都看出了那名官员的想法,石之轩倒是无所谓,见此索性微微一笑,不再开口。
  杨广则略微有些不喜,但也知道这些官员的情况,因此见到石之轩那副‘藏拙身退’的模样之后,他只好语气稍显平淡地说道:“刘卿说来。”
  刘姓官员一喜,连忙说道:“陛下,水利万物而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只要陛下按兵不动,四方外胡便无可进犯。”
  “哼,啰嗦废言。”杨广的不喜心情上脸,更加冷淡。
  “臣还有一策,可解襄阳疲乏之局!”刘姓官员不敢继续卖关子,连忙拱手说道。
  “讲。”杨广算是重新提起了精神。
  “陛下,我军无敌,而今襄阳兵士征战精通,何不令襄阳军士与北方国门镇守,互换驻防呢?”
  “嗯?”杨广略微蹙眉。
  “陛下容臣解释。”刘姓官员连忙再次拱手:“襄阳军士虽精,但早已身疲,可令他们轮番与北方国门之守军互换。一来,外胡试探暂时未至,可令疲兵得以修整;二来,如果其后外胡果真南犯,届时那些修整过来的精兵、定将会给与敌人雷霆一击,当可令外胡更惧我随庭军威,一次试探过后,便再也不敢胡乱进犯。”
  “陛下,此可解北方威胁。”刘姓官员越说越兴奋,再次用力拱手,继续对凝思的杨广说道:“而北方军士虽然不精,但同样身具宝甲,互换至襄阳,当精足力沛。叛敌联军,仍若蝼蚁。再战,虽会减弱战果,但却可以快速练兵,令那些从北方互转去襄阳的士兵,快速成为精锐。”
  杨广想了半天,但双眉仍未解锁。
  “陛下有何忧患?”鲁妙子拱手,声音柔和地问道。
  “策是好策,但朕忧虑的,是北方突厥的那名大宗师。”杨广略微叹息着说道:“劳烦天尊甚多,朕心有愧,但又怕那突厥宗师随军南下,若被他冲阵斩将,恐北方国门并不安稳。”
  “原来如此。”鲁妙子微笑道:“陛下却是多虑了。”
  “哦?鲁爱卿有何教朕?”杨广又是一喜。
  “南方探报,宋阀新晋宗师宋缺,如今已然出关,修为稳固,即将北上相助陛下灭敌了。”
  “果真?”杨广急忙问道,不过又是皱眉,担忧道:“但那宋缺宗师新晋,而突厥宗师却进阶久矣,那宋缺可能敌对?”
  “陛下不解,待臣讲说。”祝玉妍不甘落后,突然上前福身行礼。
  “祝卿家请说。”杨广对阶下三人的恩怨纠缠、曾经有所听闻,因此颇为谐趣地说了一句,同时身躯后靠,一副老神在在的看戏模样。
  祝玉妍快速向鲁妙子和石之轩瞥了一眼,起身后说道:“宋缺武道极端,未能进阶之前,实力便几乎不弱三大宗师。如今虽然新晋,但即便不敌,也可不败。”
  “原来如此。”杨广没有看到预想中的‘撕x’场面,不禁心中略微失望。
  “陛下,如果宋缺替陛下镇守北方国门,当万事无忧。”祝玉妍继续说道:“只要将突厥宗师纠缠,其余外胡,在我隋军兵锋之下当是蝼蚁,待我军消灭外胡,若那突厥宗师不退,恐也将在大军的围攻之下送命无回。”
  “嗯,好,好。”杨广满意点头,随即吩咐道:“便由祝卿家替朕送函南下,催宋阀宗师早日来此听宣吧。”
  “臣,遵旨。”祝玉妍平淡地拱手,脸上纱巾轻轻掀起一丝,却是她撤步退回了站队,表示想说的话已经说完了。
  “两位爱卿可还有其他补充?”杨广又对石之轩和鲁妙子问道。
  二人纷纷微笑摇头。
  “好,传旨。”杨广挺直身躯,严肃命令道:“令,四方御林各起一万军士,协同南北调换守军!北方镇守不出,南方磨练新兵,不得有误!”
  “喏——”众官员同时拱手听令……
  朝会散去,杨广无事一身轻地回去了后宫,估计是和那绝世美人萧皇后羞羞去了,而众位大臣则纷纷离去。
  石之轩,祝玉妍,鲁妙子三人则最后才走,离开了乾阳宫之后,在宫门之外的无人处同时驻足。
  “怎么?”祝玉妍见前方二人驻足,不禁声音冷淡地说道。
  “老夫却有一言,不知祝宗主肯听闻否?”鲁妙子面色淡然,略微拱手说道。
  祝玉妍向石之轩看了一眼,复杂神色一闪而逝,这才看向鲁妙子:“说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