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时安几个大点的孩子,一个上了初一,两个上了小学四年级,都是能说得通道理的。
  唯独刚上一年级的柏川。
  小子年纪小,讲不了什么道理。
  每回放学回来敲不开二楼的门,总要委屈巴巴的直哭。
  这对陆淼而言也是一种煎熬。
  怕陆淼忧思伤神伤身,傅璟佑没了办法,只得妥协给小子开门。
  从医院回来后,两口子原本已经恢复从前,夜里歇一个屋一张床了。
  柏川上楼后,应陆淼的强烈要求,傅璟佑夜里只能带着柏川睡外间沙发。
  所幸沙发宽敞,又临着火墙,用作休息睡觉也不委屈人就是了。
  往前陆淼和傅璟佑很长一阵子没着家,家里唐梅一个人带孩子,为了哄柏川听话、上学,唐梅避免不了的多了几分溺爱和纵容。
  这就间接让柏川养成了容易生气着急的脾气。
  这一点,从平时有点什么没依着他,他就哭闹中就能看出来。
  陆淼和傅璟佑都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柏川上楼后,做父母的两个也没让他轻省。
  傅璟佑拘着老幺,不是让看带拼音的故事书,就是定时定点的给布置写大字、写算数的任务。
  傅璟佑是有借着机会教育孩子的意思。
  可说起这个教育方式,其中也有另一个原因。
  早先柏川摔折了手,当时至少缺课了半个学期没去学校。
  现在虽然也升了小学一年级,但其实当时育红班那边出的结业成绩,是差点意思的。
  要想将来学习不吃力,那小时候就得把基础扎稳。
  傅璟佑也想趁这个机会,给孩子补补课。
  他辅导孩子功课时,陆淼时时都坐在旁边看着。
  柏川不服或者不想写作业的时候,总要哭唧唧的向妈妈求救。
  陆淼虽然心疼孩子,可本质上还是理性的。
  她并不惯着柏川。
  每逢遇到柏川求助无门崩溃哭泣时,她就先由着他哭。
  等他情绪慢慢缓和下来了,再上去引导安慰。
  告诉他可以任性也可以哭,但是遇到事情要学会转动思维解决问题,只会耍赖是没用的。
  柏川在二楼这边倒也好,身旁没有唐梅掺和,一些性格上的小问题还是比较好纠正的。
  就是写作业这方面。
  小孩子玩性大,起初柏川耍赖也要往二楼钻。
  被盯着写了几天大字后,柏川就再也不吵着要上楼了。
  单纯的小子以为只要不上楼,就可以不用写作业,可现实却是老父亲早就看穿了他那点鬼脑筋。
  他不上楼来,一到时间点,傅璟佑就拿着书本笔记亲自下楼去逮他。
  柏川每天都要嗷嗷叫上一回,家里整得可热闹了。
  ……
  陆淼回家以后,日常里每天都有各政企部门的人过来拜访探望。
  只是她身体虚弱,眼前不便见客。
  傅璟佑就在前院临着垂花门不远的地方,单独收拾了一间会客小厅出来。
  平时有人过来拜访,就让王秀把人往那儿领。
  家里谁有空,谁就过去陪着坐一坐,喝喝茶招待招待就算了事。
  除了政企单位的人,蛋蛋和凌源也曾来过。
  蛋蛋跑的次数多些,大多也都是为了厂里的事来。
  傅璟佑每回都是听一听事后,就让他先回去。
  后面是连续守了陆淼许多天,见陆淼情况稳定,日常还能起来活动几步看看电视、打打小毛衣。
  慢慢、慢慢的,傅璟佑才能往厂里分去一部分心思。
  再说凌源。
  凌源过来看望陆淼是其一。
  其二也是为了还账和分红的事儿来的。
  当初着手搞农场和结婚的时候,凌源在陆淼手里拿过两次钱。
  这两年农场稳定下来,慢慢有了正向收入。
  今年腊月的时候,凌源不光还清了所有负债,这趟更是给陆淼拿了五千多块钱的分红汇款单过来。
  凌源一直都记着陆淼的帮助。
  那会儿要不是陆淼帮他筹集股份,他的农场到最后能不能搞起来都很难说。
  因为心怀感激,也因为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凌源每次上门都不空手,这次东西更是没少拿。
  什么宰好的羊一头、杀好的鸭三只、活鸡五只、鸡蛋鸭蛋各一篮子等等等等。
  要不是他那脚蹬三轮车装得满满当当的,实在塞不下了,他估计还能拿些别的来。
  沾了荤腥的东西都是稀罕物,这些放外面有钱也买不齐全。
  也就凌源自己开的农场,手里有这个资源才拿得出来。
  第1238章 腊月
  鸡鸭什么的就不说了。
  那么大的一只羊,从小羊羔喂到熟真心不是一件轻省的事。
  东西太过贵重,唐梅不好意思收。
  原说留点鸡鸭蛋尝尝鲜算了,其他的还叫凌源拿回去。
  哪料凌源话说得更加周全。
  前一句说陆淼刚从医院回来,东西给陆淼补补身子。
  后一句又说马上过年,天冷东西放不坏,可以慢慢吃。
  最后还又补上一句,说是过去都是陆淼出差给孩子们带东西,这回也算是穗穗孝敬干妈了。
  一套说辞下来,直把唐梅说得不好意思再回绝。
  只是只进不出也说不过去。
  想着林娴现在怀孕,也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唐梅最后把家里的燕窝鱼翅都给凌源装了些才算作罢。
  晚些时候傅璟佑回来听说这个事儿,也没太大异议。
  亲戚朋友之间,有来有往是应该的。
  不过燕窝、鱼翅都是比较高端的营养品,目前陆淼在家休养很需要这些东西。
  怕家里断供不够陆淼吃,傅璟佑往广州那边汇了两千块钱。
  让麻头抽出空闲,再弄些成色好的燕窝和鱼翅寄过来。
  麻头也是给力。
  除了燕窝和鱼翅外,还弄了不少他们那儿的鱼胶,说也是什么滋补品来的。
  鱼胶就是干制的鱼鳔。
  傅璟佑不是很懂这个,也不敢听风就是雨的乱给陆淼吃东西。
  东西送到后,他先去医院咨询过,确定没问题,也确实有一定滋补功效,后头才让唐梅研究着给陆淼做。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话说回眼前。
  家里后院一直都支着一个近六十平的大棚。
  过去每逢入秋的时候,傅璟佑总会撒上七八样的菜种精心侍弄,以便等之后天冷了家里有得吃。
  今年却是不赶趟。
  往前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医院那边陪护陆淼,家里的事儿自然而然的就落下了。
  唐梅和陆远征又不是这方面的能手。
  现如今大棚里虽也种了些菜,但种类就二三样,且长势都甚是潦草。
  傅璟佑最是了解陆淼。
  就家里现有的这些,吃几顿还好,多来几天,恐怕她也不爱动筷子。
  刚从医院回来时解到这个情况,傅璟佑当时就在大棚里腾出空间又点了一批菜种。
  这几天点下去的菜种才冒出黄豆大小的芽点,想入口吃,还要等上很久。
  听唐梅说凌源来过家里,傅璟佑寻思凌源手里那么大的一个农场,他那儿肯定有新鲜蔬菜。
  隔天傅璟佑就开车往凌源那边去了一趟。
  结果还真是。
  凌源农场里不光反季蔬菜种类多,一些瓜果也都有。
  傅璟佑压根也不跟凌源客气,过去一趟直接往家里拉了一后备厢。
  也是这个时候,老家也寄了东西和书信来。
  乡里找不出别的稀罕物,寄过来的东西还是从前那几样。
  倒是书信。
  叔婶儿自说自话、自问自答一般,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
  都是在问陆淼好不好,现在情况怎么样了,问他们过年还回不回去。
  又说要是不回去也不要紧,隔年开春前,他们再过来探望之类的。
  字里行间都是挂念和担心。
  只是陆淼现在虽然已经出院,可身体虚弱,实在经不起折腾。
  傅璟佑以她为主,早就打消了回去过年的念头。
  看过书信,傅璟佑当即拿出钢笔和信纸。
  悉数写下近况让二老别担心、别挂念后,他原想像过去一样,顺路寄点钱回去,被陆淼看见后直接拦了下来:
  “寄钱回去他们也是攒着舍不得用,你这几天抽出点时间,买点他们能吃能喝能用的一道儿寄回去。”
  原本就是彼此惦念的感情,要是回回都只看得见钱、看不见人,那样倒反而有点伤人了。
  傅璟佑听了点头,也觉得是。
  之后几天,傅璟佑就专注忙这个事儿。
  除了棉布、奶粉、麦乳精和鱼肝油外,市面上的药店最近还新上了个什么葡萄糖酸钙。
  傅璟佑打听说是非常适合儿童、孕妇及老人的补钙产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