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在像陆淼这一类能力出色的小辈面前,詹部长无疑是亲和又和颜悦色的。
  可在一些拖后腿的人面前,詹部长就显得没那么多的好脸色。
  财政部的楼副处长头几天刚被高层训斥,这两天接到詹部长的电话,又被臭骂一顿。
  詹部长直接在电话里放话,呵斥楼副处长能干就干,不能干退位让贤。
  单单就这还不算完。
  说不清是高层领导的意思,还是詹部长的授意。
  电话挂断不足两个小时,楼副处长就收到了上级的调令,说是他思想觉悟和意识不够,要调他回原籍下到基层继续跟人民学习。
  楼副处长的天都要塌了。
  从市级直系部门下调到他老家乡镇级单位,这意味着什么,还用多说吗?
  当然,在这次事件中彻底闭嘴的,不单单只有被调走的楼副处长。
  还有和陆淼坐同一间办公室的始作俑者杨、李两位主任。
  杨主任和李主任虽然心中对陆淼仍抱有偏见,但见顶头的副处长都倒台挨了处分,他们还有个屁的胆子敢继续叫嚣。
  灰溜溜的只得夹起尾巴做人。
  电话里,詹部长话说得夸张又严肃,陆淼就想这中间肯定有什么事。
  她斟酌半天没判断出一个大概,便只好如实说明自身情况:
  “部长,工作上的都是小事,没什么值得往心里去的……我这几天也不是病了,是孩子有些着凉,我怕支假的时候直接说出去不好听才找了那么一个借口,给您添麻烦了吧?”
  詹部长道:“那没有,孩子病了也不是小事,你平时忙的时候大家伙儿都看在眼里,这回你就安心在家里照顾孩子,也顺便休息休息,其他的都不妨事。”
  陆淼出勤率极高,时有加班的时候。
  一个单位里共事的人都看在眼里。
  人的精力和专注度都是有限的,往往专注于工作就会疏忽家庭。
  詹部长非常能理解陆淼的情况,在电话里安抚过陆淼后,又问病的是谁。
  先前傅家一大家子还住青塔胡同那边,詹部长曾去过家里。
  那会儿家里几个大点的孩子都上学去了,詹部长没见过几次,倒是咿呀学语的柏川他抱了好几回。
  说起孩子病了,詹部长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柏川。
  陆淼说是女儿,詹部长想起她还有一对双胞胎儿女,就问了几句孩子现在多大了。
  得到回复后,便还是那几句话。
  丫头比不得小子瓷实,詹部长让陆淼这几天安心照顾孩子,单位的事叫她不用操心。
  陆淼顺从应声。
  两边草草寒暄几句,便就此中止通话。
  陆淼最初的预想是在家再待两天,等孩子有了明显好转再说上班的事。
  但接了詹部长的电话后,尽管应声应的利落,当天夜里看过女儿情况,第二天在家吃过早饭,陆淼还是决定先回单位上班。
  家庭和工作之间,是需要协调一下的。
  但这一点,得建立在她忙完手头这一段事情之后……
  亲亲闺女小脸,让小丫头在家好好休息,陆淼提上包挥手坐
  进车里去国英社。
  棉纺厂的吴厂长今天又过来了。
  昨天没蹲到陆淼的人,怕今天也错失机会,早上国英社还没开门呢,吴厂长就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九点多陆淼过来时,吴厂长已经在大厅一角等了两个多钟头。
  一见陆淼进入大厅,吴厂长茶顾不上喝,把水缸子往旁边一推,人起身时就已经嚷嚷开了:
  “陆主任!”
  他叫唤的声音大,大厅里或路过或忙碌的一众职员都转过头来看。
  陆淼先是一愣,看清人略微不悦的压低了一对弯眉。
  她没说话,只冲楼梯方向微抬了一下下巴。
  吴厂长会意,一路小跑跟在她身侧一起往楼上去。
  办公室里,陆淼让吴厂长坐,又让于红去倒茶。
  几天没上班,桌上堆了不少文件档案袋。
  陆淼边看边整理,期间扫了吴厂长一眼问:
  “说吧,跑了这么几天,这么急着找我是有什么事?”
  吴厂长本来拘谨坐着,一听这话,苦了一张脸赶忙站起身道:
  “陆主任,还是上回您提的那个广交会的事,您当时不是说能给我们厂子谋生路吗?可是、可是现在大批的外汇订单都往制衣厂去了,我们棉纺厂压根就没接到几个!您看这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哪个环节出错了?”
  陆淼瞬间懂了吴厂长的来意,她淡笑道:
  “棉纺厂没几个外汇订单,但这阵子其他找上门谈合作的国营和民营工厂应该也有不少。”
  当初在广交会上,陆淼虽然大力宣传京北制衣厂的制作成果,但也没疏忽对棉纺厂的关照。
  那会儿在铺位上,她都给单独立了牌子,还亲力亲为写了能力之内所有语种的介绍册子。
  制衣厂的哪些衣服用了棉纺厂的料子,哪些展示的料子适于用作什么等等,都有明确介绍。
  外资朋友眼高于顶,有看上,自然也有看不上的。
  国内选择性虽然多,但被拎出来打广告给做宣传的,真心没有几家,棉纺厂在广交会上的热度也十分大。
  会后返京,陆淼私下还让于红打听了一下。
  确定棉纺厂门庭若市,成交的订单足够维持工厂运转,她才将那边的事情暂时放下,没再去管。
  当然,没再去管并不是指她不愿意管。
  而是先后去了棉纺厂那么多回,有一个很直接的结果就摆在眼前。
  这个吴厂长固执己见,既想要维持工厂运转,又从各方面都抗拒外员的介入和一切友好建议。
  好像听一回劝,就会威胁到他厂长的权威一般。
  陆淼尝试过了。
  给铺了康庄大道他不走,非要往犄角旮旯的地方钻,那也只能由着他去。
  毕竟她没有绝对的义务挽救棉纺厂。
  吴厂长也没有义务完全服从她。
  第1116章 眼红
  吴厂长有备而来,原本想哭惨求到一些帮助,却没想到背后的一些事情,陆淼竟然了解的也那么清楚。
  见陆淼实在不好糊弄,无可奈何,吴厂长只好哭丧着一张脸承认道:
  “是,厂里现在是多了一些合作,但那也只够做到保本经营,要说盈利,还差了一层……”
  话说到这里,吴厂长拍拍办公桌一角,着重道:
  “陆主任,论盈利,外汇订单才是大头啊!可是现在这样哪里能行?您看能不能再给想想法子,或者能不能让制衣厂把订单分一部分给我们?”
  什么叫作人心不足蛇吞象?
  吴厂长大概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
  之前陆淼说过会替棉纺厂想办法,他也就不把陆淼当外人了,手背拍着手心持续叨叨道:
  “棉纺厂还有那么多的工人要养,光那几个小厂子的合作订单哪里能够?陆主任,这个问题必须得解决!”
  正逢于红端着茶水回来。
  来者是客,于红捏上杯子把手,自然而然的先给吴厂长那边递茶。
  吴厂长却坐回茶几跟前,竖起手掌婉拒了茶水,反是朝着陆淼的方向抬抬下巴,示意于红端给陆淼。
  那姿态阵势,倒像是他才是这块地盘的主人一般。
  于红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后,也不管他接是不接,直接把茶杯放在了茶几上。
  之后才给她们家部长递茶。
  陆淼看在眼里,赞许笑了笑。
  再次正回脸时,她看向吴厂长,笑容不禁又淡了些:
  “吴厂长,您有干劲,肯为工厂员工做考量这是好事,但有句话怎么说的?一步一个脚印,咱有多大能力,就揽多大的活儿,再说了,人家制衣厂做的出口订单都是服装一类的,给到你手里你也做不了啊。”
  陆淼已经把话说得相当客气和委婉了,但吴厂长明显不买账:
  “陆主任,你说的这个我都有过了解,可不管怎么样,现在这样肯定不行。”
  他说着话,脸也跟着严肃板了起来:
  “而且现在这个情况,跟您之前说的也不一样,我觉得这中间也要有个合理的说法才行。”
  说法?
  还要什么说法?
  陆淼暂时没表态,于红反而受不了的先给了吴厂长一记白眼。
  也许是在陆淼身边待得久了,于红罕见的也牙尖嘴利起来:
  “您看您这话说的,为了这个事儿我们部长出力还出少了不成?当初广交会的事,我们部长跟上头打申请本来为的也是棉纺厂,那会儿如实跟您说了情况,您不相信不愿意配合,那怪得了谁?现在人家制衣厂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您这儿又开始不满意来找我们部长的茬儿来了,有这么办事儿的吗?”
  说白了,现在不就是眼红人家王厂长把制衣厂支棱起来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