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放心吧,不会的。”
  经济政策下,个体民营固然有优势。
  但八万块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不论是个体户还是民营小企业,这中间也要看是做什么行业的。
  眼下这个情况,能拿得出这笔钱的人也会再三斟酌考虑风险问题。
  舒心一笑,傅璟佑低声询问:
  “没别的安排的话,今天就先回家?”
  “嗯……”
  陆淼轻轻点头。
  傅璟佑便跨上自行车,载着她蹬动脚踏板徐徐朝着家的方向出发。
  “存折在保险箱里,黄金还有购金收据也都在里面,八万块钱咱们是肯定能凑得出来的……”
  陆淼想着这些事,在后头拉拉他腰侧褂子,一路上小声叨叨:
  “你想试试咱们就试试,有点亏损也不要紧,我们这么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挣钱,不用太顾虑其他。”
  “知道的。”
  傅璟佑应了一声。
  国槐树下斑驳的林荫中,他低沉笑声散在风里,格外的悦耳好听……
  陆淼不觉舒展开了因烦闷而蹙起的眉头。
  短暂抛开工作上的事,她望着街道两侧飘落的树叶道:
  “马上就要中秋了,这两天你抽空去趟文化馆,提前打招呼给敏敏请个假,回头中秋接敏敏回来一起过。”
  “好。”
  “嗯……”
  陆淼开了口,傅璟佑就把这事儿放在了心里。
  隔天早起在东长安街边上买了两兜水果,傅璟佑直接就去了趟文化馆。
  文化馆距离这边不远。
  绕过西长安街的国家大剧院过去就是,约莫也就四五里路。
  傅璟佑骑自行车过去,来回半个钟头就把事儿办利索了。
  他回来正赶上陆淼出门。
  夫妻两个在家门口错身眼神交汇,点头算是打招呼。
  之后便一个矮身坐进车里。
  另一个进家门耽误了一会儿后,很快也再次骑车出门……
  再说陆淼去制衣厂的事。
  这次去制衣厂,陆淼心里其实很没谱。
  因为在到制衣厂之前,她还去过袜子厂、床单厂之类的。
  在前面几家工厂跟前,她每次都被拒绝得十分干脆,有的拒绝理由甚至近乎刁钻。
  原本以为到了制衣厂后,也不太好谈。
  可出乎预料的是,除了一开始核实彼此身份以外,之后和制衣厂的商谈竟出奇的顺利。
  了解一番陆淼才知道,原来在五月份的时候,制衣厂也申报了破产闭厂计划。
  只是制衣厂之前的审核结果,就如前几天她们在棉纺厂得到的结论一样。
  制衣厂今年营业额低于标准线,近期资金链短缺影响工厂运转。
  资产审批认为这种情况更偏向‘暂时性’,不符合破产标准,所以当时的破产申请被驳回。
  制衣厂的破产申请虽然不成立,但厂子的的确确是遇到了问题。
  这几个月里,厂内已经停了不少机子。
  许多女工也都暂时停职留薪回家待命去了。
  考虑许多方面,哪怕陆淼提的合作受益甚小。
  甚至对于制衣厂来说都不是正向收入。
  厂长王月华仍对陆淼表现出了十足的信任:
  “陆主任,我同意您说的方案,我们愿意以最低价格帮助您进行加工。”
  “王厂长,你确定吗?”
  陆淼不禁微微讶然。
  来时打了许久的腹稿一句也没用上,制衣厂这、这就同意了?
  “我确定。”
  王月华坚定点头道:
  “虽然不知道现在这种情况是不是暂时的,但国家既然坚持让我把厂子开下去,那我就尽力把事情做好。”
  第1065章 等着下岗吧
  王月华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眼下经济不景气,厂子想做出正向收入很难。
  实在不行只能退而求其次,暂时放弃考量盈利问题,优先保证底下工人能吃饱饭。
  如果厂子能继续经营下去,王月华其实比谁都希望坚持到最后。
  现在工作那么难找,假使厂子真的倒了,那那些工人同志该怎么办?
  现在只要和陆淼达成共识,棉纺厂那边就能送来料子加工。
  如果量大,停职留薪在家的那些工人,说不定也能被重新召集回来工作。
  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工人的吃饭就业问题,也有利于工厂正常运转……
  陆淼过来,王月华其实是多了一丝希望的。
  毕竟很多时候一家国营工厂是继续运转,还是歇工停厂,只取决于国家财政部的一句话。
  陆淼是财政部的人。
  她在政策资源和行政流程上必然拥有一定优势。
  现在她既然肯出面给棉纺厂出招谋出路,那么跟她搭上线后,以后说不定也会愿意帮助她们制衣厂……
  这么想着,王月华再次表态道:
  “人手我们这里管够,什么时候动工就看陆主任一句话。”
  “今天回去之后,我会尽快带来消息。”
  陆淼轻轻颔首站起身,也跟王月华交底道:
  “大情况下内部应该优先团结起来,等熬过眼前这一段,我会争取到更多的合作,到时候一切价格追随主流市场。”
  这话也算是一个保证。
  王月华来了精神,跟着起身送陆淼往外走。
  到门口时,王月华又忍不住双手握上陆淼的手,直上下摇晃道:
  “辛苦陆主任跑这一趟了!价格的事情都好说,就是如果可以,希望陆主任有空闲也能为我们制衣厂指点一下出路!”
  陆淼能感受到王月华的真诚和心切,淡淡一笑道:
  “会的。”
  她虽然是在为棉纺厂的事奔波。
  但既然涉及到了制衣厂,那么自然也会将制衣厂的发展情况考虑在内。
  这件事到后面要是办好了,那就是双赢。
  而且,陆淼也是有野心的。
  优先打通内部合作,她就是奔着双赢去的。
  “这两天我会再过来。”
  “好的,好的好的!”
  陆淼下楼,王月华一路相送。
  直到陆淼坐上车,王月华才止住步子,站在路侧一个劲的挥手。
  小车开出去一段距离,陆淼再回头去看,人还在那里站着眺望呢。
  这可真是……
  与前面几家接触的工厂厂长相比,态度上的区别简直不要太明显!
  陆淼收回目光微微叹息。
  司机小同志从后视镜里看她。
  于红则问:
  “前辈,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陆淼道:
  “去棉纺厂。”
  “是。”
  小车应声缓缓发动,朝着北三环的方向出发……
  陆淼先跟詹部长要了广交会的铺位,又跟制衣厂谈妥了后续安排。
  心里有十足的把握了,才跟棉纺厂谈起重新运营的事。
  棉纺厂上回接待她核对公账的副厂长态度还行,就是副厂长没有绝对的决策权,便只能将她引到厂长吴勇面前。
  要说这位吴厂长,沟通时着实让陆淼心里堵了一口气。
  初期没有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对方对她持有怀疑的态度不是不能理解。
  但在她复述过情况,表明后续安排已经就绪,并且连广交会的路子都已经打通了,只等厂长这边一句话时。
  这位吴厂长仍然左言其他:
  “我们厂子被市场淘汰,主要是因为生产设备落后,产不出市面上的新型面料和花色……这种情况就算是去了广交会也没用,喜欢新型面料的人还是不会买。”
  陆淼道:“别的你不需要管,我只要求你搞好生产、保证普品的质量,不需要你去超前跟那些拥有新设备的外资厂子比。”
  受不了对方的墨迹,也不想持续拉锯战。
  陆淼闭目缓下一口气,再次睁眼时,点着桌面直插要点给出两个选择:
  “你现在只需要给出一句准话,是想重新把厂子办起来,还是就是想等上报的破产申请审批下来。”
  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
  只要工厂还在,不光工人的就业问题得到保证,厂长同样也是抱稳了铁饭碗。
  吴厂长虽然怕陆淼的决策会失误而导致加剧工厂负债,但仔细一想,破产申请没那么容易通过。
  与其慢慢苦熬等着被宣告破产,不如赌一把。
  毕竟如果丢了这份工作,再想分配到一个月薪水一二百块的工作,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我肯定是想把厂子经营好,可是吧……”
  吴厂长立即表态,只是才说一句话,他侧眼瞄了陆淼一眼,又开始长吁短叹起来。
  陆淼看在眼里,眉心一闪而过的轻蹙:
  “如果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厂长不妨直说,我尽力安排调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