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陈庆海以为她不会再来了,可谁知道,她毕业过来直接就上了三层?
  那是三楼的主任啊!
  还不是副主任!
  得知确切消息,陈庆海头都昏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样不公平的事?
  他擅长两门外语,为社里分忧解难干了多少活儿?
  说半辈子是夸张。
  他入社将近十年,其中五六年的时间里都在任劳任怨,可是呢?
  他连三楼的边边都没摸着!
  那个狂妄又目中无人的丫头,居然一出学校就是三楼主任!
  陈庆海备受打击,难以接受,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不甘心。
  可是他也明白。
  先前外事公馆那一茬儿,他的个人成分已经有了污点。
  现在想要回到组长的位置,已是不易。
  再想往上……
  也许还是有机会的,但是很渺茫。
  陈庆海心情沉重,说不清是悔是恨。
  但他自诩是个有骨气的。
  与其以后要看陆淼的脸色行事,他不如不干。
  于是乎,正月初十的这天。
  陈庆海早早完成当天的稿件任务。
  深沉地在工作桌前坐了半个下午,最终卡在下班之前,陈庆海主动递交了离职信件。
  他的离职,国英社早有预料和准备
  。
  所以也不需要安排交接什么的。
  仅是“已阅,批”三个字,便与他彻底划清界限。
  陈庆海收拾东西黯然离场,差不多的时间里,陆淼又在做什么呢?
  年后复工忙到正月十三,技术文献方面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算上正月十五元宵节,她和一众老前辈们一起,错开分了两天休息。
  这阵子连续忙碌,虽然没有工薪补偿,但是单位节假日该有的物资补贴一点都没少。
  春节加上元宵,陆淼领了两斤饼干、两斤油,外加大米二十五斤。
  拼拼凑凑,差不多就是一个成年女性一个月的口粮消耗了,关键还是细粮。
  陆远征学校和傅璟佑的单位那边,各自也都发了米粮油。
  陆淼回家路上听傅璟佑说起,都忍不住地笑:
  “光油咱家就领了六斤,大米有六十五斤,照这么下去,要是多来几次节日,咱家口粮都不需要去外面买了。”
  “哪有那么好的事?”
  傅璟佑比陆淼早入职大半年,一些情况了解得也多些:
  “这是传统大日子,你又加了班,所以才能得那么些东西,平时米粮只有几斤,再不就是发点副食品。”
  陆淼嘟了一下嘴唇,又抿起唇瓣笑了起来:
  “那是我想多了,想得太好了,哈哈~”
  傅璟佑晃晃脑袋,眉梢轻扬,眼底温润跟着笑了起来。
  话说回来,东西不论多少,有这项福利就已经很好了。
  米粮多花点钱,去粮站、食品站还能买回来。
  油可不好弄。
  每月就那点定额,家里孩子又多,大部分时候都挺紧巴的。
  有了单位的这项福利,家里吃油菜渐渐富足了点。
  “佑哥~”
  “嗯?”
  “我明后天休两天,你呢?”
  “后天元宵休,怎么了?想去友谊商店?还是去看电影?”
  “算了吧!”
  陆淼殃殃摇头,懒得跟什么似的,软软歪身靠在副驾驶座位上。
  “我就想好好睡两天觉,这两天早上叫小姨妈别那么早喊我起来!等我睡饱了,再去那边小院和店里一趟。”
  傅璟佑听着,大手立即覆上她手背:“适当休息,你这阵子都没怎么歇。”
  “哎呀,我知道啦~!”
  陆淼笑哼哼的软软应声。
  当天晚上就洗得香喷喷的,趴在他怀里,要他圈腰抱着睡觉才安心。
  娱乐项目过于单一,她对什么都提起太大的兴趣。
  要说休息,补眠以及和他腻歪贴贴,大概就是她充能最直观的方式了。
  知道她这阵子的辛劳,傅璟佑也舍不得闹她。
  长臂一伸关了灯,傅璟佑靠着枕头仰躺,下巴陆淼发间搂着她一起酣然入梦。
  孩子们初十才正式开学,元宵节当天放一天假。
  翌日傅璟佑清早起来,照例收拾完送孩子们去学校再转头去厂里。
  他给炕里添了些新煤,走前流连忘返地在陆淼唇上啄了又啄。
  第830章 串珠
  明毅瞅见有样学样,赶紧跑进来在妈妈脸上亲一下。
  亲完觉得不对,还想再来一下。
  傅璟佑容不了他墨迹,牵着他就往外走。
  明毅驻足缩手往回看:
  “爸爸亲妈妈的嘴巴,我还没亲?”
  “……”
  傅璟佑一阵无言,冷静说:
  “妈妈的嘴唇只能爸爸亲。”
  “为什么?”
  明毅鼓起脸跺脚,稚嫩可爱的脸上很快又露出几分了然:
  “妈妈偏心!”
  傅璟佑推着他脑袋往外走:
  “赶紧的吧!这么墨迹……迟到拿不到小红花。”
  明毅又一次被爸爸唬到。
  想起小红花,憨小子主动拿过小书包,往背上一背就往外跑。
  “臭小子。”
  傅璟佑晃晃脑袋。
  “走了,姨妈。”
  “哎,路上当心着点的。”
  “知道了。”
  冲厨房那边打了声招呼,傅璟佑和孩子们一起出了家门。
  ……
  房里陆淼一觉睡到十一点。
  醒来身边早没人了。
  暖烘烘的炕简直不要太舒服。
  她抱着被子蹬直腿伸懒腰,翻来覆去滚了好几圈。
  要不是唐梅喊她好几次,说准备吃午饭,她都想睡到下午去。
  年前二十九打电话联系过麻头,麻头动作迅速,找认识的人很快就把东西弄到了。
  这时候的邮政是重要的通信服务部门,春节上班时间有缩短调整,但还是正常开门的。
  目前邮局运送虽然走得慢,不过时间赶了巧。
  初二邮出来的包裹,正好避开春节和年后各大高校开学的高峰期。
  东西在路上走了七八天,前两天就到了。
  陆淼一直在忙,没工夫验货,这次放假可算是赶上时候了。
  打包装了一大包的发绳、发圈样品给麻头寄过去,陆淼转过身回来就开始看这次广州来的货。
  一共两个大包。
  一包固定不变的是发绳所需的各色面料。
  另一包则是各种小配件。
  京北几家较大的百货大楼,陆淼都逛烂了。
  逛了那么多回,她多少也发现了点苗头。
  像首饰类的东西,什么耳环、项链等,百货大楼的橱窗里也是有卖的。
  串珠工艺都挺不错,差就差在了材料成色上面。
  大部分都是那种色彩艳丽、胶感很强很劣质的塑料材质。
  比如一些珍珠,就是表明镀了一层薄薄珠光皮的白色塑料珠。
  稍一用力剐蹭,就会露出里面的底……
  最开始,陆淼以为这些首饰,跟那些绢纱鲜艳的头花一样。
  都是面向小孩子的“高端”商品。
  后面撞见许多年轻姑娘围着柜台看,才发觉不全是。
  起先疑惑,仔细想想也就想通了。
  塑料属于新型材料,年代背景摆在这里,物品种类又有限。
  这种“珠宝首饰”在市场上受欢迎,并不难理解。
  售价在5-15元是基础,品质再好点,或者手工在繁复一点,售价也会再高一点。
  对比工薪条件来说,着实不便宜就是了。
  与陆淼来说,按照手工工艺,价格她觉得还行。
  要是按质量看,那就觉得差点意思了。
  这里面水头很大,只要找到合适的材料,很容易就能做出成绩。
  陆淼找麻头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没料到广州就是广州。
  不愧是走在前线首批开通国际贸易的城市。
  她要的东西,麻头大差不差地都找来了。
  甚至种类还要更多、更齐全。
  陆淼依次从包里提出分装的小布口袋。
  什么仿珍珠、小米珠、串珠、卡扣、金属链等,应有尽有。
  十来个口袋,因为初次只看成色,所以没有多买,口袋里装的多是一斤分量的。
  大包底下还有收据单子,便宜的材料一斤在二十二到二十六元。
  贵的就是其中天然质地的珍珠小米珠。
  六十二元一斤,大小在两毫米到四毫米之间,品质好坏参半。
  因着卖得不便宜,麻头没敢多买,只称了半斤。
  抓了两把看过情况,陆淼就将袋口扎紧,转手去看别的。
  仿珍珠是塑料中添加颜料,调配出类似珍珠色泽的珠子,不是表面渡皮的那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