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你真是!”
  唐梅心疼的直吸冷气。
  把陆淼按在桌边坐下。
  顾不得别家的事,唐梅赶紧去厨房打了冷水过来,把她手按进去泡。
  她接着又找来了针线盒,轻轻吹气,小心翼翼地给陆淼挑水泡:
  “疼不疼?”
  开水烫的,能不疼吗?
  但陆淼注意力重心,暂时不在这个上面。
  她白净脸庞上,浓密睫毛颤了颤,隆着眉心问唐梅:
  “是刘文佩下的药?”
  “不知道呢,公安还在调查。”
  唐梅回答含糊。
  事儿确实是刘文佩干的,可是外人哪里知道?
  与唐梅来说,这事儿胡乱猜不太好,得看后续公安怎么说。
  陆淼垂下眼睑,安静看着唐梅给自己挑完水泡后上药。
  勿怪她把人想得太坏。
  又是老鼠药,又是农药的,刘文佩有好几次前科。
  陆淼真觉得这事儿和刘文佩脱不了干系。
  可这么一想,她又觉得细思极恐。
  她见识过刘文佩的偏激,却没想到她居然那么极端不理智。
  要论生活过得不如意,她自己占据主要责任。
  而且说句片面的话,如果是因为离婚才觉得心里不痛快。
  龃龉是她跟凌源起的,也没见她找凌源说事。
  她就、就反手把自己一家人都害死了?
  陆淼蹙眉匪夷所思,人有些懵。
  事情好像变得烧脑了起来。
  她想不通,也无法理解。
  刘文佩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她又是以什么心态才能下得去这个手……
  想起从前还跟她红过脸,陆淼哆嗦一下,前所未有的后怕。
  要是那个时候刘文佩脑子抽抽了,跑到她家里来对付几个孩子怎么办?
  人一旦偏激起来,就是个不定时的炸弹,很多事都是防不胜防的。
  外面的人怎么看这件事,陆淼不知道。
  反之她整个人的神经都克制不住地紧绷起来。
  心中阴谋论翻起,她疑神疑鬼的,总担心孩子受到伤害。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接送孩子上下学,车里总能看见她陪伴在侧的身影。
  再说凌家那边。
  凌源是刘文佩的前夫,两个人才离婚不久,刘家就出了这样的事。
  公安局介入调查,自然少不了登门凌家核实情况。
  第819章 轰动
  全程配合笔录、走访,又有周边邻居作证,凌家倒没什么嫌疑。
  只是最后一次送公安同志离开时,凌源抱着孩子站在院里看了一路。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
  但一个人的骨子里,或许真的没有那么纯善。
  又或者说,凌源是真的被折腾冷了一颗心。
  刘家的遭遇,是他没有预想过的。
  但一想到不用再和刘文佩掰扯,他心里竟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罢了。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人总是要朝前看的……
  淡漠收回目光,凌源抱着女儿“哦哦哦”哄了几声,进屋把孩子递给凌母。
  “妈,之后要辛苦你跟爸照看一下穗穗了,上回支了好多假,这次过去得值班到年后元宵才能回来。”
  凌源去屋里拎了行头。
  单位那边看在陆伯伯的面子上,他耽搁了那么久,还始终给他留着缺儿。
  先前耽搁是迫不得已,现在事情告一段落,他也该回去上班了。
  凌母连“欸”了好几声,给孩子裹紧襁褓送他到院子门口:
  “你在外面放珍重些,缺什么想着给农场里来电话,家里好给你送。”
  “知道了,我那儿都特别好,有锅炉子,自己做饭饿不着,夜里也冷不着,你跟爸不用挂心。”
  凌母点点头,悄悄抹了一把眼泪:
  “去吧,路上慢点,当心着点儿。”
  工作的地方就在本市,确实不用怎么操心。
  可是
  中间发生了那么些事。
  短短一年的时间,瞧着儿子好像老了十来岁,凌母说不心疼是不可能的。
  好好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这都是什么事哦?
  要他这样伤心伤情?
  马上家家户户团圆的新年除夕,也不能回来……
  凌母抱着孩子擦拭眼泪,说不出的心酸哀伤。
  凌源安慰她说有空闲就会回来。
  之后摸了摸女儿柔软的小脸,凌源笑了下。
  把行头挂上自行车车头,“叮铃铃叮铃铃”的,骑着自行车晃荡着走远。
  ……
  再说公安办案这一块儿。
  这时候没有偏激、反社会人格一说。
  公安局奔走多趟,最后根据两边村子收集的消息,判定刘文佩是接受不了女儿出生畸形造成的精神失常。
  又在精神失常状态下,才做出这样无可挽回的错事。
  事情到这一步,也就结了案。
  结局看起来草率,实则并不。
  毕竟始作俑者自己都在事件中死了。
  继续查下去,又能查到什么呢?
  只是可怜了刘家的那个小丫头。
  一大家子就剩她一个。
  摄入毒量虽然成分较轻,不足以致命。
  但是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脑瓜明眼可见得不那么灵光了。
  才四岁不足五岁的年纪,往后她的一辈子,又要怎么办呢?
  凌家和刘家的事画上句号。
  整个事件却并未在此处终结。
  刘家的惨剧震惊了十里八村。
  新闻报社和广播电台又将事情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
  冬至前后,“一女子精神失常,误将老鼠药混入饭菜造成家中九亡一伤”的消息,轰动大江南北。
  人们唏嘘猜测,热度经久不衰。
  上一回引起类似轰动的,还是一两年前化工厂厂长贪污的事。
  频频听到这些消息,陆淼说不清道不明的,心里一直挂着什么似的。
  直到后来,在电视上听说刘家那个送去医院的孩子,已经出院。
  并且有关机构发布消息,若核实小孩无监护人,后续将会被安排进入儿童福利院时,她才微不可闻地松了一口气。
  现阶段福利院条件不一定有多好,但是是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多少有点保障。
  陆淼心头松了一口气,人也恢复了点精气神。
  小孩可怜归可怜,但自家日子还是要过的。
  冬至日家里和了面,唐梅在大桌子上包饺子。
  陆淼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把小桌子支开,带着孩子们在一旁diy,或包或捏起了小元宝。
  之后周末休息,又去了趟王府井店里。
  工厂每周日一天休息,平均每月四天。
  店里目前只招了林娴一个人。
  没人跟她轮班,她从上班开始就没歇过。
  这次过去,陆淼给她包了十块钱的奖金,替班换她两天休息。
  林娴挺不好意思的。
  周六歇了一天,周日还是照旧过来上班。
  每月开支利落,平时店里上新款,都有她的一份。
  关键是东家好说话,还有奖金,入了冬,这一片还有统一的供暖。
  守店的活儿非但不累,林娴还感觉到了享受。
  她平时就乐意待在店里,知道这是份好差事,想要把工作好好地维护下来,就更乐意守店了。
  该说的话都说到位,林娴始终有自己的想法,陆淼就没再多说什么。
  驻店两天,陆淼还拿了钩针和羊绒线团过来。
  原本是想着没客人的时候,可以钩两针打发一下时间。
  结果完全是多想。
  有一阵子没过来,店里收银抽屉里攒了不少钱,大面额十元有六张,其他的都是毛票。
  光是一分一角地数着,陆淼头天断断续续地就数了一整天。
  第二天周日才开始正式盘账。
  算完店里这段时间的账,回去又算这几个月的总账。
  赶在京北大毕业考试忙起来之前,陆淼提着一大兜子钱去银行换整。
  之后顺路去趟铁匠营小学,约顾莹晚上上家里来吃饭。
  正好算这一期的分红。
  八月中到十二月底,时间按照五个月、每个月三十天计。
  日收入平均下来是17.5元。
  顾莹参了一份股,店里收入和支出她都占一份。
  刨除各项成本支出,最后分到顾莹手里的,也有201.5元。
  厂房小院那边顾莹没有参与,陆淼就单独做的账本。
  平时给黑皮老四和陈向东他们的供货利润,差不多正好平了那边的开销。
  那边是单独的一码,暂且不提。
  就说眼前,顾莹拿到钱,整个人都有懵懵的:
  “开店才五个月,这、这钱就回来一大半了?”
  顾莹简直不敢相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