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他这次又做了什么?”
  “听我继续说嘛!”
  陆淼娇气捶他。
  自行车歪扭起来,她赶紧又收了手,紧紧攥他劲腰两侧衣服。
  傅璟佑哑然失笑,握稳了车头轻声应好。
  陆淼就把马上要接待外员的事,都说给他听。
  其中作为老前辈、明明该带一带她的陈庆海,非但没有引导带她,还对她出言嘲讽,处处打压。
  这事儿就不能想。
  一想
  起来,陆淼又有点不开心了。
  她噘着嘴,从鼻腔里往外喷气,傅璟佑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她的负面情绪。
  “先别烦。”
  傅璟佑哄着她说,“跟你说个事儿高兴高兴。”
  “嗯?”
  “你这次回国英社复工,就没发现这个组长有点什么不一样?”
  “有。”
  “哪里不一样?”
  “变得比之前更讨厌了!”
  “……”
  正好拐角红绿灯,傅璟佑把着车头长腿撑地,偏头看她,嗔怪“啧”了一声。
  陆淼瘪瘪嘴,怪无辜的。
  除了更讨厌还能有哪里不一样?
  那个死老头儿,搞得她多愿意看他似的。
  陆淼想着就想叹气。
  前面黄灯转绿灯,傅璟佑蹬动脚踏板提醒她:
  “他说话就没有点奇怪?”
  “没吧?哎,不对,还有的!他骨质疏松,好像掉了几颗牙,现在说话都漏风……”
  “是吧~”
  傅璟佑哼笑。
  陆淼一头雾水。
  一开始不太明白怎么个事儿,细致回想觉得不对劲,又立即惊觉起来:
  “不对呀,你怎么知道他说话有问题?”
  “因为是我干的。”
  “你干什么了?”
  自行车飞速“铮铮”,拐过几个马路岔口,又穿过下午斜阳下的国槐树林荫辅路,最后在青塔胡同巷尾停下。
  陆淼跳下自行车,扒拉他追问:
  “你最近怎么总是卖关子?上回在广州遇见了个什么事儿说要跟我说,最后也不了了之了,不行,这两件事你非得跟我说明白不可!”
  傅璟佑低笑推着自行车往回走,很享受她跟随身侧纠缠打闹的感觉。
  他也不藏着掖着,高挑的大个子微微向她那边倾斜,和她交头接耳细声说起前后两桩事。
  陆淼听了先是“噗嗤”一声笑,随后瞪圆眼眶儿在他胳膊肩背上轻轻敲打:
  “你真敢!给人套麻袋也不想想后果,万一被抓住了怎么办?!”
  “我有分寸计划。”
  傅璟佑跟她透露凌源和胡英来一起随行的事。
  陆淼有一瞬间觉得痛快,可是又很不敢想象。
  她平缓过来,扒着他嘱咐以后不许胡来。
  傅璟佑笑意暖如春风,频频宠溺点头。
  陆淼与他并肩回家,叽叽喳喳的又跟他谈论起广州歌舞厅健美比赛的事。
  健美其实也是一项体育运动。
  只不过放在当下经济都未正式解放的华国来说,实在过于超前。
  她认真解释,他便认真听。
  到最后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他心里便不再像最初那样的抱有偏见和抵触。
  国家和社会都在进步,新奇的事物时有发生。
  他们不应该不明事理的完全排斥、接纳。
  “嘿~你说是不是真稀罕?”
  小夫妻说说笑笑走在前面回家。
  巷尾遛弯的邻居看见,指点谈论:
  “两口子天天过得蜜里调油,还真就没见过他们有红脸的时候了。”
  “那不是感情好吗?”
  邻居妇女同志眼里闪过艳羡:
  “唉……说起来孩子都五岁大了,夫妻两个感情还跟刚结婚似的,真叫人羡慕!”
  被人讨论的小夫妻全然不知情,先后脚进院子里,几个孩子扑了过来。
  “妈妈,邮差叔叔送了好大一个包裹来,说是给你哒~!”
  小明夏甜甜道,一伸胳膊就由爸爸抱了起来。
  “好。”
  陆淼笑着颔首,另外两小只里,明毅赶紧站出来指着大哥时安告状:
  “妈妈,时安哥今天做错事了!”
  后者捏着衣角,唯唯诺诺的看人不敢多说话。
  陆淼拍拍儿子,一伸胳膊带着两个孩子往屋里走:
  “做错了什么呀?说给我听听。”
  明毅手舞足蹈,小嘴噘起努力叭叭:
  “今天在院子里玩,他踩死小鸡了!妈妈,圆圆的小鸡,一下子就变成扁的啦~!”
  先前陆淼怀胎,老家带来好多只土鸡。
  小院努力做到资源循环,边吃边养,中间孵过两窝,前阵子入夏孵了第三窝。
  这几天小鸡仔陆续破壳,才能跟着母鸡一起四处走动寻食儿。
  明毅一说,陆淼大致就能猜出什么情况。
  时安忙拉住她衣角解释:
  “姨,我不是故意的。”
  鸡仔孵出来不容易,踩死了确实有点可惜。
  但孩子一直懂事儿,无心之过,哪里就至于到上升高堂的地步?
  “阿姨当然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平时最喜欢小鸡了,是不是?”
  “嗯……”
  时安闷声闷气点点头。
  陆淼莞尔一笑,温柔拍着他安慰:
  “不要难过,也不要太过自责好吗?”
  时安嘟着嘴点头,很快又默默低下头。
  微微有点肉感的手攥成拳头揉起了眼睛。
  仍旧自责且伤心。
  第714章 下一步规划
  陆淼看在眼里,转移注意力问孩子们有没有把小鸡埋掉。
  得知已经埋了以后,她进屋放下东西。
  不多会儿挽了袖子出来,就跟孩子们强调送别也要有仪式感。
  最后在墙角处的一个小土包旁摆满了雪白的栀子花才作罢。
  前后这么一通折腾,孩子们的情绪也得到了些许缓解,很快便
  被电视机里的铁臂阿童木吸引去了注意力。
  陆淼在井边压水洗去手上的灰尘,也进了屋。
  刚才一直陪孩子们闹腾,这会儿才有点时间拆包裹看是什么东西。
  她心里其实有点预感,知道包裹是谁寄来的,打开一看还真是。
  附带的信上,落款处标注着耿晓云的名字。
  考上大学,大家各奔东西,陆淼和其他知青基本断了联系。
  但是和耿晓云断断续续的,一直有通信。
  耿晓云很重感情,一直记挂她头些年在南边生产时遭遇难产的事。
  知道她身体多少落下一些小毛病。
  耿晓云在了解到雪蛤、鹿茸等一些对症的药用价值后,每逢七八月份前后,总要寄过来一大兜子。
  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这次的信却有好几页。
  陆淼坐在炕上认真翻看。
  耿晓云在信中分享了好消息。
  她弟弟,就是耿俊豪。
  有陆淼的牵线搭桥,耿俊豪先他们一步进入工农兵大学。
  工农兵大学两年制,耿俊豪理所应当的,也比他们早毕业。
  但凡挂上大学生的名号,身份都会变得不一般起来。
  耿晓云在信中提到,今夏耿俊豪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老家省部分部的邮局里工作。
  差事不算重,能免遭风吹日晒之苦,每个月还有工资二十八块五。
  除此之外,还有各类格外的津贴。
  才上岗的第一年就有这个待遇,家里长辈都很高兴。
  亲戚们也都过来举家欢庆,说他们有出息。
  信中耿晓云用语谦卑,但字里行间都是喜悦的。
  陆淼通篇看下来,也替他们感到高兴。
  时代在慢慢前进,他们也都在慢慢地变好。
  真的挺好的。
  ……
  夜里饭后收拾完回房间,陆淼展开信纸给耿晓云写回信。
  傅璟佑在旁边捧着一本书陪着她。
  陆淼余光注意到他看的是《水处理构筑物构造》,好奇问道:
  “你不是学机电吗?怎么看这个?”
  “城市水务渠道、海口堤坝也会用到机电设备,一些原理都是通用的,而且……”
  傅璟佑合了书本,正色跟她聊起这方面的事:
  “我都规划好了,等毕业的时候就给津门水务局写自荐信。”
  “国家的单位部门,各方面都有保障。”
  傅璟佑表情严肃认真,絮絮叨叨地说着下一步规划:
  “你比我晚一年毕业,津门距离京北不远,到时候我也算是在家门口工作,来回都能照应到家里。”
  “你呢……”
  他拉过她的手攥在手心,亲昵捏着:
  “你就先好好读书,等毕业了愿意在国英社工作就在国英社工作,不乐意就算了,随便做点自己喜欢的。”
  他把自己放在顶梁柱的位置,对她却又总是纵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