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不仅安全,这样的打火机拿在手里,就算天天抽烟,用个半年也是没问题的。
  不像原来老式的打火机,虽然也好用。
  但是就跟小玩具似的,每次都要各种拆各种装,光是来回倒腾,往那金属小管儿里灌煤油就够麻烦的。
  傅璟佑一分析完,其他人都诧异认可地点头:
  “呀,还真是呢。”
  当然,也有盲生发现了华点。
  “小傅,这打火机哪里搞的?是要卖的吧?”
  “我有个沪市同学,他家境条件差点,只能找些路子勤工俭学。”
  傅璟佑颔首解释:
  “我看他为难,想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他非有意博取同情。
  确实是这件事需要一个合理的由头。
  沪市和京北一样,都是大城市。
  虽然工业不发达,但是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主力发展的东西和优势。
  老烟枪们非但没怀疑,还都打听着傅璟佑手里还有几个这样的打火机。
  他们一个个地都想要,又怕其他人都要起来,他们会抢不着。
  “这事儿毕竟有风险,我也没敢拿太多,总共就十八个。”
  傅璟佑平静叙述道:
  “我同学说这打火机在他们那儿买是一块四,他带这边来加一毛,卖一块五,但是听说我想拿给厂工共事,他就说不挣钱了,还按一块四来。”
  能便宜当然好了,可一群老烟枪也记得他刚才说的话。
  “那不行,费这么大劲带过来,就为了挣一毛钱,还是为了勤工俭学,我看也甭听他的,就听我们的,还按照一块五的价格来。”
  “我同意,我拿一个。”
  “我也要一个!”
  “我也要一个,哎呀,早上出门着急没带钱,小傅啊,下午上工的时候再给你钱,中不中?”
  “行,都好说。”
  好东西永远不愁卖。
  傅璟佑拿出来的这个打火机,虽然比百货大楼卖得贵两毛。
  但是金属质地,握在手里很是沉甸,还带着个防风盖,看着不仅质感好,还新颖得很。
  一群老烟枪都觉得划算,这个要一个,那个要两个。
  有的说是要给家人、朋友带,要三个的都有。
  倒卖有风险。
  抽根烟的工夫,正好买完卖完。
  众人心照不宣,揣着东西各自回各自负责的工位区域干活。
  谁也没有宣扬多说。
  傅璟佑干活时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
  十八个在南边进价七毛的打火机,眨眼工夫就以一块五一个的价格售得精光。
  扣除成本,单是打火机的利润就拿了有十四块四毛。
  以机电厂初级工每个月四十块的工资来做对比较量,属实是相当不错。
  傅璟佑尝到了甜头,但他是个顾家的性子,并且时刻谨记老丈人的嘱咐。
  在厂里,他只偶尔揣点不打眼的小玩意。
  一些大件点的,诸如成衣、成捆的布料等。
  不方便携带,拿出去也打眼的东西,往外兜售,傅璟佑也没打算频繁出面,或是经自己的手。
  先前过来上实习课,他早有留意到,电机厂后面的巷子里,每逢正中午的饭点,就会有一批混黑市的人上这边来卖吃的喝的。
  偶尔也会掺点别的用的东西。
  那些人看中的,就是厂工有稳定收入,花钱舍得。
  傅璟佑把目光集聚在这一群人上。
  不动声色盯了几个中午,最后选中合适的人,傅璟佑上前委婉透露消息,说手里有批不错的货。
  如果有兴趣,可以合作一下。
  对面听见他说的东西里有的确良布料,登时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的确良的布料别看卖得贵,可在市面上一直都是供不应求。
  去年沪市那边上了一批新货,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
  据说还发生了踩踏事件,一名四十来岁的年轻女教师当场死亡。
  京北这边越了冬就是夏,的确良正是好卖的时候。
  黑市小贩心动问:
  “真有的确良的?价格怎么样?东西质量怎么样?”
  “百货大楼卖八毛四一尺,还要布票,我不要票,一块一一尺,至于东西,质量没问题,你要觉得行,约时间我选地方,明天看货。”
  黑市小贩眉头拧起,审视地打量傅璟佑。
  不要布票,一块一毛钱一尺是可以的。
  如果真的是的确良,而且东西没问题,回头抄一抄,卖一块五外加还要布票,都容易得很。
  这个时候,敢在大领导眼皮子底下干这一行的人,都猴精猴精的。
  心里大致算了一笔账,黑市小贩没地住诱惑点了头:
  “行,时间地点你说。”
  傅璟佑就说明天傍晚六点半,在崇文门那片杂货市场看货。
  傅璟佑也干过黑市,知道哪些东西好出手。
  尤其这次带回来的东西,成色都经过他挑选,要脱手很容易,只不过他不方便参与。
  东西太好就容易被人盯上。
  保险起见,把人支远点看货很有必要。
  机电厂五点半下班,他早走一会儿没事。
  到家收拾下,骑自行车往崇文门那边去正好。
  第613章 试探
  “行,按照你的来。”
  黑市小贩痛快
  点头。
  约好看货地点和时间,两个人简单交换了一下姓名。
  黑市小贩二十多不到三十的年纪,人不算高挑,也说不上矮。
  黑黑瘦瘦的,黑市圈子里的人都叫他黑皮老四。
  傅璟佑就直接称呼他老四。
  对于自己,傅璟佑也没说全名以及真实信息,就模糊说了下自己在家排行老幺,家里都喊小六。
  一个老四,一个小六,名字都跟数字挂钩。
  看起来随意又轻贱,偏偏人又是在底层坚韧地打拼生存。
  老四看傅璟佑,莫名有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心里的猜忌少了半分,不过警惕性依旧在。
  闲唠嗑似的又说了几句话,电机厂马上要上工。
  不仅傅璟佑要走,错综的胡同小道里,其他出来的厂工也要回去。
  黑市小贩们自然也要收工。
  两人心照不宣,给对方递过去一个眼神,悄无声息地各自离开。
  ……
  傅璟佑奔走解决家里那批货。
  家里,唐梅也没闲暇。
  从广州带回来的东西实在太多,唐梅给陆淼送孕期辅餐的时候看见,都觉得心惊。
  东西都是好东西,可这么多好东西放在家里,实在过于惹眼。
  要是走漏了消息,或者被有心人看见,又或者说,有什么人查过来了。
  回头看着正着,那指定要出事。
  唐梅没多大胆子,想想就觉得害怕。
  当务之急的想法也不是别的,就是赶紧把东西都卖出去。
  这么些东西,光靠女婿一个人得卖到什么时候?
  唐梅就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召集了胡同里几个相识的好姐妹提了这事儿。
  当然,在行事之前,唐梅在家事先跟陆淼统一了口径。
  要是有人问起东西是怎么来的,就说傅家老家那边的兄弟妯娌有干纺织、棉布厂的。
  知道陆淼又怀了孕,老家那边的人不方便过来。
  就用员工福利换了这些东西,寄过来表示心意。
  唐梅也是谨慎的。
  消息放出去后,想要东西的,她直接说了明话.
  只许等天黑到了晚上的时候才能上家门。
  于是乎,连接好一阵子,每天夜里都有几个妇女同志往傅家跑。
  小两口的房间,唐梅早收拾过。
  大部分好东西,都收进平时堆杂物的小隔间里去了,只留几件线衣和大半卷棉布在外头。
  家里的棉布和百货大楼卖的棉布也不一样,明天要厚实许多,制成衣服褂子的话,二四、八月穿都没问题。
  东西一拿出来,嫂子和小媳妇儿们一上手就舍不得放下了:
  “婶子,宝儿他妈,这布怎么卖的?”
  陆淼摸着顶出小鼓包的肚子坐在炕沿上。
  东西的价格,她早跟傅璟佑合计过。
  有人问起,她就弯弯唇瓣,温柔笑道:
  “布是四毛五一尺……”
  “啥?四毛五?这也太贵了!百货大楼才卖三毛!”
  有人一听价格,立马炸开了花。
  陆淼不疾不徐道:“嫂子先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
  来的几个媳妇子便都安静下来,等着她的下文。
  陆淼道:“东西摆在这里,质量大家都是看得见的,这布比百货大楼卖的强了多少,不用我说,而且百货大楼要票,我这布是不要票的。”
  “不要票?”
  “真不要票?!”
  各类票券拿去外面,也是能抵钱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