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王勉答应要请陆淼吃冰棒。
  事后过去好些年,再回想这个事,王勉心中仍然感慨万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人一生的机缘都是有定数的。
  他在那时偶尔会想。
  如果在最初没有陆淼的牵线搭桥。
  他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那么顺遂地,抵达那个高度……
  傅家小院的黄瓜、番茄到了夏日丰收季,压根吃不完。
  唐梅送完几户交好的邻居,家里还剩下不少。
  傅璟佑和陆淼上学时候,各自都揣了一些。
  陆淼恭喜完王勉,从帆布袋拿出洗过的黄瓜、番茄,给平时交好的几个同学都分了一些。
  关洋洋喜欢吃番茄,陆淼给她多拿了点。
  其实也就比别人多两个。
  家里是有不少,陆淼嫌拎着重,也没拿多少。
  陆淼周边一片其乐融融。
  斜后方,李月垮着脸盯着陆淼看。
  身边有跟她交好的女同学,轻轻推了推她:
  “班长,上周书店放了消息,说这周会上新书,下午没课,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吗?”
  李月摇头,“我不去了,你们去吧。”
  “星期六、星期天我有别的事。”
  两个女同学对视一眼,想了想,又说:
  “明天放假,你要是今天没空,明天一起去也行呀,我们几个正好结伴。”
  李月抿了一下嘴,皱眉不耐烦道:
  “哎呀我都不说不去了,你们去就是了!”
  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学习的事,还得有人在前面牵引才行。
  “那好吧……”
  两个女同学对视一眼,有点尴尬。
  很快退离李月身边,坐回自己位置,讨论起去书店的安排。
  中午最后一堂课,是思想政治课。
  上完课,放学铃声响起,老师夹着书本先走了。
  陆淼慢吞吞收拾东西出教室。
  走到楼梯间时,一声“谈老师”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陆淼注意力在“谈老师”上面,从而忽略了那道熟悉的女声。
  下意识顺着楼梯往上看,放学期间,不少学生从楼上下来,根本看不见什么。
  她和这位谈老师大概没什么缘分。
  最开始想着要找,对方不在学校。
  现在虽然在学校,也间接地遇上了,手里没有推荐信,却也不好再上前了。
  ……算了。
  反正也找到靠谱心仪的工作了。
  陆淼微微思忖,短暂驻足后,跟在人群边缘下了楼回家。
  周五下午在家做完稿件收尾。
  陆淼仔细翻页检查,确定没问题,统一装进纸质文件袋里收好。
  第二天一早,傅璟佑去制冰厂忙活。
  陆淼跟着起大早,收拾收拾在大宝二宝脸上各自亲了一口,她装好稿件,提着口袋也出了门。
  出版社编辑部的徐红梅,徐编辑负责跟陆淼交接。
  当着陆淼的面,徐红梅直接稿子抽出来看。
  开头、居中、结尾,徐红梅各看了几页,便点着头道:
  “稿子审核需要一点时间,我先给你安排别的稿件吧,省得你这次空手回家。”
  “哎?”
  陆淼有点懵,“稿子质量还不确定能不能过关……今天就给我新的任务,可以吗?”
  陆淼之前了解过。
  每次交稿都需要经过审核。
  确定没问题了才会安排新的工作。
  她原本是打算下周四交稿,预留两天审核时间,下周末过来正好跟进情况。
  后来学校通知,下周四的时间被占用,为了不和周末冲突,她才提前交的稿子。
  正常情况确实如陆淼了解的那样。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上回在这边接受考核译的手稿,已经被钉在了编辑部科室的小黑板上,成了模范稿。
  她的外语功底,办公室里不少编辑都十分认可。
  徐红梅抽了她部分稿子检查,就是为了初步确定水准,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
  “我刚才粗略看过,问题不大,可以先给你安排别的工作。”
  “后续编辑部进一步审核,如果稿子存在小问题,会有人辅助订正。”
  “如果问题很大,稿子就会打回来。”
  陆淼点点头,问了个疑问:
  “我要是没过来这边怎么办?会不会耽误事?”
  “上回不是留了你的住址?”
  徐红梅笑着说:
  “有问题的稿件,社里会调查译员上回过来的时间,如果间隔得不久,就会寄到家里。”
  如果间隔得久了,比如半个月一次的固定交稿日期,译员上回过来是十一二天之前,社里则会选择暂时等待。
  等截稿期,译员过来时,直接交到本人手里。
  陆淼点点头,了解了大致情况。
  看来回去还得在门口装个小信箱才行。
  万一哪天真的有稿子打回来,送信的人乱扔,再给弄丢了……
  陆淼短暂走神,徐红梅已经回办公室提了个小框出来。
  小框子,用细麻绳捆着两捆书本。
  都是上次那种巴掌大小一本的。
  一捆十二本。
  除了那两捆书,一侧还扎着一个纸封文件袋。
  陆淼微微睁大眼睛,“这次这么多吗?”
  “社里需要翻译稿件很多,这里面都是国外诗歌集,有著名诗人的,也有流浪诗人的。”
  徐红梅拍拍小框,一边笑,一边领她在过道长椅上坐定。
  “任务呢,也分两种,一种就跟你这回交的稿件一样,整理诗人人物小传。另一种……”
  徐红梅抽出筐里的文件袋,解释说:
  “这个是美国民主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草叶集》精选十六篇的一部分,需要中译所选诗歌内容。”
  “最终的完成版译稿内容,后期会节选部分纳入明年春季的中学课本。所以对译员的功底有严谨把控,翻译起来也更有难度一些,有信心试试吗?”
  徐红梅把主动权推给陆淼。
  陆淼羽睫轻颤,沉思起来。
  纳入中学课本……说明是经了国家教育局那一部分的。
  小筐里的选择有两个。
  徐红梅既然会问她有没有信心尝试,那就说明,她是看好她的。
  “我试试吧……”
  陆淼略微想了一点,接了她手里的文件袋。
  第445章 教学课本
  “我下周末会再来,到时候我会带来部分稿子,如果您觉得我的能力可以,我就继续。”
  如果觉得她能力不行,徐红梅还可以另做打算。
  徐红梅杳不可闻点了一下头,眼里闪过赏识的光,拍拍陆淼肩膀道:
  “年轻人就是要有股冲劲儿,别怕出错,有错误才会有成长。”
  陆淼点点头,心里有数。
  翻译诗歌,和翻译常规书本内容不同。
  诗歌不光要求内容准确,更要求文字有“美感”。
  对陆淼而言,翻译是一样的。
  只是翻译诗歌部分内容,要保持文字的流畅优美,需要多花费一点时间而已。
  陆淼捧着文件袋,余光扫了一眼框里两捆书,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费点时间就费点时间吧!
  那么多书,真领回去,每天拎来拎去的,也累得慌。
  换个角度想,工作程度其实差不多。
  诗歌还说得上是精稿内容,作为翻译稿件来说,更能打磨基础,是不错的锻炼机会。
  陆淼想着,想法愈发坚定,“我就选这个了。”
  徐红梅欣慰点头,领她走流程开单子。
  期间,想到什么,陆淼尴尬道:
  “徐编辑,您这儿还有富余的文件袋吗?能不能给我几个……”
  陆淼尴尬得不行。
  稿纸她知道百货大楼有卖的。
  纸质文件袋,她问了好几个地方都没买到。
  今天用的这个,还是之前搬家从崇文门那边的书房拿过来的。
  也是家里最后一个了。
  徐红梅会意,笑着说:
  “行,一会儿我给你拿点儿。”
  给陆淼开好收据单,徐红梅依言回办公室拿了一叠纸质文件袋出来。
  徐红梅也没数,就随手一下,不料巧了,正好十个。
  “先拿回去用着,下回用完了再跟我说。”
  陆淼脸颊微红点点头。
  徐红梅跟陆淼确认下周末过来的时间。
  跟陆淼说定下周会等她过来,徐红梅就摆摆手,先放陆淼回去了。
  ……
  周末期间,家里孩子有孩子爸爸辅助带着。
  陆淼劳逸结合,瘫在堂屋桌边看精选《草叶集》。
  她过去就是家里捧着疼的金疙瘩。
  唐梅知道她看书是跟工作有关,心疼坏了。
  把她惯得跟太上皇似的,左手边上摆着水杯,右手边上摆着花果、零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