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傅璟佑杀好鱼拎到厨房,陆淼指挥他先把鱼头切下来。
  之后鱼上身部分,切成两指宽的一段。
  下半部分则将菜刀打横,贴着中间鱼骨两边,把肉剔下来。
  唐梅进来道:
  “我来弄我来弄,你们两个看着吓死人,一会儿切着手了!”
  陆淼把她往外面推:
  “哎呀小姨妈,你不管了,之前我们在村里不都这么过来的吗?”
  傅璟佑在旁边,陆淼使唤得也顺手一些。
  唐梅说了几次没用,拿她没辙,只能任由他们两个折腾。
  “米饭都做好了,你们少弄点鱼,吃不完
  又要回锅。”
  “知道了!”
  傅璟佑把鱼收拾出来,陆淼把鱼骨切成小段,让他倒锅里撒几粒花椒一起先煎一下。
  她也将剔下来的那两条鱼肉片成薄片。
  这一片儿鸡蛋不好买,陆淼就用淀粉替代鸡蛋清,把片好的鱼肉抓紧抓。
  那边傅璟佑已经煎好鱼骨。
  陆淼往锅里加了一瓢半的水,把之前切好的酸菜一起下进去煮酸汤。
  中间水里,陆淼尝了一下酸汤味道,往里又加了盐和少许白醋。
  尝着味道差不离了。
  锅里再次扑腾起泡泡的时候,陆淼捞出鱼骨,把淀粉抓过的鱼片下进锅里。
  “收拾一下,准备吃饭!”
  “好。”
  家里的饭,唐梅早就做好了。
  陆淼说要加餐,米饭就先盛进盆里放在灶台里侧温着了。
  陆淼一说吃饭,傅璟佑转手就去收拾出桌子,拿碗筷盛饭。
  这短暂的时间,陆淼把那会儿切好的鱼块撒上盐揉了揉。
  拿出芦苇蒸盘,陆淼把鱼块摆上去,又在门外摆了一把椅子,直接把蒸盘端出去晾晒。
  过去在村里,陆淼见陈桂芬这样弄过小鲫鱼和鱼块。
  晒好了锅里放少许的油,煎出来不仅好吃,煎的时候也不粘锅。
  这个天儿也适合做这些,不用担心晒一上午就会坏。
  “别捣腾了,快进来吃饭!两个小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哈哈,来了。”
  陆淼洗手笑着进屋,抱过两个孩子先后给擦了口水。
  她拿小碗盛了点酸汤拌米饭,各自夹了几片鱼肉,给两个孩子。
  青鱼刺少。
  片鱼片的时候,陆淼有特别注意,看见的小刺都顺手拽出去了。
  夹鱼片的时候也有仔细看过,所以不用担心会卡着孩子。
  “你还真是学了一手做饭的好手艺,这鱼片怎么做的?又嫩又好吃!”
  “有自己琢磨的,也有下乡时候,在乡下跟婶子、嫂子们学的。”
  酸菜鱼酸味适中,没放辣椒,两个孩子吃得也开心。
  明夏吃得快,小嘴哈喇子水汪汪的,嘴角沾一粒米饭,一手举着空碗,一手扬着小勺子,抵着妈妈坐的长凳上喊:
  “妈妈,还要幼幼!”
  “妈妈,我也要肉肉。”
  明毅也过来了,同样举着碗,扬着勺子。
  和爸爸如出一辙的嘴唇因为年纪还小,肉嘟嘟地挂着口水。
  两个孩子两岁多了,会说的词儿越来越多,但是不同程度上,口齿都还有些模糊。
  “好,给你们盛肉肉。”
  陆淼眉眼弯弯,宠溺一笑。
  她给孩子擦口水,一旁孩子爸爸已经接了两只小碗,又给他们盛了一些鱼肉。
  陆淼温声提醒:“看这点,有的有刺。”
  “好。”
  “要不要饭饭?”
  “不要饭饭,夏夏只要幼幼。”
  “我要饭饭!”
  妹妹不要,哥哥要。
  傅璟佑起身,单独给儿子蒯了小半勺。
  学着媳妇儿平时那样,用小勺拌匀了才递进儿子手里。
  嘴馋的小子,早早地就举着小手等着接碗了。
  陆淼笑着摸摸小明毅的脑袋,道:
  “鱼头还在,晚上弄鱼头汤喝……对了。”
  她在桌底轻轻踢了傅璟佑一下。
  “锅里我留了酸汤,鱼肉也留了一些,一会儿我再烫点,你拿饭盒装着给爸带一份儿?”
  “行。”
  校长办公室在五层,那层人少。
  他过去放下东西就走,不久留的话,也不招人眼。
  傅璟佑下午去上课,陆淼在家带着孩子午睡。
  半下午的时候,她先醒过来。
  唐梅屋里屋外慢慢悠悠的收拾着什么,陆淼看着院里的小菜地,回厨房拿了水桶、水瓢。
  在井边压了半桶水,分几次把菜地浇了一下。
  这两天天气暖和,种的一小片菠菜已经长了两根指节长的小苗。
  其他的生菜、香菜、辣椒和茄子苗也都发芽了,只等着再长长,就能分株种下去。
  前两天刚撒下去的番茄和丝瓜、黄瓜还有西瓜种子倒是还没发芽,估计得等天儿再暖暖的。
  把桶送回厨房,陆淼把刚才傅璟佑杀鱼的鱼肠,还有这两天家里摘的老菜叶、土豆皮什么的都拢到了一起。
  在水井这边的避阳的墙角堆了一个肥堆。
  第416章 义务课
  回头酵好,院里也就不用买肥。
  更不用弄粪肥什么的,把院里弄得臭气熏天。
  唐梅看见了说她:
  “那鱼肠不丢出去,也得挖坑埋起来吧?不然不臭吗?”
  陆淼摇头:
  “不会,这样不会臭的,隔个三五天就分解没有了。”
  唐梅不信,但是她对家里几个孩子的包容性很高。
  陆淼喜欢折腾,她就容着陆淼折腾。
  回头就算是有味儿了,再弄出去就是了。
  不是什么大事。
  ……
  天气越来越暖和,傅家小院一开始育好种挪窝种下去的菜,长势却并不好。
  后面有陆淼酵好的有机肥,和煤炭渣双管齐下,土质慢慢得到改善。
  种了菜和没种菜的地方,土质肉眼可见的能看出区别。
  傅家小院一天一个模样,原本长势稀稀拉拉的蔬菜,叶面逐渐光滑幽绿起来,看着就喜人。
  傅璟佑机电专业的课程学得很杂,学校老师讲的是技多不压人,稍微有点关联的知识,全部都教。
  傅璟佑学会了怎么调试电影放映机.
  四月谷雨,学校义务劳动。
  傅璟佑就领了任务,走完南边走北边,把京北周边一圈的农村跑了个遍。
  挨个村子地给人放电影看。
  有些村队长看他们几个小伙子背着设备跑得辛苦,也会给塞点东西什么。
  傅璟佑没要,不过看着情况,跟那些好说话的村干部商量,花了点钱换了两只还在下蛋的母鸡回来。
  鸡蛋比肉便宜,好说歹说也算是一口荤腥,是营养品。
  青塔胡同周边一片的住户多。
  有些人为了给怀孕的老婆,或者是给孙子进补,半夜两三点排队的都有。
  鸡蛋是真不好抢。
  傅璟佑换了鸡回来,跑了两趟废品站。
  挑着合适的木板块儿的,在院里东北角依着厕所一侧,钉了个栅栏鸡圈出来。
  约莫腰高的栅栏,铺垫干草,把两只鸡的翅膀一剪,关里面也扑腾不出来。
  喂的东西也好说。
  院里菜长得好,每天切吧切吧,混着点剩饭粒儿、泔水什么的一起喂,就挺好。
  天气渐热,院里长
  成的菜越来越多。
  成熟的红色小尖椒,吃不了的,陆淼就让唐梅洗干净沥干筛出来。
  其他的叶儿菜,唐梅来这边一段时间,在胡同里也认识了几户相交好的人家。
  时不时地会贴着菜株边角,掰点鲜嫩的菜叶给人家。
  每回也不多给,就刚刚够炒一碟的量。
  对于院里逐渐进入收获旺季的菜地来说,约等于零消耗。
  傅璟佑是个闲不住的,起早跑了十多天蹲点,在市场弄了两只养殖肉兔回来。
  原本说用家里的老菜叶喂着,以备不时之需杀了吃肉了。
  结果倒好,养了小半个月,下了八只小耗子似的兔子。
  粉嫩嫩的没有毛,真跟耗子崽长一个样,唐梅早上喂兔子的时候吓一跳。
  她嚷嚷时,惊动了傅璟佑。
  大兔子咬掉了不少毛搭窝,傅璟佑出来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赶紧把公兔提着耳朵拎出来,料理两下上锅炖了。
  免得咬伤小兔子。
  傅家小院临着鸡圈旁边,又多了一长条的木质兔笼。
  陆淼原本说也跟鸡圈一样,钉个一样整齐的栅栏圈,反正兔子也跳不出去。
  结果傅璟佑说兔子会打洞跑,陆淼就觉得算了。
  两个孩子很喜欢院里新多点“毛绒绒”,天天跟在姥姥身边一起喂兔子。
  陆淼还担心孩子和兔子待久了,以后养成了宠物性质,舍不得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