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谢谢太女姐姐,我自己让人去装好了。”
  小公主哭着唤了自己的随从过来,交代下去后,她突然哭声一顿,看向自己的双手,“太女姐姐,我……我的手没事?”
  母后不是说她对海水过敏吗?
  “会不会等下起疹子?”小公主紧张道。
  卫清晏听她这样说,顺势道,“我让景老过来给你看看。”
  小公主不疑有他。
  景老人老成精,上次卫清晏问过他是否有人对海水过敏,今日他便要给因海水撒在手上,担心起疹子的小公主看诊,立即明白卫清晏先前问的就是小公主。
  是以,十分仔细地给小公主诊了脉,良久后,肯定道,“脉象没问题。”
  这话一语双关。
  这个人没有过敏。
  这个人的脉象没有异常。
  卫清晏听懂了。
  前头撒欢骑马的五皇子和大皇子,听护卫说妹妹又哭了,卫清晏还给她请了大夫,忙调转马头跑回到马车边。
  知晓原因后,两人皆是神情一怔。
  因为出发前几日,母后叮嘱他们要照顾好妹妹时,就提醒过他们,妹妹对海水过敏,万不可让她下海。
  他们谨记妹妹不能碰触海水,却也没留意妹妹竟偷偷带了一瓶海水出来。
  关键时,妹妹碰触海水了,并没有过敏症状啊。
  两位皇子便觉得,定是母后不信任他们能照顾好妹妹,故意将妹妹不能下海的事情说的严重些,好吓唬他们。
  是以,两位皇子哄好了妹妹后,不约而同的都给濮后去了信。
  卫清晏掀开车帘,便见两个信鸽自头顶飞过,往濮国皇城方向而去。
  濮后还沉浸在儿女离开身边的伤感中,就连着收到两封飞鸽传书。
  等看清上头的内容后,濮后用力一拍脑门,倒在濮帝肩头,脸上一副生无可恋的神情对濮帝道,“我如今觉得,你嫌弃孩子们不聪明,嫌弃得对。”
  也怪她,那日见星儿坚持要下海,便胡诌了个海水过敏的理由搪塞,实在太不严谨了。
  离家才第一日,就穿帮了!
  濮帝也是一言难尽的表情,迟疑道,“要不,我们将孩子们接回来吧?”
  这傻样他实在担心,他们在外面吃亏啊。
  濮后怎么会不担心,但星儿终究是要嫁去大魏的,便咬牙道,“就算卫清晏知道了又怎么样,星儿除了不能下海,其余与常人无异。
  卫清晏再聪明,也不能想到咱的星儿是小鲛人吧。”
  毕竟他们鲛人一直只存在于传说之中,除了自家陛下,还没人见过鲛人。
  “卫清晏那人心中有善,对我们星儿也是真的喜欢,星儿对她更是诚心相待,陛下,我们便赌一赌吧。”
  赌她卫清晏心里的善,赌她卫清晏对星儿的情意,赌只要他们不做伤害卫清晏他们的事,卫清晏也不会伤害他们的孩子。
  濮帝沉默片刻后,点头,“那就赌一赌,此事我们便装作不知道。
  给那两傻蛋的回信就说,我们被星儿落水吓怕了,担心她再贪玩,才故意用过敏吓唬她。”
  濮后叹气,也只能这样了。
  但到底心里还是担忧的,便又底气不足地道,“你很喜欢我的尾巴,对吧?
  我们家小福星的尾巴比我的更漂亮,像罩了一件珍珠贝衣,皇长子应该也会喜欢的对吧?”
  “会,一定会的,我们的小福星那么招人疼,谁不爱呢。”
  濮帝安抚妻子后,担心她继续伤感,忙转移话题,“我们去给傻蛋们回信。”
  所以,没多久,两位皇子都收到了濮后的飞鸽传书,内容一模一样,都是濮后怪罪他们没有照顾好妹妹。
  让妹妹刚离家就只能抱着海水思家,又提了故意吓唬他们一事。
  两人没什么心机的,骑着马到了马车边上,一左一右的将濮后的回信,当着卫清晏的面告知了星儿。
  星儿闻言,拍拍自己的胸口道,“母后可真调皮,吓死我了,害我以为我真的对海水过敏了。”
  听她这样说,两位皇子异口同声道,“你不过敏也不许下海玩水,母后说,让你有事,她会敲掉我们的脑壳。”
  “母后就会吓唬人,她才舍不得敲掉你们的脑壳。”
  “那也不行,母后是真的会罚我们……”
  兄妹三人,一个马车里,两个马车外就这样聊了起来,小公主的心情倒是好了起来。
  卫清晏知道两位皇子陪着小公主聊天,大抵是得了濮后的斥责,现下反应过来要陪着妹妹。
  便也不插嘴,含笑听着。
  只心里却在想,星儿不能下海的原因。
  可任她跟着胖和尚见多识广,也没见过鲛人,所以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未来小弟妹竟是一条美人鱼。
  想不出个所以然,两位皇子也已离开,瞌睡上来,卫清晏便索性睡下了。
  第470章 林万芷的棋子
  转眼,一行人在路上已经一个月了。
  马车里。
  星儿兴奋地盯着卫清晏的腹部,叫道,“阿姐,阿姐,快看,快看,他又动了。”
  她用手指点着卫清晏腹部拱起的地方,胎儿似有感应,又拱了拱。
  喜得星儿眉眼弯成了一条月牙,“阿姐,他又回应我了,他肯定喜欢我。”
  这一路的朝夕相处,星儿对卫清晏的称呼也早已从太女姐姐变成了阿姐。
  自从半个多月前,卫清晏胎动频繁后,星儿便每日都要来卫清晏马车上蹲一蹲,同她腹中胎儿互动一二。
  卫清晏也知她孩儿心性,但又是个有分寸的,便也由着她,有她这一路的叽叽喳喳,反而能让她焦灼担忧的心稍稍平复些。
  先前卫清晏收到时煜的信,猜到他会亲自前往赤烈,救出房家人,之后时煜的来信证实了她的猜测。
  是以,她将时煜派给她的百余人,只留下十几个,其余全部在她出发时,兵分两路,让他们快马赶回凤昭。
  而她手中十万护国军,当时只命苏同带了三万前来濮国,其余七万留守边境。
  先前两次运粮派出去近五千人,留了五千护国军护送她回大魏,剩下两万护国军则急行赶往凤昭相助时煜。
  留守边境的护国军,则在卫清晏出发前便下令他们返回大魏京城。
  只因赤烈再度发兵凤昭时,北陵亦发兵大魏。
  杜学义对当年未能追随时煜攻打北陵,为卫清晏报仇一事耿耿于怀,得知北陵来犯,杜学义主动请命率军击退北陵。
  如今杜学义已带着二十万将士奔赴北陵战场,卫清晏暂不知他那边情况如何。
  更让卫清晏提心的是林万芷和曹忆昭在大魏的布局。
  父皇防备了所有亲王,独独没想到,林万芷收买的竟是恩华侯。
  一个靠田租过活的闲散侯爷。
  恩华侯的父亲是半道追随时德厚起义的,拢共就参与了一场战事,但因替时德厚挡刀被敌军砍了一条胳膊,而得了恩华侯的爵位,世袭三代。
  只这位恩华侯刚得了爵位,还没等到朝廷下派差事,便病逝了,儿子李大牛承袭爵位,成了新的恩华侯。
  李家本是屠户出身,得封侯爵时,李大牛已长成目不识丁的成年汉子。
  除了杀猪,什么都不会,寻不到合适的差事于他,时德厚为博贤名,便多赐封了他一些田地,以保他李家余生荣华富贵。
  时德厚的事情败露后,父皇见李大牛这些年守着自己的田产在老家安分守己,不曾做过出格之事,便也没动他。
  谁知,他竟会打着诛妖救国的旗号,联合乌丹起兵造反。
  兵是林万芷挪空凤昭国库和粮仓,养在乌丹和大魏边界深山里的,那个妖则是卫清晏这个死而复生的皇太女。
  而先前臣子吊死家里,百姓腹中藏绢帛,护卫被绿火焚烧等一系列针对卫清晏的离奇事。
  竟都是这位大字不识的恩华侯李大牛设计,并将所有线索引到瑞王身上。
  但好在皇帝虽着重怀疑了瑞王等几位亲王,却也时刻防备着有人造反。
  是以,恩华侯和乌丹勾结起兵大魏,虽让皇帝有些措手不及,但也反应及时地将逆军挡在了大魏边境之外。
  可恩华侯丢下家族性命不顾,怎甘心得这样一个结果?
  乌丹王亦记恨当年惨败之事,两个孤注一掷的人,又拉拢了另外两个不服卫清晏女子为储君的亲王造反。
  大魏战火四起。
  阿布当年随卫清晏击败乌丹,眼下卫清晏怀有身孕,又还在路上,阿布身为皇长子,主动扛起了击退叛军的重担。
  虽有忘尘和尚这个曾征战四方的前朝皇帝随军为军师,阿布亦不是无能之辈。
  但卫清晏的心还是分成了几块,多方牵挂。
  “阿姐,你是不是在担心战事?”
  星儿不知何时停止了与胎儿互动,关切的问卫清晏。
  卫清晏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刚竟出了神,忙敛了神情,笑道,“你是不是也担心阿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