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咋那么笨啊,你阿爷还在呢,既是骗他,你装一下啊,你都不伤心,你阿爷咋偏心你啊。”
“......”二嫂,二嫂!柳欺霜差点都要哭出来了,他没想到他二嫂竟然会这么说!
二嫂竟然和他想的一样,他当时也有些后悔啊!
他那时候难过的太晚了,他阿爷不吭声,他误会了才哭了,早知道该早些哭的。
可......早一点他也哭不出来啊,毕竟,他相公没有真的不要他啊。
第121章
柳家的事儿终于结束,柳欺霜的眼皮儿也如万冬阳所愿变了回去,又变成了一单一双。
柳欺霜眼睛变回去的那天早上,万冬阳压着人在床上亲了半天,差点儿将人那只单眼皮儿都给啜肿了。
夫郎心事放下,万冬阳也要忙着去处理他拉回来的梨子。
万冬阳这回拉回来的梨子足有四五千斤,不然也不能费上五六天的时日才回来,而且还在镇上专门租了个放货的仓库。
万冬阳不想每日在镇上等着一些散客,准备按照先头计划,直接拉了梨子到各个村子去,让村人用粮食换梨子,就连换法他都想好了,一斤包谷换一斤梨,一斤谷子换一斤半的梨。
两人第一日出门,家里人都担心得很,那么些梨呢,若是没有村人愿意换,光是靠镇上散客得什么时候才能卖完啊。
可担心归担心,一家人没一个人给人泼冷水的,都让他们慢慢来别着急,而且还故意说一天能换出去一车就行了,别起早贪黑的折腾,这便是在祝他们生意兴隆,一日里能销出去几车货了。
万冬阳的马车是个板车,一车能拉个几百斤,按照柳欺霜的想法,他们一日能换一车就不错了,若是一日能换两车,那不肖多少时日就能全都换出去,就连租金都能节省不少,因为镇上码头的仓库是按照天数算钱的。
两人安心出发,柳欺霜还在想他们今日要去哪个村子,万冬阳却早都想好了。
要说这万冬阳胆子是真的大,他们第一日出门做生意,他就选了梁家沟。
两人马车一路朝着梁家沟的方向而去之时,柳欺霜默默在心头祈祷,希望菩萨保佑,他们的梨子在前头的村子就全部换出去,他可不想去梁家沟。
家里的事儿才刚过去,那徐家人指不定怎么恨他们呢,他们才两个人,谁知道徐家的人会不会发疯来揍他们。
从镇上去梁家沟需要经过两个村子,而梁家沟在万家坝以北,许是地势原因,万家坝的谷子这个时候已经收完了,而这几个村子却还有人在稻田里忙活。
万冬阳他们的马车经过第一个村子的时候,便直接在村口停下了,都不需要万冬阳怎么吆喝,马车旁边便陆续有小孩儿过来,柳欺霜一见好些小孩儿围着马车,怕他们抢了梨子就跑,一个两个的也不好去追究。
“相公。”柳欺霜给万冬阳打眼色,让万冬阳注意点儿,哪成想万冬阳不止不注意,还招手让小孩儿到他身边,拿了个梨子到手里,之后用自己随身带的小刀将之削成数片,然后一片片分给那些眼馋的孩子。
柳欺霜也聪明,一看万冬阳动作就知道他想干嘛,小小一片梨子不止不能止住孩子肚子里的馋虫,反而会将之勾的更厉害。
果真,吃了梨子的小孩儿陆续跑了,没等多大会儿功夫就有孩子回来了,且身边还跟着扛着粮食的大人。
“相公,有人来了。”柳欺霜赶紧将称找了出来,连专门用来装粮食的麻袋也找出来了,这可是第一笔生意啊,可一定要成交,开张生意可是很重要的。
万冬阳同柳欺霜不同,他根本不担心生意做不成,因为他拿货的老板就是这么干的,柳老板说了,他家的梨都是拿出去换粮食的,且就算因着两地风俗和贫富的不同,导致他的梨子换不出去也不怕!
大不了直接卖,还分两头卖,他日日拉货去县里,夫郎在镇上卖,总能卖完的。
“呀,我家虎子没有瞎说啊,还真有一车梨子呢。”这一个客人是个年纪不大的妇人,到了之后先往车上瞧了瞧。
万冬阳照旧给人削了一小片梨,等妇人尝过之后,再同人说清楚什么粮食都是什么换法,妇人点头表示挺公道,这谷子确实是比苞谷值钱。
妇人带来的便是谷子,万冬阳给人上称之后同人报了数,她的谷子刚好整十斤,那妇人应该是在家称过了,听到数目满意的点点头,万冬阳将谷子倒进他们的麻袋里,这才拿了她的袋子给人捡梨。
第一笔生意做成,两人安心了不少,但之后好一会儿都没有村人前来,两人等的有些心慌,直到差不多一刻钟之后才又有人来,而且一连好几个,这一回,两人忙起来之后就彻底停不下来了。
因为粮食颗粒小,十来斤瞧着不过一小点儿,可十几二十来斤梨子就不一样了,能占不少地方,因此当村人陆续扛着一袋袋的梨子回去,动了心的人便越来越多了。
“呀,小伙子,你上哪儿弄来的梨啊,咋长这么好,这瞧着是白梨啊,这皮儿咋金黄金黄的,这是白梨吗?”一个妇人扛着小半袋苞谷往马车上瞅,话语里没有挑拣的意思,应该是纯好奇不是想讲价。
妇人的话正好合了万冬阳心意,他立马得意说道:“大嫂子,我这梨子是从府城来的,许是府城水土好,这皮儿都能养成富贵色。”
“哎呀,府城来的啊?可真是来的远啊。”妇人脸上有着明显的欢喜,连尝一尝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将手里苞谷递了过去让人过称。
万冬阳给他的梨子镀了金,又继续开始胡说八道,“大嫂子,我这梨可是走水路来的,这船运费贵得很,不赚什么钱,但咱们村子梨少,好些娃娃都没尝过呢,我辛苦弄回来虽说不容易,但也是好事儿,毕竟能让村里娃娃尝尝鲜梨的滋味儿,我也能赚几个小钱呢哈哈。”
万冬阳这话说罢,还不好意思的笑。
旁边村人见这个俊小伙笑的一脸憨傻,还冲着万冬阳说道:“你这小伙子真实诚,我看好多来咱们村的货郎都喜欢瞎说,买什么他都说亏本卖不赚钱,又不是菩萨下凡了,咋可能辛苦做赔本生意啊。”
这妇人的话说的旁边村人都笑了,还当万冬阳他们两口子年轻不会做生意,还给人传授经验。
柳欺霜在一边听着头都不敢抬,因为他知道,他相公在胡说八道,他们去年的梨明明赚了挺多的,他也用不着别人教,他聪明得很,知道村人喜欢老实人,这就开始装上了。
他去年以来越来越会用脑子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老杨头教坏了。
两人这会儿所在的村子叫小桥村,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可这会儿遇上村里秋收,在田里顶着烈日被晒得汗流浃背之时,若有一口脆甜多汁的果子入喉,那疲劳立马能消去大半了。
这个村子的人,还真是应了万冬阳先头所想,秋收的时候心情好手里也松散,家家户户都愿意用点儿粮食换果子吃。
且,便是有那么些舍不得粮食的人家,瞧着附近人家都换了,再瞧着家里娃娃期待的看着自己,羡慕的看着旁边的背了果子回去的人家,也就动心了。
因为没有哪个为人父母的能狠下心去,看着旁人家孩子有的东西自家孩子没有。
两人车上的几大筐梨子,足足三百来斤,只一个村子就给换完了,且还有人家没换到手呢。
“这咋就没啦,小伙子还有货不?明天还来不?”有个稍稍有些年纪的婆婆扛了十来斤苞谷来,可车上只有几个挑拣之后卖相不好的梨子了。
万冬阳二话没说,捡了两个有些磕碰的梨子给老婆婆,还说不用等明日,他们下午些时候还来。
老婆婆得知他们还来,这一趟还得了两个梨子也没白来,高高兴兴回去了。
柳欺霜一听他们下午还来,先头还庆幸今日不用去梁家沟了,这会儿便垮了脸,但垮脸只是瞬间,他立马又来劲了,什么都没有赚钱重要啊,既然还要拉一车出来便不能耽误时间了,得赶紧回镇上去。
两人到了镇上,只匆匆在面摊吃了一碗面,赶紧往仓库里搬了一车梨,又匆匆出发了。
两人今日出门早,小桥村离着镇上又不远,不过十里路罢了,两人再次出发往小桥村方向去的时候,也不过未时罢了,若是此行还能像之前那么顺利,那他们完事儿回家,也不过酉时左右。
两人第二次到小桥村,除了先头那个婆婆还有好几户人家去换梨,等那波人走人,两人等了一刻钟左右都没等到人,便直接往下一个村子去了。
到了下河村,两人生意又好了起来,只一个时辰左右,一车梨便没了。
收工时间比想象的还早些,两人回去的路上,柳欺霜还盼着原路返回呢,可万冬阳一点没犹豫,直接朝着梁家沟的方向去了。
他们原路返回和继续往前,路程差不多的,但继续往前会经过梁家沟,如此可以提前让村人知道,他们要去做梨生意,至多后天他们就要去梁家沟了,万冬阳不想浪费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