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等到出了村子,他才反应过来,他们是要回家了。
“万冬阳,我们偷偷走了会不会不太好啊。”柳欺霜有些担心,这毕竟是万冬阳外家,且小夏的事儿也过去了,他们还来这么一出,过年的时候,杨家同家里抱怨可怎么办啊。
两人这会儿已经马上到县里了,万冬阳听着夫郎有些担忧的声音,却一点没有放心上,理所当然说道:“不是偷偷走的,我昨个儿下午就说了,我们今天走。”
万冬阳这会儿心里还有气没撒呢。
昨日,知道张家那瞎眼小子竟然打他夫郎的主意,他心里就憋了火,可他也知道,一个童生的儿子,应当不会如此胆大包天,竟要强娶他人夫郎。
那瞎眼小子应该只是见他夫郎年纪小,又没细看人身上打扮,色心蒙住了双眼,只以为人是个未出嫁的哥儿。
若只是如此,他心头并不十分生气,他气得是后头的事儿。
他原以为,出了这事儿,家里人该去怪那张家,可他没想到,小夏阿娘竟然将怨气发到了自己夫郎身上。
他昨日就想给人骂回去,可他不想让外婆他们难做,况且他骂了人容易收不住,到时候动起手来就不好了。
万冬阳心里清楚,小夏阿娘之所以那么没顾忌,理所当然往自己夫郎身上撒气,应该是觉得他们既不是什么亲近的亲戚,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家,所以根本没把他们放眼里。
外公外婆确实是他娘的至亲,舅舅舅母同阿娘关系也是好的,可外公外婆舅舅舅母他们老了,如今杨家是那两口子当家了,他们家在那两口子眼里,可能也就是乡下上不得台面的亲戚而已,来不来往都无所谓。
昨日,他就想好了,人家不把他们当回事,他也没必要上赶着讨好,等到外公外婆他们......往后这杨家坝他再也不来了。
万冬阳心里有气,走的时候,甚至还想将自己带来的大米腊肉搬走,可他最后到底没拿。
若是他真将那些东西拿走了,就是彻底同杨家撕破脸了,外公外婆还在呢,这是为难他娘,他不能替他娘断了回娘家的路。
两人出门早,到了县里天才大亮,好些铺子还未开门做生意。
两人在一个面馆等了小一刻钟的功夫,面馆的大铁锅里炖着的大肉才出锅。
那大铁锅里料底足,只闻着气味就让人食欲大开,巴掌大的大肉炖的软糯耙烂,夹起一片放碗里,碗口都差不多要盖住了。
两人开始吃面之后,身边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客人,还有外头铺子伙计的叫喊,小贩的吆喝,采买人的讲价声,慢慢全跑到了耳朵里,街上开始热闹起来了。
柳欺霜一口面一口肉的往嘴巴里送,他还没吃过这么耙软的肉,好似一抿就能吞下肚,他美滋滋吃着面,见万冬阳竟然吃生蒜,惊的眼睛都睁大了,觉得这人也太能吃辣了。
“要吗。”万冬阳话落,两瓣蒜已经推到了人面前。
柳欺霜闻言脑袋不停摇,但眼睛已经看向了桌上的生蒜,手也伸了过去,开始剥蒜了。
还是尝尝吧。
第一口,柳欺霜只敢咬一点点,然后立马往嘴里送了一口面,预想中冲喉的辣味一点没有,反倒觉得嘴巴里的面多了好些滋味,他惊喜的看了手里的蒜一眼,又多咬了一点,然后再来一口面。
如此往复,手里的蒜没了。
“好香啊。”柳欺霜望着万冬阳笑。
万冬阳这会儿也看着人,可他没笑。
他这会儿,在脑子里对比眼前人和杨小夏哪个好看。
他仔仔细细看着人,总觉得眼前人同大半年前有些不一样了,眉眼好像长开了一点,少了点儿稚气多了两分清秀,整张脸俊了不少。
他脸上还多了些肉,再去捏他的脸,也不会觉得是在欺负小孩儿了。
“狗东西,眼光倒是好。”万冬阳在心里骂了那张家小子一句,才将神思收回,脸上也有了笑。
他没想到,他这小夫郎吃过的东西那么少,连吃面要配蒜都不知道。
万冬阳脸上突然多了些得意,因为他不止知道吃面配蒜味道更好,他还知道,吃了蒜吃什么东西,才能让嘴里没有蒜臭味。
两人从面馆出来,万冬阳带着人直接去了杂货铺子,他们在杂货铺子买了花生米、干虾米、虾片、海菜和调味料,还买了好些盐巴。
腊月底,要杀年猪熏腊肉了,腊肉上头要抹盐巴防虫防腐坏,一头猪需要好些盐呢。
县里的盐巴一斤要比镇上便宜一文钱,虽只有一文,可买多些也能省下不少钱。
“给,装兜里吃。”同掌柜结账之后,万冬阳先丢了好些花生米在自己嘴里,之后才抓了一大把往柳欺霜眼前递,然后同人解释道:“生花生米能消蒜味儿,吃了嘴巴就不臭了,快嚼几个。”
柳欺霜原以为万冬阳是嘴馋,没想到这花生米竟然还有这个作用。
他赶紧接过,立马丢了几个进嘴里,等到嘴里花生米吞下肚子,还往手里哈了两口气,又往鼻尖闻了闻,之后满目惊喜。
“真的不臭了啊!”
万冬阳见了脸上得意了,他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
两人今日要买的东西还多,从杂货铺子出来,又去烧卤店买了两只醉鸭和几块卤肉,还去糖糕店买了两包点心两包软糖。
两包软糖,万小花和柳欺霜一人一包,糕点家里人一起吃。
这些东西买好了,两人手里有些拎不了,万冬阳便去市场门口牵了寄放的马车,将东西放好,才又在路边小摊子买了两捆甘蔗好几块红糖,如此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有了来时的经验,柳欺霜早早在身上披了万冬阳的大棉衣,回去的路上倒是没怎么受罪。
回家的路上,两人也开始商量着回去之后,要不要老实交代杨小夏的事儿。
按万冬阳的意思,回去一定要好好告一状,往后他娘还去不去杨家他不管,反正他是不想去了。
柳欺霜想了许久,觉得这样不太好。
他在杨家也呆了几日,他能感觉到外公外婆,还有舅舅舅母他们还是很好的,没必要因为一个表嫂闹得太僵。这事儿他们自己记下,往后同人别太热络就成了,阿娘那里就别给她添堵了,那毕竟是她娘家。
“那你不是白受委屈了。”这事儿,万冬阳还是憋屈的,因为真正受了委屈的人,他没法儿给人出气。
柳欺霜赶紧摇头,这事儿他确实是冤枉,也觉得委屈,可他现在已经不气了。
因为他想明白了,不是每个人都和阿娘他们一样好,不是每个人都会同阿娘他们一样对他好。
那些人不过是家里亲戚罢了,他亲爹娘对他还不好呢,哪能指望家里亲戚都对他好。
也可能那人本就不是好人,她对谁都不好,所以她对他怎么样,他根本不在乎。
两人并未直接回家,到了镇上之后,万冬阳往他二哥那里去了一趟。他记得,他二哥的活儿还剩下几日,他给二哥送点儿吃的过去。
万冬阳找到人之后,直接将一只醉鸭的两只鸭腿扯下来,瞧着他二哥吃完了,这才回家了。
两人今日辰时不到就出发了,便是在县里和镇上耽搁了些功夫,到家也还未到未时。
今日是个阴天,乌云厚的好似要掉在地上,还是未时的天气,就和要天黑了似的。
两人到家的时候,林秋月和万小花在灶房里烤火,万父万母还有马翠兰都去地里挖红薯了。
地里的红薯得赶在腊月初十左右全都挖回来,好挑选种子埋到窖坑里,被霜雪淋过的红薯虽然又脆又甜,但做种子不行。
外头一有动静,万小花第一个跑了出来,她先朝着柳欺霜扑了过去,之后又去拽着万冬阳要吃的,她知道,小叔外出回来,定会有好吃的给她。
两人马车上不少东西呢,林秋月去帮着搬东西的时候,问他们怎么这么快回来了,不是说了要去十来天的吗。
“大嫂,又不是自己家里,谁待得了十天啊,再说了,这几天时间足够了,咱们去了几日就当了几日的牛马,日日从天不亮干活儿到天擦黑,累死了。”万冬阳将心里怨气换了种法子说出来。
林秋月自是不能明白他们的委屈,还训了他几句,“你这小子,你一身使不完的牛劲,不帮着舅舅他们干点儿活,也是浪费,而且你们没干白工啊,这不是得了这么多甘蔗吗。”
“大嫂,这甘蔗可不是白得的。”万冬阳这话说了,怕自己忍不住一股脑将事情全说了,便故意扯了个笑脸出来,只是他那笑怎么看怎么假。
林秋月嫁到万家的时候,万冬阳还是个小屁孩儿,万冬阳什么性子她自然知道。
见人如此,她便知道这小子有事瞒着,但她也没问,这小子受不得委屈憋不住话,若真有什么事,等不了两日,他自己会说出来。
马车上东西都归置好之后,万冬阳想让马儿吃口新鲜的嫩草,出门往大水沟那里遛马去了,万小花得了他的软糖,成了他的跟屁虫,也跟着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