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晚些时候,万永安从红薯地里回来了,万父也从镇上回来了,听得万父说了二哥干活儿的人家是户靠谱的人家,家里人也就放心了。
  晚饭过后,万母果真用梨皮煮了一锅甜水,一家子一人端了一碗喝着,万父喝完舒服的顺了顺胸口,直言这水还怪通气的,喝的他胸口通畅。
  万永安是会些医理的,知晓冰糖原有化痰功效,不想同这白梨一起熬煮功效还更好,他自己也觉得喉间舒畅,看来往后有咳喘之症,喉间不畅,胸口气闷之时,倒是可以试试熬了这冰糖白梨水来喝。
  只是,这两样东西都不易得啊,倒是为难了。
  万永安还在想着病理药方,其他人倒是只管享受这甜滋滋的糖水入喉间,特别柳欺霜,他已经惦记着明日再去买梨回家,明日便又有梨吃又有糖水喝了。
  转天一早,柳欺霜背着栗子带着沙子往镇上去了。
  今日,生意依旧很好,栗子卖的很快,手里的沙子也予了罗娘子,只他旁的运气不好,今日那卖白梨的小贩没了踪迹,他没买着。
  一日没买着,柳欺霜便盼着隔日,可惜那卖白梨的想是手里没了货,再没有出现,柳欺霜手里的栗子也卖光了,轻易不去镇上了。
  手里栗子全卖了之后,柳欺霜数了银钱放,卖栗子得了将近一两五钱银,他现在有二十两银子还有余了。
  没了梨吃有银子也是好的,梨子被柳欺霜抛到了脑后,日子一日日过去,转眼已经冬月中旬,地里有了新的活儿,家家户户的都要开始挖红薯了,万家自然也不例外。
  挖红薯也是个力气活儿,今年这挖红薯的活儿自然落不到柳欺霜身上,但他要帮着干点儿杂活儿。
  挖红薯之前要割红薯藤,挖了红薯之后要摘抹红薯上头的须须和泥巴,免得背一背篓无用的东西回家。
  柳欺霜的活儿便是割红薯藤和摘抹红薯上的累赘物,当然,在家的人也没有闲着,林秋月要将地里背回去的红薯藤全剁碎了晒起来,晒干了来年用来喂猪。
  这日,柳欺霜背着一背篓红薯藤回家的时候,在家门口碰上了姜阿爷,他领了人进屋,放下背上东西又立马去了地里。
  姜阿爷是来家里找大哥的,大哥在地里挖红薯,他要去喊人。
  万永安回家的时候,还背了一背篓红薯回家,剩下的一堆让万母背回家就好了。
  今日时辰也不早了,万母和柳欺霜一人背了红薯藤,一人背了剩下的红薯也回家了,两人到家的时候姜阿爷还没离开,这会儿还在屋子里和万永安说话。
  林秋月拉了两人到灶房里,同人说了个大概。“姜土医想要收安哥做弟子。”
  林秋月这话一说,万母和柳欺霜你看我我看你,皆是一句话没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更不知道姜阿爷怎么突然有了这么个决定。
  不说两人了,林秋月方才也是一样的惊讶,姜家医术可是祖传的手艺,怎么不传给亲生儿子,传给外人啊。
  三人惊讶过后,开始分析这事儿利弊,那边万永安和姜阿爷好像也将事情说好了,万永安正送姜阿爷出去。
  万永安送了人回来,万母立马拉着人问,这到底都是怎么回事。
  万永安也没瞒着,将方才同姜阿爷说的事儿,全和家里人说了。
  万永安也是方才才知道,原来姜阿爷早几年前就想在村子里找个弟子,继承他的医术,往后替村人看病。
  只是,前些年他家老三还未成家,家里积蓄不丰,还想赚几年钱给孩子成家,如今三个儿子都成家了,又有杨家的事儿,才让姜阿爷下了决心。
  “姜阿爷的意思是,凡手艺人都要有个师承出处,否则人家不认你的手艺。就拿行医来说,若是没个师承,平日里不出事还好,若是出事了,旁人就会觉得是你胡乱琢磨的法子害死人,但若有个师承,或许旁人就会觉得是病人的命数,确实是救不回来了。”
  姜阿爷的话虽不是绝对,但万永安心里很明白,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不说行医了,便是泥瓦匠杀猪劁猪匠,也得有个师承呢。
  “反正这事儿好坏都在明面上摆着,好处便是我确实是能从姜阿爷手里学到东西,往后能大着胆子给村人看病,且有了师父,村人也没法说嘴,能方便不少。
  至于这坏处,自然就是姜家人了,成了姜阿爷弟子,便要和姜家人牵扯不清了,且八成会被他家两儿子记恨。”
  “老大,这事儿娘不劝你,全看你自己决定。”万母自能明白儿子方才所言,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事儿确实是难。
  “只是,姜阿爷能有这般心胸,将家传的手艺交予外人,为的也是这一个村子,甚至临近几个村子的穷苦人家,你既打开门做了这行事,自也要为上门求医的人负责,旁的事皆不用管。”
  万母嘴里说着让人自己决断,但已经给了自己意见,万永安心头犹豫,也不是害怕姜家人找麻烦,只是觉得真有了师承挂了牌子,往后身上担子就重了,他就真是个村医了。
  “娘,儿子知道了。”万永安不是个纠结性子,转瞬就豁然开朗了。
  他又不是神仙,自然没有治百病的本事,只要认准一句话,别去逞强啥毛病都治,不去耽误别人病情,便可问心无愧了。
  晚些时候,万父从山上回来,意见和万母一样,全看孩子自己意见。
  万永安心里早有决定了,当天下午就往姜家去了,连拜师的日子都选好了。
  姜家这会儿已经分家了,但他家屋子不好分,这会儿还一大家子一起住着,只是早说好了,老大老二尽快立了房子搬出去。
  万永安同姜阿爷商量拜师日子,没有当着众人,两人在姜阿爷药房里商量的,但万永安走后,姜家人还是知道了。
  “这事儿我不同意!”姜老大一张脸赤红,眼瞅着就是被气得不轻。
  牛美玉自然也是一样,她至今都觉得家里之所以闹到分家这一步,还白白便宜了老三,都是因为杨家那事儿。
  “阿爹!你是不是真的老糊涂了?你放着自己亲儿子不管,竟然要收姜家的对头做弟子?”当初,他们之所以大着胆子给杨家拿药,为的还不是压那万永安一头,可他们因为杨家的事儿吃了亏,他爹转头就要收万永安做弟子,到头来竟是便宜了万永安,这让她如何能甘心!
  “阿爹,你不能因为我和大哥一次的过错就认定我们不行,若是我们不行,他万永安就行吗?”姜老二这会儿心里后悔得不行,悔不该因为和万永安较劲,给杨家抓了那副药。
  可现在,再后悔都没用了。
  “阿爹!”姜老二朝着姜阿爷跪了下去。
  姜老大也跟着做,两人拽着姜阿爷衣角,喊姜阿爷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一定好好学,可姜阿爷却再没有一点犹豫了。
  “好好学?你们不是几岁十几岁,你们已经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你们要有这个天分,我至于求到万家小子头上?”姜阿爷没想到自己这几个儿子不止没有本事,更没有心胸,竟是将救人命的东西当做了生意,只想紧紧攥在手里。
  他姜成万虽没有本事,眼下一切确实是从村人手里所得,也曾昧着良心赚了村人药钱,可他却也没有丧良心到这个地步,竟想着将一身本事烂在手里,也不交予外人,给予村人方便。
  “你们!但凡你们有两分本事,我何至于此?你们是我的儿子啊,亲生儿子啊!”姜阿爷整个身子都在颤抖,手指外面,指着万家方向对着这一家子说道:“你们知不知道,今日是我求到万家小子头上去的,求他做这个村医!”
  “阿爹!你疯了不成!还求他?他凭什么!”
  “凭他万永安有良心!凭他万永安有本事!你们......”姜阿爷话到此处,已经什么都不想再说,他知道,没用的,已经没用了。
  他现在,只能对着两个儿子一家子说道:“家也分了,你们趁早搬出去,年前就搬出去。”
  第72章
  冬月二十三这天,万家人都没出去干活儿。
  今日,是万永安拜师的日子,算是家里的大日子,从今以后万永安便有了师承,能名正言顺的给村人看诊了。
  一早,万永安就拎着拜师礼同万地主一起去了姜家,家里其他人虽没有跟着去,但也没有下地干活儿。
  这个时节,家里要做豆豉晒红薯干了,趁着日子正好,天气也好,在家把这些杂事做了。
  有手艺在身的人,收徒传承是大事,姜阿爷也很看重此事,还喊了村长和村里几个有名望的老者做见证。
  万永安同万地主一起到姜家的时候,姜家院子已经收拾出来了,摆在正中上首的座椅,净手的水盆,拜师的茶水,一一在侧,只等万永安到了行这拜师礼。
  踏进姜家院门前,万地主替万永安正了衣冠,踏进姜家院门之后,姜老三接了他的拜师礼,然后领着万永安到一边净了手,又给人上了茶,万永安需给坐在正中的姜阿爷跪地奉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