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在港娱乐圈 第134节
明旭能吃就算了,胡霄霄怎么也这么能吃?她还没有动筷子,桌上的菜就少了十之八九,这样吃下去,真不会胖吗?
“胡小姐。”董佩玉身为经纪人,友善地提醒胡霄霄说:“最近有电影要拍吗?”
言下之意,要考虑一下胖了上镜不好看。
胡霄霄摇头说:“没有,最近放假。”
显然没有听出言外之意,倒是明旭听出来了,因为他经常被人这样敲打,尤其是当初在电视台的时候,查理见他十次有八次都要敲打一番。
明旭说道:“董姐,你不用管霄霄的胃口,她吃多少都不会胖。”
“真的吗?”董姐带着惊奇地看着胡霄霄,如果是这样的话,不怕胖,不怕身材变形,那就是天生适合娱乐圈。
胡霄霄点点头,“的确不容易胖,不过我不是天天吃这么多,主要是前段时间拍电影消耗太大,现在要补一补。”
“胡小姐拍电影了?什么时候?哪家公司的哪位导演?”董佩玉马上放下筷子连问道。
入圈的第一部电影,对艺人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董佩玉既然现在是胡霄霄的经纪人,必须弄明白这件事。
“董姐叫我霄霄就行了。”胡霄霄把郑平信的事说了出来。
“是他。”董佩玉微微蹙了下眉头。
明旭问:“董姐知道他?”
董佩玉反而对明旭的问话有些奇怪:“你不认识他?就算没看过他导的电影,也该看过他拍的电影。”
“难道郑平信导演,与演员郑平信是一个人?”明旭后知后觉地问:“我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郑平信改行做导演了?”
董佩玉点了点头,其他没有多说,对于《大天师》这部剧,她多少知道一些。她的想法与明旭一样,小作坊,不靠谱。但胡霄霄已经拍完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与胡霄霄说:“以后我给你接片子,你不要自己去找。”
但胡霄霄对她的第一部电影很有信心,说道:“董姐,郑导是个很有才华的导演,这一部片子拍得特别好,到时上映了你去看就知道,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行,到时我去看看。”董佩玉却没有多少期待,脑子里已划过一家又一家公司即将要拍的电影,琢磨着怎么给胡霄霄接到一部好片子,让她成功打入电影圈。
宝港的片子从拍摄到上映速度都很快,效率满满的,胡霄霄很快就从郑平信处得知消息,电影要上映了。
人生的第一部电影,对胡霄霄来说意义非凡,比电视剧更有意义。因为电视剧一播一个多月,时间长,加上收视率高了公司又不给分红,所以拍了几年的电视剧,胡霄霄都很淡定。
然而电影就不一样了,她是女主角,还是扛票房的那种,她又是投资人,票房卖得好直接关乎到她的收入。
与收入有关,与钱有关,关乎以后可不可以买买买,胡霄霄能不上心吗?
她直接包场,把认识的朋友都通知了一遍,请他们来观影。
她认识的朋友大多是圈内的,就算不是圈内也与这个圈子有关,请他们来看,除了联系一下感情,更是告诉他们——她胡霄霄进电影圈了,以后有好资源要记得提携她。
然后,胡霄霄又在舞蹈学校附近的电影院包场,请学生们观看,既当给学生的福利,也可以给学校打广告。他们的胡副校长不仅电视圈混得好,电影圈也混得好,所以有什么亲朋好友想学舞蹈的尽管来报名。还有,他们学校现在新开了音乐课程,有兴趣的同样可以报名。
一部电影,让胡霄霄借机干了几件事,经纪人董佩玉看到胡霄霄的操作后,不由地说声服气。
董佩玉在胡霄霄的邀请下,也去观看电影了,当发现原本叫《大天师》的影片,竟然改成了《风月鉴》,海报封面还是胡霄霄妖艳无双的造型——
虽然海报上的胡霄霄美出一个新高度,妆容也好,造型也好,让人惊艳得屏住呼吸,但是——郑平信起的什么名字啊?一看就是个风月片!
胡霄霄一看董佩玉的脸色不好,马上解释说:“这是我的主意,为的是吸引观众。董姐请放心,影片干干净净的,只是名字容易让人误会。”
董佩玉听了后对郑平信的印象更坏了,“为了吸引观众,郑平信怎么不拿自己做噱头?男人也可以去脱,也可以去取悦观众。”
直到董佩玉进了影院,看完电影,觉得电影拍得不错后,才对郑平信稍稍改观了一点。
胡霄霄虚心地询问了每一个看过电影的朋友,请他们说说影片的观后感,几乎都赞不错,影片质量很高,尤其是胡霄霄的狐妖造型,美得一改以往的形象。虽然主题不是大众喜欢的,但是内容上,不管是武打,还是妆造,都是时下流行的。更让人称赞的是电影构图的处理手法非常有特点,很吸引人,很有艺术感染力。
听到一水的好评,胡霄霄安心多了,坐等票房大爆,等着收钱。
等了十天,她估计票房应该收了不少,便打电话去问郑平信,这十天的票房多少。
电话那边的郑平信声音都透着焦切,“才过十万,这部电影,估计又要扑街了。”
“什么?”胡霄霄一惊站了起来,“都上映十天了,票房怎么才十万?”
这还是票房,没有减去影院的钱,发行公司的钱,也没有扣税。仅收十万?光她一个人的投资就一百五十万了!
怎么可能这么低?她在家附近的电影院观察过几天,凡有排片的几乎场场爆满。
已经十天了,才收十万,等电影下了,岂不是连一百万的票房都没有?
明明口碑不错,上座率也高,问题出在哪里?
第244章 你有没有搞错
胡霄霄便问起郑平信,票房低得离谱的原因是什么。
郑平信有些苦涩地说:“是排片,排片不够。三大影院,只有宝光影院给《风月鉴》排了片,其他两大影院并没有给《风月鉴》排片。宝光院影给《风月鉴》排的场次也不多,所以票房一直上不去。”
宝港最有实力的三大院线分别是宝光影院、山海影院,以及季氏影院,其中以季氏影院的实力最为雄厚。其他的小院影规模小,实力低,门店少,加起来也难以和三大影院相提并论。
三大院线,只有宝光影院给《风月鉴》排了片,排的场次又少,可想而知票房怎么能够不扑街?
胡霄霄扶额,“我们的片子质量这么好,为什么排片只给这么少?发行公司呢?你找的是哪家发行公司?他们不跟进这一件事吗?”
那边,郑平信把事情内由详细给胡霄霄说了出来。
郑平信做好电影后,自然想找一家有实力的发行公司,但他前面扑街得太厉害,那些大公司一听他的名字就不想谈,影片没看就拒绝了。而且这部电影的演员,除了胡霄霄有知名度外,其他人不提也罢。郑平信早已过时,电影圈已经没人看得上他了。
而胡霄霄是混电视圈的,与电影圈是两回事,多少电视圈混得好的人到了电影圈都成了扑街?所以,胡霄霄的名头也不能吸引电影人的兴趣。
大发行公司看不上《风月鉴》,郑平信迫于无奈,只能找到一家小许多的发行公司。这家公司看了《风月鉴》之后,觉得不错,但恰好他们公司最近有一部电影要上映。
一部是别人家的电影,导演还是个扑街货,另一部是自家的电影,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比《风月鉴》有名头,可想而知,发行公司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家公司的影片,资源也全部倾斜在自家电影上,这就导致了《风月鉴》几乎没有推广。
在排片上,宝港的电影实在太多了,一年几百部,平均下来,一个月多的有几十部电影上映,影院就那么大,观众就这么多,排片资源是非常紧缺的。
于是,发行公司把争取到的排片大部分安排给自己的片子,《风月鉴》得到的场次就少得可怜。
胡霄霄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她居住的地方正好有两家宝光影院,舞蹈学校那边也有一家,她看到《风月鉴》有上映,以为其他影院也有。哪怕见排片少,排的时间段也不怎么样,但想着影片上座率高,口碑好,影院会增加场次,就没有往深处想。
敢情她见到的排片,就仅是她见到的那些?
胡霄霄没想到郑平信这么不靠谱,不仅管理不行,后期的重要工作更是做得一塌糊涂。“你怎么现在才说?”
都上映十天了,要不是她问,只怕电影都下线了她还不知道为什么票房这么低。
电话那头,郑平信情绪很低落地说:“电话这边说不清楚,我们约个地方详细说一下。”
胡霄霄便约了一家咖啡馆,准备过去找郑平信问清楚,他都是怎么干活的,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糕。
正好董佩玉来找胡霄霄谈事情,知道这件事,跟了胡霄霄过去。
咖啡馆里,郑平信已经到了,坐在座位上垂头丧气的。
胡霄霄到了后,点了几杯咖啡,开门见山问找的是哪家发行公司?还有没有可以挽回票房的办法。
郑平信把与发行公司签的合同都带来了,“我找了他们经理几次,他们口头答应得好好的,结果一直不给排片,现在连面都不见我了。”
董佩玉端着咖啡,拿着条匙慢慢地搅着,见胡霄霄眉头皱得都要打结了,她安慰胡霄霄说道:“排片的事很复杂,是各家电影公司之间的博弈。电影扑了就扑了,当买个教训。”
她认为胡霄霄只是主演而已,扑街就扑街了,下一次接个好点的资源起来就行。要按她来说,这部片子就不该上映,拖累了胡霄霄的后续发展。别的电影公司一查胡霄霄第一部片的票房如此差劲,十分影响形象。不上映,就没人知道有这部片子,她反而好给胡霄霄拉资源。
郑平信听到觉得天都要塌了,他都连扑两部了,第三部还要扑街吗?明明拍得那么好。“胡小姐,你看能不能想个办法?”
因为拍摄时,胡霄霄表现出来的能力太强,郑平信抱着死马当活马医,希望能从胡霄霄这里得到一个解决的好办法。他已不敢想要赚钱了,能回本就谢天谢地。
董佩玉听了这话觉得荒唐极了,毫不客气地对郑平信说:“你有没有搞错?演员拍个电影还要帮忙搞发行、搞排片?什么都要演员搞定,还要你这个导演兼制片什么用?不会做电影就别做,免得拖衰大家。”
郑平信被董佩玉说得面红耳赤,但还是带着可怜巴巴的期盼眼神看着胡霄霄。
董佩玉白了他一眼,站了起来,就要拉胡霄霄走。
胡霄霄叹了口气,对董佩玉说:“这部电影、我也投了钱进去……”
董佩玉愣了一下,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你拍电影还要贴钱?”
“剧组没钱,我见这项目挺好的,就投了。片酬也没有给……”胡霄霄见董佩玉眼神越来越危险,声音不由越说越小,“要等票房收益后,才付。”
董佩玉听到胡霄霄的回答,心都凉了,“你投了多少钱进去?”
胡霄霄伸出一根手指。
“十万?”董佩玉皱了下眉头,十万块就当买个教训算了,虽然这个教训有点贵。
胡霄霄摇摇头。
董佩玉的声音不由地大了起来,“一百万?”
胡霄霄纠正她,“是一百五十万。”
“一百五十万?”董佩玉听到这个数额,头都晕了,“你竟然投了一百五十万进去?你知不知道多少影片的总票房也就一百来万!”
胡霄霄后知后觉地发现,她好像是太大手大脚了。但她当时想着,平时买几件首饰都一百万了,投个电影也不算多吧?
现在不投都投了,为了挽回损失,为了不在下半年省吃俭用,她还得想法子把排片搞一搞。
第245章 诈骗犯
董佩玉缓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坐了下去。
拍电影倒贴钱这种事,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看着胡霄霄一张极为年轻的脸,年龄也不大,人生经历少,第一次涉足电影能干下这么亏本的事,九成九是被人给骗了。
年轻的女孩涉世未深,她能知道什么?
最可恶的当然是那个骗人的老男人!
董佩玉的目光转向郑平信,带着深深的防备,仿佛在看一个诈骗犯。
这个圈子里的老男人最会骗人。
然而票房的事情必须解决,趁着影片还没有下线,早点解决,也能多收点票房,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赔钱吧?
三人商量后,统一的意见是马上更换发行公司。
但合同都签了,怎么把发行权拿回来又是一个大难题。
董佩玉看看左边的郑平信:拖后腿的衰佬。
又看看右边的胡霄霄:单纯又好骗,让她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