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在港娱乐圈 第97节
“既然是残酷,又何谈情字?”
“算了,我说不过你。”
“那是因为你没理。”
查理不想再继续被胡霄霄气下去,说:“我们不说明旭了,说也没用,他都去拍电影了。我们说说杨宗保的事。”
胡霄霄奇怪道:“杨宗保有什么好说的?他的戏都杀青了。你不会是想让编剧把杨宗保写活吧?杨宗保死而复活,那还有穆桂英挂帅什么事?叫杨宗保挂帅?”
查理与胡霄霄商量着:“你把明旭的戏份删了重拍,帮我带一带新人。现在明旭走了,我手上能扛大旗的人少,急需捧一个能替代明旭的人。”
“那是你的事,与我何关?”胡霄霄轻笑了下,说:“查理,当真是人走茶凉,刚刚还说对明旭有多好,他前脚走,你后脚就要删掉他的戏。你这个人啊,一直都是只可共富贵,不能同患难的。”
“霄霄,我也是打工仔一个,我当然想讲情义,但是季生会同我讲情义吗?我讲情义季生肯加我工资吗?你就当帮我一下,我现在正艰难时,看在我们以前相处也不错的份上,我也捧红过你的份上,帮个小忙。”
“查理,你不用在我这里扮可怜拿资源了。你堂堂制作部副总监,掌握制作部一半的资源,又有这么多艺人供你差遣,你想捧谁,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明旭虽然是最红的一线小生,但是后备一线小生,二线小生,三线小生,你手头多的是,随便开个剧捧一下,再颁个奖给他,上位是分分钟的事。”
查理摇头说:“但是他们没有办法达到明旭的高度,明旭与你搭档之后,几次爆剧,已使他的地位远非其他人能追赶得上。”
明旭与胡霄霄合作了一部部大爆剧,成为观众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荧幕情侣,宝港许多师奶看剧都认准这个组合。如果胡霄霄肯帮他带一下新人,再打造一个荧幕情侣组合,对查理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一件事。
所以,查理看中了《穆桂英挂帅》中杨宗保这个角色,既可以试水与胡霄霄再次组合荧幕情侣,又可以借着《穆桂英挂帅》的资源迅速火起来。
《穆桂英》不止红遍宝港,还红遍其他地区,使得这部《穆桂英挂帅》还没有拍完,已经有其他地区的代表过来洽谈引进之事。公司看到这样的成绩,加上陆总对这部剧的感情非同一般,特地给《穆桂英挂帅》批下了大量的投资。
可以说,《穆桂英挂帅》现在是电视台资源最好的一部剧,没有人不想上这部剧。
“查理,既然你算计得这么精,那我也不是不能算计的。明旭形象好,知名度高,我为什么不用他而用其他人?这部剧又是他入电影圈前拍的最后一部电视剧,光这一个卖点就能让剧的热度涨一波。所以,为了利益最大化,明旭就是杨宗保,”
“霄霄,你要多为公司考虑……”
“查理,我好歹出道几年了,没以前好骗的了。”胡霄霄无意再谈下去,站了起来,“既然大家都讲利益,我也是可以只讲利益的。以后有益于我的事,我们可以谈,也可以合作,要是对我没利益的事,就不用找我了。”
说完,胡霄霄离开了查理办公室。
第168章 八卦头条
胡霄霄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穆桂英挂帅》中,不止是剧情还是武打方面,都必须做得比前一部更好。
爆一次,会有人说她运气好,取巧了而已。但要是续集再次爆火一把,那么她在电视台的地位就真正稳固下来了。
胡霄霄用前所未有的认真做好这部剧,不仅在表演方面,在管理方面也紧盯着。好在《穆桂英挂帅》的班底都是原班底,剧中演员,尤其是杨门女将,全部沿用《穆桂英》的原班人马。大家有了上一部剧的合作经验,都比较有默契,同心协力。
《穆桂英》火了后,剧中原本是小透明的艺员也通过这一部剧,要么小红一把,要么为观众所熟悉,并留下口碑。他们坐了这么久的冷板凳,比谁都珍惜这珍贵无比的机会。
因此,《穆桂英挂帅》自开机以来,大家都拍得非常拼,经常自动要求重拍,以求留下最好的镜头,把自己平生最好的演技,最多的汗水都贡献给了这部剧。
剧杀青后,胡霄霄便去节目部,提前跟他们沟通宣传的事,以便留出充足的档期来安排《穆桂英挂帅》的宣传。
“菲伊!”胡霄霄走进节目部,看到前面抱着厚厚一堆文档走过的工作人员是菲伊,喊了她一句。
菲伊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竟没听到胡霄霄在喊她。
“霄霄,好久不见了,得闲进来坐一坐,喝杯茶。”安娜从办公室出来,见到胡霄霄招呼说。
“我正好有事找你商量呢。”胡霄霄看了眼安娜办公室上方的经理牌子,笑道:“恭喜你升了经理,有没有请吃饭?”
安娜请胡霄霄进去后,倒了杯茶给胡霄霄,“去年的事了,当时请了整个部门,同你不熟,怕你不赏脸,就不好意思叫你过去。”
“我们怎么会不熟?我参选港姐时多得你的照顾,这份香火情我一直都记得的。这样吧,去年的饭错过就算了,今晚的饭我一定要请你吃。”
“哟,财大气粗呢!”安娜打趣说:“你犀利了!最近春风得意,风生水起,现在咖位都比得上一哥一姐了!你请吃饭的话,一定要请大餐才行。”
胡霄霄大方地说:“没问题,地方你拿主意,尽管吃穷我。”
“那我就不客气了,什么贵的我点什么。”安娜便问胡霄霄今日来节目部的目的。
“《穆桂英挂帅》正在做后期,宣传的事也开始准备了,到时上节目请你们多多关照。”
“小事一桩,阿詹先前已经跟我打过招呼了,公司很看重《穆桂英挂帅》这部剧,让我们尽量配合你们做宣传。”
胡霄霄便把剧组想到的宣传新方式与安娜讨论起来,希望能得到节目部的支持。
新的宣传活动,说明要对节目部的原节目进行改动,安娜皱眉,这会给节目组带来许多额外工作。
胡霄霄有备而来,很有耐心的跟安娜商量这件事。
安娜站在节目部的立场,与胡霄霄僵持了许久,最后给节目部争取到不少好处,才同意了胡霄霄的提议。
两人谈妥之后,差不多到了下班时间,胡霄霄直接请安娜去吃大餐。
除了与节目部商量宣传的事外,胡霄霄还要负责其他琐碎的事,以至于经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
上一次有阿伟帮她没觉得有多忙,但这一次查理那边繁忙起来,阿伟两头顾不过来,全部交回给胡霄霄来处理,让她焦头烂额不已。
胡霄霄发誓,下次绝不自己做剧,太苦太累了,而且钱又没多少。
没钱又累,光一个名头好听,胡霄霄觉得太不划算了。
还是拍拍戏舒服,拍完了什么都不用管。
以及,她非常需要一位帮手。随着她的咖位越高,需要处理的事就越多,什么都要亲力亲为,太累,与她享乐享福的初衷不符合。
只是,一个能干又合得来的帮手太难寻了,这个人既要人脉广,电视剧电影圈都熟悉,又要与她观念相似,品性良好才行。要不然,她怎么放心把所有事务交给对方打理?
胡霄霄找了一段时间,不是合不来,就是能力不够,不合她的心意。
至于签电影公司?明旭签金灿时,给她看了下合同,发现条条框框也极多,只稍稍比电视台的经理人合约好一些而已。这也可能是因为明旭初入电影圈,没有背景的原因。
胡霄霄开着车子从停车场出来,转了一道弯,驶向大道。
此时夜已深,道路已没多少车子了,胡霄霄看到前面路灯下站着一个男人,在焦急地等车。
胡霄霄正觉得那人有点眼熟,他就看到胡霄霄的车,面露喜色,连忙招手。
“霄霄同学,能送我一程吗?”
胡霄霄的车子刚停下,常万明就跑了过来,问道。
胡霄霄认出这是与她一届培训班的常万明同学,“怎么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
“我有一场夜戏,刚拍完收工,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车。霄霄同学,麻烦你帮一下忙,我家里只有阿爷在,他腿脚不方便,我怕他出事。”常万明抱歉万分地说道。
胡霄霄看了下路上,连私家车都没几辆了,更别提出租车,这时候天空开始飘着细雨,便说:“上车吧,你住哪?”
常万明上车后,报了家里的地址。
“你家里就你阿爷一个人吗?你要拍戏,岂不是照顾不到?”
“平时我阿爸阿妈可以照顾到的,但是这几天阿爸阿妈跟船出远海打鱼去了,要几日才回来。”
“你家是渔民?”
“我阿爷和阿爸阿妈是渔民,靠打鱼为生,不过到了我这一代就改行了。”常万明很是健谈,说起了渔民的辛苦,以及收入低微,同时又说了许多与打鱼有关的趣事,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他家附近。
常万明再三感谢胡霄霄,并说要送胡霄霄一些海货做答谢。
胡霄霄摆了摆手,说:“我不会做饭,你送我也没用。”
胡霄霄顺手送了常万明一程,并未当一回事,却不想被狗仔拍到,上了一次八卦头条。
新闻上言之凿凿的报道她与常万明的恋情,并配图常万明上了她车子的照片。
第169章 有人偷窥
自胡霄霄越来越红之后,关于她的新闻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狗仔来蹲她。
胡霄霄只看了几眼,如往常般把报纸放在一边,继续忙着手头的工作。
因宣传的事,胡霄霄去了几次节目部,又一次遇到菲伊后,终于把她叫住了。“我喊你几次都不应,你在忙什么呢?”
菲伊抱着一堆资料懵了一会儿,才转过身来,“是霄霄啊,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胡霄霄走近,帮菲伊拿了一些资料,给她减了些负担,“这些资料要送哪里去?”
“送到我办公室就行了。”
“咦,你有自己的办公室了?”
“是我们节目组的办公室。”菲伊抓了一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下,“忘了告诉你,我升职了,现在负责一档节目。因为太忙,一直没时间跟你说。”
“升职这么大的事,你竟然也能忘了告诉我!你负责的是什么节目?”
“这个节目比较冷,恐怕播放时你还没睡醒呢?”
“几点档的?”
“早上九点钟。”
“我早上六点就起来练嗓子了。”胡霄霄问起节目的名称,好歹是好友做的第一个节目,她怎么着也要支持一下。
“是一档养生汤的节目。”回到办公室后,菲伊顺道把这一年来发生的事给胡霄霄说了出来。
菲伊自从有了上进心之后,就更加的努力工作,并且不断地寻找上升的机会。正好去年公司进行一次大的人事变动,安娜升上了经理,主管的位置空了下来。
菲伊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立即去竞争主管的位置。
她靠着近来工作积极,能力突出,顺利地拿到了主管的职位,薪水涨了一大截。
同样的,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与排挤。
这不,节目部特地给她安排了一档节目。
看似让她独当一面,实则给她挖了一个大坑。
“早上九点学生在上学,上班族在上班,师奶在市场或者准备做饭,能有几个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菲伊被打击得沮丧了许久,在胡霄霄面前,终于忍不住滔滔不绝地发泄出来。“那帮痴线佬给我定了业绩,要我做新节目,还要收视率比原先节目高几个点,他们是什么意思?要让我化腐朽为神奇吗?痴线的!我要是有这个能力,还会在节目部做这么多年的小助理吗?”
菲伊越说越激动,“他们给安排的班底,只能用一个成语形容——老弱病残!主持人是六十多岁差不多退休的丹姨,导演是新招进来没有什么经验的新人,其他的编导、摄像等等,我入电视台工作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几次面,可见有多透明……”
分配到这样的班底,菲伊为了这份工作,只能硬着头皮上。他们讨论来讨论去,都不知道早上九点钟上什么节目好,最后知道丹姨喜欢喝汤,平时很会煲汤,干脆死马当活马医,做个教人煲汤的节目。
但是因为班底太拉胯,主持人名气太低,制作手法太稚拙,节目上了后收视一直不理想。好在收视率没有一降再降——因为这个时间档的收视本就在谷底,再降也降不到哪里去了。
为了提升收视,菲伊天天找资料学习,经常看得脑子都晕乎乎的。
“节目煲的汤,是真汤还是假汤?”胡霄霄好奇地问。
“真煲的,一煲就两个钟以上,从介绍食材开始拍,要拍要几个钟,不过后期剪成二十分钟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