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在港娱乐圈 第72节
胡霄霄落地,解开威亚,与聂金龙说:“老师,我觉得在秋水山庄的打戏,还可以加入这两段,从空中居高临下地朝下打,增加视觉压迫感,以及从地上扶摇而上,如龙卷风一样打上半空……
还有,玄蛟帮这一段,原先船上的打戏不够精彩,可以增加一些水面上打戏,我可以借着轻功在水面上这样飞……”
胡霄霄在导演的面前,光明正大地给自己加戏。
但邵导听着,却不断地点头,并认为很有道理。
精彩的戏,一定要加进去。
镜头太多?
不是问题,加集数就行。
原剧定的是40集,那就,再加5集?5集不够的话,加10集也不成问题。
第120章 脸都绿了
公司不怕你电视剧的集数多,就怕你拍不好。拍得好,收视高的电视剧集数越多越喜欢。
不见那些收视好的电视剧都加拍续集,又续集,又又续集的吗?甚至有个别的大爆剧,播到中途就召集人马加拍加剧集,边拍边播的。
胡霄霄听到邵导的话,整个人的都容光焕发了。
果然,要加戏还得找导演。
邵义涛看完胡霄霄的试演后,觉得慕容千落这个角色稳了,然后再去看明旭的训练,又觉得差强人意了。
“不能再精益求精吗?”邵义涛对聂金龙说道。
聂金龙说:“明旭已经很好了,再难的话,不知道他能不能顶得住。”
“能!”明旭解开威亚,灌完一瓶水解渴后,喘着气说:“顶不住也得顶!”
他一个大男主,不能输给女主……呃,不能输太多。
明旭悄悄看了一眼又在琢磨招式的胡霄霄,心有余悸:入行这么多年,没见过比她还拼的,对方还是一个女人。女人狠起来,根本没他这个男人的事。
明旭一咬牙,对聂金龙说:“我觉得,我还可以再加强一下强度。”
起码与慕容千落同镜头的时候,不会输得太惨。
“有志气!”聂金龙与邵义涛一起赞赏地说道。
于是,在胡霄霄开始卷的时候,明旭也跟在后面不断地卷。
明旭入行几年,拍的多是打戏,他本身又有功底在,这一咬牙跟着卷,进步飞速。有时候连明旭自己都吃惊,能做得这个地步?
不被胡霄霄激一下,他都不知道他的潜力这么大。
胡霄霄坐在一旁,嚼着肉干,拿着一条白绢缠在手臂上,低头琢磨着什么。明旭摸着咕咕咕的肚子,坐到胡霄霄身边,从她的零食袋中,掏了一块肉干出来,一边嚼,也一边思考起来,思考他的武戏该怎么发挥精彩。
以前武戏的事,有武术指导设计,他根据武术老师的设计练就行,不用动脑子。
现在聂金龙天天有灵感,天天找胡霄霄改武戏,追求精益求精,明旭不免也跟着上进起来,也开始思考以自己的本事,能否把武戏也改得更加完美,更加有观赏性。
明旭思考后,认为他在地面上的武戏可以合格了,但是空中武戏,也就是吊威亚的特技还欠缺许多。
而吊威亚的武戏,武术老师都没有胡霄霄打得好。
所以,吃完胡霄霄的一袋肉干后,明旭对胡霄霄说:“霄霄,等会儿我吊威亚的时候,你指点一下我。”
胡霄霄同意了,并说:“地上的武戏,等会儿你得帮我练一下。”
胡霄霄的第一个武打老师,说起来还是明旭呢,第一次真正学武打,是明旭教她的。
两人一拍即合,一个教威亚戏,一个教武打戏,两相结合,一起进步。
两人对练时,一招一式,自带江湖气息,聂金龙在一旁看到,暗暗点头,并把明旭夸了几句。
明旭被夸得有点轻飘飘起来,觉得自己终于行了。
胡霄霄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明旭,你的武戏没问题了,但是文戏呢?可别忘了最重要的文戏啊!”
顿时一股冷气从脚底涌上心头,明旭整个人冷嗖嗖的:“文戏?”
然而又问胡霄霄,“你什么时候琢磨文戏,到时我们一起练。”
胡霄霄笑得有些不怀好意,“我不用练文戏。”
“为什么?”
“因为人设。”胡霄霄笑眯眯地说:“编剧给我的人设是面如寒霜,常年面无表情,只需要念念台词就行了。”
因为人设注重仙女感,清冷感,高不可攀感,所以基本上没有大幅度情绪的表演,大多时间就背背台词。
偶尔练一下眼神,比如震惊,比如高兴,比如愤怒。
因为是仙女,这些表情不能太大,要微微的。
所以胡霄霄这些天,白天在影视城练武戏,晚上在家里拿着镜子微微震惊、微微愤怒、微微高兴……
实在表演不出来也没关系,她够美就行了。
她这部剧的任务只有两个,一个是武戏够仙,一个是人够美。
但明旭就不一样,龙一江是一个背负血海深仇的人,他是一个情绪正常的男人,要经历各种惊险斗争,他有许多要表演喜怒哀愁的重要戏份。
明旭已经看过剧本了,得到胡霄霄的提醒,感觉天都要塌了!为什么他要学的东西这么多?
不如,让导演改剧名,就叫《慕容千落传奇》好了。慕容千落去复仇,他去演个面无表情的仙男。
导演显然不会同意,他在看到胡霄霄的武戏这么好,明旭的武戏进步飞速时,都很喜欢,决定都不删,给他们二人增加武戏镜头。
加了武戏镜头,新问题又来了——
电视剧讲究完整叙事,故事要有趣味性,一味地打打打,再好看也会视觉疲劳。
所以,武戏加了,文戏必须跟着加上。
要不然武戏太多,喧宾夺主了,整部电视剧闹哄哄的,很多观众会失去耐心。必须把文戏与武戏结合起来,达到一个奇妙的平衡点,
邵导马上去了一趟编剧部,让那边的编剧加班加点,增加文戏剧情。
明旭听到又给他加戏,还是他最不喜欢演的文戏,脸色一下子就难看了。
他咬咬牙:我跟你们拼了!
自这天后,明旭也开始白天练武戏,晚上回家练文戏,好不容易补起的一点肉,一下子就瘦了下去。
查理过来看到,表扬他说:“你懂事了很多,不用我催你就知道减肥了,再接再厉啊。”
明旭被表扬得脸都绿了。
导演的脸也绿了。
他跟聂金龙两人一直在关注两个主角的武戏,忽视了其他演员。当这一天来到训练室,看到其他演员的武打,一个个轻飘飘的,动作僵硬,又跟个兔子似的这里跳一下,那里跳一下,辣眼睛得很。
“你们练的是什么?这也叫武打?是体操吧?”邵导指着他们劈头就骂:“你们不想当演员了,想改行当运动员是不是?是想着代表宝港去参加下一届奥运会吗?”
第121章 都想堵死她加戏的路
转眼又看到演秋水山庄庄主的演员拿琴的样子僵硬得毫无美感,完全没有能靠琴声杀人的范儿,他怒道:“你这也叫弹琴?我伸条舌头出来都弹得比你好!”
邵导看得火大,没一个满意的,火力全开,把一群演员都骂了一遍。
演员们心里纳闷着,以前不都是这样演的吗?武术老师教的也是这个套路,往常都可以的,怎么现在又不行了?
邵导看出他们的想法,把他们拉到胡霄霄与明旭的训练室,看他们的武戏。
然后一群演员看得傻眼了:现在的武戏这么高难度了?这不是把他们都衬成了花拳绣腿吗?让他们怎么演?
虽然他们打的的确是花拳绣腿,一直也是花拳绣腿地演,但所有人都在花拳绣腿的时候是很和谐的。可现在,胡霄霄与明旭打破了和谐,跟他们一对比,镜头根本没法子看。
邵导发话了,“你们的武戏都要重新练,加高难度,离开机的时间没多少日子了,能练多少就练多少。练得不好的,上镜不好看的,就不要怪我不给镜头。实在太烂的,直接换人。”
见一些老演员面有难色,邵导又说:“这部《龙一江传奇》,我要打造得比《一代宗师》还火,你们这些演员中,有几位是演过《一代宗师》的,剧火了之后你们多多少少都得到好处,想不想剧火多增加收入,就看你们醒不醒目了。”
一谈到钱,大家都精神起来。
辛苦工作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吗?
钱多和钱少的问题,也决定了工作态度的问题。
年轻体力好的演员就找武术老师加高难度,年纪大的老戏骨干了这么多年,自有他们的一套本事:动作难度他们的一把老骨头做不了,那就练气势,往那里一站,一看他就是个高手。还有人物的设计也比以前更加用心,势必让观众对他们大为改观。
等胡霄霄得知剧组的其他同事全都卷起来时,有点傻眼了。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努力?你们都努力了,让她以后怎么给自己加戏?
胡霄霄很纳闷,他们以前不是摆烂得挺好的吗?怎么一个两个都变了?
感觉所有人都想堵死她加戏的路子。
于是胡霄霄更加努力地训练,而看到胡霄霄更努力了,其他演员咬着牙加倍地努力——
《龙一江传奇》剧组,未开机,全部演员都努力起来了,引起其他剧组,以及公司同事的诧异: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至于吗?就没见过这么拼的剧组。
演员拼了起来,带动其他幕后工作人员也跟着拼,编剧那边不提了,天天加班加点改剧情,加剧情。
就连造型师了解情况后,也开始修改造型。
“明旭,你的武器要换一把,把以前的剑,换成扇子。”造型师改用扇子为武器的灵感,还是来自胡霄霄去年在港姐竞选总决赛的扇子表演。
造型师看到胡霄霄的造型出来后,比想象中还要有仙气,且武打戏也足够仙气。这就把男主衬得有点土,所以造型师想从造型上下功夫。
但是剑客设计来设计去,难有新意,因为剑客这个造型,已经拍过许多部剧了,就是明旭自己,也演过好几个剑客角色。改不出新意,不如直接换武器,换成很显风度翩翩的扇子,男主角的衣服也带着些风流潇洒的元素。
这样一来,男女主角同框时,更有江湖侠侣笑傲江湖的适配感。
造型师把这个建议与导演一说,导演马上同意,又与编剧部那边打了招呼,然后把聂金龙叫重新琢磨招式。
这就有了造型师给明旭试新造型的事。
明旭苦着脸,埋头又学扇子。好在扇子与剑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以扇代剑,扇子一合,权当剑来使,与以前相差不大。
需要练的是收扇、开扇、翻扇,用扇上扣、下挑等等。
明旭不敢叫苦,又跑去找胡霄霄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