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91节
尤利民没想到叶宁如此放心自己,连铺子的租金都愿意让自己代收,不过他想着自己之前动辄就欠对方十几二十几万的货款,这一万多的房租好像也确实不算什么,他点了点头,又想起了一件事:“没问题,老街那边的铺子都涨租了,你这房东本人没在,这租金……”
“就按照市场价来吧,大家涨多少,我这也涨多少,要是现在的租客不续租的话,还得麻烦尤哥你帮我重新找个租客。”叶宁买下那间铺子本来就是一项投资,租金自然也要随大流。
尤利民拍着胸脯保证道:“没问题,我看那干货店的生意很不错,听说现在还开始卖手工艺品了,街上的那些游客也是十分买账,你这正常范围之内的涨租,他应该会理解的。”
尤利民收下了叶宁的腊肉和香肠后,原本也没指望能赚多少钱,经过几天的颠簸赶到深市后,他立刻就去了店里。
和去年刚开业的时候相比,现在他铺子里的生意已经稳定了下来,深市冬天虽然不是特别冷,但是他之前从叶宁那里进来的毛衣和大衣卖得还是很好的。
这不才过去几个月,留在深市帮着尤利民看店的谷三已经琢磨起了要在深市买房子的事情了。
谷三心里想得明白,眼下店里生意这么好,他一个月就能有上千元的工资,未来的几年里,他肯定是要待在深市了。
和山市相比,深市作为飞速发展得超级城市,那住房更是紧张,去年国外的华侨、国内的大老板,都铆足了劲儿地在深市买地建厂房,建商品房。
和山市市内一亩地几万块的价格相比,深市的地皮轻轻松松能卖到几十万一亩。
年底的时候就有两个资本雄厚的开发商建好了房子开卖了。
虽然两家开发商在打价格战,但是深市的房价也不便宜,一千块钱一个平方的价格,饶是谷三如今已经有了点家底,开发商那边也推出了房贷,但是他还是有些下不去手。
这会儿尤利民到了店里后先看了账本,确定店里的账目和谷三这段时间汇给自己的钱数额对得上后,他才给他发了这段时间的工资。
看着手里的六千多块钱,谷三想着自己这两个月的辛苦,倒是足够买上六个平方了,再攒一攒,一个小房间就出来。
然而尤利民给谷三发完工资后,又从剩下的钱里数了两块钱递给他。
见对方一头雾水地盯着自己,尤利民解释道:“前段时间过年,我给兄弟都发了钱,他们一人五百,你一个人在这边帮我守着店,过年都没回去,我给你多发一些,你可别跟他们几个说,不然他们可得跟我闹。”
谷三年纪本来就不大,这段时间一个人在深市待着,要不是郑老七他们一个月总会过来一次,他早就熬不住了,这会儿见老大还记得自己的付出,他心里也觉得暖暖的。
谷三回报尤利民的办法就是第二天店里开始卖香肠的时候,他自己在店门口支起了炉子,腊肉和香肠的味道太香了,还没煮好,那香味就已经飘得一条街的人都能闻到了。
别说是游客了,就连在同一条街上做生意的邻居,都忍不住好奇地伸长脖子往这边看了。
谷三也不小气,煮好腊肉和香肠后立刻就让店里的小姑娘切成薄片转盘,然后就摆在店门口的桌子上让大家试吃。
知道店里的小姑娘脸皮薄,谷三也没为难她,自己走到门口深吸一口气后大声招呼了起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山市正宗的土猪腊肉香肠,祖传秘方,香辣可口,价格也便宜,腊肉四块,香肠五块,先试再买咯。”
其实尤利民定这个价的时候,心里也是很没底的,但是还是那句话,这腊肉香肠的批发价在这里,加上他和郑老七他们在路上花掉的时间和油费,不卖这个价就算是白忙活一趟,管它好卖不好卖,总得先叫价试一试不是?
然而尤利民是嘀咕了马玉书的手艺,在店门口围观的游客们尝过这腊肉和香肠的味道后,立刻就骚动了起来:“我祖上就是蜀地的,我奶奶也会做这些,不过味道没有这个好,老板,给我装十斤腊肉,香肠也来五斤。”
第一单生意上门,谷三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好嘞好嘞,不过我们这腊肉都是一个味道,这香肠却是有微辣和香辣的,不知道您要哪一种啊?”
之前叶宁做香肠和腊肉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批货大概率是要卖给尤利民的,考虑到深市人不嗜辣,她虽然没做广味腊肠,但也让马玉书特意做了一半微辣的。
至于剩下的另一边香辣的,那是叶宁想着眼下在深市生活的有一半都是外地人,也该弄点正常辣度的。
听完谷三的解释。第一开口的客人想都没想就回道:“必须是香辣的啊!”
“好嘞!”谷三很快就用塑料袋把客人要的腊肉和香肠给装好了。
不过这种成块成条的东西,很难给秤到那么准,好在客人们都很好说话,多一点少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
人都是从众的,加上这腊肉和香肠的味道确实很不错,至于尤利民担心的价格,这些出来旅游的人不说本来至少都是小康家庭,就是他们本地,这肉菜的价格也不便宜,五块钱一斤的腊肉,对他们来说只能算是正常价,所以那接受程度也是良好,非要说有什么纠结的地方,大概就是辣度了。
“我倒是觉得这个香辣的有点太辣了,那个微辣的给我来十斤吧。”
“这你就不懂了,这香肠就是越香,微辣的能好吃?”
见两人争着争着变成了自家微辣的香肠不好吃了,谷三连忙开口道:“好吃的好吃,微辣的我也煮了,这盘就是,你们可以先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这一试吃,之前质疑微辣口味不好的客人立刻就老实了,小声追加订单道:“这微辣的味道也不错,给我再装上十斤,我带回去给孩子吃。”
本以为腊肉香肠这个定价卖不动的尤利民,看着账本上只一天就卖掉了七百多斤香肠,也是彻底的傻眼了。
不过尤利民到底是见过了大世面的人,只愣怔了几秒就连忙跑去给叶宁打电话了。
这腊肉香肠能卖!好卖!
——叶宁山上那几十头猪也别养着浪费粮食了,全都给他做成腊肉和香肠!!“!
第242章 我让他们明天就过来拉……
其实叶宁也不知道这腊肉和香肠在深市能不能畅销, 只不过养殖场只是她众多产业中的一个小版块,实在不行,她也能慢慢地卖给屠夫。
虽然现在包产到户, 国家也不管农户养多少头猪,多少只鸡鸭了, 但是因为养这些牲畜也需要喂食,所以养殖场还是很少见的,现在城里肉类供应的缺口还是很大的,叶宁这几十头猪怎么都不可能卖不出去, 最多是多耽搁上一段时间罢了。
这会儿接到尤利民的电话后, 叶宁那颗悬着的心才算是彻底的落到了实处。
电话那头尤利民的催促声像点燃的鞭炮, 又急又响,叶宁把听筒拿远了些,笑着应道:“知道了知道了,我明天就去找屠夫,既然你那里有了稳定的销路,这次我就把所有的猪都给杀了,腊肉香肠冬天做的才好吃,再等一个来月天气暖和了,做出来的腊肉容易坏不说, 味道也要大打折扣。
尤利民在叶宁进货动辄就是几十万, 眼下就几十头猪的腊肉香肠,他店里日销七八百斤,根本就没在怕的,也笑着应道:“就你山上那几十头猪可能都不够卖,你是不知道,就连口味清淡的黄阿公, 收到你送的腊肉和香肠后,今天都连着吃了三顿腊味煲仔饭了。”
“不行你再让屠夫在乡下收些成猪吧,婶子手艺好,这腊肉又只有这段时间做出来的好吃,你们也折腾了一回,干脆就多做一点,横竖我租了黄阿公的房子的仓库,回头运过来慢慢卖。”
李翠莲她们做过一次后,如今已经是熟手了,对于马玉书来说,多做一些腊肉香肠,无非就是多配一点调料的问题,也没什么麻烦的,所以叶宁闻言二话没说,直接就应承了下来:“那我回头问问李屠夫,只要价格合适,我就多买点猪来做腊肉。”
两人这么熟的关系,叶宁也没提让尤利民预付货款的事情,挂了电话后,她转身就和顾骁对上了视线。
顾骁虽然没有听到电话那边说的什么,但是连蒙带猜也能咂摸出个大概,当即也笑了起来:“尤哥那边卖得很好?”
叶宁摆了摆手道:“说是还行,只今天一天就卖了七百多斤,让咱们赶紧加量呢。”
顾骁平常没少过问养殖场的事情,对于时下的猪价也是很了解的,也知道这次十头猪的腊肉就卖了四千二。
生猪价格便宜,一头两百出头的大肥猪,正常价在一百六七左右,算下来这次的十头猪的成本就在一千七八左右。
除了一点微薄的工人工资外,这桩生意的大头就是马玉书另外准备的那些材料了,那些香料的价格就算再贵,也不可能超出这些猪肉的价格,粗略算下来,叶宁这腊肉生意的利润应该能有一半了。
虽然这一两千块钱和服装厂那边的进项没得比,但是怎么着也算是养殖场的一大进项了。
叶宁能赚到钱,顾骁也是打心底替她高兴,他一把将人搂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道:“我等会儿就去找李屠夫,让他把之后的几天时间全都空出来!翠莲嫂子那边我回去的时候也会通知到。”
叶宁回身揽住了顾骁腰晃了晃的同时,还不忘提醒道:“这次要做的腊肉香肠数量不少,只靠翠莲嫂子可不行,茶园那边最近在追春肥,春花姐应该没空,你看着在村里多找两个人来帮忙,另外再把我们收生猪的事情也宣传出去。”
接到单子是一件喜事,叶宁还好,顾骁要忙的事情不少,他本来就不是磨蹭的性格,说干就干,趁着时间还早,立刻就骑着摩托车去找李屠夫了。
这次要熏制的腊肉和香肠数量不少,养殖场那间熏房已经不够用了,好在山上空地多,砍点树枝多搭几个熏肉的草棚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这些事情都不用叶宁操心,她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带着马玉书去现代采购调料。
腊肉香肠是在这边挣得钱,下次需要的各种调料更不是个小数目,马玉书回忆了一下自家银行卡里的余额,决定先去农贸市场逛一逛,捡着这边有的调料先买一些。
结果还别说,时下没有大批量种植辣椒花椒的,干活店卖的干花椒大多都是野花椒,味道那叫一个椒麻鲜香,老品种的红辣椒辣度够不说,香味也浓。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马玉书要的不少,老板店里也没有这么多的存货,得再去进一趟货。
好在这次的腊肉也不是三两天能够做好的,眼下先买一半,剩下的后面用的时候再来取就是了。
农贸市场也有高度白酒卖,正儿八经的粮食酒,价格便宜品质好,马玉书也一口气订了两大坛子,回头让顾骁开着货车过来拉。
一通采买下来,剩下的调料的就是十三香了。
好在大头都已经花掉了,到现代去单买些十三香也花不了多少钱。
李屠夫这边为了叶宁这单生意特意腾出了时间,第二天一早,养殖场就又响起了猪大哥的哀嚎。
今天叶宁就不规定数量,反正是按头数结钱,李师傅和他的两个徒弟也是彻底放开了手脚。
猪肉分解好之后,都不需要人招呼,李翠莲就带着从村里新招的三位婶子给肉块过了白酒:“调料要抹匀,抹的时候手上带点巧劲,这样调料的味道才能浸得进去……”
见李翠莲这边教起新人来也是有模有样,一旁的马玉书也就放心地忙活起自己的事情来了。
这猪杀得多,猪下水,骨头什么的数量也不少。
之前多的骨头的和内脏叶宁还能往厂里送,今天的数量就有些太多了。
别的内脏还好,肥肠和猪肚这种放在现代能卖出高价的内脏马玉书可舍不得浪费,中午照样卤了一锅都还剩下不少。
等顾骁开着车把厂里需要的内脏和骨头送走后,马玉书只能招呼着李翠莲和李屠夫他们晚上回家的时候多带点骨头和猪血猪肝什么的回去。
第一天李翠莲她们都稀罕这些内脏和骨头,各自都带了不少回家,叶宁还让顾骁给村里相熟的人家捎了一些。
等到第二天,这剩下的内脏就更多了。
李翠莲她们不好意思拿着叶宁给的东西去送人做人情,就只能带走自家能够吃掉的下水。
李翠莲觉得自己也是贱骨头,之前肚子里缺油水的时候,花钱都要去买这些骨头和内脏回来吃了,这会儿能够免费吃了,她这肚子又不争气了,只连着吃了两天,就宁愿吃点野菜也不愿意吃这玩意儿了。
然而这都是肉,吃不完扔掉的话那就太暴遣天物了,要弄到镇上便宜卖吧,卖不了多少钱不说,还需要一个人工在摊子上守着。
顾骁见叶宁为了这些内脏和骨头发愁,当即就提议道:“要是你不想用这些东西赚钱,不如免费送给公社的小学?”
叶宁是知道附近有个文安公社的,不过她的产业都在镇上,这文安公社和乐阳镇是截然相反的方向,她在这边几年了,倒是还没去过公社,这会儿听顾骁这么一说,还有些没能反应过来:“公社的小学?”
顾骁柔声解释道:“公社的小学,附近几个大队的孩子都在那里读书,你知道的,乡下的条件还是不行,这些孩子中午也在学校吃,不过都是从家里带点咸菜随便对付两口,眼下厂里消耗不完这么多内脏和骨头,要是咱们免费送给学校,也能让学校的孩子们吃上两口带油星的。”
叶宁在现代还没钱的时候就给山区的孩子捐过午餐钱,这会儿她有能力,就更加不会吝啬这么一点东西了,听顾骁说完,她当即就点头道:“行啊,等会儿你让人把这些内脏和骨头都用竹筐装上,我们先去一趟,现在时间还早,我们把东西送到后,孩子们中午就能吃上。”
至于学校的负责人会不会要,这个问题压根就不在叶宁的考虑范围之内,她和养殖场的人吃腻了的内脏和没带多少肉的骨头,放到外面也算是难得的好东西,有好心人免费给学校的孩子加餐,校长心里只有高兴的份儿,哪有拒绝的道理。
不过叶宁到了地方一看,发现文安小学的规模也不小,学校里有二三十个班呢。
顾骁一眼就看出了叶宁心里的疑惑:“知青回城后,各个大队的小学都因为老师不够倒闭了,十里八乡的孩子都在公社上学。”
叶宁点了点头,看着教室里的孩子们,她想着之后几天自己的养殖场的内脏和骨头总算是有了去处。
对叶宁来说这点东西不算什么,但是对公社的很多学生来说,叶宁让他们吃到了过年都没吃到的肉菜时,也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小种子。
叶宁给文安小学送内脏和骨头开始,还特意交代了李屠夫剔骨头的时候不用剔那么干净。
因为叶宁在附近的名声好,她这里收猪的消息一出,同样的价格,不少人宁愿把猪从隔壁乡镇赶过来都要卖给她,这几天顾骁帮着收到了一些猪,加上山上本来有的,总算是给凑了一百头猪。
十天不到的时间,这一百头猪全都变成了架子上的腊肉和香肠,晾上两天后就挂到新搭的草棚里熏制了。
尤利民那边的一千多斤腊肉和香肠早就卖完了,这几天每天都有人来店里问腊肉和香肠什么时候会有货,弄得他的店不像是服装店,倒像是腊货店了,听说叶宁这边出货了,他当即就在电话里道:“老七他们已经回去了,我让他们明天就过来拉货!顺便把你今年的房租给你捎过去。”
第243章 “春茶的品质已经达到……
次日一早天刚亮, 郑老七和癞子就开着货车到了养殖场。
叶宁早就料到了这个情况,昨天晚上直接就歇在了山上。
郑老七他们和叶宁也打了许多回交道了,双方一见面, 只寒暄了两句就忙着往车上搬腊肉。
这次叶宁准备的货源很是充足,两辆货车都装满了还剩下一部分:“就先运这些吧, 剩下的下回再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