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我家木门通七零> 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81节

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81节

  周大海就这么云里雾里地升了职,当上了养殖场的负责人。他暗自在心里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帮叶宁把兔子养好!
  周大海这边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顾骁总算圆满完成任务回来了。
  小情侣见面后都没来得及叙旧,顾骁就被叶宁拉上山搬机器了。
  天知道她之前一个人把这些东西从现代搬过来时,花了多少力气,必须得让它们尽快开始工作替她赚钱,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她的辛苦!
  第226章 二合一
  顾骁被叶宁拽着往院子里面走, 脚步都有些踉跄,之前她可难见到对方如此沉不住气的样子,忍不住笑道:“慢点, 机器又跑不了。”
  叶宁脚步半点都不带停的回道:“慢不了一点,你都不知道我买这些机器花了多少钱, 而且北方已经变冷了,这毛衣越早做出来越早挣钱。”
  圆盘式毛衣编织体积不大,顾骁一个人就能扛起来,但是一下子能生产两米多宽的毛线横织机他一个人就有些束手无策了。
  顾骁围着横织机转了两圈, 就在他琢磨着要怎么搬运的时候, 叶宁已经弯腰跃跃欲试地准备抬机器了, 吓得他赶紧阻止:“别动,我去喊人。”
  “没事,这些机器卸货的时候我也是出了力的,别耽误时间了,我们两一起抬上去得了。”怕顾骁小瞧自己,叶宁还抬起胳膊用力地把手臂上的肌肉绷紧了。
  因为木门的特殊性,这两年叶宁可是一点都没少搬搬抬抬,以前软趴趴的胳膊,现在已经被锻炼得有了一层薄薄地肌肉。
  这机器能拆卸的零件都被她拆下来装到袋子里了, 现在就三百多斤的空壳, 他们两人完全能够搬得动。
  叶宁也不想自己在顾骁心里落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见她如此坚持,顾骁只能不放心地叮嘱道:“行吧,如果吃力你也不要勉强,我开车下去喊大海哥他们,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叶宁拼着一口气, 硬是把几台机器全都搬上了车,看着她额角渗出的细汗,顾骁心疼不已,连忙抬手给她擦去了汗水。
  小情侣有段时间没见,眼下又忙完了正事,只一个眼神,也不知道是谁主动的,两人一言不发地就贴在了一起。
  两人贴在了一起黏糊了好一会儿后,顾骁才满眼笑意地开口道:“我从北方给你带了不少东西,都在家里放着,回头给你看。”
  叶宁双手搂着顾骁的腰,也被他挑起了几分好奇心:“什么好东西?”
  “保密。”顾骁挑眉,故意卖关子:“等把这些东西安顿好再说。”
  叶宁闻言没忍住大惊小怪地打趣道:“哎哟,出去一趟学会吊人胃口?”
  顾骁怎么都不说,叶宁拿他没有办法,两人只能载着机器下了山。
  经过山腰的时候,周大海正带着养殖场的人敲敲打打地搭兔笼,叶宁看着屋后堆着的兔笼,倒是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我打算养兔子,兔子怕水,回头还得在这一片再建几排养殖厂房。”
  叶宁打定了主意要自给自足,她那么大一个养殖场,秋冬最少都要生产几万件上衣,哪怕光是毛领,就需要不少的兔毛,就眼下的这五十对兔子,那肯定是不够的。
  顾骁没问为什么,立刻就出声道:“行,回头我就去和工头说,等他们把叔叔的腻子粉厂房建好后,就让他们到山上来修建养殖场。”
  厂里要增添新机器的事情,叶宁是一早就跟陈素芳交代了的,招工的事情也是一早就安排好了的。
  一台机器只需要一个人操作,七台机器,两个班次,只需要增加十四个人。
  不过叶宁想着厂里没有专门剪线头的人,又让陈素芳多招了一个,凑齐了十五个。
  找纺织厂买货车的事情没有叶宁预想的那么容易,有了他们新下的订单,纺织厂也是又被续了一波命,暂时就没了卖货车还钱发工资的需求了。
  其实自打镇上准备把几家国营工厂全部承包出去之后,又意向的人是真不少。
  不过纺织厂以前就是乐阳镇规模最大,机器最多的厂子,和糖厂五万块钱一年的承包费不一样的时候,纺织厂的承包价一年需要十几万。
  然而稍微懂行的人都能看出纺织厂的机器已经很老旧了,说句不好听的,都是建国前的老古董了,前年上面就说要拨款升级机器,现在厂里的效益这么差,这新机器估计也是遥遥无期了。
  这要是在现代,可能还会有人看在那么大一块地皮和仓房的份上掏钱,偏偏现在才八十年代,地皮虽然也能卖钱,但是价格远没后世那么昂贵,现在人工和材料费也是便宜得不行,稍微有点资本的,都更愿意自己买地重新建厂房。
  并且乐阳镇没什么底蕴,叶宁就已经算是首富了,她没兴趣,镇上的其他人就更没有能力去接下那么大个烂摊子了。
  不过对于叶宁来说,纺织厂不愿意低价卖货车给她,对她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不过是多花一点钱买一手的货车罢了,为了厂里的长期发展来看,这个钱是绝对不能省的。
  叶宁准备回头再让尤利民帮着联系一下他们之前买货车的厂家,再采购两辆货车。
  虽然现在镇上的好几家厂子都说效益不好,但是现在工人身份还是很吃香的,哪怕叶宁已经在乐阳镇招了两回工了,服装厂的招工启示一贴,找上门来想要考试的人也不少。
  陈素芳和周巧珍两人没费多少功夫就招够了叶宁需要的人手。
  机器还没送到,陈素芳又不想让花钱请来的员工在厂里抄着手闲晃,就把他们安排到了裁床那边去帮忙。
  只从叶宁要求款式多样化之后,剪裁工人的工作一下子就复杂了起来,从上班开始,他们手里的电动裁刀就没有停过。
  之前他们还要抽空去仓库搬布料,现在有人帮忙了,他们也能省下一些时间了。
  叶宁和顾骁把机器运到后,还得重新安装。
  叶宁存心想要培养员工们自己维修安装的能力,所以提前让陈素芳把新招的工人全都叫了过来。
  叶宁特意放慢了手里安装的动作,想让大家把安装步骤都记在心里,为了考察大家记住了多少,她拼装好机器后,又重新把机器的零件给拆开了:“好,现在你们都自己上来安装一遍……”
  叶宁这话一出,原本凑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的新员工们全都紧张了起来,有的人更是一脸焦虑地凑到身边的人耳边小声问道:“你记住了吗?我好像没记住,那个线轴是怎么安装的?”
  不管大家心里再怎么没底,这实操也是开始了,最后十五个人,只有五个人能够一步不错的把机器组装好。
  周巧珍看着组装好的机器,难掩心中的好奇:“这就是能织毛衣的家伙?看着比缝纫机复杂多了。”
  “没错!”叶宁语气里带着得意,“有了这个机器,十分钟不到就能织出一件毛衣需要的布片,比人工快可要快多了。”
  周巧珍咋舌:“真这么快?那以后我们厂里的毛衣起步是能和大衣一样,多得堆成山?”
  叶宁他们跟着机器一起运过来的毛线周巧珍她们可是已经看到了,那真是堆成小山了。
  现在毛线还算是精细工业品,市面上可难买了,周巧珍她们都不由得在心里盘算了起来,这些毛线要都做成毛衣,能做出多少件。
  叶宁笑着回道:“差不多这个意思吧。”
  说归说,笑归笑,这机器用不用的针目和线轴是可以织出好几种不同的花样的,在给大家演示操作方法的时候,叶宁还不忘提醒道:“这次厂里只采购了七台机器,白班夜班加在一起,只需要十四名操作工,经过考核之后,你们之中上手最慢的那一个人要去流水线后面剪线头,缝扣子。”
  “因为这些活做起来都不难,所以工资和操作工是不一样的,只能算杂工,每个月的工资要少五块钱,其他的福利待遇倒是和大家都一样。”
  别觉得五块钱不多,现在一些普通的人家,一个月就只买一两回肉,乡下菜农种来卖的菜也很便宜,大部分人一个月的伙食费也就四五块钱。
  为了每个月能多拿几块钱的工资,叶宁演示操作方法的时候,大家都学习得很认真,
  叶宁先是把毛线一筒一筒地固定在线轴,随后又捻着线头固定在了线排上,随着启动键按下,机器嗡鸣着,钢针规律地上下跳动,固定毛线的线轴飞速旋转着,转眼间就在针板上织出了一小片毛线织片。
  顾骁盯着布片边缘,忍不住伸手轻轻拽了拽,机器纺织出来的织片针脚紧实,连松紧程度都是一致的。
  随着机器下面垂着的织片越来越长,顾骁他们不由得惊叹道:“这速度!这密度!确实比手工织的强多了。”
  叶宁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这可是国外最先进的机器,就这么一台机器一天织出来的毛衣织片,能抵几十个百来个熟练工一天织出来的数量了。”
  速度还不是这些机器最值得称道的地方,等这一片毛衣织片织得足够宽了后,叶宁关掉机器调整了一下导线针的针距后,原本平整的织片上又多了菱形的花纹。
  麻花纹,方块纹,一个个特别的花纹在叶宁的演示下被机器织了出来。
  横织机能纺织出来的样式不多,更复杂的跳色.图案就得用圆盘纺织机了。
  叶宁按照自己从说明书上学到的方法,教了大家如何在织片上换线织出小动物和蝴蝶结之类的图案。
  这就有点像缂丝技艺,不过换好线后,只用几秒钟就能织好一圈线圈,那速度比手织也是强了不少倍。
  圆盘纺织机能够织出来的图案就太多看,叶宁没办一一演示,好在她提前打印了各个图案的针目明细,回头大家自己研究一下也是可以的。
  叶宁这一通演示下来,旁边的新员工们已经看得眼睛发直离开。
  有个叫小翠的姑娘忍不住小声感叹道:“这机器可真了不起,平常我们织件带花纹的毛衣,得琢磨上好几天呢,现在有了这个机器,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做出一件毛衣了。”
  叶宁笑着回道:“这就是科技改变生活,你们回头把图纸上的参数记住就行,先从简单的花纹织起,复杂的提花咱们再慢慢学。”
  叶宁演示完基础操作后,就把机器让出来给大家轮流上手练习了。
  毛线和其他布料不一样,织错了可以拆掉继续用,所以大家心里都挺轻松的。
  最先学会组装机器的五个工人里,有个叫王梅的女孩子上手最快,细问之下,她家里是乡下的,平常在家里会自己用织布机织土布,对经纬线的走向和调整格外熟悉,只试了两回就把机器的运行模式摸了个七七八八。
  对于做得好的人,叶宁一贯是不吝啬夸奖的:“陈姐你记一下,让小王当白班的组长。”
  夸完王梅后,叶宁有转身对其他埋头苦干的新员工道:“组长的工资比普通的操作工要多一些,你们一个白班,一个夜班,如今白班的组长已经定下了,还差一个夜班的名额,就看你们中谁上手能更快一些了。”
  王梅激动得脸上都泛起红,她家里孩子多,日子不好过吗,原本想着能通过考核当上普通员工就已经很高兴了,没想到她还能当上组长。
  有了叶宁的这句话,大家都绷紧了筋,有的人在高压下能做得更好,也有人越紧张脑子就越乱。
  有个叫李娟的年轻姑娘就是第二种,她手上的毛线总也缠不到针板上,急得鼻尖冒汗,只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她就红了眼眶。
  这个心里承受能力实在是差了一点,这么大的机器,平常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性子不稳重的人操作机器叶宁可不放心。
  叶宁看了一圈后,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了,心里承受能力差的小姑娘先去干杂工,剩下的人分作两班,夜班的组长也从剩下的人里面选了一个干活利索的人当。
  “今天晚上你们都回去收拾一下,要住宿舍的记得把行李搬过来,白班的明天早上八点上班,晚班是晚上八点,不要忘了。”
  叶宁这话一出,新员工们都忍不住欢呼了起来,只有那位被安排去当杂工的小姑娘垂着头,神情失落。
  新员工里有和她关系好的人连忙安慰道:“杂工也不错啊,咱们厂待遇好,杂工也有四十块钱一个月,比其他厂的正式工可多不少。”
  小姑娘一想也是,再一想杂工还不用上夜班,立刻就重新高兴了起来。
  厂子这边事情已经安排好了,就等着明天正式开工了,叶宁让大家先生产白色的毛衣织片,等储存够足够的数量后,再拿去让剪裁工裁剪拼接毛衣。
  从车间里出来后,叶宁伸出手指搓了搓顾骁的胳膊:“正事忙完了,现在你能带我去看刚才说的礼物了吧。”
  顾骁没想到叶宁还惦记着这件事情,没忍住低头闷笑着笑出了声:“走,去看看我给你带了啥好东西。”
  叶宁他们直接开车走回了顾家,顾家人口不多,和村里其他热热闹闹的人家一比,家里常年只有周顺弟一个人,之前她一个人在家里待着也觉得无聊,但是自从她开始帮叶宁收爬叉皮后,这冷清的小院倒是多了不少人气。
  入秋后爬叉皮就很少了,周顺弟估摸着再收上半个月,应该就没什么货了。
  见到叶宁过来,周顺弟激动得都能直接忽略一旁的亲孙子,她一把拉着叶宁的手交代道:“小叶来了?正好,我这里都快放不下了,等会你走的时候顺便把这些爬叉皮拉走。”
  “行啊,等会儿我就拉山上去。”叶宁笑着回道。
  听说叶宁是来拿东西的,周顺弟也没不识趣到拉着她一直聊。
  等两人进了顾骁的屋子里后,他才笑着从桌子上抱出个大木箱子。
  叶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件通体雪白的皮草。
  顾骁笑着解释:“我看北方的人都爱穿这个,就托马姐买了一件。”
  叶宁伸手一摸,这皮草入手软得像云朵,不管是用料还是做工都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叶宁不穿野生皮草,一听这是白狐毛的皮草,她就更加不愿意穿了。
  叶宁也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是千禧年后才有的,现在才八十年代,自己要和顾骁说不穿野生皮草他也不能理解,到底不忍心让他失望,她把手里的皮草穿到身上转了一圈:“样式很好看,就是我们这一片冬天也没冷到需要穿皮草的程度,这件就算了,以后你可别买了。”
  皮草的御寒程度可不是吹的,加上现在还在秋老虎的尾巴,这皮草一上身,叶宁人变得贵气不说,脸也被热得红扑扑的了。
  顾骁连忙上手帮叶宁把身上的皮草脱了下来,虽然叶宁心里好奇,但她又不想让他多想,也就忍着没问这件皮草买成多少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