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78节
马玉书搬了把椅子在旁边看着,时不时递瓶汽水过去:“师傅们歇会儿,不急。”
马玉书这边进展不顺,叶宁那边倒是挺顺利的,镇上新房的装修不用她费心,她之前忍着心痛往外发样衣的行为也是效果超群,不但把马大姐给勾来了,连帝都的汪先生收到样衣后,也打了电话过来。
不过帝都冬天也很冷,汪先生的需求和马大姐一样,都要加厚款的大衣和棉衣,现在厂里生产的大衣他也不准备买。
好在之前叶宁从深市买回来的呢子布料已经全部做成衣裳了,六千米的呢子面料,最后做了三千两百多件大衣出来。
这是因为叶宁做的大多都是长款大衣,短裤的呢子外套只有两款。
接到汪先生的电话后,叶宁就让车间那边把剩下的尾货赶工完了,然后两个班次的工人都开始生产她从市里买回来的加厚呢子衣裳。
好在之前大家已经适应过了,这会儿缝制起加厚的呢子大衣来,速度也没怎么降低,还维持着一天一千三四百件的产量。
原本叶宁打算毛料染好.色后立刻就去市里拉回来的,接过崔维诚来电话说她托她买的棉花已经买了,不知道她这边需要多少,他就先给买了一吨,再有几天就能跟着他纺织厂的车队运回来。
叶宁也不想一趟又一趟地来回跑,索性就等棉花也到货了之后再一起去市里取货。
郭子齐确实靠谱,虽然毛料和棉线的上色效果不一样,但是叶宁的这一批毛料染出来的颜色倒是和布料的颜色差不多。
顾骁开着的货车只够拉毛料的,叶宁的那一吨棉花还得借纺织厂的车。
叶宁想到染色崔维诚就没收钱,这会儿又要麻烦对方,这心里也是很不好意思,当即就表示愿意出运费。
“诶呦喂。”郭子齐被叶宁这话吓得够呛,忙不迭摆手道:“姑奶奶你可别害我了,先前我要收你染料费这事儿被大老板知道了后,就给我好一通骂,今天我要收了你这运费,说不完明天就得收拾东西滚回港城了。”
郭子齐说什么都不要运费,叶宁也没有办法,只能在心里琢磨着回头自己从现代买到什么稀罕的东西时,也得给崔维诚那边送一份,还一还这份人情。
这也是叶宁和这边的人不同了,这边的生意人,不管是尤利民还是崔维诚,都觉得朋友是互相帮的忙越多,关系越深的。
叶宁作为一个现代人,却是最怕欠人情的,一旦别人帮了她的忙,那她当即就会琢磨着自己该怎么还人情,那真是交心不了一点。
就连帮着她做了这么多事情,交易了这么多次的尤利民,都不敢说自己和对方有多么深厚的交情。
崔维诚为人倒是大方,那棉花都没赚叶宁的钱,直接就按照产地两块钱一斤的价格给她带回来了,怕她后面想买棉花不好意思张口,他还把供货商的电话留给她了。
之前叶宁在现代的时候,听到的都是生意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这会儿到了这边,遇到做事如此实诚的崔维诚,倒是给她整不会了。
虽然在外人看来,崔维诚和叶宁还有一层远亲的关系,对方多照拂她一点也是应该的,但是只有叶宁自己知道,两人之间的交情有多片面。
最后叶宁只能以崔维诚是看她服装厂的生意不错,想和自己这个目标客户打好关系为由来说服自己。
从兴发纺织厂出来的时候,叶宁还得再去一趟雅苑。
最近铺子里的生意一直很稳定,每天都有一笔不菲的进账,马玉书按电话花掉了六千多块钱后,剩下的钱叶宁都得带回去。
这次买棉花又花掉了四千块钱,毛料的钱她也按照这边的价格跟厂里登了记,这七七八八的开销已经耗光了厂里账户上的钱,眼下要再不带点货款回去入账,剩下的那点钱都不够周巧珍她们发两个月工资的。
说起来周巧珍和陈素芳两人一起管理厂子也有段时间了,总这么下去也不利于她们两建立威信,反而会引得厂里的工人们争相站队。
叶宁琢磨着,让谁当厂长这件事情,她这边也该拿定主意了:“你说服装厂的这个厂长,我选谁好?”
顾骁就事论事,不带任何私心道:“这段时间我观察了一下,她们两人之中,还是陈姐做事要周全一些,回头要是定厂长,我还是推荐陈大姐。”
叶宁闻言不由得挑眉:“我还以为你会更看好周巧珍呢,毕竟你们是同村,据说江阿婆和周奶奶的关系也还不错?”
顾骁摆了摆手道:“有一说一,周巧珍她的年纪到底要小一些,阅历和见识比着陈姐都要差一大截,虽然她人也聪明好学,但是这个差距也不是短短一两个月就能追平的。”
“你为了这厂子倾注了这么多的心血,我自然是也要替你打算的,谁当厂长对厂长的发展更有利,我就推荐谁。。”
别说顾骁本来就不是那种人,就算他是,这同村人和对象,孰重孰轻,他还能掂量不清楚吗?
叶宁确实有被顾骁的话给取悦道,当即就道:“那行,回去后我就去找两人聊,让陈素芳正式担任研色服装厂的厂长,工资再涨一百,周巧珍还是继续当副厂长,工资待遇不变。”
顾骁劝道:“要不还是我去说吧。”
叶宁性格和善,年纪又不大,平常周巧珍跟她也挺有话说的,顾骁不想让她去当这个恶人,倒是他,虽然两人是同村,但是他以前在村里处境艰难,别说比他小几岁的周巧珍了,就是和村里的那些同龄人,都没什么交情的,他出面也不会影响周巧珍和她家里人对叶宁的印象。
叶宁本来就不太喜欢这种事情,顾骁愿意出头,她也得了当甩手掌柜。
原本顾骁还担心周巧珍知道这件事情后会有什么不好的情绪,结果她听完这个消息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打从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其实从上次接待马老板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在待人接物上比不过陈姐,还有车间里的那些工人,我说话她们还不怎么当一会儿,但是只要陈姐板着脸往那里一站,她们瞬间就老实了……”
顾骁听着周巧珍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大多都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失落,以及对叶宁还愿意让她当副厂长的庆幸。
周巧珍拍着胸口道:“原本我还想着以后陈姐升上去了,我就要回去管车间了,没想到还能继续当副厂长。”
顾骁没从周巧珍脸上看到半点的怨气,就信她说的都是真心话:“知道叶小姐器重你就好,以后你得好好学习,争取早点能独当一面,现在的办公室你是不好继续待了,回头我让人在旁边给你另外收拾一间办公室出来。”
好在之前修建宿舍楼的时候叶宁舍得花钱,一下子修了好几栋,这会儿要给周巧珍收拾一间办公室出来也不难。
周巧珍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行啊,要实在麻烦的话,给我在车间安张办公桌也行,我不挑的。”
研色服装厂现在怎么说也算是有两百多个人的中小型服装厂了,又不是经营不善,哪能真让周巧珍一个副厂长连个办公室都没有。
另一边陈素芳也被叶宁告知了她正式升职的事情。
都不等陈素芳彻底消化完这个消息,叶宁就做出了安排:“工资给你涨一百块,以后厂子这边的大方向就由你把控了,周巧珍还是副厂长,以后你管销售,她管生产,当然了,你也能管生产,你们也一起共识有一段时间了,我相信虽然你们职位变了,也是能携手帮我管理好厂子的。”
“我会好好干的!”之前陈素芳一个月拿两百块钱的工资就已经很满足了,这一下子工资又涨了一半,手里的权利也更大了,此刻她简直想替叶宁工作到地老天荒了。
虽然叶宁当老板的时间不长,但她也知道在手下的的人表忠心的时候,自己是要及时地给到情绪价值:“嗯,我相信你,好好干,争取赶紧把汪老板和马老板要的棉衣和加厚款大衣生产出来!”
有了叶宁直接布下来的任务,后面的一段时间陈素芳和周巧珍两人一直在猛抓生产。
两人商量过后,决定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现在厂子里是四条生产线同时生产同一款衣服,工人们花了一两天的时间刚熟悉了产品,就又得换其他款式了。
为了加快大家的熟练度和速度,现在改成了一条流水线生产一款衣裳。
如此一来工人们四五天才用换别的款式,熟练度一上来,这每日的产量也多了几十百来件。
而且厂里现在加厚款大衣和棉衣一齐生产,库房里的服装款式一下子多了起来。
只一个星期不到,厂里就有十几款冬装了。
中间顾骁给市里的工厂店补了两次货。
而小吴她们在接待了大半个月的散客后,总算是给叶宁拉大了一笔大订单。
天知道陈素芳接到电话的时候,有多怀疑自己的耳朵:“你是说我们厂子里的大衣和衬衫、长裤,每个款式,每个颜色,每个尺码都给你们送十件过去吗?”
不怪陈素芳反应如此之大,而是按照小吴说的,这笔订单的总数已经超过一千件了,哪怕是按照七折的价格算,也是小十万块钱了。
这也是小吴第一次开这么大的单子,她也没想到直接只是如平常一样接待了一个穿着打扮看起来都很平常的阿姨,竟然还会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小吴可不是那种咋咋呼呼的人,为了确定,她已经按照马玉书说的,问对方要了一半的货款作为保证金了,现在那五万多块钱就在店里的抽屉里装着呢,她语气激动到:“对,这位客人是魔都来的,她对我们的衣裳很是满意,一下子就下单了这么多,我已经收了一半的货款,对方说等我们把货送到她亲戚家里后,再给我们结清剩下的货款。”
小吴激动得耳根都红了,毕竟之前叶宁可是答应过的,要给她们千分之一的提成,她的这笔单子可是高达十万余元,这代表她今天光是提成,就有一百块钱了!只这一单,差不多都够她两个月的工资了。
“好,好,你把客户留的地址告诉我,我马上就让仓库出货!” 陈素芳听完小吴的话,也是激动得不知道该怎么好了。
原本陈素芳和叶宁他们都以为,厂里秋冬款的大单应该是由马老板或者汪老板下的,没想到小吴她们那么争气,找来的客户竟然比这两位下单还早。
小心地记好地址后,陈素芳当即就拿着自己记好的订货单去仓库让库管清点货物了。
等着库管清点货物的时候陈素芳也没闲着,当即就骑着自行车赶去了镇东。
顾骁和叶宁在镇东忙着装修房子,这一点是没有背着人的,陈素芳和周巧珍她们还在私底下议论过,他们是不是好事将近,忙着装修新房。
不过现在客户还等着他们送货过去呢,陈素芳可顾不上想这些有的没的了,等她到地方后把事情跟两人一说,叶宁和顾骁也是十分的惊喜。
顾骁看着刚粉刷到了一半的墙壁,当即就道:“那我先去送货?”
叶宁摆了摆手道:“去啊,那边才是正事,这里有我盯着,出不了什么问题,另外我看店铺那边小吴她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你送完货要是我爸妈他们那边其他的事情,你就让他们也赶紧回来吧。”
顾骁本想让叶宁和自己一起去的,不过他明白这边的事情也丢不开,索性也没多说什么,只扭头叮嘱了请来帮着干活的两个工人几句之后,就急匆匆地跟着陈素芳回厂里了。
虽然这单生意来得意外,但好在交易的时候没出什么意外,顾骁把货送到客人指定的地点后,这位姓萧的客人那边好几个人一起上手清点货物,确定衣裳的数量和品质都没问题后,对方就十分爽快的付清了剩下的一半货款。
收到钱后,顾骁还不忘记递上自己的名片:“这是我的名片,回头萧姐要再订货的话,也可以直接联系厂里,方便的话你也可以给我留个地址,以后我们厂里出了新款,我们也可以把样衣寄给你,到时候你要不方便来山市,也可以直接在电话里订购。”
能有更省事的法子,这位自己找上门来的客人也没拒绝,十分痛快的把自己在海市的地址写在纸上交给了顾骁,末了还不由得感叹道:“你们厂子虽然在镇上,但是做事还挺周到的,这衣裳的款式也好,比我在深市采购的那些货还洋气,质感也不错。”
自家的东西品质和样式确实好,所以对于客人的夸赞,顾骁就一脸坦然的接受了,一单交易结束后,他又争取起了下一单:“我们这些衣裳都是找的老师傅打版的,款式绝对新潮,另外我们厂里还新出了一批加厚大衣和棉衣,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我带了一些样品过来,您也可以顺便看一看。”
厂里的棉衣和加厚款棉衣自然是没多说的,尤其是那几款带毛领和袖口滚边的,萧姐看了直接就挪不开眼了。
“哎哟,就是这样的衣裳,就是这样带皮毛的款式,真是最适合我店里的那些贵妇人了。”有了更好的对比,萧姐再看之前那些样式也很惊艳自己的大衣,就总觉得差点什么了。
萧姐不由得嗔怪道:“你这有更好的东西,怎么不往店里摆呢,要知道你们还有这样的好货,我就不买这么多普通的大衣了。”
顾骁闻言也不恼,只笑道:“我们厂里每一款衣裳样式都不普通啊,这加厚款的大衣和棉衣是为北方的客户准备的,我们厂里也是刚投入生产,数量不多呢。”
原本还有些犹豫着的萧姐一听顾骁这话,当即也不顾不上纠结了:“这几款大衣我们海市冬天也是能穿的,我每个款式和尺码也都订二十件!”
棉衣的款式也不错,不过有上好的雪花呢子大衣,萧姐就有些看不上这普通的厚棉布了。
顾骁也没想到萧姐如此爽快,高兴之余,还不忘提醒道:“可以是可以,不过我们这些大衣用的都是上好的兔毛,国外引进的长毛兔,这成本也是很高的,所以这种带毛领的大衣,批发价也要比普通的略微贵一些。”
“没事,多少钱你直接说就是了。”萧姐心中不屑,她在海市做的就是那些贵太太的生意,之前她从深市拿货的时候,批发价两三百块的货都是拿了不少,顾骁这店里的大衣不说批发价,卖价都才一百五,再贵又能贵到哪去?
只能说萧姐傲也有傲的道理,最后顾骁报价一百八十九的时候,人家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就道:“这些货我应该也能按照七折的价格算吧?那就是一百三十二一件?那你这价格也不贵啊,你们还是得加大产量,等我这批货卖完之后,我肯定是还会找你补货的。”
“好、好的,明天我就把剩下的货给您送过来!”订单在前,顾骁只当没自己没有听出萧姐话里的不屑,收了一半定金后,语气很好的回:“好、好的,明天我就把剩下的货给您送过来!”
第224章 二合一
顾骁从萧姐亲戚家出来后, 那是一刻都没停,直奔批发市场而去。
路上顾骁就已经想好了,萧姐的下一批货, 他要自己回去取货,这一来一回可要耽搁不少的时间, 如果是这样,还不如让服装厂那边去隔壁的纺织厂借辆车送货。
反正纺织厂生意不好,今年一整年,最大的订单就是之前叶宁下的那笔了, 厂里的几辆货车久不上路, 都快放坏了, 借来他们用一用也没什么不好的。
陈素芳现在总管厂里的一切事物,自从她正式担任研色服装厂的厂长开始,她在乐阳镇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她去纺织厂借车运货,人家二话都没有说,直接就让司机开着车跟着她走了。
至于借车费?反正这车放着也是落灰,直接拿去用就是了,只要还回来的时候把油加满就是了。
当然了,陈素芳临走的时候, 纺织厂的厂长搓了搓手, 期期艾艾地请求道:“就是希望贵厂生意红火的时候,也能让我们跟着喝口汤。”
权利是最好的底气,如今的陈素芳哪有半点之前一个人拉拔两个孩子的畏缩和不自信,对于纺织厂厂长的请求,她直接大手一挥道:“没问题,我们厂里刚初步谈下了两位北方的客户, 回头他们要能看中我们厂里生产的厚棉衣,以后这厚棉布的订单肯定是少不了你们的。”
一个大饼画出去,当天下午,给萧姐送货的货车就驶出了乐阳镇,车上除了萧姐的货之外,还有陈素芳给市里工厂店补的冬款。
晚上萧姐收到货的时候还有些意外:“不是说要明天才能交货吗?”
跟着一起来交货的顾骁眼睛都不眨地就说起了漂亮话:“是我们的老板怕耽误您的时间,就临时从别的地方包了车给你运货。”
萧姐对顾骁的说辞很是受用,毕竟人就是喜欢被人捧着的。
交完货后,虽然纺织厂那边说不用给钱,但是顾骁做事周到,想到司机到底是辛苦跑了一趟,他还是从兜里摸了两张大团结出来:“辛苦了,这会儿太晚了,开夜车回去也不安全,这点钱你拿着,找个招待所好好休息一下吧。”
这次送货的人不是顾骁之前熟悉的何爱军他们,一问才知道厂里效益不好,他们拿了好几个月的基本工资,不能出车,连个赚外快的机会都没有,以何爱军为首的几个司机私底下商量了一番后,决定自己单干了,如今纺织厂剩下的两个司机都是没有本钱买车出去单干,只能在厂里混日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