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我家木门通七零> 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36节

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36节

  顾骁自然是一千、一万个愿意的,闻言忙不迭点了点头。
  几人天南地北的聊了一会儿,马玉书估摸着差不多也到炒菜的点了,就起身往厨房去。
  叶宁跟着在她身后要帮忙,马玉书知道女儿的厨艺,十分嫌弃地把她往外推:“菜肉都是处理好的,很快就能弄好,你陪着顾骁他们聊聊天,免得他们自己待着尴尬,或者你要实在待不住,就下去把江钰接上来吃饭。”
  说完马玉书又怕丈夫看顾骁不顺眼,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提高嗓音朝堂屋喊道:“老叶,来帮我烧火。”
  叶卫明不知道妻子是怕自己说错话,屁颠屁颠地过来了。
  叶宁想着正好和周顺弟他们商量一下,以后在镇上买房子让两个孩子走读的事情,进屋和顾骁他们说了一声后就骑上摩托车下山了。
  等屋里没其他人了之后,周顺弟才用手肘撞了撞一旁的孙子,神秘兮兮地说道:“唉,我今天听小叶婶子的那个意思,你和小叶的事情或许还不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顾骁无奈道:“人家或许是说笑的,就您当真了。”
  周顺弟作为过来人,看问题的角度那又不一样了:“不管是说笑还是怎么,至少我们说这话的时候,小叶的表情看起来没有半点反感的意思,那就证明这事儿有戏,回头你们不是要一起去深市吗,好几天的路程,你可得把握住机会。”
  顾骁闻言涨红了脸:“奶奶,我们去深市是有正事要干,你看你这又说到哪里去了。”
  周顺弟摆手:“好好好,多的我不说了,总之你心里有数就行。”
  叶宁很快就载着江钰回来了,在来的路上她就提前跟江钰说了今天主要是带她来见顾灵的,让她不用拘束。
  这几天江钰吃得饱,睡得好,偶尔马玉书还会让叶宁给她送点吃的过来,她床头的柜子里也是第一次放上了一整包饿了随时能吃的桃酥,她到底只是个孩子,这好日子过上几天,性格就活泼了一点了。
  不过江钰的性格到底是和顾灵不一样的,好在顾灵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也没机会和同龄的孩子玩,对着江钰,她作为大姐姐可是很有责任感的。
  听叶姐姐说江钰下学期也要去镇小学念书了,顾灵作为大龄一年级学生,为了让她上学的时候能不那么吃力,当即就拉着对方去了外面,用树棍在地上划拉着教了她基础的汉字和数字。
  作为过来人的顾灵语重心长地对江钰说道:“你可得好好学,镇上那些孩子四五岁就开始念幼儿园了,会的可多了,你要不先把这些简单的数字和汉字给记住,回头老师讲的什么你都不知道。”
  江钰紧抿着嘴,一脸认真地点了点头。
  叶宁从厨房出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两个小姑娘蹲在院门外拿着树枝写写画画的样子。
  叶宁也没想到两人的学习热情这么高,她连忙回房间把提前准备好的书包拿了出来:“别在地上写字了,江钰的书包和文具我早就给她准备好了,还有小灵你的,你们看看喜不喜欢。”
  现在大部分的书包为了迎合小孩子的审美,都会印上大火的动漫角色,叶宁也是在街上费了不少功夫,才找到了一红一粉两个没有艾莎公主和库洛米之类的图案,只有简单的撞色条纹装饰的书包,书包里面的文具盒里也给装上了本子铅笔和橡皮擦。
  江钰还好,没上过学,也不知道镇上的小孩用的都是什么书包,除了觉得叶宁手里的书包好看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念头。
  顾灵却是双眼一亮:“好漂亮的书包,我们学校还没有人背过这么好的书包呢。”
  小学生也是有虚荣心的,只不过现在市面上生产的书包都是军绿色的单肩斜挎包,上面的花样也分简单,一般就是简单地印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这也要几块钱一个。
  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更多的还是自己用布料手缝书包,像叶宁拿出来的这种颜色粉粉嫩嫩,一看就不是手工所能做出来的书包,在这个时代还真没有小女生能够拒绝。
  叶宁把手里的书包往顾灵面前送了送:“这两个书包除了颜色不一样,其他都是一样的,小灵你是小老师,你先选。”
  顾灵一会儿看看红的,一会儿看看粉的,根本没办法抉择,纠结之下,只能谦让道:“都好看!我要哪个都可以,让小钰妹妹先选吧。”
  叶宁笑道:“好,那就小钰你先选!”
  然而江钰也选不出来哪个更好,吞吞吐吐地让顾灵先选。
  叶宁见两个小姑娘为了一个书包你让我,我让你的,也是头疼不已,最后她索性当了一回独裁的长辈,直接一锤定音:“行了,既然你们自己选不来,那就我帮你们选,小灵你拿红色,小钰你拿粉色。”
  拿到新书包后,顾灵和江钰两人立刻就去一旁翻看起了书包里的东西。
  这一翻顾灵就又忍不住尖叫了起来:“啊啊啊,是文具盒!上面还印着熊猫,太可爱了!”
  看着两个小姑娘因为文具盒和本子高兴地手舞足蹈的样子,叶宁他们都被逗笑了。
  叶宁笑着笑着,余光突然瞥到顾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深知他秉性的叶宁赶在他开口之前抬手阻止:“客气的话就别说了,我不爱听。”
  顾骁也没想到叶宁竟然能这么准确地猜到自己想说什么,他确实想说对方破费了,给江钰买书包的时候还惦记着顾灵,不过叶宁都这么说了,他就只能默默地把想说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顾灵很有当老师的自觉,有了文具后,她直接在本子上把要教的数字和汉字写了上去,然后守在江钰身边看着她做,偶尔还会出声纠正一下对方的笔顺。
  马玉书泡在厨房里,两个大锅一起开火,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整治出了一大桌饭菜,她对着堂屋喊道:“吃饭了!小宁你拿盘子把凉菜装了端出去,还有水池里冰着的饮料,也能拎出来了。”
  叶宁闻风而动,她一起身,顾骁也连忙跟在了她身后,想要帮着搭把手。
  马玉书见到两人前后脚进来的时候,也是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了,这男才女貌的,走在一起可真是再登对不过了!
  而且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马玉书就是如此,她就喜欢顾骁这种不口花花,踏实做事的小年轻。
  不一会儿满满一大桌菜就上桌了,马玉书客套道:“也没什么好菜,大家将就着吃啊,饭刚闷上,估计还有一会儿,大家先吃菜!”
  周顺弟看着桌子上都快堆不下的盘子,表情夸张的惊呼道:“玉书你这也太客气了,这么多菜还说没什么好菜,再好就得赶上以前皇帝吃的御膳了。”
  马玉书笑着摆了摆手:“那可不至于,人家皇帝吃的是满汉全席,一百零八道菜呢,道道都是各大菜系中的精华,我这可差远了。”
  叶宁听着两人你来我往的互相打趣,也没拒绝,拎起在泉水池子里泡了一上午的可乐挨个给大家倒饮料。
  现在的人都挺爱喝这一口的,大家过久了苦日子,基本没有人能不爱喝这小甜水。
  虽然没有好酒,但是菜好吃,可乐也很好喝,这一顿饭吃得那叫一个宾主尽欢。
  非要说有什么地方不完美,大概就是马玉书太想把顾家人接待好了,整治了太多的菜,中午这一顿他们连三分之一的菜都没有吃完。
  八十年代的人大多都是舍不得浪费粮食的,马玉书收拾剩菜的时候,只是随口和周顺弟抱怨了一句天热剩菜放不住,周顺弟就直接说道:“没事儿,等会我带一盘子走,连晚上做饭的功夫都省了。”
  马玉书本来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只不过想着自家和周顺弟到底还没有真亲到能像对自家亲戚那么随意的份上,才没好意思提这事儿。
  这会儿周顺弟自己提出来了,她当即就手脚利落地给她装了两大盘剩菜。
  就这也还剩下不少,不过等会儿送江钰下山的时候给她也带上两盘子,应该也就差不多了,这卤牛肉,手撕鸡都是她特意去镇上买的,要是放坏了那就太浪费了。
  吃饱喝足稍微消了消食后,顾骁就开始往车上搬衣裳了,叶宁想要上前帮忙,这人还没凑上去,就被他给制止了:“就这么几袋子衣服,我三两下就搬完了,这会儿太热了,你就别动手了,等会儿再热出一身汗。”
  马玉书陪着周顺弟坐在屋檐下歇凉,看着顾骁弯着腰一甩,就把她和叶宁两个人一起抬着才能搬动的一大袋衣裳轻易的甩到了肩膀上,不由得对着一旁的周顺弟夸了起来:“小顾这力气,可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啊。”
  周顺弟摇了摇头:“嗨,他也就只有力气大这一点长处了,其他的我都不想说他。”
  马玉书眼珠一转,笑道:“小顾多好啊,我看着又老实又勤快又孝顺的,婶子你要真这么嫌弃他,不如真送给我们做侄女婿算了,我可不会嫌弃他。”
  周顺弟乐呵呵地说道:“行啊,小叶要能看上这傻小子,那真是我们老顾家祖上三辈人都烧高香才能积攒下的福气!只要你开口,我等会儿回去就给他收拾收拾让他搬上来。”
  马玉书知道女儿的心思,但是女孩子本来就该矜持,她试探出周顺弟的态度后,也就顺着她的话说了:“那我回头真去问小宁了,说实话,我真觉得小顾人不错,你看两个人站在一处,多登对。”
  顾骁和叶宁不知道他们的母亲和奶奶又凑在一起琢磨上了,顾骁搬完衣裳后,叶宁又带着他去放杂物的房间里搬了一大袋子洗衣粉、一大袋子提前撕了塑料薄膜的香皂:“我看村里人洗衣裳都去河边的石墩,回头你把这些东西放到河边,让帮着洗衣服的婶子随用随取就是了。”
  “行,眼下地里也没什么紧要的活计,洗衣裳的人应该很好找,你要是急的话,我就多找几个人,尽快把这一批衣裳给洗出来。”
  叶宁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先找五个吧。后面一批旧衣裳也快到了,明天早上你再上山来拉一趟。”
  “行,翠莲嫂子做事是公认的麻利,等会儿我先去找她。”顾骁点了点头后又道:“尤哥的家具还有两个柜子和梳妆台,我明天还得跑一趟,顺便把替齐嫂子收的竹荪给她送过去。”
  叶宁对顾骁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只提醒道:“行,还有你的家具,趁着眼下没有什么别的事情要忙,你也抽空给搬到市里去。”
  顾骁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没事,我平常又不去市里住,多放一段时间也没关系,倒是这些建材,得赶紧运到市里去,那铺子租下也有段时间了,早点装修好,我们也能早开门做生意。”
  叶宁说服不了顾骁,只能作罢。
  载着旧衣裳回到村里后,顾骁当即就从村里找了五个干活麻利的婶子帮着洗衣服,一块五的工钱一出来,但凡是被他选中的婶子,那就没有不乐意的。
  顾骁特意带了一卷尼龙绳下来,这会儿在河边的柳树上随便一缠,就是现成的晾衣绳了,婶子们洗好的衣裳就这样晾在河边,下午日头大,用不了半天功夫就能晾干。
  安排好旧衣裳清洗的事情后,之后的几天时间里顾骁每天一趟地往市里送建材和竹荪。
  这天他送着竹荪到雅苑的时候,正好和开着拖拉机送竹荪回市里的齐恒前后脚到。
  齐恒先到的,他开着拖拉机刚进雅苑,就隔着原木色的栅栏就看到了自家小妹院子里晒着的一大片竹荪了。
  齐恒见状心中一惊,是谁!是谁动作这么快,这么多的竹荪,怎么着都不可能是小妹他们从市场上买回来的,他都跑得这么快了,竟然还有人能抢到了他前面?
  拖拉机发出的动静比摩托车可大多了,齐芳听到动静出来查看情况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自家二哥一脸怨妇样的盯着自己院子里晒着的竹荪看。
  齐芳解释道:“那是我托老尤的朋友从乐阳镇那边收上来的竹荪,有三十几斤干的,还有六七十斤新鲜的,你这边情况怎么样?”
  齐恒听完齐芳的解释,面色也好了起来,他拍了拍拖拉机车斗上高高捆着的袋子,得意地扬了扬头:“我这一趟可收了八十几斤干竹荪,不过这拖拉机一次只能拉这么多,明天我再送一趟。”
  齐芳满意地点了点头:“行,老尤请了朋友帮着把这批干竹荪给送到深市去,以后你一天送一趟,凑够一车的货我们就往深市送。”
  那边齐恒刚吭哧吭哧地把拖拉机上的竹荪搬进屋内,这边顾骁后脚就开着货车送竹荪过来了:“齐嫂子,这是今天的竹荪,都是干的,我特意给凑了三十斤的整数。”
  第185章 “老板,这条裙子我要……
  齐芳只看了顾骁带来的那几大袋子一眼, 就忍不住赞叹道:“诶,顾老弟你这竹荪晒得好,像这种不是特别干, 带着一点的水分的竹荪收上来正合适。”
  这竹荪也不是晒得越干越好,毕竟这裙边薄薄一圈, 越干就越脆,别说挤压了,就是上手拿的时候手劲儿稍微大一点,都会碰碎, 一旦裙边破了碎了, 那这竹荪也就卖不上价了。
  顾骁送来的竹荪摸着还有点软绵绵的, 这样的竹荪运输时外形上不会有损坏,这种干燥程度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自从家里开始做这收购竹荪的生意后,齐芳就卖掉了家里的一根金条,换了几千块现金在家里,这会儿回屋从包里数了一百八十元的现金给顾骁。
  顾骁也没数,接过钱就塞进了兜里,齐芳紧接着又道:“辛苦老弟你了,加上你和我哥送来的,现在已经攒了快三百斤干竹荪了, 我估摸着再有个两三天, 应该就能凑够一车的货了。”
  山市大部分的地方都没有专门收竹荪的,齐芳和齐老汉分散开在几个市场放出话说要收竹荪后,不少头脑灵活的人都不用人提醒,就知道自己去村子附近收购散货回来统一卖给他们。
  最后几个市场收上来的干竹荪,倒是比顾骁和齐恒两人收上来的还要多一些。
  也因为竹荪能也能卖出高价了,让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这几天市里和底下各个乡镇肉摊上的生意都比之前好上几分了。
  因为绝大部分人挣了钱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点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在现代这种犒劳可能是火锅、烤肉,而在八十年代,这犒劳就是买上一斤肉回家打牙祭,哪怕只有这么一顿能吃上肉,也足够让一家老小高兴上好几天了。
  齐芳这会儿提前给顾骁打了招呼,他回去后就有时间安排家里和厂子里的那一摊子事。
  叶宁平常只负责把控大方向,那些琐碎的事务都是由顾骁负责的。
  他们这一趟出去也不知道要在深市耽搁多久,服装厂那边的工资不用管,周巧珍她们当上厂长之后,他就把厂里的公户存折交给了她们保管,里面的钱足够给工人们发上好几个月的工资了。
  但是果园和养鸡场那边的工资得先发下去,其实依照叶宁的家底和名声,这工资就是晚一两个月发也没什么的。
  不过叶宁极为在乎这个,之前她就再三跟顾骁叮嘱过,说一定不能拖欠职工们的工资,这点工钱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职工们来说,说不定就是一大家子下一个月的生活费。
  虽然顾骁觉得职工们家里多多少少应该都是有点存款,应该也不至于一个月不发工资就断炊,但是叶宁都这么说了,他也一直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临走之前顾骁又问了一句:“那后面这竹荪还要继续收吗。”
  齐芳想都没想就道:“收,怎么不收,这竹荪轻易又放不坏,要是卖不掉,就让老尤放铺子里慢慢卖就是了。”
  顾骁一想也是,尤利民现在已经有了固定的铺子了,这店里总归是要备点存货的,就是不知道这竹荪和衣裳放在一个铺子里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景象。
  要是尤利民知道顾骁会这么问,那此时的他肯定会回——什么景象,当然是能赚大钱的好景象了!
  话说先前那么大一笔钱花出去后,尤利民他们就铆足了劲儿地想赶紧开门赚钱,几人在市场上奔波了大半天,又是打扫,又是布置店门,当天下午就把这间空了好几天的铺子给收拾出来了。
  当天晚上尤利民他们连招待所都没回去,就因为他的一句明天开业,一定要把这些衣裳熨得漂亮平整,几个大男人硬是守在铺子里,用熨斗熨了一百多条裙子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