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30节
洗衣裳叶宁暂时帮不上忙,等顾骁拖着一捆竹子回来后,她连忙从房间里翻出了之前安防护网时剩下的一卷尼龙绳出去帮忙了。
叶宁帮忙扶着竹子,顾骁抡着锤子把竹竿砸进地里,一边砸他还不忘问道:“叔叔和婶子住在山上会不会太偏了,要不要去村里住?”
因为两人的身份特殊,所以叶宁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用了,他们也不是常年住在山上,平常也会回老家,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顾骁本来想把村里的屋子翻修一下,再在旁边的地基上多建两间房子邀请叶宁的叔叔婶婶去自己家里住的,不过叶宁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面前,只转而道:“那婶子他们平常要有什么需要的,你让他们尽管开口,我晚上一般都在家里,多多少少也能帮上一点忙 。”
叶宁点头之余,还不忘叮嘱道:“我会和他们说的,你等会儿去市里送货也小心一点,我把雅苑的钥匙给你,晚上你就在市里睡,别跑夜路了,这些家具也没那么急,实在不行还可以等尤哥从南边回来后让他自己过来拉。”
顾骁笑道:“恐怕是不行,尤哥那边也还不知道要等几天,昨天我把家具送过去的时候齐芳嫂子可开心了,说等家具全部运到后,她要请我们去家里好好地吃上一顿呢。”
其实顾骁都已经尽量一笔带过了,事实是昨天齐芳看到那整车的家具时,满意得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
也因为顾骁先送的床和沙发,她当即指挥着家里人把房间里的床和座椅腾出来了。
在尤利民决定换新家具的时候齐芳就想好了,他们用好的家具,屋里这些才找木工做出来的家具就分给娘家的两个哥哥。
这可都是崭新的家具,他们当时可没少花料钱和工钱,任谁都不会嫌弃。
齐芳也计划好了,等回头家具都摆好后,一定要把家里的亲戚和朋友全都请到家里来好好招待一番,让大家都看看他们家的新家具。
要是这会顾骁说没时间,先不给齐芳送剩下的家具了,那她肯定是很失望的。
不过顾骁也不想叶宁担心,当即就从她手里接过了钥匙,并保证道:“好,我以后就一天跑一趟,晚上都在雅苑睡,绝对不再晚上赶路了。”
等顾骁表完态,叶宁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顾骁按照马玉书的要求,在院子外面搭了七八个用来晾衣服的架子。
想到院子里的十几袋旧衣裳,顾骁也建议道:“要是衣服很多的话,不如拿到村里去请人帮忙洗,只用给一两块钱的工钱就行了。”
叶宁点头道:“我知道的,现在院子里的衣裳还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不少,都加在一起,大概有个一万斤吧,光靠我们三个人确实很难洗完。”
顾骁闻言一惊:“这么多?都是你从大城市搜罗出来的?”
叶宁一早就想好了说辞:“也不算,大多还是从国外运回来的,国外的旧衣裳便宜。”
对着顾骁,叶宁也没隐瞒太多,直接道:“这些旧衣裳我所以的成本加在一起,就五块钱一斤,夏天的衣裳轻,一斤能有个四五件,冬天的外套重一些,两三斤一件的都有,不过质量也很好,重一些的都是棉衣和呢子大衣,我觉得这批旧衣裳只要卖出去,还是能挣到不少钱的。”
现代的旧衣裳卖价实在太便宜了,这会儿拿到这边来,叶宁就算不减少汇率差,直接给顾骁报他们的卖价,这价格也没到高到离谱的地步。
顾骁想到之前他们在深市,崭新的大衣和棉服卖百八十块都有人买,这进货价十来块的大衣的棉衣,哪怕回头只卖二十块钱一件,这里面的利润也不少了。
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二十来块钱就能买到一件样式体面,用料讲究的大衣或者外套,想来是没有人能够拒绝的吧?
要知道现在富起来的还只是极少一部分,像他们牛草湾三大队这样的农村,很多人连结婚的衣裳都要找亲戚朋友借,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应该没人会嫌弃旧衣裳不好的。
顾骁越想越觉得这这生意能做,当即就道:“可以的,先清理出来一部分,在尤哥回来之前,我先运到市里去试着卖一卖,看一看情况如何,要是大家都买账的话,回头我们和尤哥谈生意的时候,这价格还可以叫得高一些。”
叶宁点头,两人说完正事后也没多耽搁,顾骁想着自己现在出发,差不多中午就能把货送到,今天还来及的赶回来,所以搭完晾衣竿后他就急急忙忙地开车走了。
山上没有别的人了,马玉书也不用顾忌着说错话了,她一边唰着盆子里的衣裳,一边对叶宁道:“我觉得小顾不错,我很喜欢,你加油。”
叶宁笑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您就别起哄了,没看你一提这件事情,我爸的脸都黑了嘛。”
马玉书朝女儿挤了挤眼睛道:“他对所以可能会拐走你的人都没什么好脸色,但你又不能一辈子守着我们,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理你爸。”
叶卫明也知道妻子说的有道理,他也不想女儿一辈子孤寡,只不过是这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他一点心理都没有,女儿就开了窍了。
叶卫明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心态不行,刚才叶宁跟顾骁在外面搭架子的时候,马玉书已经数落过他了,他正在慢慢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只不过一时半会儿地还是没法转过弯来,只能沉着脸闷头揉搓手边的衣裳,那用力程度,就好像盆子里的衣裳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样。
叶宁和马玉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
时间还早,叶家三人配合默契,一上午就洗出了几大盆子的衣裳来,晾满了外面刚搭的架子。
看着满满几大竿子的衣裳,马玉书甩了甩酸疼的胳膊,满意地点头道:“还好先前为了你市里的店铺,咱们买了不少的塑料衣架,不然这会儿我们衣服洗完了还不知道该晾哪里。”
叶宁揉了揉肚子,只关心自己的午饭:“也中午了,我们是在这边做饭还是回去做?”
“就在这里做吧,你带我回去拿点肉,等会你再去养鸡场把江钰接上来,说起来我也有好几天都没有见到她了。”
叶宁想了想又道:“那我顺便再搬几十斤米过来吧,之前和周大海他们说好了会把江钰的口粮给他们送去,这一忙起来就忘了。”
马玉书闻言不忘提醒道:“只拿米也不行吧,要不然再给拿上两块腊肉?”
村里人吃肉节省,三五片腊肉就能炒一大盘子菜了,江钰饭量也不大,两块腊肉也足够他们吃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叶宁可有可无的点了点头:“也行。”
等会现代拿了米面腊肉后,趁着马玉书煮饭炖汤的功夫,叶宁开着车去了养鸡场。
“叶姐姐!”此时江钰正在养鸡场旁边的菜地里拔草,听见汽车引擎熄灭的声音当即就双眼一亮,跟个小炮弹一样冲到了叶宁身边。
山上空地多,周大海他们为了平常吃菜方便,在旁边围了一小块菜地出来。
因为菜苗种得晚,现在还没菜可以吃,但是江钰是个闲不住的,平常没事干的时候就守在菜园里拔草捉虫,这孩子的勤奋程度让周大海他们这种大人都觉得惊讶。
叶宁佯装没看到江钰特意藏在身后的小泥手,笑着道:“你马婶子回来了,让我接你过去吃饭呢!”
第177章 被叶家人念叨着的尤利……
见江钰瞪着大眼睛愣怔着没有回应, 叶宁蹲下身,替她拍掉了头顶上沾着的豆角花,牵着她回房间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
怕江钰会不自在, 在她换衣服的空隙里,叶宁还说了马玉书很牵挂她, 才刚回上山就让她来接人了。
说实话,以前江钰对于马玉书是有一种对母亲的濡慕之情,不过在知道对方是叶宁的亲戚后,她心里又生疏了起来。
不是马玉书对她不够好, 而是对方对她太好了, 让她觉得受之有愧, 这要是放在现代,就是配得感太低了。
叶宁也知道小姑娘在原生家庭里待了七八年养成的性格和三观不是自己三五天就能校准过来的,只能循序渐进的慢慢引导她转变思想。
至少这会儿她让江钰去上山吃饭,对方没说自己在养鸡场和周大海他们随便吃点咸菜稀饭就行了之类的话。
说到周大海,叶宁总算是想起了后备箱里放着的大米和腊肉,当即就把正在库房里清点鸡蛋数量的周大海喊了出来。
“大海哥,我把江钰未来一个月的口粮拿过来了,你来看着收捡起来。”
虽然知道叶宁素来大方,但是看着放在脚边的一大袋子米和两大块那肉, 周大海还是不由得一惊:“这么多?”
“小江钰这么小, 饭量也就只比小猫强一点,一个月有个十来斤粮食就够她嚼用了。”说完周大海又看向了那两块腊肉,咽了咽口水不舍道:“这肉……这肉留一块也尽够她吃了。”
现在的人只盼着吃饱,中午晚上餐餐吃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周大海寻思着他们也不占江钰的便宜,回头隔三差五切几片腊肉和菜一起炒了, 江钰吃肉,他和老三也能跟着混上几口带肉香的菜,这就已经是顶顶好的事情的了。
叶宁摆了摆手道:“没事,这米和腊肉都是能放的,你们也别省,要经常煮来吃,回头我再跟顾骁说一声,让他时不时地从镇上给你们带点新鲜肉回来。”
“我拿这些肉和粮食过来,也不止是为了江钰,你和三哥做事认真负责,我也是看在眼里的,只不过现在鸡蛋和鸡肉的销售还没走上正轨,养鸡场也没太多的盈利,我暂时没办法给你们加工资,只能在吃食多想着你们一点了。”
其实养鸡场这边叶宁并不常来,这么大一片地盘,散养着小两千只鸡,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人能清点清楚的。
要是周大海他们心思不正,两人负责养鸡场的一应事务,只要他们愿意,觉得是可以时不时地抓只来打牙祭或者卖掉换钱的。
但是养鸡场也开了这么长时间了,目前叶宁是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加上周大海他们眼下还多了个往镇上送鸡的差事。
叶宁不好在他们刚干两三个月的时候就给他们加工资,就只能从伙食上入手了,毕竟现代很多公司也是有餐补的,她隔段时间送点肉来给周大海他们改善一下生活,花费不到多少钱,就能让他们跟死心塌地的替自己干活,可以说是再划算不过了。
叶宁这话说得漂亮,把周大海这个大男人感动得两眼通红。
这种出手大方,还体贴员工生活的老板,可真是不多见了。
周大海把叶宁送来的米倒进了装粮食的米缸里后,又小心翼翼地把两块腊肉挂到了他们房间的房梁上。
本来是该挂在旁边的厨房里的,不过山上小动物实在太多了,一到晚上,松鼠、黄鼠狼什么的都出来了,这肉步放在眼皮子底下他还真不放心。
叶宁送来的这个腊肉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顺便弄点蒜苗或者豆角炒一炒,那味道就香得让人恨不得把舌头都给吞下去。
巧的是中午山上也有腊肉,不过这腊肉和腊肠没被马玉书用来炒菜,而是直接水煮了端上桌当凉菜凑数。
考虑到现在的人吃饭不爱铺张浪费,马玉书也没弄太多的菜,一大砂锅的老母鸡炖蘑菇,一道用叶宁之前从山上背回来的茄子做的肉沫茄子,一盘子腊味拼盘。
两个菜一个汤,因为山上的柴火灶大,分量也十分可观。
马玉书听到院外关车门的声音后,就知道是江钰到了,当即就摘下围裙上菜了。
叶宁把手里的车钥匙往江钰手里一塞,就进厨房帮忙了。
江钰也想帮忙,但是见灶屋没有别的菜盘子了,只能攥紧手里的车钥匙,一脸紧张地颤声着跟叶卫明和马玉书打招呼:“马婶婶,叶叔叔……”
叶卫明听妻子说完江钰的遭遇后,心里对这孩子也是心疼得紧,这会儿见孩子抠着手指低着头,一副十足紧张的样子,他几乎是调动起了脸部所有的肌肉,才扯出了一个勉强算得上和蔼可亲的笑容:“诶,这孩子可真乖。”
马玉书把手里的一大盆汤放在餐桌上后,又连忙笑着招呼道:“乖孩子,别在院子里站着了,过来吃饭吧。”
江钰点了点头,一脸腼腆地进了堂屋。
四人坐下后,马玉书怕江钰怕生不好衣裳夹菜,率先就往她的碗里夹了一只大鸡腿:“多吃点,这鸡汤里的蘑菇还是之前我们一起去捡的呢。”
江钰低头尝了咬了一口鸡腿后,哽咽点头道:“嗯,很香!”
继上一次在镇上叶宁给她夹鸡腿肉之后,这是江钰长到这么大,第二次吃到鸡肉。
只一口,江钰瞬间就理解了供销社为什么会大量地收购鲜蘑菇了。
这蘑菇炖鸡汤,确实异常鲜美,都说城里人舍得吃,果然如此。
说来也是好笑,从江钰四五岁开始,她就开始和村里的大孩子们一起上山捡菌子了,但是她却一次都没尝过这菌子的味道,就因为家里穷,她后娘把一切能卖钱的东西都看得比眼珠子还重,她但凡是哪天少带了一些菌子回来,就少不了一顿毒打。
马玉书他们见江钰这样,也知道她这是想起了以前的事情,看着小姑娘瘦得皮包骨的手腕,她只能忍着心酸疯狂投喂,恨不得就只这一顿饭,就把对方喂胖好几斤。
叶宁见江钰的碗里的小山就没下去过,也省了给她夹菜的功夫,转而关心起了她生活上的问题:“你在下面住着习惯吗?”
当时把江钰接回来的时候,叶宁只想先找个地方给她安顿好。
后面她仔细想来,又觉得这个安排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妥的,不是她怀疑周大海和周老三的人品怎么样,主要是对方到底是两个大男人。
养鸡场连水井都没有,像这种天气比较热的时候,村里人的男人都是直接脱了衣服就往河里钻,之前叶宁就没少在村口的河边看到下河玩水的半大孩子。
大人们要讲究一些,就是去河边洑水,也回会挑傍晚视线不好的地方,但是山上就周大海他们两个,也没别的人,说不定他们就不会顾忌那么多了。
江钰虽然瘦小,但到底也是个小姑娘,和两个大男人住在一起,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方便的。
江钰不理解叶宁好好的为什么这么问,心中忐忑不已,赶忙咽下嘴里的菜点头道:“习惯!您买的床睡着很舒服,周大叔他们对我也很好,也不让我干重活,吃饭的时候怕我吃不饱,总是一个劲儿地给我夹菜。”
说实话,这几天江钰接受到的善意,已经远远超过之前八年的总和了。
叶宁点了点头,又问:“那就好,你先在下面将就着住上一段时间,等回头我的朋友从南边回来之后,我在镇上买套房子,然后你就搬到镇上去住行吗?”
尤利民在镇上的房子是已经竣工了,按照他上次找叶宁赊账的时候表达出来的意思,大概就是等他从南边回来后,就会开始售卖镇上的房子了。
叶宁依稀记得尤利民那两排六层居民楼足足有两百来套房子,他自己不缺住的地方,剩下的肯定都是要往往外卖的。
这乐阳镇地皮的价值远远比不上山市,叶宁估摸着尤利民要想尽快收回成本,肯定是不会卖太高的价格,回头买上一套作为自己在镇上的落脚处也不错。
唯一的问题就是江钰一个八岁的小姑娘,也不知道她敢不敢一个人在镇上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