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我家木门通七零> 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12节

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12节

  等到周巧珍她们正式上工的头天晚上,于木匠他们又赶制出了十张高低床。
  叶宁得到消息后,特意去做木工的厂房看了一下,和之前的凳子,桌子不同,这里的每张床都打磨得光滑平整,床梯的榫卯处于木匠他们还特意加了木楔加固。
  叶宁用力晃了晃床架,纹丝不动,不由得打从心里赞道:“于师傅,你这手艺真是没话说!”
  于木匠笑着保证:“你这点力气要都能晃坏,那我老于也不用活了,您放心,这高低床用料结实,我们已经试过了,我们父子三人站上面跳都没有问题,用个二三十年肯定是妥妥当当的。”
  叶宁也跟着笑了笑:“行,剩下的床也不能松懈,工人们都等着睡呢,您这里要是缺什么东西,随时跟我说。”
  于木匠擦了把汗,小麦色的脸上露出笑容:“好,我肯定不会和你客气的。”
  让周爱国他们把这十张床搬到职工楼后,叶宁又拿起纸笔制定起了厂规。
  好在乐阳镇有好几家工厂,厂规这个东西一直都是差不多的规定,按照旁边纺织厂的厂规,叶宁在本子上一一写上。
  上班不许迟到早退,每月休四天,事假扣当天工资,病假扣半天工资,全勤两块,加班费一点五倍……
  正式开工当天,叶宁把写好的厂规贴在厂房门口,都不用她催,大家就主动围上来了。
  担心大家第一天实操出问题,叶宁今天是准备盯完全场的,等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她就把人叫到一起准备开会了。
  叶宁以前实习的时候,最烦公司一天早中午三次会了,但是没办法,缝纫机使用起来也是有危险的,她得把注意事项给大家说清楚。
  “厂子刚开工,领导班子不好组,我给你们分成四组,每组一个组长,一个月后,从里面挑干的最好的两个人当车间的正副主任,下面我宣布四个组的组长,一组周巧珍、二组左淑珍、三组陈素芳、四组齐桂香。”
  四个人都是之前考核时技术最好的,但是技术这玩意不代表管理能力,宣布完四个组长后,叶宁也不忘把丑话说在前面:“当然了,这组长的人选只是暂时的,后面我会看大家的表现调整,总之能者居上,咱们厂子才刚建成,各个岗位都有空缺,大家好好干,机会还是很多的。”
  第155章 叶卫明可不愿意自己一……
  叶宁的这一剂鸡血一打下去, 工人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
  周巧珍她们这几个组长心里也生出了几分紧迫感,这还是她们第一次当领导呢,可得好好干, 守住自己的位置。
  虽然现在看来当组长也没什么特别的,她们和其他人一样, 也是要上工的。
  叶宁规划了一下大家的工作流程,把所有的工序都拆分开了,每一组里再安排一两个人缝制同样的部位,流水线的工作模式, 大家只用埋头缝纫同一个流程, 适应过后心里就有底了。
  缝纫车间这边都开工了, 其他工序也不能闲着,这天下午,顾骁从市里拉回了一大卷铁皮。
  这铁皮是要钉在整烫台上的,木质台面不耐烫,上面得铺一层铁皮隔热。
  乐阳镇太小了,铁皮这样的东西,得去市里的钢铁厂买。
  等顾骁他们把铁皮从货车上卸下来后,于木匠当即就带着两个儿子把铁皮铺到整烫台上钉好了。
  叶宁摸着光滑的铁皮台面,满意地点了点头。
  等厂里的这一摊子事情都安排好了后, 叶宁才有功夫关心顾骁:“吃过饭了没?这会时间还早, 也不知道食堂有吃的不。”
  顾骁老实地摇了摇头:“没吃呢,买这卷铁皮排了一会儿队,放家具也耽搁了一会儿。”
  因为顾骁要去市里,叶宁想着反正都顺路,就让他先把家具拉了一部分过去。
  一辆大货车,塞得紧一点, 刚好能够装上一整桌椅和沙发。
  床还带不走,只能回头他再多跑几趟了,反正是先紧着叶宁那边的家具搬。
  说到这里,顾骁又忍不住笑了笑:“我搬家具的时候齐嫂子正好在小区里散步,看到沙发后也喜欢得紧,还可惜自家的家具买早了,不然也能请你帮忙买了。”
  顾骁当时没说什么,只在心里暗自嘀咕,这沙发的样式还不算特别,等回头他把那雕花大床送到市里后,齐芳看过后肯定会更加遗憾。
  叶宁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这倒是没什么,正好我还有事要请尤哥帮忙,回头我抽空去市里一样,齐嫂子要是喜欢,我给我那朋友打个电话,再买一套就是了。”
  这段时间厂子这边事情太多了,现在服装厂也没个厂长,顾骁也有别的事情要忙,这边什么事情都得她盯着,她都没机会回现代了。
  不够叶卫明和马玉书现在既然也能跟着叶宁过来了,那两人这边的户口也得赶紧落实了。
  叶宁还记得尤利民之前说过,他有门路帮人落农村户口,正合适她父母眼下的情况,只要这件事情能办下来,一套家具算得了什么。
  见叶宁不欲多说,顾骁也没多问,只是和她说起了找小工修工厂围墙和大门的事情。
  材料是前几天就买了运过来了,现在就在纺织厂外面的空地上放着。
  之前大家想买水泥只能在小作坊买,这一年因为大家对水泥之类的建筑材料需求高了,市里又开了一家规模很大的水泥厂。
  顾骁得到消息后就去排队了,这次不但一口气买到了修工厂围墙和铺设地面要用到的水泥,还顺带着把果园水渠要用的水泥也给一并买了下来。
  因为他买的数量不少,水泥厂那边也安排了送货,现在只要找到熟练的水泥工就能开始施工了。
  不过这么一通买买买下来,叶宁之前交给顾骁的钱也见了底。
  叶宁看过账本后,从自己随身的包里掏出了另外一张存折要递给他。
  顾骁见状连连摆手:“眼下该买的都买了,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倒是服装厂这边,以后花钱的地方多,这存折你自己收着吧。”
  叶宁忍不住皱眉:“怎么没有花钱的地方了,回头你请工人干活不用发工资吗?厂子这边的,果园那边的,需要不少人手呢。”
  “人工花不了多少钱,你不是让我把山上的公鸡卖了吗,回头也能卖不少钱呢,给工人工钱应该是够了的。”
  顾骁不知道叶宁手里有多少张存折,不过他在心里大概算了一下,对方今年买地,建果园,建厂、买房的,少说也花了快一百万了。
  对了,还有厂房里的这些机器,听说都是金疙瘩,加上这些,说不定已经花了大几百万了,一想到这些花销,说真的,他都忍不住替她觉得焦虑了。
  “对了,齐嫂子的服装店开起来了,她请了郑老七的妻子帮着守店,我和她说了服装厂开工的事情了,她让我们回头去市里的时候,顺便给她带几十件衣裳过去。”
  顾骁没说是自己想让叶宁尽快回本,连厂里做出来的衣裳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就跟齐芳说了。
  齐芳出于对叶宁的信任,也没多说,开口就说送几十件过去。
  叶宁倒是有些为难了:“现在厂里就只做了一款裙子出来,怕是不好卖,我想的是等款式多了,再往市里送的。”
  叶宁这服装厂规模不大,又不是二十四小时生产,她算了一下车间的一天产出大概在六百条到八百条左右,当然了,这也有大家还不算特别熟练,效率没有完全起来的原因,等到大家都上手后,每天的产出大概能在一千件左右,要是衣裳的缝制工艺复杂了,可能还会少一点。
  这么多的衣裳,只靠着齐芳那么一家服装店卖肯定是不行的,叶宁想的是回头去市里问问,看有没有上规模的批发市场,到时候在批发市场里租个铺子,走厂家直批的路子。
  现在的服装市场还是很好的,只要能够做出口碑,就以她这个小厂子的这点产出,是完全不用担心滞销的。
  不过现在叶宁手头也没特别多的余钱了,只能先紧着她从现代带过来的这些布料用了,等这批布料和辅料消耗完后,衣裳也能做出不少了,等这批衣裳卖出去后,就能有余钱从这边进布料生产了。
  工厂开工两天后,叶宁从周巧珍组里抽了一个心细的小姑娘出来负责样衣打版。
  要不说这没有经验就不行,叶宁这个门外汉支棱起来的服装厂现阶段而言就是个草台班子,一切都要摩挲着来,每日的生产安排都得她提前一天去库房查看过布料存货后,再在存放纸样模板的地方把合适的款式挑出来,随后再让裁剪工裁衣片。
  之前叶宁不知道样衣的重要性,昨天做出来的碎花长裙袖子缝接处太窄了,做出来的裙子试穿过袖子勒得慌,今天她就学聪明了,正式开工后知道先做样衣调整了。
  在服装厂连轴转了几天后,叶宁算是看明白了,这事情永远都做不完,她还是先回现代一趟吧,算算时间,家里那一摊子事应该是已经忙完了。
  服装厂这边,就只能暂时摆脱顾骁给盯着了。
  果园水渠那边有杨长生他们盯着,倒是出不了什么事情,顾骁在这边盯两天倒也可以,反正车间要生产什么款式的裙子叶宁已经提前安排好了。
  叶宁骑着摩托车上山的时候天都快黑了,她特意放慢了速度,经过半山腰的时候倒是没有惊动周大海他们。
  把摩托车停在院子里后,叶宁就急匆匆地摸出手电筒回了现代。
  叶宁这一去就是半个月,马玉书他们早就等急了。
  这会儿看到她回来,两人都很高兴,叶宁却是刚回来就立即催促道:“走走走,咱们抓鸡去。”
  叶卫明很想告诉女儿自己已经连着去镇上卖了好几天的鸡蛋和大公鸡了,她要再不回来,他就要琢磨着把母鸡也给卖掉一部分了。
  不是他偷懒,实在是地盘就那么一点,鸡大了养不住了。
  趁着晚上鸡都在窝里睡觉,叶家人没费什么功夫就把地里的几百只母鸡给抓起来了。
  马玉书和叶卫明抓鸡,叶宁就负责一筐一筐地把鸡往那边运。
  养在上山的鸡长大了之后,周大海他们闲着没事又重新砍了竹子在山上扎了密实的篱笆,养鸡场离小屋有一段距离,摩托车骑着动静太大,叶宁只能用平板车一次四筐的往下面运,到地方后就掀开盖子把鸡从竹篱笆外扔进去。
  来回跑了二十来趟,叶宁才总算是把所有的鸡都给送完,至于明天周大海他们睡醒看到多出来的鸡,会不会觉得惊讶她已经累得顾不上了,只能回头见了面再解释了。
  一番折腾下来,叶宁也是累了,倒在床上就眼前一黑,直接睡了个天昏地暗。
  叶宁忙活着服装厂那摊事情的时候,叶卫明他们也没闲着,不但请人修了屋顶和护坡,还在附近几个村镇收了一批鲜桃回来加工。
  去年生产的水果罐头一直都在往外卖,如今也没剩多少存货了,这半个月生产出来的罐头正好补充存货。
  叶卫明和马玉书已经仔细盘算过了,现在木门也算是接受他们了,以后他们虽然不会像女儿那样经常往那边跑,但偶尔应该也是要过去一趟的。
  服装店还好,小镇上用人成本不高,一个月两千多块钱就能请到一个有销售经验的人帮着看店,马玉书倒也能脱得开身。
  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水果加工厂那边了,眼下正是桃子上市的季节,要存够之后一年售卖的货品,这一个月厂子那边肯定是不能停工的,如此一来,负责加工厂的叶卫明暂时就没办法跟着一起过去了。
  叶卫明可不愿意自己一个人留在现代,遂积极建议道:“要不我们请个人帮忙管理?”
  第156章 现在金价高,他卖了不……
  叶宁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 听到开门声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醒来时看着黑乎乎的屋子,还有些恍惚。
  马玉书想着女儿睡了这么久应该醒了, 果不其然,她刚打开门, 就和揉着眼睛的女儿对上了视线。
  马玉书柔声道:“可算醒了,饿了吧,饭菜还热着呢,赶紧起来收拾收拾下楼吃饭。”
  叶宁脚步虚浮地踱着步下了楼, 她刚回来, 马玉书正是最溺爱她的时候, 已经提前给她把饭菜都摆上桌。
  叶宁坐下后狼吞虎咽地塞了好几口饭菜下肚后,才含糊问道:“爸呢?那么多鸡一晚上就消失了,村里的人有没有说什么?"
  马玉书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说什么,自从我们圈地养鸡开始村里人遛弯都不爱往这边来了,回头有人问起,就说卖了,谁会闲得没事去较这个真。”
  叶宁闻言点了点头,还没忘记自己问的另一件事情:“那我爸去哪了?”
  说起这个马玉书就一肚子牢骚:“我和你爸准备下次跟着你一起去那边玩一玩,他去镇上卖鸡蛋, 顺便找能帮着盯着加工厂那边的人了, 要我说实在没有必要,我和他轮换着过去也是一样的,但是你也知道,你爸这两年越来越执拗了,我也只能顺着他。”
  叶家的这个加工厂产出很少,去年生产出来的罐头, 叶宁还往那边拿过,要马玉书说,这厂子还是自家人看着放心,回头找个外人来管厂子,厂子里少一箱罐头都不好解释,到时候还得绞尽脑汁想借口搪塞,平白给自己添些麻烦。
  然而叶卫明打定了主意,叶宁和马玉书只能随他去了,大不了他们不往那边拿罐头就是了。
  “我们休息两天再过去,正好顾骁的妹妹等两天的生日,我答应过她要给她买个大蛋糕。”
  安排完过去的时间后,叶宁又絮絮叨叨道:“虽然现在那边查得没有这么严了,但是你们过去没户口还是很危险的,我准备找尤利民帮忙给你们弄个户口,在户口下来之前,你们过去后也别到处晃悠。”
  马玉书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哪有什么好晃悠的,我就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那个时候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到处都灰扑扑的,我过去就是去山上捡菌子的,其他的事情我可没有兴趣。”
  马玉书说的是大实话,不过她既然暂时没有下山的打算,那叶宁就只能先把她安排在山上的小屋里。
  山顶附近的地都被叶宁给围了起来,养殖区不在这边,平常顾骁他们没有得到通知,有事没事也不会往山上来,马玉书他们住在山上最好。
  叶宁买了太阳能电灯,又紧急去镇上买了一套家具,把小屋的房间布置了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