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90节
娄爱民给批了十吨的钢筋,顾骁的货车一趟运不完,只能去找尤利民帮忙。
尤利民从深市回来后,就在山市租了个摊位卖衣裳和甘蔗。
这深市的甘蔗味道很不错,一根三四斤重,尤利民卖一块钱一根,也有不少人买。
那牛仔套装和□□墨镜就更不用说了,山市的小年轻有几个见过的,但凡是手里稍微宽裕一点的,都当了这第一批的尝鲜人。
顾骁直接去尤利民他们投宿的招待所,让前台给尤利民留了话,让他回程的时候去钢铁厂帮自己运一些钢筋回去。
尤利民要在镇东修商铺,一直也在打听哪里有钢筋卖呢,然而这玩意儿实在不好买,他找了在机械厂上班的大舅子齐辉,让对方帮他留意着,如今也才收了几千斤钢筋的条子。
叶宁要修的厂房那么大,娄爱民给的十吨钢筋肯定是不够用的,只要有条子,这钢筋的价格也不算高,七百五一吨的价格,对于顾骁来说,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物美价廉了。
钢筋装上车后,顾骁也没急着离开,而是往收自己条子的主任手里塞了两包好烟:“我买这钢筋回去是给归国华侨建厂房的,镇里批的这点钢筋根本不够用,您说我要想多买一些钢筋,还有没有别的法子呢?”
负责人一下子就听懂了顾骁的弦外之音,不过厂子外面排着队想买钢筋的人多了去了,他哪能就因为这么两包不值钱的烟就开口提点顾骁呢。
顾骁十分眼尖地注意到了对方捻了捻手指,当即就又背着人往对方手里塞了两张大团结,随后才压低声音道:“还请您给指条明路。”
“咳咳,这个嘛。”把手里的两张纸钞装进兜里后,对方总算是松了口,清了清嗓子道:“我们厂里每年也会留一些额度应急,眼下已经是年末了,倒是还有一些剩余,不知道你还想买多少。”
来之前顾骁已经问过施工队的队长了,叶宁买的地宽,也要求厂房建得宽敞,现在钢材不好卖,也就不要求什么二三层的厂房了,一层就行。
饶是如此,要想按照叶宁的要求建成一座两千平的厂房,至少也得三十几吨的钢材,这还是在施工队改过图纸,有意减少钢材用量的情况下。
顾骁沉声道:“要是可以的话,我想再买三十吨钢筋,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
毕竟钢筋这玩意这么难买,要能一次多买点总归是好的,就算这次用不完,回头修建食堂和职工楼总归是能用得上的。
第119章 这房子该上梁了,不知……
山市钢铁厂作为西南规模最大的钢铁厂, 自然不可能连三十吨钢筋都凑不出来。
不过凑得出来是一回事,愿不愿给是另一回事,负责人意有所指道:“钢材那肯定是有的, 就是这价格……”
顾骁赶忙开口道:“价格不是问题,主要是我能把钢筋买回去交差!”
对方扯了扯嘴角, 直截了当道:“我在钢铁厂干了大半辈子了,还算有点人脉,我看你这个小年轻为人多豪爽的,我也不给你来那些虚头巴脑的, 直接和你说吧, 一千块钱一吨, 你要是同意,别说三十吨了,就是五十吨,六十吨,我也能想办法给你弄到!”
一千块这价格可谓是很贵了,仔细算一算,对方一吨钢筋都快多要一半的钱,绝对是狮子大开口了。
不过钢筋这玩意儿在市里又是独一份的存在,销售科主任平常慢慢卖, 多多少数也能卖出去一些, 只不过难得遇到一个像顾骁这样的大户,自然是要抓紧机会了。
自打顾骁和叶宁认识后,也算是经历过不少事情了,他自然不会傻到别人说多少就给多少,当即就一脸为难地摇了摇头:“一千一吨太贵了,说到底我也只是帮人跑腿的, 这么大的事情我做不了主,我主家肯定也不会同意这个价格,要是能便宜一些,我倒是有把握能劝一劝。”
怕对方不把这单生意当回事儿,顾骁还不忘补充道:“请我做事这位华侨手里是有钱,买了二三十亩地建厂子呢,买钢筋也不只是一锤子的买卖,后面还要建食堂和职工楼呢……”
销售科主任也是个人精,见今天恐怕没办法把这块肥肉吃到嘴里了,当即就又转了话头:“说起来能在现在回国投资的华侨也是爱国人士,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寒了心,这样吧,我找上面的人说合说合,尽量给你个低价如何。”
没得到个确切的答复,顾骁心中也不满意,直接上压力:“不知这低价大概能低多少,要是低不了太少,我还是不继续耽搁了,早点回去把事情说了,老板也能早点想别的办法。”
一听这个别的办法,销售科主任就觉得头疼,现在到底是政策不一样了,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
之前石崇和崔维诚两人合伙在市里买下了一块地,说是要修商品房,六层楼的房子,要修十来栋呢。
当时钢铁厂的人想着这么大的工程,这材料肯定要找自家厂子买吧,这上万吨的钢筋要是能卖出去,他们厂子一整年的产能都能给包圆了。
石崇来厂子里买钢筋的,销售科主任虽然也给报了高价,但是八百五一吨的价格,已经比他这会儿给顾骁报的价格便宜多了,一吨就只赚一百块钱的差价。
原本他们都以为这单生意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没想到石崇和崔维诚的人脉那么广,前脚嫌他们价格贵,后脚就去联系隔壁市的钢铁三厂了。
要说隔壁三厂也是贱皮子,明明是独门生意,非要上赶着,不但以八百一吨的价格把钢筋卖给了石崇他们,还屁颠颠的包揽了运输的事情。
这会儿顾骁说他上面的老板也是华侨,销售科主任只觉得头疼不已,这些归国华侨,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好拿捏的主,他要是咬死了不降价,恐怕就赚不到这单生意的钱了。
“九百一吨,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便宜的了,我可以安排厂里的车给你把钢筋运到乐阳镇去,你想想,这是不是也能省下你们不少功夫。”
因为买钢筋是大头,顾骁今天出门的时候不但带了叶宁给的三万多块钱,还把自己这次分到的钱也给带上了,心里想的就是最好能把自己城东建房子的钢筋也一并买了。
这会儿对方一下子降了一百块钱,他当即就拍板了:“九百就九百吧,我再定四十吨。”
两人达成默契后,顾骁顺利拿下五十吨钢筋,钢铁厂出车,要等几天才能凑够剩下的四十吨。
总共五十吨钢筋,花了顾骁四万五千块钱,拎着空了不少的钱袋,他留下乐阳镇的详细地址后,还不忘开着已经满载的货车去尤利民摆摊的地方,和对方说了不需要他帮忙运货了的事情。
听说顾骁一下子买到了五十吨钢筋,尤利民馋得都快流口水了:“九百一吨也不贵啊,我也想买钢筋,一直没找对路子,顾老弟,你一定得把这位钢铁厂的主任介绍给我认识,我这修商铺也需要不少钢筋呢!”
这也不是多为难的事情,顾骁直接让尤利民上车,他又带着人回了钢铁厂。
对着因为他去而复返而一头雾水的钢铁厂主任说了尤利民也想买钢筋,并且还数量不少的事情后,顾骁一直等对方同意以九百一吨的价格把钢筋卖给尤利民后,他才放心地和两人分别,运着车上的五吨钢筋回了乐阳镇。
钢筋运到工地后,水泥,砖瓦,每一样都不能等。
此时施工队已完成地基平整,正等着材料进场开工呢,这两天顾骁光忙着运货了,连果园那边都没顾得上。
不过果园那边事情简单,叶宁从红星大队请的本来都是干活的好手,两人用旋耕机把地深耕过一遍后,扛起锄头就开始起垄开沟了。
干惯了农活的老农,一双眼睛就是尺,那一条沟开得直溜溜的,保管谁来了都挑不出半分错处。
果园的防护网也全部安装好了,顾骁抽空回去给负责按网的何凤敏几人发了工钱,看着已经开了一小半的沟,满意的载着一车红砖回村里了。
厂子和果园的那两大摊子事情勉强算是走上了正轨,他自己镇上的房子不急着动工,得先把山上叶宁交代的房子先盖出来。
乡下人盖房子就用不着钢筋了,有砖瓦和水泥就足够了,至于顶上的房梁,之前修路施工队砍了不少树,都在路边堆着,随便拖几根上山就足够用了。
顾骁再次找到周新文,希望他能再帮帮忙,帮自己盯着把山上的五间平房给建好。
是的,山上的地便宜,叶宁用起来也不心疼,为了之后在这里囤货,她大手一挥,就要求顾骁帮自己建五大间平房,每个房间的面积都要按照顾家大堂屋的面积来。
顾骁虽也觉得棘手,但已经习惯了尽力满足叶宁的要求,他自己没修过水泥房子,别说他了,就是整个牛草湾三大队,都没有叶宁说的那种主体用红砖,墙体里外都要抹上水泥面的水泥房。
周新文经常去公社,也见过别人修房子,这会儿直接被顾骁当成救命稻草了。
当然顾骁也不会让周新文白干活:“修房子少不了要请人帮忙,我看大山叔他们就很合适,我们找上十来个人一起动工,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房子的主体建好,这工钱给得比修路还高呢。”
“这山里的防护网也要开始安装了,回头让婶子她们都上山去帮忙,就帮着挖挖坑,插竹竿,固定网子,都是些轻松活,一块钱一天,也能赚不少钱呢。”
周新文又不是视金钱如粪土的人,这好几份能挣钱的工作摆在他面前,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行!我帮你盯着,明天一早我就找人带上家伙什上山先把地基上的树给砍了。”
考虑到之后要用,路修好后叶宁并没把之前修路用的工具拿走,一百来件家伙什,修路途中损坏了几样,剩下的都在顾家的杂物堆着。
说来还有些不好意思,现在顾家的杂物间堆得都是叶宁的东西,锄头、镐子、锯子什么的都不说了,还有许多捆尼龙网,杂物间堆不下的都直接堆在了顾家的院子里。
不是之前搭的工棚不能堆,主要是在现代放个纸箱子在店门口都会被人捡走,现在乡下人更是没有多少的素质和道德,尼龙网这种少见的东西,叶宁只要敢堆到外面,只有一晚上,就得被人偷光。
这可不是叶宁夸张,按照叶卫明说的,之前他在乡下帮人修房子,那水泥和砖头堆在路边,一晚上就会丢很多,你就是看着隔壁邻居刚用水泥铺了院子,知道是对方偷回家了,没抓到现行人家也是不会承认的。
周新文也是知道其中厉害的,上山干活第一天,就再三叮嘱了大家要看好带上山的家伙什。
“这些东西都是人家叶小姐花钱买的,可不能因为不是自家的东西就不爱惜。”
人都是有私心的,这次盖房子需要的人不多,周新文就挑着自家儿孙和与自家关系亲近人家的年轻一辈凑齐了十个人。
至于安装防护网,大家不知道叶宁租的地在哪里,得顾骁先拿着地图上山做好记号了才能开工。
顾骁在山上做记号的时候,周新文他们也没闲着,为了尽快完工,他们直接带了米面上山,中午就在山上挖土灶煮饭,吃完饭后就立刻干活,可以说是很对得起叶宁给的工钱了。
这十个人的工钱,顾骁是按照镇上施工队的标准给的,都算大工,一天两块,因为这份称得上丰厚的工钱,包括周新文在内的十个人,就没有一个人是惜力的,那平整地基的石碾子,那是拉着滚了一圈又一圈。
顾骁圈地圈到旁边的时候还留下多待了一会儿,本来想的是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没做好,结果周新文他们做事太仔细了,他硬是一点错处都挑不出来,只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村里没有专业的施工队,谁家建房子都是村里请人帮忙,汉子们又都是做惯了的熟手,做好标记后,周大山他们干活的效率一下子就变快了。
只用了半个月,这五间房子就只差上梁铺瓦了。
赶在除夕前,叶宁带着年礼过来了一趟。
叶宁也不是个傻的,过来之前她就想到山上的房子应该已经动工了,特意选在晚上过来了一趟。
看着木门旁边三十来米的地方已经修好大把的房子,她心甚慰啊。
怕和上山建房子的人遇到,叶宁第二天天不亮就过去了,走到山脚才和准备上山的周新文等人碰上面。
见到叶宁后,施工队的人都很高兴,周新文更是直接出声招呼道:“叶小姐,你回来了,抽空你上山看一看吧,山上的房子我们快修好了,昨天我还在和小顾说,这房子该上梁了,不知道你要不要庆祝一下。”
“庆祝?”叶宁有些疑惑,不就是抬根大梁放到屋顶上吗,这有什么好庆祝的?
第120章 就怕大家太过激动,发……
见叶宁一头雾水的样子, 周新文也后知后觉地反应了过来,叶小姐是华侨,可能对国内的一些传统不太了解了。
“是这样的, 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新房上梁是个大日子, 要择个吉日,在屋里屋外贴对联,福字,上梁时主家还会准备一些瓜子糖果抛洒, 就是寓意着将福气、财运散播给众人, 共享喜庆的意思。”
牛草湾三大队已经好几年没有这样的喜事了, 虽然叶宁不是本队的人,但是她从修路到建房子,都和周新文他们队上的人关系最亲近,他就先入为主地有点把对方当亲亲近的后辈看待了,又耐着性子解释了一下:
“我觉得你最好还是办一下,倒不是大家图你这点东西,主要是你是外地的,后面要在山上搞养殖,和大家的关系亲近一些总是没错的。”
现在的人抱团抱得很紧, 虽然附近几个大队也没什么大奸大恶的人, 但是叶宁总归是要长时间在这里发展的,房子上梁这样的大好事要是都不庆祝一下,冷清不说,有些歪心思的人可能还会因为没有沾到光而生出恶念。
别的不说,回头这山上养上猪和鸡了,人家随便去哪里买包老鼠药扔山上, 就够膈应死人了。
叶宁听了周新文的解释,意识到房屋上梁在当地是件大事。
她虽然没有亲自经历过,也在网上看到过不少回村搞养殖和种植的,因为没和本地人打好关系,被人往鱼塘投毒之内的事情。
叶宁倒是不在乎这点花费,便笑着点头:“既然是规矩,那自然要好好庆祝!还得麻烦周叔给我讲讲,这上梁都有哪些讲究?”
周新文见叶宁把自己的话听进了心里,立刻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给她介绍起来:“上梁得先选个黄道吉日,我们村里就有会看黄历的,我让他选个好日子,按照以前的规矩,还得摆上三牲祭品,焚香烧纸,祭拜天地和鲁班祖师爷,祈求建房顺利、住得安稳,现在倒是没这么讲究了。”
“你就挑个好日子,准备好瓜子、花生、糖果、以前大家还会准备铜钱,你要是愿意,也可以准备一些一两分的银币往下扔。”
叶宁认真记下,原本她只是先过来问一问顾骁各项安排的情况,顺便给顾家送个年礼,倒是没想到还有上梁的事情。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叶宁点头:“没问题,这些东西我回头就去准备,麻烦周队长你找人给我看个好日子。”
周新文摆了摆手道:“倒也不用这么麻烦,我看你这样子是要去村里吧,你直接去找周大胡子就是了,他人就在家里,你要不知道地方,就让小灵带你去,让他给你算个日子。”
知道地方就行,周新文他们急着上山干活,这房子虽然只差上梁了,但是叶宁要求高,这屋里的地面和里外墙都要有水泥厚厚铺上一层,还有不少事情要忙了。
叶宁到顾家的时候的顾骁已经去镇上盯着厂房的修建了,自从他从市里买的钢筋运到工地后,工地上就多了不少瞎转悠的人。
钢筋作为建材,哪怕是施工队长他们用剩下的边角料,送到废品回收站也是能卖不少钱的。
怕镇上的一些老人和小孩偷工地的钢筋,现在顾骁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上守着。
这么大的一桩活,施工队长他们也舍不得一直住在招待所,好在叶宁买的地宽,他们索性就用工地上淘汰下来的木板在堆钢筋的空地上搭了一圈工棚。
顾骁往工地上送过一次烤鸭和二锅头,施工队答应晚上休息的时候顺便帮他盯着,他晚上才能抽空回家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