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我家木门通七零> 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3节

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3节

  叶宁挑着不同款式和颜色买了十块男表、五块女表。
  付款的时候叶宁心里还是有些心疼的,不过她又转念一想,一支手表的价格还不到两克黄金的价格,而这些手表拿到那边去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只卖八块钱。
  如此在心里换算一番,叶宁瞬间就不觉得肉疼了。
  有了这十五块手表后,叶宁下次的交易就算是没问题了。
  除了叶宁自己,马玉书也去找周琴卖黄金了,东西卖出后,她立刻就给叶宁打电话了:“那两样东西都卖出去了,金价降了一点,卖的六百五一克。”
  原本叶宁还在沾沾自喜,这会儿一听这话,立刻就意识到自己卖便宜了。
  天杀的冯放,看着浓眉大眼,笑呵呵地跟个弥勒佛似的,竟然也是个奸商!
  这上下嘴皮一碰,就少给了自己一千多块钱。
  心里气愤归气愤,卖都卖了,叶宁也不能把对方怎么样,只能低声道:“我这边也卖出去了,不过价格要便宜十块。”
  知女莫若母,隔着电话马玉书也察觉到了女儿的情绪不高:“正常,这种上门回收的价格本来就要低一点,能把东西卖出去就是好的。”
  叶宁一想也是,这些金子本来就是她用一些不值钱的布料换的,大头已经赚到了,实在是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差价而气愤。
  想明白后,叶宁又高兴了起来:“我又买了一些手表,还剩下不少钱,我等会儿转给你。”
  马玉书笑道:“不用,现在我手里不差钱,那些钱你自己拿着,想一想你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手里没点钱怎么行。”
  到底是年纪小,叶宁一听母亲说自己是顶梁柱,那嘴角是怎么都压不下来,挂掉电话后还捧着脸傻笑着回味了好一会儿。
  因为今天赚到的钱,马玉书到医院的时候都不像之前那样满脸郁色了。
  看着妻子脸上偶尔不经意间露出的笑容,叶卫明也是一头的雾水:“是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
  病房人这么多,马玉书也不会和丈夫说家里的事情,只语气含糊着解释:“医生说你恢复得不错,再观察个几天,就可以回家休养了。”
  想到自己出事这段时间以来,妻子日夜不休的照顾,叶卫明也是心疼:“是啊,总算是熬过去了。”
  这一个多月里,叶卫明几度以为自己要熬不下去的,当时他心里担心的都是妻子和女儿的未来。
  这会儿人快要出院了,叶卫明心里又忍不住想:自己现在已经成了废人,以后处处要人照料,是不是更加拖累了妻女……
  在害怕拖累妻女的这件事情上,尤利民心里的想法和叶卫明是一样的。
  手里有了充足的布料后,他就找了不少信得过的小媳妇和婶子帮着做衣裳。
  像谷三家这种家里有缝纫机和人手的,只要裁好了布料,一天能做七八件衬衣也是没问题。
  这不,才两天的时间,尤利民手里已经有了三十几件成衣了。
  手里有了货,尤利民就想着先去市里出一次货,毕竟为了买这些布,他手里的存的黄金全拿出来了不说,还找在银行上班的熟人换了不少,如今手里只剩两三百块钱了。
  三十几件衬衣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安全起见,尤利民的妻子就提出要带着女儿和丈夫一起去。
  齐芳是市里的人,经过父亲的介绍,和转业回家的尤利民结了婚,有她和女儿在一旁打掩护,只要说是回娘家,也不会有人会想着来查他们的包袱。
  尤利民却觉得这事风险太大,毕竟的确良难得,一般人能有两三件轮换着穿就很不得了了,他这包里装了三十几件,不被查还好,要是被人查到了,那才叫证据确凿,毕竟现在的确良可是稀罕不聊,好多大领导都只有两件换着穿。
  尤利民耐着性子劝:“我跑得快,真要有个什么,还能跑,你要和闺女可跑不快。”
  知道丈夫说得在理,齐芳心里还是揣揣不安:“不行。我眼皮跳个不停,要不你先拿个五件十件去试水?虽然赚的少点,但是也能让我安心一些。”
  第15章 这些布都做成衣服后,我……
  尤利民听了妻子的话,心里也有些犹豫。他知道齐芳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现在风声紧,万一被查到了,后果不堪设想。
  但他又不能一趟又一趟地跑,总往市里去太容易惹人怀疑了,而且既然手里的布料已经变成了成衣,越早卖出去就越早回本。
  沉思片刻后,尤利民开口道:“实在不行我把谷三和郑老七叫上,他们两瘦得跟猴似的,多穿几件衬衣在里面,外面再套上棉衣,肯定能蒙混过关。”
  这个办法确实好,不过齐芳又提醒道:“穿不完的放包袱里,再装几件旧衣裳做样子。”
  尤利民笑了笑,拍了拍妻子的手:“行,要不说还是你脑袋灵活呢,我现在就去找他们。”
  尤利民之所以能够笼络住十来号兄弟跟着他,就是因为他为人仗义,经常请谷三他们吃喝不说,前几年谁家里断炊了去找他,他都会支援些吃的。
  现在尤利民有事需要帮忙,被他看重的谷三和郑老七连工钱都没问,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
  尤利民身上套着五件衬衫,手里拎着一个装有两件衬衫和几件旧衣服的小包袱,带着身上衬衫套得比他还多的谷三和郑老七,坐上了去市里的客车。
  七十年代路烂车旧,乐阳镇到山市坐车要六个多小时,一人六毛八的车票也不算便宜。
  到了市里后,从车站出来就是国营饭店,尤利民需要兄弟们出力,此时自然也不会小气。
  从兜里摸出粮票和钱后,尤利民大手一挥:“来两斤肉包子。”
  国营饭店的肉包子肉多油大,那味道自然也是顶顶好的,唯一不好的,就是价格也很贵,想在这里买一斤包子,不但需要一斤粮票,还需要一块二毛钱。
  如今菜场的猪肉价格才七毛钱一斤,要是自己买肉回家做,一块二毛钱都够做一斤半肉包子了,所以舍得在外面买包子吃的还是少数人。
  这时候的包子个个都皮薄馅大,两斤肉包子吃下去,谷三他们都撑到嗓子眼了。
  尤利民抬手抹掉嘴上的油星时,还不忘给谷三他们许诺:“等把事情办完,我们回镇上前再多买点包子带回去,这市里的包子可比镇上的好吃多了。”
  市里的黑市尤利民也来过好几次,之前在乐阳镇收到过几次好东西,镇上没有销路,就只能拿到市里来卖。
  市里的黑市在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山市地势复杂,那巷子也是七拐八拐。
  黑市的这条巷子平日人来人往的,表面上看起来和普通的巷子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巷尾的那处宅子都是黑市的交易地点。
  因为尤利民来的次数多,还知道这宅子里面还挖了地道,直通隔壁巷子的一处宅子。
  有了这个保障,平常就是打办的来抓,在黑市里交易的人也能在听到巷口那边的鸟叫后从地道及时脱身。
  尤利民要想卖衬衣,却是不用去黑市的,他直接熟门熟路地去了隔壁巷子的那出宅子。
  那处宅子不但是黑市的入口,也是山市黑市负责人石崇的家。
  敢在这个时期倒腾黑市生意的,那都是胆子大且有靠山的狠人,石崇也一样,石是山市的大姓,要往前翻一翻,石姓可在山市风光几百年了。
  现在石家人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但是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人,就算不是大领导,也是能够说上两句话的。
  和其他人一个月都吃不到两次肉的情况不一样,尤利民他们到的时候,石崇正一边吃着烤鸭,一边喝着小酒呢。
  都说人比人得扔,和人家桌子上那油亮喷香的烤鸭一比,尤利民平常只能吃个炒花生、炒黄豆什么的,别提有多磕碜了。
  见到尤利民后,石崇挑眉:“哟,这不是小尤嘛,你可是稀客啊。”
  尤利民笑着道:“我倒是想常来,这不是我们那里没什么好东西吗。”
  “哦,那你今天过来,是手里有好东西了?”石崇饶有兴致地招呼尤利民过去坐。
  尤利民也没卖关子,走近后直接打开包袱,从里面拿了一件衬衫出来。
  看着尤利民手里的衣服,石崇还没动作,院子里的其他人倒是哄笑了起来:“我当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原来就是件衣裳啊。”
  的确良的衣裳确实好,乐阳镇那样的小地方,总共也找不出几件。
  山市可是一座大城市,本市虽然不产的确良这样的布料,但是百货大楼里时不时地还是会上一些的。
  谷三年纪小,明显感觉到被人轻视后,他气得一张脸都涨红了。
  正当谷三嗫嚅着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尤利民面色如常地开口了:“要是只有三五件,我自然是不会来找石老大你的,是我最近运气好,得了一批不错的的确良,约莫能做出四百来件衬衫。”
  “唉,您也是知道的,我们乐阳镇是个小地方,哪能消化得了这么多的衣裳,我知道您门路多,这不立马就找您来了。”
  尤利民这话一出,石崇可瞬间来了兴趣:“这倒是值得好好谈的,我们去里面说。”
  进屋后,石崇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你这衬衣怎么卖?”
  尤利民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这会儿直接开口道:“十五块钱一件。”
  石崇皱了皱眉:“这么贵?百货大楼才卖十六块,你要十五,那我可就没有什么赚头了。”
  尤利民也不急,笑了笑道:“百货大楼里常年缺货,哪有我这方便,都给你送到家里了。”
  “就石老大您的本事,倒手卖个十七八块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石崇是谁,哪能被尤利民这么三两句就说服:“话是这么说,不过这么多的衣服要卖出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十二,十二块一件,我都要了。”
  尤利民虽然心动,但是做生意嘛,总是要来回谈判的,所以他佯装为难道:“十二有点低了,我这布料买回来就不少钱了,还花钱找人做成了衣服,一件工钱就一块钱,您高低得给我再涨点,不然我这真是一点赚头都没有了。”
  石崇想着的确良的布料确实贵,也没咬死了不松口:“我也和你说句实在话,十三块是最高价了,再高我买来卖也没什么意思。”
  知道这价格应该是没什么好谈的了,尤利民只能佯装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道:“行吧,谁让我没人脉呢,十三就十三,我这次带了三十五件衬衫过来,你先卖着,下次多做出一些后我再给你送来。”
  尤利民脸上越为难,石崇心里越有底,谈好价格后,尤利民也没什么好磨蹭的,直接让谷三他们脱下身上套着的衣裳。
  看着三人脱衣裳的动作,石崇有些嫌弃:“也就是天冷,这要是夏天,这衣服被你们这么一穿,那还能闻?”
  尤利民尴尬一笑:“没办法啊,入城查得严,只能这么弄了。”
  三十五件衣服都堆在凳子上,等石崇清点过没有问题后,石崇就进屋去给尤利民取钱了。
  四百五十五块钱一入手,尤利民是打从心里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有回头钱了。
  现在出门一趟吃住都不方便,等尤利民把钱揣进兜里后,石崇没忍住多问了一句:“时间也不早了,你们有地方住不?要是没有,就在我这里睡一晚?”
  以后还要打不少交道,尤利民也不瞎客气:“那感情好,我们没开介绍信,住不了招待所,原本想得是在城外随便找个地方眯一会儿的,既然老哥你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和你客气了,等会儿我去国营饭店买上两个好菜,我们好好吃一顿。”
  石崇也是个敞亮人,当即就接过话茬:“行,我这里酒管够,我们哥几个好好喝一杯。”
  在石崇家睡了一晚上后,第二天一早,尤利民和谷三等人守在国营饭店门口,等第一笼包子出炉后就买了包子回乐阳镇了。
  回到镇上后,尤利民把手里包子分了两袋给谷三和郑老七后,又从兜里掏出了之前就准备好了的钱。
  看着尤利民手里伍元面值的钞票,谷三和郑老七都连忙摆手:“不用了,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忙,车票和吃的都是老大你给的,能带这些包子回去就很好了,用不着给钱。”
  “拿着,这趟我赚了钱,也不会亏待兄弟们,这是你们应得的,都是大男人,拉拉扯扯的像什么样子。”尤利民两眼一瞪,谷三他们就不敢再推拒了。
  拿了钱,怀里抱着包子,谷三和郑老七都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今天可以让家里人都能吃顿好的了。
  这边尤利民回到家后,把赚到的钱全都交给齐芳。
  齐芳坐在床边,一边数钱,一边听丈夫说着在市里遇到的事情。
  一件衣裳能卖十三块,昨天晚上在石家尤利民激动得直到后半夜才睡着:“这可太好了,等这些布都做成衣服后,我们可就能赚上一大笔钱了。”
  看着丈夫这么开心,齐芳就算心里不愿意,也得给他泼冷水:“也没那么容易,做衣裳可不是有布料就行了,昨天你走后,帮着做衣裳的好几家人都来找我了,说他们家里攒下的扣子都用完了。”
  这个问题尤利民之前倒是没有想到,他有些犯难地一抹脑袋:“没事,我明天去供销社看看,能不能多买点扣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