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赵虎借着赵婕妤的光,捞了个游击将军的官衔,他并无才能,到西平就是去混军功的。
  他贪玩好色,根本受不了军营里的清苦。
  不少良家女子都被他和他的兵糟蹋了。
  赵书宁的母亲连氏便是其中之一。
  而后,赵虎被谷栖山下令当众行军法,打死了,那些被糟蹋了的女子得以报仇。
  有人隐姓埋名远嫁了,有人却自尽了。
  连氏本也被家人安排远嫁,但却发现有了身孕。
  她本想打掉孩子,又被父母阻拦。
  他们打听到,赵虎是宫中娘娘的兄长,他们的女儿能嫁给赵虎,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若非赵虎被打死了,他们定要让女儿嫁给他。
  人死了,他们很遗憾,只觉富贵梦破碎了。
  但他们又打听到,赵虎没有子嗣,自己女儿怀着的,是赵家唯一的子嗣。
  若他们抱着孩子去认亲,应当也能得到一笔丰厚的赏钱。
  所以这孩子必须生下来。
  连氏十月怀胎,生下孩子,让他们失望的是,是个女孩。
  本欲将她送人,但被连氏拦下了。
  当初她不愿生,而今怀胎十月,好不容易生下来了,她对这个孩子已经有了羁绊,岂能说送人就送人?
  赵书宁被留下了,还获得了其他女孩不曾拥有的特权:跟着村里唯一的夫子习字,她对医术感兴趣,又跟着赤脚大夫学医。
  这些特权,都是她母亲为她争取来的。
  连家二老为了让日后认亲时赵书宁不被嫌弃,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意了。
  而赵书宁对自己的身世毫不知情。
  因为连氏对二老耳提面命,不许在赵书宁面前提起,更不许对外人提起。
  赵虎作恶多端,当初糟蹋了不知多少良家女子,若旁人知晓赵书宁的身份,她会被瞧不起,赵书宁自己也会自卑。
  就算要让她认亲,也要远离西平,至少,让她对自己的父亲保留一个美好的幻想。
  但后来,赵书宁没来得及去京城找赵家人认亲,亲人就相继去世。
  他们死于瘟疫,赵书宁因为学了些医理,为自己配药,侥幸活了下来。
  之后,赵书宁开始跟在舅舅和舅母手底下讨生活。
  因她识文断字,又通医理,舅舅舅母才勉强收留她。
  没了母亲的爱护,赵书宁凡事只能靠自己,她便越发苦心钻研医术,因为只有自己学会了,掌握了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旁人想抢也抢不走。
  第410章 一颗好用的棋子
  “你九岁那年,遇到了一个游方郎中,对方看上你的资质,将自己的医术倾力相授。本王可有说错?”
  赵书宁听了这话,很快就明白了什么。
  “那郎中,是殿下安排的?”
  萧晏临眼底再次露出欣赏之色,“那是我母妃安排的。”
  唯一的兄长横死,没有留下半点血脉,赵婕妤十分痛心。
  后来,经人提醒,赵婕妤才生出了派人去西平寻找的念头。
  兄长风流,或许当年曾经留下了血脉。
  没想到,最后竟然真的找到了。
  赵书宁母亲的身份对得上,赵书宁的长相也与赵虎十分相似,一眼就能认出那是他的孩子。
  赵婕妤本想立马派人把赵书宁接回来,被心腹阻止了。
  彼时的赵家已经不似从前,赵书宁接回赵家,未必就能有体面的出路,说不定反而叫赵氏旁支的人欺负。
  赵婕妤在宫中,也没法时时照应。
  是以,此事这才搁置。
  没法把人接回来,赵婕妤也做不到不管不问。
  赵书宁喜欢医术,她便安排了人教导她。
  至此之后,赵书宁但凡遇到任何难处,总能碰巧得以化解,正是这份“好运气”,让她顺利进了西平军当军医,在那次疫情中立下功劳。
  原本赵婕妤只是照应外甥女,没想到最后她自己竟这般有出息。
  赵书宁跟着楚翊安回到了京城,以十分高调的姿态出现在人前,萧晏临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表姐,也有了新的审视与考量。
  她能成为自己的助力。
  赵婕妤本欲第一时间与赵书宁相认,被萧晏临阻止了。
  时机未到。
  贸然与赵书宁相认,就会把当初赵虎做过的事重新翻出来,也会让萧晏临过早地出现在人前。
  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们藏于暗处,能更好地窥视全局。
  赵婕妤对赵书宁尚有感情,但萧晏临对她,更多的只是利用。
  赵书宁是一颗很好用的棋子。
  当初,她前往西平时得到的那些蛊虫,便是萧晏临所授意。
  他要把西平的局势搅乱。
  他要把谷栖山拔掉,替舅舅报仇,也顺势安插自己的人。
  至于赵书宁会不会受牵连,他不在乎。
  若她受了牵连,这也是她死得其所。
  谷栖山与柔妃的私情,也是萧晏临派人告知赵书宁。
  而这桩秘密,也是他们追查赵书宁身世的时候,不小心查出来的。
  他们一直捏着这桩秘密,只等时机恰当之时再抖出来。
  他想让萧晏清出手对付萧晏辞,他们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利。
  但萧晏清太蠢,完全不是萧晏辞的对手。
  这桩秘密,并没有起到他们预想中的效果。
  不过没关系,他们接下来,还有其他招式。
  决定救下赵书宁,也是因为接下来的计划还用得上她。
  那稀薄的表姐弟情分,自然不足以让萧晏临涉险。
  赵书宁很清醒,她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后,只有短暂的愣怔,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她没有以表姐的身份自居,而是将自己摆在奴婢的位置上,当场跪下,向萧晏临表忠。
  她甚至亲手把自己的嗓子毒坏了。
  这样,就进一步杜绝了旁人认出她的可能。
  萧晏临将大巫留下的札记交给了赵书宁,让她着手研究蛊虫,务必要在三个月内研究出成果来。
  赵书宁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接下来,她要为前往闽南赈灾开始做准备。
  此次赈灾,危险重重,但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若八皇子此行立下功劳,他就能顺理成章地出现在朝臣面前,让大家想起来,还有八皇子这么一号人。
  八皇子必须赢。
  他赢了,自己也能跟着翻身。
  他赢了,瑾王和陆知苒就能被踩在脚底,她的大仇也能得报。
  赵书宁静静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眼神陡然狠厉,露出了一抹阴冷的笑。
  陆知苒,咱们走着瞧,且看,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近日,天气闷热,各地都是连绵暴雨,不少街道也被雨水倒灌,官差只能紧急疏通下水道,以免发生内涝。
  大家看着这宛若漏了的天空,面上俱是一片忧愁。
  老天爷,这场雨究竟要下到什么时候?这是要绝了大家的后路啊。
  陆知苒也眉头紧锁,十分担忧。
  她不仅担忧各地百姓,也担忧萧晏辞和滇南的局势。
  人类在灾害面前,力量是渺小的。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都拦不住。
  陆知苒自己担心,还要时常入宫陪伴柔贵妃,开解宽慰她。
  柔贵妃的担心,半点都不比自己的少。
  她若是哭哭啼啼,连带着柔贵妃也要更加忧愁。
  婆媳二人都尽量不说丧气话,互相扶持鼓励,柔贵妃又开始调香,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大雨又接连下了半个月,终于,在八月底时,天空开始放晴,天边挂上了一轮灼烈的太阳。
  八月的太阳十分晒人,温度也骤然升高,但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雨停了,这场灾难也能更快地进入尾声。
  但现在松下这口气,还为时尚早。
  这场灾害,定然死了很多人,天气一热,就容易诱发疫病,这才是更加重中之重之事。
  陆知苒不知道南边的情况如何,只能安排商行调运粮食和药材,前往灾区,补给后方。
  好在,南边陆续有好消息传了回来。
  苏杭一带,有洛家等商贾带头,慷慨解囊,出人出力出粮,大大缓解了救灾压力,受灾百姓比别的区域都少,灾情控制得也十分不错。
  奏折传回京城,德丰帝紧皱的眉心终于舒展开了,也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
  但也有坏消息。
  滇南路远,暴雨阻断了道路,也阻断了消息的传输,朝中久久没有收到滇南的消息。
  陆知苒派了人前往滇南,也迟迟没有回信。
  这让她心头更加发沉,总有一种十分不好的预感。
  萧宝珠得了孙牧之的好消息,悬着的心放下大半,但对滇南的局势和萧晏辞的安危同样满怀担忧。
  但除了等,她们也做不了其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