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在二房的全力推动之下,分家之事马不停蹄地开始了。
  白氏觉得,分再多钱财给大房,最后也得尽数上交朝廷抵罪,还不如分给他们二房。
  孙老夫人也提议多分给二房,待此事了结之后,二房再把钱财还给大房。
  但白氏却不乐意了,进了她的口袋的银子,还想让她拿出来?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周氏也不信任白氏,扬言就算捐给朝廷,也不会让白氏多拿他们的一个铜板。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孙老夫人捂着胸口,气得几乎晕厥过去。
  三房本就是边缘的一房,他们全程都没有开口,只任由大房和二房争吵,但没想到矛头也指向了他们。
  周氏和白氏提出,让孙牧之把此前所得的赏赐拿出来分,直接被孙牧之拒绝了。
  “这是皇上给我的赏赐,不是给孙家的。两位伯母若是想要,不妨先去问问皇上,这些东西的归属问题。”
  孙牧之的强势态度把两人都噎了一下。
  她们到底忌惮孙牧之,不敢再继续纠缠。
  三房最后只分到了少得可怜的东西,而这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能护住他们原本的东西,逃离这个牢笼,于他们而言,已是最好的结局。
  孙牧之和甄氏母子二人回了紫霄院,一声吩咐下去,翠萍开始麻溜地收拾东西,欢喜极了。
  原本她还担心三少爷离开京城之后,他们三房更加被苛待,现在好了,可算是能分出去单过了。
  甄氏心头的阴霾也散了大半,她没想到,自己一直担心的分家问题,竟然那么轻易就解决了。
  一切顺利得令人恍惚。
  只是,他们突然搬出去,住的地方只怕不好找。
  谁知,孙牧之却道:“前些时日,儿子在金水河巷买了一间两进的小宅子,地方不大,但暂时也够住了,待儿子从西平回来,再给您换大宅子。”
  原本他的经济上并不宽裕,但上次皇上赏了不少金银,他立马就开始看起了宅子。
  从他懂事起就暗自下定决心,待他有了能力,定要带母亲离开孙家。
  彼时,他还不知道何时能名正言顺地离开,只是先把宅子准备好了,让他们母子能免于后顾之忧。
  没想到,那么快,那宅子就派上用场了。
  甄氏惊得瞪大了眼。
  孙牧之握着她的手,语气坚定,“母亲,我说过,会让您过上好日子,就定会说到做到。”
  甄氏的心头涌起一股激动与欢喜,眼眶更是不受控制地泛起潮热。
  当初她拼尽全力救回来,精心护着的孩子,长大了,已然能为自己遮风挡雨了。
  孙家花了一日的时间快速分家,二房和三房也很快搬了出去。
  翌日,孙成海在朝堂上当堂忏悔自己教子无方,愿自请辞官,并捐出全部家产,以抵罪责,盼皇上从轻发落。
  堂上众臣听得此间内情,俱是目瞪口呆。
  这孙家当真是胆大包天啊,前头才连累了九公主险些遇害,这次还不吸取教训,还敢再犯,他们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啊。
  德丰帝没有开口,孙成海觉得自己的头上似有一把刀高高挂着,随时要往下落。
  半晌,德丰帝道:“孙景轩数次意图谋害公主,此乃抄家灭族的重罪,朕若轻易饶过,皇室的威严何在?又如何能震慑宵小之徒?日后,旁人岂不有样学样?”
  孙成海闻言,后背瞬间渗出一片冷汗。
  他再次重重叩首,“是微臣教子无方,微臣罪该万死,但,孙家的其他人是无辜的,请皇上看在皇后娘娘的份儿上,网开一面吧!”
  德丰帝神色意味不明,“若非看着皇后的面上,你觉得你还有机会跪在这里说话吗?孙爱卿,上次,朕给过你们机会了,但你们不知珍惜啊。”
  孙成海心中被绝望淹没,后背已彻底打湿。
  孙家拿出的这个筹码,还不够。
  到底要怎样,才能保全孙家?
  第252章 秋姨娘
  他还有两个庶子,那是他的血脉,断不想就此彻底断送了去。
  孙成海颤颤巍巍地抬头,对上了德丰帝那充满威仪的眼神,那眼底,俨然带着杀意。
  孙成海身子一软,心底最后一丝侥幸,也熄灭了。
  帝王之怒,要用鲜血才能平复。
  而孙景轩一人之血,还不够分量。
  他重重磕头,悲怆地高声痛哭,“微臣管教无方,这才让逆子犯下重罪,微臣愿以死谢罪,只求皇上能对孙家从轻发落!”
  说完,他眼底闪过一抹决绝,直接朝着旁边的柱子撞去。
  他存了死志,这一撞,瞬间鲜血四溅,当场咽了气,大殿中立时弥漫着一股浓重血腥。
  众臣一阵哗然。
  这时才有大臣站了出来,替孙家说话,请皇上能网开一面,宽恕无辜妇孺。
  其他大臣也陆续站出来求情。
  德丰帝叹息一声,“孙爱卿如此刚烈,也实属令朕始料未及。诸位爱卿所言也的确有几分道理,孙景轩固然可恶,但孙家其他人却是无辜的,朕便不做重罚了,只盼孙家人能谨记此次教训,尔等亦要以此为戒,好生约束好自家后辈,若再有纵子行凶者,朕必不再轻饶!”
  众臣齐齐跪地,谨记皇上训诫。
  下朝后,德丰帝看着自己案前那份请罪书。
  那是孙皇后早前递上来的,她自请禁足佛堂,为大齐的繁荣昌盛祈福,不再踏出半步。
  德丰帝淡淡开口,“传朕旨意,皇后既有心为大齐祈福,朕便允了。”
  原本孙皇后便不管后宫庶务,而今她自请入佛堂,对后宫并无任何影响。
  孙家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起来,看在孙皇后的面子上,德丰帝便轻轻抬手,就此揭过了。
  孙成海的尸体被抬回孙家,周氏和孙老夫人齐齐晕了过去。
  短短两日,孙家连出两条人命,原本气派的门庭瞬间笼上一层灰败之气。
  兴旺与衰败的分水岭,从此刻便已划定。
  孙家的变故,再次在京中掀起阵阵波澜,一众朝臣都对自家儿孙更加严加约束,不敢让对方出去惹祸。
  不然,他们可没有皇后的脸面做筹码。
  萧宝珠知道孙家的结局,心头不禁涌起阵阵复杂。
  母后竟然亲手给孙景轩赐了毒酒。
  她对孙家,终于彻底失望了,清醒了。
  而她自请到佛堂禁足,萧宝珠的心境也很平和。
  对于母后来说,这或许是一种最适合的结局。
  跟这些相比,萧宝珠反而更关心孙家三房。
  得知他们分了家,已经单独搬了出去,萧宝珠真心替他们感到高兴。
  她现在不被允许出宫,便派人送了一份乔迁礼,聊表心意。
  与乔迁礼一道送去的,还有一封单独给孙牧之的书信。
  孙牧之急忙拆开,心中的欢喜期盼,在读罢信上的内容之后就瞬间凝固了。
  原来,她是为了蒋南笙。
  蒋南笙在西平,下落不明,萧宝珠托他帮忙寻找一二,再把蒋家的情况告知对方。
  心中虽然涌起阵阵酸涩,孙牧之还是把那封信小心翼翼地收起,放好。
  只要是她所求,不论是刀山火海,自己都要做到。
  她便是要自己的命,自己也会引颈就戮。
  翌日,平疫物资准备就绪,大军整装出发。
  楚翊安原本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是此次平疫大军的头领,但没想到又冒出孙牧之这么个护军中尉,还率了一千人。
  虽然自己手底是三千人,但自己的人是步兵营的寻常士兵,对方手中的却是训练有素的御林军,完全没法比。
  更糟心的是,连蒋老太医和蒋家的几位老爷也以戴罪之身一并前往西平。
  功劳一共就这么点,现在却有这么多人等着瓜分。
  楚翊安的心情笼上几分阴霾。
  无论如此,他都要立下头功,任何人都休想把他的功劳抢走!
  平疫大军出发,天气也一日日热了起来。
  有老臣进言,西平疫情在前,京中婚嫁喜宴等应当例行节俭,德丰帝允了。
  所以,原本应该风光大办的吴王婚事,因此削减了一半用度,办得潦草许多。
  所谓潦草,也是相对而言,
  到底是亲王,再潦草也不可能失了亲王的体面。
  但萧晏清和卢诗音依旧气得脸色难看。
  尤其是卢诗音,她此前无比期盼这场亲事,而今盼来盼去,就盼来了这么个结果,她如何能不气闷?
  日后旁人提起,也会笑话她。
  太庙祭祖时,萧晏清被罚,成婚这么大的事也办得潦草,连那病秧子的亲事都比不上,萧晏清心里自然也十分不痛快。
  加上卢诗音也并非萧晏清心甘情愿娶的王妃,她的脸还被毁了,萧晏清的心情更加不虞。
  令他意外的是,卢诗音的脸竟然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