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贵妃宫中摆了宴,请皇上到毓秀宫一道用饭。”
  以往贵妃来请,德丰帝只要不忙都会给这体面。
  但今日,他本就先答应了与萧晏辞一道用饭,加之先前萧晏清在堂上的表现也令他不喜,德丰帝不打算给这份体面。
  他尚未开口回绝,萧晏辞就酸溜溜地道:“看来儿臣来的不是时候,虽然儿臣从昨晚到现在都没有吃一口热饭,就为了今早与父皇一道用膳,但儿臣没关系,父皇去陪李贵妃用膳吧。”
  德丰帝:……
  看他这副酸不溜秋的模样,德丰帝一阵好笑。
  “没说不陪你用膳,多大的人了,还作这副模样。”
  转头便回了李贵妃。
  “朕让人把你母妃唤来,她也许久未见你了。”
  萧晏辞立马摇头,“下次吧,儿臣这副模样,她见了又要唠叨。”
  他的生母柔妃,名副其实是个温柔似水的女子,动不动就掉眼泪珠子,有时候萧晏辞觉得她不像自己母亲,反倒更像个孩子。
  他可以在亲爹面前卖惨,可不能在亲娘面前卖惨,不然她得水漫金山,到头来还得自己哄。
  想想就头疼。
  德丰帝也想到了这一点,神色微妙地顿了顿,立马打消了那念头。
  宫女很快上了菜,父子俩还尚未动筷,就有一道声音咋咋呼呼地传来。
  “父皇,父皇……”
  说话间,一道珠圆玉润的身影欢快地跑了进来。
  待看到屋中的两人,萧宝珠的脚步一下顿住,脸上的欢喜笑意也僵了僵。
  “七皇兄,你怎么也在?”
  萧晏辞似笑非笑地看她,“见了我躲什么?莫不是心虚了?”
  萧宝珠立马梗起了脖子,“谁,谁躲了?我是来找父皇一起用膳的!”
  言外之意,有父皇撑腰,他还能把自己如何?
  德丰帝狐疑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打转,“你们这是闹的哪一出?”
  萧宝珠眼神闪躲,支吾着没说话。
  萧晏辞并不给她留面子,直接把二人赌约道出,德丰帝顿觉好笑。
  “你们都多大的人了,还这般幼稚。”
  萧宝珠立马道:“我也觉得这个赌约太过幼稚,做不得数。”
  “想耍赖?”
  萧宝珠理直气壮地反驳,“你的那些炭都捐出去了,可半分银子都没挣到。真要算起来,输的是你才对。”
  萧晏辞:……
  真要这么说,好像也没错,他的确没见着回头钱。
  萧宝珠见他哑口无言,终于有了底气。
  多亏阿笙提醒自己,不然她还没转过弯来呢。
  她一副大度的模样,“咱们都是自家兄妹,我就不跟你一般计较了,你攒那点银子也不容易。”
  萧晏辞:……
  好好好,没想到自己竟被这蠢丫头给赢了一回,真是失算。
  第69章 宣平侯府可用
  德丰帝看他们兄妹斗法,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尤其是见到小七吃瘪,他的心情更加愉悦几分。
  萧宝珠看着满桌好菜,不再多废话,直接催促大家动筷。
  夹起一块鲜嫩的牛柳送入口中,滑嫩的口感在口腔中蔓延,她愉悦得眉眼都笑弯了,腮帮子更是吃得圆鼓鼓的。
  “真好吃!”
  她身上没有一两肉是白长的,那都是她凭实力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萧晏辞见她那番吃相就嫌弃。
  “你是饿死鬼投胎吗?不能慢点吃?”
  萧宝珠回怼,“我是饿死鬼投胎,那你就是穷鬼投胎。咱俩谁也别嫌弃谁。”
  萧晏辞:……
  好兄妹,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因着他们兄妹二人在,德丰帝都比往常多吃了一碗饭。
  他们这头和乐融融,毓秀宫那边的气氛却很沉。
  萧晏清散朝之后便来向李贵妃请安,他将前朝发生之事告知对方,李贵妃这才派人请德丰帝过来一道用膳,想借此为自己儿子说几句好话。
  谁料,德丰帝直接拒绝了,反把萧晏辞留下一道用膳。
  他们原本压根没把萧晏辞放在眼里,这大齐的江山,不可能交到一个守不住财的人手里。
  现在,他们不禁生出怀疑,萧晏辞的破财命格究竟是真是假?
  李贵妃安抚萧晏清,“我儿不必担忧,萧晏辞早已把朝中大半官员都得罪了,他就算此次立了功也不得人心,根本没有资本与你比。”
  思及此,萧晏清的心头这才放松几分。
  的确,萧晏辞的性格乖戾,对任何人都不留情面,早把人得罪了个遍。
  反观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刻意经营名声,他的拥护者才是最多的。
  但这人就像一只苍蝇似的,在自己面前飞来飞去,时不时还给自己找些麻烦,实在膈应。
  定要找机会把他除掉,如此方能没有后顾之忧。
  “收容所那边,你也得派人盯着,不能让他一人独占功劳。”
  萧晏清眼底闪过一抹烦躁。
  那么一大块肥肉,他自然也想分一杯羹,只一直未曾得手。
  “萧晏辞盯得甚紧,儿子插不进人手,也动不了其他手脚。”
  李贵妃沉吟片刻,“宣平侯府可用。”
  萧晏清眼底闪过嫌恶。
  “那宣平侯府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末流世家,且他们最近闹出不少笑话,儿子实在瞧不上。”
  李贵妃缓缓摇头,“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降人才,此方为一个合格的帝王该有的魄力。宣平侯府就算再怎么上不得台面,只要人才可用,便可招揽。”
  “且眼下既是侯府的低谷之时,你主动送出去的橄榄枝更有分量,他们才会更加死心塌地地为你效命。”
  萧晏清若有所思。
  李贵妃继续劝说,“楚翊安乃武将,在西平一役中也算小有功绩,虽然现在他官职平平,未受重用,但现下朝中武官本就稀奇,他迟早能出头,你手底下能有武将效忠,于你有益无害。”
  “至于赵书宁,她虽只是一介女子,但她于西平一役中亦有功劳在身,她的医术母妃亲身体会过,这枚棋子利用好了,京中各大高门都可尽数拉拢。”
  李贵妃自认有几分识人的眼力,赵书宁一看便是充满野心之人。
  听说她这次主动前往收容所帮忙,凭借手段重新打出了名声,足见她不甘于平庸。
  这是好事,她只要有所求,那就好拿捏,能为己所用。
  听罢,萧晏清的眉峰彻底舒展开来。
  “还是母妃思虑周全,是儿子目光狭隘了。”
  李贵妃微微一笑,“我儿自幼便聪慧过人,你缺少的不过是一些历练罢了。有母亲和你舅舅在,定能助你登上皇位。”
  届时,一切碍眼之人都无需忍耐。
  萧晏清想到那番情形,眸底闪过一抹深深的野心。
  当晚,宣平侯府迎来了一位神秘访客。
  “六殿下求贤若渴,对二人的才能十分欣赏看重,不知二位可愿为六殿下效劳?”
  楚翊安和赵书宁都被这意外的惊喜砸懵了。
  短暂愣怔一瞬,二人立马欣喜表态,“承蒙六殿下看重,某不胜荣幸,愿为六殿下效犬马之劳!”
  对方面露满意之色,连忙将人扶起,“殿下再添两员大将,真乃如虎添翼也。”
  “不知殿下可有吩咐?”
  对方捋着短须,“凡事无需操之过急,二位现下只需把收容所的差事当好即可。”
  二人听了,俱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客气送走来人,他们脸上依旧难掩激动之色。
  “太好了!这是我们立功的好时机。”
  而今收容所是上京城内人人瞩目的大事,更是立功的大好时机。
  六皇子棋差一着,未能在这桩差事之中抢到一席之地,转头便向他们发出招揽,这其中之意,再清楚不过。
  他们要在六皇子跟前露脸,就得铆足劲立下功劳。
  不然,六皇子的幕僚和门客如此多,他们凭什么出头?
  但收容所目前已进入正轨,他们要想立功也并非易事,需得寻到合适的时机才行。
  赵书宁状似随意地提起陆知苒,楚翊安的眉头立马蹙起,沉声说起了早朝发生之事。
  听罢,赵书宁的眼底闪过一抹深深失望。
  “早该猜到了,她有皇上做靠山,那点风浪又岂能伤她分毫?”
  楚翊安的好心情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莫名烦乱。
  赵书宁又幽幽道:“能彻底看清她的真面目也是好事。只是可惜,她那般嘴脸丑恶,却没法得到应有的惩戒,实在不公平。”
  楚翊安冷嘲,“多行不义必自毙,她能得意得了一时,却不可能一直得意下去。皇上也迟早会看清她的真面目。”
  赵书宁心头的不甘更甚。
  男人多肤浅,皇上也不能幸免,自古色令智昏的帝王还少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