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第159节

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第159节

  那个时候能住在同一片的人其实家里都不错,桑瑜本来以为也是一个大宅子,但是没想到, 七扭八绕的却到了一个小胡同里面。
  低矮的房檐走进去, 十多户的人家挤在了一个大杂院里面,一直走到了最后一户,桑瑜才找到了那户人家。
  这个邻居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一开始听说是阮家的事儿,她的手不停地摆,原本说认识的都否认不认识了。
  桑瑜一看她那个样子, 就知道她心里藏着有事儿, 或者就是在忌惮什么,不想去惹什么麻烦。
  可是,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打退堂鼓也不行啊。
  所以, 桑瑜只能用真心诚心, 外加一个钞能力去打动了。
  要不怎么说, 有时候, 孔方兄还真是好东西呢?
  第一天桑瑜去的时候, 打着空手没有带东西,虽然那老太太是想说点什么的,但是他们家的儿女脸色可不怎么好看。
  第二天桑瑜就提着东西去了, 什么土特产什么名烟名酒,而且还偷偷的在盒子里面放了两千块钱。
  除了这些,她又笑眯眯的说了不少的好话,又偷偷的给那家的儿媳妇塞了个金戒指,总算是得了那儿媳妇的点头应承。
  第三天再去的时候,就看到这孔方兄大杀四方的能力了。
  想来这一家人已经在盒子里看到了二千块,而且那个金戒指已经明晃晃的套在了儿媳妇的手指头上。
  桑瑜一到,这一家子高兴得跟见到了亲人一样,脸上就一直带着笑模样,说什么也要留桑瑜吃一顿饺子。
  也是在这个时候,桑瑜可总算是能跟这老太太单独说上几句话了了。
  直到这个时候,桑瑜才知道,这老太太其实不算是阮明月的正儿八经的邻居,她当年就是在阮明月邻居家里面做保姆,但是做得年头长了,人也实在,所以也被那一家子当成了自己人,就跟真正的邻居没太大区别。
  不过,那十年来了之后,邻居家一开始还能自保,只不过后来渐渐地如履薄冰,到了最后,家里的当家人全部都折了进去,也在那十年里面走了。
  小辈们便下乡的下乡,有点小门道的还出国了,只留下了这个老保姆给老主家看了几年的门子,最后连房子也被收了,她就只能回到自己家的大杂院来住了。
  这些年,她因为在那大宅子里当过保姆的事儿,时不时的还有人来询问点事儿,搞得一家人如同惊弓之鸟,十分害怕,这也是为什么桑瑜第一天来的时候,一家子连连否认的原因了。
  现在一听桑瑜不是来问他们老主家的,而是隔壁阮家的事儿,家里人也就不操心了,老太太也放下心来,拉着桑瑜坐在炕头坐了下来。
  她一边揉着昏花的眼睛,一边看桑瑜:“你这闺女真俊啊,你跟阮家是什么关系啊?”
  “大娘,我是阮明月的儿子,裴铮的媳妇,我们今年上半年结得婚,所以这快过年了,就说回来看看。”
  老太太对于裴铮都娶媳妇的事儿显然是有点吃惊的,不过,一算时间,可不是该结婚了吗?
  她又细细的看看桑瑜的模样,拍着她的手,不断的重复着:“哎呀,真好,真好,这时间可过得可真快,没想到,一晃眼,明月那丫头都有儿媳妇儿了,还是个这么俊的闺女,要是她还活着啊,可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的。”
  人年纪大了,总是喜欢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老太太也一样,絮絮叨叨的跟着桑瑜说了好多阮家当年的事情,也更是让桑瑜深刻的了解了裴东昌是怎么一个不要脸的负心汉。
  适时的,桑瑜就向太太的问起那个模仿笔记的人。
  说起这个老太太一下子就精神了:“你问我怎么知道那个人是模仿笔记的?闺女一看你就不是本地人,那个人是琉璃厂的,我们都叫他李瘸子,听说他早年跟宫里的人学过本事,一直是修画的,他的名气大呢,我们那些门子里面的人谁不知道!”
  “况且,这么一个人,不大白天来,非要大晚上的来,就算是脑子里都是浆糊也知道要干见不得人的事情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是裴东昌的小儿子说出来的。”
  老太太说起这个事儿还觉得有意思,那个时候,他家小儿子还是个三四岁的崽子,虽然人混的很,可是说话可清楚了。
  他就站在门外跟小孩玩的时候自己说的,说这阮家的房子和里面的东西都是他家的了,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是阮明月写的信给他了。
  那个时候阮明月都死了好几个月了,怎么可能呢?就有人又问他为什么,他就说昨天晚上来了李瘸子,李瘸子写了阮明月的信,把家里东西都给他了。
  这小孩子不知道自己说什么,但是听到的人都是大人,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本来还以为是孩子随口说的,哪想到,方静咚咚咚从屋子里面冲了出来,对着裴刚就给了他一个大嘴巴,提着他的耳朵就给他提进院子里去了。
  这还用想吗?肯定是孩子说得是真的,那两口子怕了呗。
  再后来,好像这事儿就真的办成了一样,裴家就大大方方的住在了阮家原来的宅子里面,再也不畏畏缩缩的,就仿佛那院子真的是他们的一样。
  说到这里,老太太才叹了口气:“唉,明月那丫头命苦啊,找个男人是个白眼狼,留下这么个儿子也被人欺负。裴东昌和方静可真是不得好死!”
  要问得问得差不多了,桑瑜就把自己记录的证词拿给老太太,想让她签个字,留个证据。
  不过,这个时候一直在外面包饺子的儿媳妇又进来了,脸上带着笑,一个劲的说吃饭,就是不让签字,桑瑜这么一个做买卖的人怎么可能还看不懂。
  要不就是他们真的不想负这个责任,要不就是桑瑜给得不够多。
  桑瑜考虑了一下,如果真的不想负责任,那么就不会让自己跟老太太说话了,现在明显就是给得不够多。
  还好,她今天出门的时候又多带了两千块钱,现在正放在信封里装在挎包里,于是,她承诺只要老太太给签字,必要时候出个人,就先给他们一千块,这事儿了了,剩下再给他们一千。
  虽然跟桑瑜不熟,但是打了这么几次交道,他们一家也知道桑瑜一定是一个大方人,于是也不胡搅蛮缠,痛痛快快的签了字,又给按了手印。
  有了邻居的证词,事情就好办多了。
  晚上回到招待所,裴铮也正好从房管局回来,这些天,他也是跑了不少地方,托了不少关系,钱也撒了不少,终于上上下下给了他开了一条绿色通道,让他在房管局查到了信息。
  现在阮家老宅的房产证上至今还是阮明月的名字,裴东昌只是靠着假遗嘱在那里住着,并没有办理过户手续。
  “看来他们也知道那遗嘱是假的,不敢去办过户。”裴铮出着房产证复印件给桑瑜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下他们想赖都赖不掉了。”
  桑瑜把房产证复印件和老太太的证词都仔细的看了又看,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才抬头对着裴铮说:“现在人证有了,还差物证。”
  裴铮指尖敲着桌上的房产证复印件,傍晚的阳光带着一种绵绵软软的黄,照在了屋子里面,让整间屋子都透出了一种懒散:“我已经托人去查当年那个模仿笔迹的人了,老管家说那人以前在琉璃厂摆过摊,或许能找到线索。”
  这个倒是跟老太太说得一样,桑瑜就把老太太说的李瘸子和当年裴刚说漏嘴的事情都跟裴铮说了,裴铮认真的听着。
  两个人正说着话,房间里面的电话响了起来。
  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别看这个招待所的房间里面有电话,可是,在这个时代,电话这个东西更多的像是个摆设,就是表示个档次,其实没有什么太大作用,反正它就没响过几次。
  桑瑜想起来去接电话,还是裴铮站了起来,他说:“我去吧,别又是什么糟心事儿。”
  其实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点乌鸦嘴的特质,就跟现在一样,裴铮刚刚把电话接起来之后,才听了两句,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就连脸色也变得不怎么好看了。
  桑瑜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她走到了裴铮的身后,现在的电话漏音是比较严重的,她就听到了话筒里面传出来了沙沙的电流声和一个焦灼的声音。
  虽然是第一次在电话里面听到这个声音,但是桑瑜也是一下子就辨认出来了,这是阮家的老管家。
  他说:“快过来吧,再不过来可就遭了。”
  第151章
  八十年代末, 就算是在京城,出租车这种东西也是一个稀罕物。
  而出租车的司机也知道自己在普通的居民区转悠是不会有生意的,所以他们基本上都在外地人聚集比较多的地方集中。
  所幸的是, 桑瑜他们住的政府招待所前面就是出租车扎堆的一个位置之一, 所以, 就算已经到了下午两点钟了,两个人出了门就看见空的出租车。
  八十年代末的京城,大街上跑的车可真不多, 主要是自行车, 所以,桑瑜根本就没有体会到在大京城堵车的感觉,就已经被拉到了地方。
  坐在出租车上的时候,裴铮就已经把来龙去脉的事情跟桑瑜说了。
  这几天裴铮和桑瑜分开行动,裴东昌两和方静两口子也不是傻的,他们也知道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实在是来路不正, 如果一查, 那肯定就就要露馅。
  可是让他们把东西还给裴铮,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特别是方静, 裴铮的外公外婆才刚刚遭难,她就已经看上了阮家的宅子了, 这也是她同意跟裴东昌结婚的原因之一, 后来好不容易熬到了阮明月死, 她可是一天都等不了, 直接就搬过来了。
  这么多年了, 方静早就忘记了这院子根本不是自己这一件事儿了,她唯一想到的就是既然裴铮不让自己痛快,那么她也不会让裴铮痛快。
  于是, 在裴铮和桑瑜忙着调查的这几天,她和裴东昌干了两件事。
  第一就是他们把这个院子挂卖出去了,第二,他们把院子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要搬走,就算是毁掉也绝对不会留下一个石头子给裴铮。
  老管家现在就住在距离阮家宅子不太远的胡同里面,以前他不乐意回来,那是因为阮家没人了,裴铮也不回来,所以,他没有念想。
  可是自从裴铮回来了,老管家的心里面又烧起了一把火,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看到裴东昌这个白眼狼被赶出去了,他只觉得浑身上下都用不完的力气,连每一顿的饭都能多吃一碗。
  于是,都不用裴铮吩咐,老管家这每一天都要到阮家的宅院附近转悠,时时刻刻的坚实着裴东昌和方静这两口子,就怕他们出什么幺蛾子。
  京城住在胡同里面的都是老邻居,住在这里人情味足,当然也有弊端,那就是谁家里面出一点什么事儿,那可是一点都藏不住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方静心里面那点小九九只要付诸行动,立刻就被周围的眼睛看得清清楚楚的,自然而然的,老管家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从方静开始卖房子,老管家就通知了裴铮,但是裴铮知道这事儿成不了,而且,买房子可不是买白菜,一天两天时间可办不好,所以,他就让老管家按兵不动,继续盯着。
  没想到还真的盯到了事情。
  今天一大早,老管家就发现方静在宅子门口鬼鬼祟祟的,一会儿出来看看,一会儿出来看看,明显就是在等人。
  老管家立刻就警惕了起来,不挪窝的盯着,等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就看到有几辆人力车来了,方静立刻就骂骂咧咧的,说是他们来晚了。
  人力车的几个老爷们也不是能受气的,立刻就跟方静吵了一架,最后还是裴东昌那个白眼狼出来才算平息了。
  后来,老管家就看到他们从宅子里面搬东西出来往人力车上放。
  老管家立刻就意识到,这狼心狗肺的两口子要搬东西跑路了,于是马上烧起冲到胡同口的公用电话给裴铮打了电话。
  这就有了裴铮和桑瑜两个人出门打车就过来的事情了。
  这还是桑瑜第一次到阮家的老宅子,不过,裴铮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胡同,而是带着桑瑜七扭八绕的去了两个地方。
  分别是居委会和分管这一片的派出所,虽然觉得裴铮是个脸生的,但是他们一听说,有人偷东西,而且是阮家原来的老宅院里面,也警惕了起来,于是,都呼呼的带着人过来了。
  胡同口的槐树枝叶被午后的风卷得沙沙响,似乎是在讲述着什么往事。
  裴铮和桑瑜才刚刚和派出所以及居委会的人走到了胡同口,就看见一个头发花白,身穿中山装,精神十分矍铄的老人快速的迎了上来。
  这个人正是阮家的老管家阮双喜。
  京城这边的片警对于自己辖区内的人虽然不至于每个都把名字记得清清楚楚,可是全部都认识,而居委会的主任张大妈更不要说了,这一片的人她可是化成灰都认识。
  于是两拨人一看见阮双喜走过来,情绪激动的跟裴铮打着招呼,原本对于裴铮的身份还有点怀疑的他们,现在一下子就相信了不少。
  不过张大妈还是谨慎的想要确认一下,她开口就问:“双喜老哥,你认识这个年轻人啊?”
  阮双喜看了一眼张大妈,情绪还在激动当中,他紧紧的拉着裴铮的手,上下摇晃着:“老张啊,你不认识了啊?这就是当年明月他们家的铮哥儿啊,当年明月不在的时候,你还给他送过几次饺子呢。”
  张大妈能当上居委会主任,这乐于助人的事情可是没少做,光说送饺子,她可能不记得,可是一说是阮明月不在之后,她给送过饺子,她可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张大妈一拍大腿,“哎呀!是铮哥儿啊!我的妈呀,我刚刚就说眼熟,他还来报阮家宅子有人偷东西,我就纳了闷儿了,这裴东昌家没来说啊,还以为是骗人呢……”
  说到这里,张大妈才反应过来,裴东昌当年住进阮家的院子可以说是强取豪夺,鸠占鹊巢,一直都被阮双喜唾弃的,现在面前站着阮家正牌接班人,自己说这个话可就不妥当了。
  于是,张大妈立刻就打住了话头,转脸就跟几个派出所来的片警说:“人没错,这就是阮家真正的人。”
  阮家这宅子在一片也算是一盘烂账,大家都知道裴东昌住在里面不清不楚的,可是,人家脸皮就是厚,不管老街坊怎么说,住得那叫一个四平八稳。
  时间久了,老街坊里面也就渐渐地不说了,他们也就住得踏实稳当了,以至于后面来派出所和居委会上班的年轻人还真的以为,这是裴东昌的宅子呢。
  现在作为最了解这一片情况的张大妈如此一说,片警们的眼神立刻就更加严肃认真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