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第109节
而这个市场里面就更不要说了,陈红从来不知道,把所有的卖菜人集中在一块,看起来也是相当规模宏大的,然后她又来到了市场管理处,没有进屋,就已经看到了外面排队的人,都不用打听就知道了,他们都是来租铺面和摊位。
一时之间,陈红也是心热。
“哎呀,你来了,快坐。”桑瑜笑眯眯的请陈红坐下。
陈红也是一个直性子,她坐下来就迫不及待的问桑瑜:“你那街边的铺子还有吗?”
“有是有,你要过来卖衣服啊?”桑瑜略微有点迟疑,毕竟她们两家卖得是一家的衣服,要是凑那么近,这不是互相抢生意吗?
上一次,陈红在人民公园那里卖衣服,桑瑜就因为自己距离人民公园远,不可能天天过去,所以把分销权给了陈红,现在要是桑瑜在自己家门口卖衣服,陈红要来加一腿的话,桑瑜可不会再让了。
如果不是卖得一家的衣服,桑瑜倒是不会介意,毕竟铺子打开,就是做天南地北的生意,卖衣服这个也没有垄断这个说法。
但是如果他们两家卖一样的衣服,就会为了抢生意做一些明里暗里的小动作,说到底还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桑瑜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所以,如果陈红要来租铺子可以,干别的都行,就是卖衣服不行。
陈红当然也想到了桑瑜想到的事情,她原本躁动起来想要也在这里开个店的的心也就渐渐地冷静了下来。
不过她今天本来也就不是为了自己来看店的,她摇了摇头,老老实实的说明了自己的立场:“我在人民公园门口那附近给搭了一个棚子,现在在棚子里面卖,客源也稳定,你这里我暂时就不过来了。”
这聪明人说话就是好,都不用说得明白,就能知道对方的意思。
桑瑜笑了笑,算是接受了对方的退步,又介绍说:“有啊,你刚刚过来,看到的空的地方十之七八还没有租出去。不过,要租的话,还是要趁早,这两天来问的人挺多的。”
陈红又问:“我看还有一个我们单位的人在这里卖粉呢?”
陈红说得是方敏,她们都是钢厂的,也都是出来奔的那一波人的。
“是,她们生意挺好的。”桑瑜也想起来了方敏,这一条街上,要说人最多的地方,一定就是方敏的铺面了,无论桑瑜从什么时候过去,她都能看到方敏的铺面里面人头攒动。
“我前几天几看到报纸上你们打的广告了,当时也想着过来凑凑热闹,现在才有时间过来。”陈红脑子里面转了一圈说:“我看你这铺面都是卖一点什么粉啊、包子馒头、大饼之类的小吃啊,还没有卖正经吃食的。”
陈红说得正经吃食其实就是卖中午饭和晚饭的。
确实是没有。
第一现在肉类的售卖没有完全放开,大部分买肉还得去肉联厂,第二私人的养猪场什么还不成气候,就算有人开这样的中餐馆,想要找到稳定的供应商还是挺难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几天过来问铺面的,还真的是没有一个是开饭馆的。
所以啊,就算是桑瑜在自己这个铺子里面找两个开饭馆的也没有啊。
“是没有,你能给我介绍一两个?”
桑瑜这么说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一顺口,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陈红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吃了一惊:“你看我哥怎么样?”
桑瑜:“你哥不是跟你卖衣服呢嘛?”
“卖衣服我现在我和我对象就行了,我哥他其实不乐意个跟我卖衣服。”陈红说得对象,就是跟他们一起卖衣服的发小。
陈华是确实不乐意跟陈红一起卖衣服,他一个大男人本来就不喜欢这些穿衣打扮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衣服摊子是陈红自己折腾起来的,就连挨打也是陈红自己顶得多了,他还跟着去分一杯羹,陈华这么个大男人,他不乐意。
以前,陈华经常跟着陈红过来桑瑜这边进衣服,也知道万年青这里的情况。
昨天万年青开业了,虽然陈华没有过来,可是,他们单位来的人可太多了,回去那一通绘声绘色的吹,陈华也听了进去的,特别是听到在万年青这边有卖肉的摊子,还有人开了小饭馆的时候,陈华就有一点按捺不住了,也想过来看看。
不过,他知道自己跟桑瑜没有什么交情,就让陈红帮忙自己跑一趟,过来问问情况,要是还有铺面,情况好的话,他就自己再过来实地的看一看。
这才是陈红今天过来的真正目的。
“你哥想卖什么啊?”桑瑜联系刚刚陈红说得上下文就大胆的猜了一猜:“你哥想开饭馆啊?”
“是,我哥的手艺可好了,那要是谁家结婚都得叫他去帮着做饭呢。”说起这个,陈红就可骄傲了,她家里父母做饭都难吃,从小两兄妹就是吃食堂,可是食堂也难吃,所以陈华才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饭了,可以这么说,陈红完全是吃着陈华做的饭长大的。
“行啊,现在空着的铺面都可以看。”桑瑜拿出了铺面的图纸放在了陈红的面前。
陈红刚刚已经去看过了一次铺面的实地情况,自然而然知道桑瑜这里的铺面真的是好做买卖,不愁租的,只是当她听到了桑瑜这个铺面的价格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一千块一年。
这个数在这个时代可不算少,就算是做了一段时间服装买卖的陈红听到这个价格,也觉得挺为难的,要知道她现在那个摊位,也就一个月给人民公园三十块钱。
可是,桑瑜这里的生意是实打实看得到的,陈红自己又不敢给陈华做主,只能说先回去问问陈华,便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了。
桑瑜并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揪住了正好巡视市场回来的刘玉城,让他去写一个招聘启示贴到了到市场的外面,先招三个保洁和三个保安过来上班。
中午吃饭的时候,桑瑜总算看到了裴铮,立刻把自己想要把市场二楼一件最大的房间改成办公室的想法告诉了裴铮。
大家听了都连连表示赞同,裴铮也说:“确实是要弄个像样的办公室,我看刘业他们的厂子,虽然厂子里面挺乱的,但是他的办公室已经弄得很好,毕竟是个门面,以后有个人过来谈事情,坐在院子里始终觉得不够专业。”
吃了饭,桑瑜就跟裴铮两个人讨论起装修的风格和具体的样子来,桑瑜对装修这个不太懂,但是她看过很多电视剧,也在人家写字楼里面当过保洁阿姨,所以,说起这个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特别的见解的。
而桑瑜的这些见解很多都是裴铮没有接触过的,不过他一边随着桑瑜的描述,一边画图,修改个几次,就几本能够把桑瑜的想法如实的绘制出来。
桑瑜看着那被裴铮几乎是一比一绘制出来的属于四十多年后的办公室装修风格,忍不住由衷的称赞了他一句:“裴铮,你可是真有能耐。”
“其实我也想没有能耐。”裴铮看了一眼桑瑜,一边收拾稿纸,一边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桑瑜莫名其妙,这个人心情不好吗?于是就跟着话赶话的问了一句:“为什么?”
“毕竟,我只有把你的房子装坏了,才能把这后半辈子赔给你啊。”裴铮说这话的时候,简直脸不变色心不跳,整个人淡定得像是再说公事一样。
反而让桑瑜一下子不好意思起来,她的脸蹭的一下子就热了起来,立刻就拿起桌子上的图纸卷成了一卷往裴铮的身上敲了过去。
一边敲还一边怒:“那你就没能耐去吧!最好后半辈子只能在家衣服做饭做老妈子伺候人!”
裴铮被桑瑜打了并不还手,还有手轻轻的挡着,生怕她动作太大从坐着的凳子上跌下去,不过他的眉眼是舒展着的笑:“那也的看伺候谁呀,伺候你……”
“你给我闭嘴!”桑瑜的脸更热了,他以前怎么不知道裴铮那么脸皮厚!
……
毛雨桐一边洗碗一边看着像是两个孩子一样打闹的两个人,一边跟桑柳咬耳朵:“你姐跟铮哥是不是在处对象啊?”
桑柳唰的一下子回头,一双眼睛亮得跟灯泡一样,直直的射向了毛雨桐,神神秘秘的说:“你也看出来了?”
毛雨桐点点头。
这不是废话吗?只要是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吧。
桑瑜倒是对谁的都态度温和、亲切,可是她在裴铮面前说话做事仔细的观察话魅夜还是能发现一丝的肆无忌惮,裴铮就更不要说了,他对其他人的态度就算好,那也能让人感觉到十分明显的距离感,可是在桑瑜面前就没有。
虽然你要是真的说从这两个人相处的态度中能看出个什么一二三来,那倒是真没有,可是,就是能够感觉到。
“哼,我就说他两个不对劲,我姐还嘴硬!”桑柳又嘀嘀咕咕,不过,两个人都不敢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
毕竟,那是老板,可不能说老板的八卦,对于桑柳更是,她是被桑瑜警告过不许说乱说话的。
万年青市场开业的第二天,星期一,看起来是那么平常的一天,桑瑜几乎没有干什么特别的事情,就这么忙忙乎乎的一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就是万年青市场开业的第三天,是开业大酬宾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可以预见的这一天的人更多了。
特别是知道桑瑜那四家服装铺面今天也是最后一天的优惠了,那来得人更多了,一大早就把街道给塞得满满的,好像是衣服不要钱一样。
桑瑜本来也想着今天是忙忙乎乎的一天,可是一大早的刘比亚就来了,并且代替杨大姐带来一个消息,也是对于桑瑜来说巨大的好消息。
办身份证。
对于四十年后的人大概很难想象没有身份证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但是一代身份证确实是八三年的时候才开始全国推广的。
第94章
在没有身份证的时候,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出门办事儿什么的十分受到限制。
无论什么人,去什么地方, 那就一定要去单位开介绍信, 如果没有单位, 就比如桑柳这样的农村人,那么就要去村子里面开介绍信,有了介绍信你才可以到外地去。
而且开这个介绍信也很有讲究, 在介绍信上会注明拿着介绍信的人的基本信息, 这里面就有他叫什么名字,年纪,要去什么地方,办什么事情,要途径过哪些地方……
这些都会标注得十分清楚,一旦拿着介绍信的人去往的地方和介绍信上的信息合不起来的话, 那么……
所以, 在那个没有身份证的时代,没有介绍信的人, 是不要想出远门的。
要不然,桑瑜早就想去一趟c城, 亲自的去拜访一下刘业的, 就是因为她去办介绍信的时候, 她这个理由完全不被允许啊, 所以, 她一直不能成行。
可是现在居然要办身份证了,桑瑜那叫一个激动。
这就代表着,以后出门再也不需要介绍信了, 只需要拿着身份证,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了。
桑瑜连忙问了一下刘比亚一下具体办理的情况,这才弄明白。
这个办理身份证也是要分时间段的,最先就是个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国营厂子里的职工办,而职工的家属和住在城里面的其他人员则是第二批,像是村子里面的人属于第三批办理的。
厂子里的职工们要拿着自己的户口本去各自的单位登记,等到统计得差不多了,就报到工会这边统一的统筹再交到派出所专门管户籍的办公室,按照要求的时间统一去照相,接着等着就行了。
桑瑜问:“那我是要去车床厂那边报名是吗?”
刘比亚坐在院子里,大大的喝了一口热茶,边往嘴里塞包子边说:“没有,杨大姐走的时候特别交代了,你就在我们工会这里登记,你一会儿跟我去工会登记就行了。”
桑瑜点头,问了另外一件事:“杨大姐去哪了?”
“杨大姐去省里面述职去了。”说起这个事儿刘比亚就来了劲头,开始给桑瑜比划。
原来,桑瑜这个万年青的开业造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特别是那天电视台的还录制了新闻。
尽管现在电视机没有普及,但是各个城市还是像模像样的成立了自己的电视台,也有新闻节目。
万年青的开业对于滨江电视台来说可是一个十分大的新闻,在这个新闻比较匮乏的年代,有这么大一个新闻自然是要被重点报道的,所以,那天晚上的滨江新闻就对于这个事情进行了起码五分钟的超长报道。
而这条新闻又被省里面的电视台看到了,立刻把这条新闻提到了省上,在省台播放了,一下子,省里面都沸腾了,没想到能在滨江这个地方出现这么超前的市场,实在是让人心热的。
不过,和老百姓看热闹不一样,领导们看到的可不一样,他们在新闻里面看到了杨大姐,就一个电话打了下来,让杨大姐上去述职。
杨大姐是晚上八点钟接到这个电话的,只来得及跟几个住得近的人交代了一下工作,人是晚上十二点的火车走的,算算时间中午就要到省城了。
刘比亚一边眉飞色舞的说这个事儿,一边给桑瑜比大拇指:“桑姐,你可真是太厉害了,现在我们万年青可是全省都闻名啊!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要不了多久,我们万年青肯定能全国闻名的!”
桑瑜被刘比亚说得嘎嘎乐,她点头:“那就托你的吉言了。”
刘比亚在桑瑜这里蹭了一顿早饭,吃完之后,桑瑜就跟着他一起去了厂办。
工会的办公室跟厂长办公室在一层,桑瑜和刘比亚一边走一边说说笑笑的,就在这一层遇见了正好来上班的岳金铭。
桑瑜连忙打招呼,又想起来那天开业的时候岳金铭到底没有来,就想着找补两句,于是脸上笑得灿烂又友好。
“岳厂长早上好啊,那……”
桑瑜的话都没有说出来,就看见岳金铭直接从他的身边走了过去进了办公室,目不斜视的样子,好像完全没有看到她一样。
桑瑜愣了一下,刘比亚在她的身边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调说:“昨天早上岳厂长跟杨大姐吵得可凶了。”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