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第230节

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第230节

  “哥哥~”
  小五看到夕夕跑了过来,也往前跑了几步,夕夕跑到哥哥面前停了下来。
  “哥哥回来了,夕夕有什么事?”小五问。
  夕夕把手里的鸡蛋糕递到小五面前,说:“哥哥吃蛋糕。”
  “哥哥不吃,妹妹吃吧。”小五摇摇头,以为是妈妈给夕夕的,夕夕没舍得吃,留给他的,就让夕夕自已吃,他回家妈妈也会给的。
  “我吃过了,这是哥哥的。”夕夕把小手又往前递了递。
  “你吃了?”
  夕夕点点头。
  小五伸手把蛋糕拿了过来,一手拿着蛋糕吃,另一只手牵着夕夕往家走。
  夕夕虽然吃过了,不过看着哥哥吃,还是有点馋。
  小五也感受到了妹妹渴望的眼神,松开夕夕的手,把小蛋糕掰下来一块,送到夕夕嘴边。
  夕夕摇摇头,说:“我吃过了。”
  “没事,吃吧,这是哥哥给你的,妈妈不会说的。”小五说。
  “真的吗?”夕夕问。
  小五点点头。
  夕夕听哥哥这么说,高兴的嗷呜一口把哥哥手里的蛋糕给吃掉了。
  小五也两口吃完了,牵着妹妹回家了。
  “回来啦,正好可以吃饭了。”顾岚枝把饭菜放在茶几上,然后冲着院子里,说了一句:“吃饭了。”
  “好,来了。”宋益樟拍拍手,把东西收拾好,进屋洗手吃饭。
  顾岚枝正笑着问夕夕:“蛋糕给哥哥吃了吗?”
  “给了。”夕夕点点头,说:“哥哥还分我吃了。”
  “羞不羞,小姑娘这么贪吃。”顾岚枝捏了下夕夕的小脸,笑着说:“哥哥是不是特别好?”
  “嗯,哥哥好。”夕夕说。
  “妹妹也乖。”小五在旁边洗手说。
  夕夕听哥哥夸她,更开心了。
  顾岚枝没有再说什么,拿着筷子出去,等着他们吃饭。
  “哪里来的鱼?”宋益樟坐下吃饭问。
  “圆圆和小周来送的。”顾岚枝说。
  宋益樟点了点头,明白了。
  吃饭的时候听着广播,顾岚枝听广播里,又在说破除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
  顾岚枝想着下次再休假的时候,看看去趟城里,去废品站和文物商店看看。
  因为那些搞运动的人从别人家找出来的古董,要么就是销毁了,要么就是扔到了废品站。
  顾岚枝打算去看看能不能捡漏。
  还有的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家里有个一件两件的古董,政府开的文物商店,可以拿到文物商店去换钱,文物商店的古董再卖给外国人换取外币。
  老百姓拿着古董到文物商店,一件可能能卖个三毛五毛的,大的也就一块两块的,然后再卖给外国人。
  顾岚枝心里想卖给谁不是卖,反正她手里有钱,也可以去文物商店门口,直接从老百姓手里买,至少不会让古董流落到国外。
  把这件事想好了,顾岚枝就把这件事放下了,等下次休假再说。
  第二天早上,一起照常,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
  三天回门,早上吃过了早饭,周照光和陈圆两人从家里出来,在部队门口坐车进城。
  到了城里下了车,两个人先去菜场买了只鸡,买了条肉,然后又去百货大楼买了酒和茶,就拎着东西回家了。
  第324章 废品站
  周照光和陈圆在家吃了一顿饭,又从陈家拿了点东西,就回部队了。
  三朝回门以后他们夫妻俩也开始上班工作了。
  顾岚枝今天休假,早上家里的两个男人吃过了早饭,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夕夕小朋友还在慢悠悠的吃早饭。
  夕夕吃完早饭,顾岚枝该做的家务也都做完了,拿上夕夕的小书包,领着她出门。
  把夕夕送到托儿所,顾岚枝也背着书包出了部队。
  在部队门口等了一会,顾岚枝坐上客车去了城里。
  下来客车以后,顾岚枝先去废品站,城里有两三个废品回收站,顾岚枝也没打算今天就干什么,而是想着先去转转,踩踩点再说。
  “你是干什么的?”
  顾岚枝走进废品回收站的大院子,四处看了看,没有看到人。
  她往里走了几步,这时候旁边传来声音,顾岚枝赶紧转头,看到一个大叔从旁边的小房子走了出来。
  “我是来看看,想买点东西的。”顾岚枝笑着说。
  “买什么?”大叔问顾岚枝。
  “家里要糊墙,我想来买点报纸。”顾岚枝随便编了个借口。
  大叔上下打量了一下顾岚枝,看她一个女人,不像是偷东西的,说:“那你跟我过来吧。”
  说完转身往另一边走,顾岚枝也跟着走了过去。
  走到一个靠墙的棚子下面,大叔指着地上说:“报纸都在这里了,论斤称,你自已挑吧。”
  “好,那我看看。”顾岚枝点点头,走了过去,蹲下身翻看着堆放的一摞一摞的报纸。
  挑了整齐干净的报纸,选了一些,顾岚枝把报纸拿起来,递给了大叔,大叔给称了一下,差不多两斤左右。
  顾岚枝付了钱,拿着旧报纸从废品站出来了,又去了另外的两个废品站,看了看情况都差不多。
  可能是因为这份工作不太体面,所以一般都是岁数比较大的大叔大姨。
  顾岚枝看了看,觉得要是没有熟识的人的话,也不好贸然出手。
  没办法,捡漏可能有困难,顾岚枝只好去文物商店看看。
  文物商店门口还排着队,不过人不算很多,顾岚枝在离着不远的地方站着看了一会儿。
  站了几分钟,顾岚枝就看到一个老婆婆走了过来,在队伍后面看了看,有点犹豫。
  老婆婆也看到了顾岚枝,可能是觉得顾岚枝面善,老婆婆走了过来,问:“闺女,这里是排队卖老货的吗?”
  顾岚枝点点头,说:“是啊,大娘,您也是来卖东西的?”
  “是啊,我还带了户口本来,怎么还要排队吗?”
  “嗯,看着人不少。”顾岚枝说。
  “那可咋办。”老婆婆有点着急。
  “大娘,您着急吗?”顾岚枝看着老婆婆问。
  “是啊,我孙子肚子疼,医生说要做手术,可是家里没钱了,所以我想把家里的两个盘子拿来卖掉。”老婆婆点点头,看着前面排着的队说。
  “盘子?什么样子的盘子,要不大娘你卖给我吧,正好我家里盘子不够用。”顾岚枝笑着和老婆婆说。
  “闺女,我买的价格贵,你要是用盘子还是去供销社买吧,这个不合算的。”老婆婆摆摆手说。
  “大娘,你想卖多少钱?”顾岚枝问。
  “收东西的人去过村里,我问过,说是能卖两块钱一个,两块钱能买好些新盘子呢。”
  “那大娘你拿出来我看看吧,我身上带着钱呢,要是看中了的话,我现在就给你钱,这样你也省事,你不是还着急吗?”
  “闺女,你真要看?”老婆婆听顾岚枝说她有钱,心里有点动摇。
  “是啊,大娘,我先看看吧。”
  听顾岚枝这么说,老婆婆点点头,从挎着的篓子里拿出来个布包,是一块洗的都发白的蓝色布包袱。
  老婆婆把包袱放在手心托着,打开了包袱,里面是两个白色的盘子。
  盘子看起来很普通,若不是老婆婆说是古董的话,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白瓷盘子一样。
  不过现在受技术现在,白瓷盘子也并不像以后的白瓷、骨瓷那样纯白干净。
  但是这两个盘子看着就很舒服,白色的釉面的看起来很干净,而且好像有种玉质的温润,光华内敛而不张扬。
  顾岚枝看着就觉得挺喜欢的,伸手拿起来一个想要仔细看看。
  不过盘子不知道被婆婆放在哪里,顾岚枝拿在手里觉得盘子上好像有点油污,虽然很少,但是能感觉出来。
  把盘子凑到面前仔细的看了看,顾岚枝发现原来盘子并不是光滑纯白的,上面居然还有暗纹,不过并不明显。
  顾岚枝又把盘子翻了过来,想要看看碗底有没有落款,没想到还真有,大明永乐年制。
  永乐、宣化年间的不是青花瓷很出名吗,这个怎么是纯白的。
  顾岚枝对古董这类东西也是一窍不通,如果没有落款的话,她就连年代都不知道 ,所以也就是自已想想。
  既然有落款,现在又没人伪造古董,顾岚枝就决定买下来。
  又看了看另外一个也是一样的,而且老婆婆保存的还是比较好的,都看不出来什么磕磕碰碰的瑕疵。
  “大娘,你的这两个盘子我买了,我给你四块钱可以吧。”顾岚枝把盘子放回去,和眼巴巴看着她的老婆婆说。
  “可以可以。”老婆婆赶紧点头。
  她去文物商店也就能卖四块钱,现在卖给顾岚枝就不要排队了,老婆婆自然愿意了。
  顾岚枝伸手从口袋里掏出来四块钱递给老婆婆。
  老婆婆就把两个盘子给了顾岚枝,然后用刚刚包盘子的包袱把钱包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