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第3节

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第3节

  然后又走了一个小时才回到家。
  把儿子从游戏里抱出来,回家放到炕上,然后开始归拢屋子。
  顾岚枝住的房子是两间土房也就三十平左右,一间厨房一间卧室,农村没有客厅,来人要么在厨房说话,要么在炕上聊天。
  两间房坐北朝南,东面是厨房西面是卧室,厨房是一个土灶通着炕,旁边是卧室的房门,北墙放着一个饭橱,一个矮架,饭橱是高柜,放碗筷盆子什么的,矮架是切菜用的,上面立着一张菜板,放着把菜刀。
  下面没放什么,家里也没什么存货。再往旁边靠着东墙角放着一口水缸,旁边是脸盆架和一张农村的矮饭桌。
  卧室里南北都有窗,南面是炕,炕上铺着苇席,靠近炕头的位置放着一床被子,一床褥子是原来宋益樟的,还有两个枕头。
  炕西面靠墙放着炕柜,里面也没啥。
  地下靠北墙放着一个组合高低柜,高柜放衣服,低柜里面放粮食,上面锁着一把锁。
  这时候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是锁起来的。
  家里不能说一贫如洗,只能说是毫无积蓄,顾岚枝先烧了点水里里外外擦了一遍。
  把柜子的锁打开,从游戏里开始往外倒腾东西,二十斤大米,二十斤面粉,三十斤玉米面,十斤玉米碴,十斤小米,十斤高粱,两斤红枣,两斤苹果,一瓶蜂蜜,一斤红糖,一斤白糖,五斤花生油,五斤鸡蛋,把柜子装满了上锁。
  又在厨房架子上放了五颗白菜,几个萝卜。
  饭橱里盐,醋,酱油,香油都加上,盛油的罐子里加了半罐油。
  都放好了就要做饭了,天都晌午了,这一上午又是走路又是干活的早就饿了。
  她也没做什么复杂的,切了点肉,洗了几个白菜叶子,锅烧热了倒油,把肉和白菜倒进去翻炒一下,然后把淘好的米倒进锅里,加上水,加点酱油和盐,盖上锅盖一锅焖出来就行,既有菜又有饭,很方便。
  她现在在哺乳期,还不能吃太咸。
  前几天挑水,家里换了好多柴火,在院子里摞起来有两大堆。大锅烧火快,有半个小时就好了。
  顾岚枝把午饭解决掉,给小五把尿不湿换下,垫了尿布,然后喂了奶,拍出奶嗝以后,找了个篮子放上一棵白菜,一斤挂面,就挎着篮子抱着孩子锁了门,往宋家走。
  晌午大家都在家休息,累了几天,好不容易今天活轻快点。
  所以她一路上也没怎么遇到人,宋家在村子中间,走了差不多十五分钟才到。
  农村人家白天一般都不关院门,有人来就在院子里喊一声。
  宋家的房子书里面写过,在村子里面算是好房子了,虽然不是砖瓦房,但是早年盖房子也是下了大力气了,是用石头盖得房子。
  院门开在东南角,进门是东厢的南墙,往右一拐就是院子。
  正房四间,大门开在厨房,厨房里一东一西两个灶台,东面是两间房,通着炕,西面是一间房。
  东面两间房外面是老头老太太住,里间是四个孩子住。西面是大哥两口子住。院子里东厢是两间房,二哥三哥,一人一间。
  还有两间西厢,原来是四哥两口子和她一人一间,她搬出去了就空着。
  南面靠着院墙是茅房,草棚,鸡窝。
  院子里除了一条石子铺的路,别的地方都种上了菜,还没发芽。
  宋家的房子挺大的,村子里多的是夫妻和孩子住一起的,为什么不分家,分家了没地方住,盖不起房子。
  顾岚枝没喊人,直接就进了院子,正好大嫂吃完饭刷了锅,从厨房出来,把水泼在菜地上,看见她进来,就打招呼:“哎呦,五弟妹来了,找爹娘吗。”
  大嫂王小红也知道是啥事,这个五弟妹除了每个月来送钱别的时候是不见人的。
  顾岚枝点点头:“是啊,大嫂,爹娘在屋里吗。”
  “在的,在炕上,刚吃完饭,你去吧。”宋大嫂也没说啥,说完了就转身回了厨房继续干活。
  第4章 生活继续
  顾岚枝听了就挎着篮子,进了屋。
  宋守成和李春华都在炕上坐着歇息呢。顾岚枝把篮子放在炕边上,李春华把孩子接过去亲香,上工忙好几天没看见小孙孙了。
  “老五家的,你大中午的来有啥事?”李春华抱着孩子问她。
  “我今天去取钱了,给你们把钱送来。”顾岚枝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张大团结递过去。
  李春华也没客气就收起来,这是说好的养老钱,也不是贪他们的,这个儿媳妇花钱大手大脚的,手里没点余钱,以后有事,不还得看他们当爹娘的嘛。
  “篮子里是我在那个市里买的白菜,给你们带了一棵,还有一斤挂面留着给孩子们吃吧,老吃粗粮孩子受不了。”顾岚枝说了篮子里带的啥。
  李春华听了知道她是又去了黑市,觉得自已肝疼,这个时候能吃上饭就不错了,还用这么金贵的东西干啥:“买那精细的东西干啥,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顾岚枝知道老人穷怕了,日子过得精细:“收着吧,要是不要我就拿回去。”
  她是好意,别人不要也无所谓,大不了拿回去。
  李春华让她噎了一下,还没说话,老爷子说话了:“留着吧,老婆子拿钱给老五家的,孩子难得吃点好的。”
  老爷子倒是没客气,当父母的累死累活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孩子为了口吃的吗,不过也不占儿媳妇便宜,要给钱。
  顾岚枝比较喜欢宋守成这样的人,对于李春华也能理解,受过苦的老人大部分都这样,她奶奶以前也这样,观点不同说了也没啥用。
  “不用了,我今天去那个市看有人卖粮食,你们要不要。”顾岚枝没收他们这么点钱,而且还问了问宋家要不要粮食。
  她知道宋家应该还有钱就是买不到粮食,所以寻思卖点给宋家,肯定是要收钱的,白送不符合她的人设,而且也不能让人觉得她是冤大头,人都是得寸进尺的。
  宋守成没想到这个儿媳妇还能搞到粮食:“你是去买粮了?有多少,怎么卖的。”
  顾岚枝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啊,家里都快断顿了,不买怎么办,两个人等着吃呢。一毛八一斤,不用票,有一百斤地瓜干,一百斤高粱,六十斤苞米粒。”
  城里人粮食份额玉米占大头,但是农村人吃地瓜多,好粮食都交公粮交上去了。顾岚枝也没多要,就是按照粮站的价格。
  宋守成听了价格没想到这么便宜,还以为得翻一倍呢,算了算不到五十块钱,家里钱够了。
  “都要了吧,钱给你?啥时候去背粮食。”宋守成说了喊了一声老大,宋益杨听见就送西屋过来,“爹喊我啥事。”
  “不着急,今晚十点,在村口小树林路边吧,拿着钱背粮食就行。”大白天的人来人往的肯定不行,顾岚枝就定在晚上,她提前去一会把粮食取出来就行。
  宋守成也知道,点点头:“行,晚上你大哥去。”顾岚枝无所谓谁去都行,就点点头,让李春华把孩子给他,说是孩子该睡了,就抱着孩子回去了。
  顾岚枝走了,宋益杨才问自已老爹:“咋了,爹,五弟妹买粮食了?让我去帮忙背?”
  “不是,你弟妹给咱家联系的,晚上你领着老二老三去,一百斤地瓜干,一百斤高粱,六十斤苞米,你们仨去背回来。晚上吃完饭让你娘给你拿钱,一共是四十六块八,老婆子给他四十七块钱,不用让你弟妹找钱了。”
  宋益杨这才知道是自已家买粮食:“好家伙,五弟妹还挺有门路,能弄到这么多粮食。”
  李春华听自已老头子的:“哎,你说老五家的怎么胆子就这么大,也不怕被人知道。”但是也担心。
  “晚上说说谁都不准往外说,有吃的就给我闭着嘴吃,要是让我知道了以后就饿着就行。”宋守成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叮嘱家里人。
  顾岚枝不管宋家怎么样,抱着小五出了门没有立马回家,而是去了村里木匠家。
  顾岚枝在院门口扣了扣院门上锁扣:“婶子在家吗?”
  从屋里走出来了一个妇人边走边说:“哎,在家,谁啊,是益樟家的啊,啥事啊小顾,快进来。”
  顾岚枝抱着孩子进了屋:“婶子,我叔在家吗,我想让叔帮着做点东西。”
  宋老三是村子里的木匠,但是现在是不能做生意的,所以平时也是上工,闲着没事的时候帮着做点东西。
  “在家的,你坐,我去叫他。”妇人说着把她领进屋就进屋去叫宋老三,顾岚枝就抱着小五在厨房小板凳坐下。
  她没坐两分钟,宋老三就出来了。顾岚枝把她画的图纸拿出来:“叔,我想给孩子做两个小车,我画了个样子,您帮我看看能不能做。”
  顾岚枝画了两张图,一张是她小时候做的农村的小推车的样式,就像一个木头笼子,前后手推的地方做的高一点,下面做成两层下层可以放东西,上层的底做成活动的,到时候孩子可以躺可以坐。
  另一张是一个儿童学步车,下面一个大一点的四方框,上面一个带靠背的四方框,到时候缝个布带上去就可以给小五当学步车,不过现在还早,小五用不到,但是既然要做就一起做了。
  她大体给宋老三讲了讲是做什么用的,宋老三点点头:“可以做,你是自已准备木头,还是我准备,你要是有木头,就收个手工费,要是没有还得加点木头钱。”
  “三叔,您直接给做吧,我家里也没有木头,用好一点的木头,做的结实点。”
  宋老三也猜到她应该没有木头:“那我家里有点好木头,不过价格贵一点,两个得一块五毛钱,你看行不行。”这时候一块五不算小钱了。
  “行,三叔,大概几天能做好,到时候能给我送过去吗,我带着孩子不方便来取。”顾岚枝很痛快的答应了,在她看来一块钱不算什么。
  “行,怎么不行,大概得五天吧。”宋老三也答应了,告诉了她大概的时间。
  顾岚枝付了钱就抱着孩子回了家,把孩子哄睡了,放在炕上,打了水自已洗洗脸洗洗脚也在孩子旁边躺下午睡了。
  她一觉睡到两点多,孩子还没醒,刚满月的孩子还小,不是吃就是睡。
  守着个不会说话的小娃娃,也不知道该干啥,刷了刷游戏,整理整理仓库,就没啥事了。
  想折腾点吃的,都得偷偷的,不能让人知道,也不能别人吃糠咽菜就她吃的满嘴流油。
  顾岚枝里里外外转了一圈,仔细看看自已住的地方。
  宅基地很大,大概有半亩地那么大,东西宽大概有十五米,南北有二十多米长。前院是用土墙围起来的,大概是十五乘八米左右的长方形,房子建在北面中间,两间房大概是八米乘四米,长宽都只占了院子的一半。
  井就在卧室的窗外,大家来换水的柴火靠着东墙从南往北放,这要是到了冬天,应该东面一面墙都能放满。
  院子西北角修了个小厕所,厕所旁边有个小门可以去后院,后院没东西就做了自留地,用篱笆围了起来。院子里再没别的东西。
  顾岚枝看了一圈,院子里倒是干净,感觉完全没有自已发挥的空间,就回屋了。
  看看炕上的被褥,轻轻地把小五移到旁边。
  找了剪刀开始拆被褥,拆好了把棉花抱到院子里,从柴火堆里找几根粗一点的木头搭个几个架子,把棉花搭在上面晒一晒。
  烧了一锅水洗床单被套,没有替换的真的是太脏了,找了洗衣服的大盆,倒入热水加了很多洗衣粉把床单被套放进去泡着,泡一会然后站在盆子里使劲踩,省劲。
  咦~盆里的水都变成黑的了。把水倒了再加水泡,泡了三四遍水才清了,顾岚枝觉得绿色的被褥套都被她洗掉色了,洗干净了搭在架子上晒着。
  顾岚枝回了屋子里找了块抹布,先把卧室的墙擦了一遍,土墙用湿抹布反复的擦,可以把浮土擦掉不会掉土,而且表面会更结实,有点类似于水泥面的效果,当然只是类似而已。
  把炕上的苇席也仔细的擦了一遍,开始在游戏里兑换东西。
  一块六尺乘八尺的灰色的土布用来铺炕。
  然后是褥子,一床和外面晒得一样的一米二的单人褥子,一床一米八的双人褥子。
  被子一床和原来一样的一米五的薄被,一床一米八的冬天的厚被,还得准备四个枕头。
  配两套土布褥套、被套、枕套。
  还得给儿子准备两个小包被,用几个月天热了就用不到了。
  炕上铺上单人褥子和薄被,厚被和大褥子放进炕柜里,多的枕头,被套什么也叠好放进炕柜里,只要屋子不让人进,别人就看不见。
  至于别的东西还是得抽空去买。
  忙活了一下午,快五点了,也该做晚饭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