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古代爱情>欢田喜嫁> 第44章

第44章

  
  大门打开的一瞬,单翠花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呢!弟妹怎么来了,竟然还拿着东西,今天的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吗?
  乔氏讪讪地笑了下,看来自己给二嫂留下的印象不怎么好啊!以后真的要注意些了,只要她肯帮自己,拉家里一把,跟她交好,远比靠着抠门的婆婆和嘴坏的大嫂强。
  “二嫂,咱们能进去说吗?”要是被婆婆和大嫂知道自己背着她们来二嫂家,那可就糟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单翠花又是个刀子嘴豆腐心,她侧身让出路,还好心地朝麦兴家的方向看了看,见他们家门口没有人,这才放心地回了院子。
  放下手里的篮子,乔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听说小芳和小欢又要出门了,家里没啥能拿的出手的东西,这几个鸡蛋二嫂给她们煮了带在路上吃吧!”
  这位是……单翠花看看边上一直盯着鸡蛋的麦小苗,暗暗叹了口气把篮子推回去说道:“这些鸡蛋你拿回去给俩孩子补补身子吧,小欢她们到了青城郡比在家里吃的好多了,不用咱们惦记。”
  乔氏还想借这十个鸡蛋改善两家的关系呢!怎么也不肯往回拿,两个人互相推让,又谁也说服不了谁。
  实在没办法,单翠花只好收下鸡蛋,她转身从锅里捡了两个热气腾腾雪白的馒头,又拿了一条子足有三斤重的猪肉,递给乔氏,让她拿回去给俩孩子吃。
  麦小苗嘴巴里发出非常清晰的吞咽口水的声音,她都不记得上次吃白面馒头是什么时候了。在自己家吃不上,大娘家更别指望,有白面的话大娘早藏起来了。
  还是娘说的对,奶和大娘都指望不上,二伯娘好说话,也大方,也许从她这里真的能得到不少好东西呢!
  乔氏娘俩可以说是满载而归,进了自家院子,乔氏指着篮子里的东西,得意地告诉麦小苗:“以后咱们要多去你二伯家走动走动,看见没,他们家这才叫人过的日子呢!过了年还有白面馒头和肉吃。”
  麦小苗赞同地点着头,自己也看出来了,所有亲戚里面生活条件最好的就是二伯家了。
  突然间想到了什么,乔氏嘴角微勾,神秘兮兮地趴在闺女耳朵边小声说:“他们家那俩丫头要进青城郡了,你没事就去转转,有点眼色,帮着干点零活,还愁没好东西拿吗?十个鸡蛋就能换条子肉,你要是哄得你二伯娘高兴了,好处一定不少。”
  “嗯!”麦小苗听话地点点头。
  麦小芳听说三婶一大早就过来送礼的事以后,咂咂嘴巴说了句:“这一个个的都是怎么了,在咱家门口难道能捡着银子?平常请都不来的人,现在自己都凑过来了,大姐夫是这样,三婶也是这样,就连村长和他媳妇看见我都直招手呢!”
  还能为啥?不过是看在自己认识曲浩和汤宇骏的面子上,不然的话,像大姐夫和三婶这种势利眼的人,才不会主动过来联络感情呢!这种情形麦小欢见的多了,早就见怪不怪了。
  麦小欢想着提醒娘亲,要提防三婶一下,像她那样的人,还是离远点好。她才一张嘴,单翠花就说了:“我知道你要说啥,放心吧!咱家值钱、贵重的东西我是不会送给外人的。”
  那就好,麦小欢也不愿意在两个馒头,几斤肉上面计较,她只想提醒娘亲一下,三婶这个人不可深交,只要面子上过的去就行。
  麦旺父子一连上了五、六天的山,直到汤宇骏和郡守府的管家来接人,他们也没打到野猪。
  “小芳……小欢你们没把我忘了吧!是我特意催促他们今天过来的,明早赶路,十五前就能回青城郡了,我带你们去看花灯。”
  汤宇骏围着麦家姐妹转了好几圈,这俩丫头都变了,麦小芳个子长高了一大截,人也变白了,真是越看越顺眼。
  麦小欢的变化最大,不再是干干瘦瘦的,脸上长了肉,五官看着精致多了,换上新做的绸缎衣服,怎么越看越像大家小姐呢!
  过来看热闹的半大孩子们一听麦家姐妹居然有机会看花灯,都羡慕的要命,隐藏在人群里的麦小玲小声咒骂:“俩个死丫头片子,进了青城郡最好就被人卖掉,再也别回来了。”
  汤宇骏根本没功夫理那些七嘴八舌的人,他只围着麦小芳转,俩人走在路上会吵嘴,干着活也会吵嘴,而且看汤宇骏的表情,那是越吵心情越好的样子。
  这就是一对欢喜冤家,麦小欢摇着头回去检查自己要带的东西,最重要的纸笔千万别落下。
  难得的是第二天一早,汤宇骏居然没赖床,不用人招呼就起来了。
  麦小欢昨天帮家里做了一大锅卤汤,放凉以后装在坛子里,娘亲炖菜、做肉的时候用勺子舀一些就行,方便又实用。
  今早她就是用这种肉汤和野菜干、五花肉包了一大锅包子,再加上碎米粥,泡菜加卤蛋,就是一顿算不上丰盛,却很有特色的早餐了。
  汤宇骏吃了三个包子还要伸手去拿,麦小芳举起筷子又要敲他的手,被单翠花和麦小欢拦住,好歹人家也是客人,挨训不算,还要挨打就有点过了。
  第四个包子下肚,汤宇骏抹抹嘴巴对麦小欢说:“曲大哥心眼最多,当初我要是知道你做饭这么好吃的话,抢着和你结拜就好了。你哪天有假回郡守府,千万告诉我一声,我好过去蹭饭。”
  麦小芳瞪他一眼,没好气地说:“我们怎么好老去郡守府呢!三个月攒六天假,就回沙溪村住几天,这是我和妹妹早就商量好的。”
  就算她们回家自己也要跟着,汤宇骏打着嗝,“艰难”地下了这个决心。
  第五十二章 莲院
  没有猎到野猪的麦旺,只能用笼子给每家抓了十只兔子、两对山鸡、汤老夫人还点名要了红薯和野菜干,麦小欢索性给每家都装上一份。
  单翠花给闺女的包袱里各塞了十两银子,这银子是窦良富留下的,她也就都给带上了。谁也不知道出去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哪里需要用到银子,都说穷家富路,单翠花当然不会把银子看的比自己的孩子还重要。
  那些和麦小芳玩的比较好的伙伴们也来送行了,队伍了依然混进来一个半大的男孩柱子。
  一向嬉皮笑脸的汤宇骏,看见柱子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就消散了,这个人真是碍眼,怎么那次都能看见他。
  麦小苗也过来给姐妹俩送行,她们堂姐妹平时没什么接触和感情,站在一起只能尴尬地对视着,大家都觉得别扭。
  “上车,上车。”汤宇骏和曲芒走向第一辆车,汤宇骏来的时候又替姐妹俩准备了一辆更加舒适的马车。所以曲浩送的那辆就留在麦家,春耕的时候多了这匹马速度就会更快了。
  一行人到青城郡时,已经是正月十四的中午,曲浩正在城门口等着迎接他们。兄妹俩时隔两个多月再次见面,一点陌生的感觉都没有。
  林氏对麦小欢的变化也很满意,同时对儿子独到的眼光赞叹连连。眼前的孩子怎么看都不像小村子走出来的人,相信郡主对她也会满意的,明天得让儿子教她背几首诗、考考《三字经》和《百家姓》。
  曲浩也是这样想的,因为曲之易中午不回来吃饭,所以接风宴就安排在晚上。吃过午饭,曲浩就带着麦小欢去上课了,麦小芳回房间收拾姐妹俩的包袱。
  《三字经》和《百家姓》难不倒麦小欢,曲浩送给她的书里就有。曲浩选了两首简单的古诗,教她背、让她学着写……麦小欢让曲浩看自己的书就行,自己有不会的地方就会问了。
  曲之易回府的时候,曲浩拿着麦小欢写的大字,找他爹点评去了。麦小欢一下午没看见二姐,有些不放心,到她们上次住的房间一看,人家还躺在床上呼呼睡大觉呢!
  今天的接风宴非常的丰盛,五个人吃着色香味俱全满的十二道菜。曲之易对麦小欢的进步给予了肯定,他鼓励麦小欢只要憋着这股劲,坚持下去,就算成不了西睿的大才女,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麦小欢当然明白这些道理,她没说什么豪言壮语,也没发誓一定要做个才女,只说自己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读书。
  第二天曲浩又给麦小欢恶补了一个上午,中午的饭点刚过,汤宇骏就过来邀请姐妹俩去逛灯会了。
  麦小欢对逛灯会没什么兴趣,根本不想去,又不能让二姐和汤宇骏单独出门。正在她左右为难之际,林氏命丫鬟送来两套新裙子,让她们换好以后先出门逛着,晚上大家在醉月阁汇合,一起看花车游行。
  这下子不想上街也得去了。
  青城郡最繁华的主干道的两边已经摆满了花灯和小摊,临街的铺子都换上了崭新的灯笼,而且形态各异,各不相同。街上穿着艳丽服饰的百姓,三五成群的结伴同行,更有婀娜的小姑娘和翩翩少年相伴出游。
  麦小芳腰里揣着二两银子和一些铜板,一手握着糖葫芦,一手指指点点。麦小欢也揣了二两银子,她盼着能够出现奇迹,让自己看见玉米和土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