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中锋 第1840节
贝西奇愣了一下;“所以说,这个战术根本就不是按照常规战术来设定的?”
“我又不傻!”范斯特亚克笑道;“这套战术一旦被看穿了,对面立马就能反应过来,并加以限制,而且这个限制还很简单,不过,只要他们踢得足够好,那就不会太快暴露问题,也能起到迷惑性!”
“我们就按照你的战术进行准备,这就是给对方的烟雾弹!”
范斯特亚克眨眨眼道;“我们总不能在世界杯小组赛就把真家伙掏出来吧?适当地迷惑一下,效果还是不错的。”
闻言,贝西奇才露出笑容,他感觉范斯特亚克想得很周到。
而且他也尊重范斯特亚克的想法,毕竟这家伙参加过上届世界杯,对于世界杯赛程的理解以及各阶段的准备要更加地了解一些。
这方面贝西奇不是太懂,但他愿意吸取这些经验。
“就这么干吧!”
球场中,伴随着欢呼声,双方球员开始入场了。
首发阵容如下:
意大利(4-3-3):
门将:布冯。
后卫:阿巴特、巴尔扎利、博努奇、德西利奥。
中场:蒙托利沃、皮尔洛、马尔基西奥。
前锋:巴洛特利、贾凯里尼、沙拉维。
克罗地亚(4-3-3):
门将:苏巴西奇。
后卫:斯尔纳、乔尔卢卡、席尔登费尔德、斯特里尼奇。
中场:拉基蒂奇、武科耶维奇、布罗佐维奇。
前锋:佩里西奇、曼祖基奇、苏克。
双方都是4-3-3的阵型,只不过细节上不同。
意大利是单后腰的皮尔洛,加上中前卫的贾凯里尼。
中前场都是倒三角站位。
克罗地亚的中场是倒三角,但前场却是正三角。
这就为苏克跟拉基蒂奇内收做出了准备,并适当的能够变化为4-1-2-2-1的阵型。
苏克正在认真地蹦跳进行赛前最后的准备。
在不远处的看台中,却是传来阵阵呼唤自己的声音。
等苏克扭头时,他看到不少米兰球迷,他们手里挥舞着米兰10号球衣朝着他发出欢呼声。
只是一场表演赛,因此性质也没那么严重,球迷们也是怎么开心怎么来。
苏克微笑着朝着这些米兰球迷打招呼,引起阵阵的欢呼声。
等苏克扭头时,曼祖基奇跟佩里西奇已经站在中圈。
这一次,苏克没有开球,主要是为了接应传球,并进行引导。
说白了,这场比赛他不是一个突击手的角色,而是扮演着前场的司令塔。
苏克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踢球了,但却不觉得陌生,反而有些跃跃欲试。
有时候进球进多了,换换口味也不错。
当然,最兴奋的不是苏克,而是曼祖基奇以及拉基蒂奇。
曼祖基奇作为中锋,苏克一直压着主要射门位置,他必须要让出有利区域。
至于拉基蒂奇,作为中场,尽管进攻欲望旺盛,但更多还是需要做好衔接的。
可这场比赛,他不用管这些,因为苏克会主导这一切!
而他只需要向前冲锋即可!
拉基蒂奇想这么踢球已经很久了!
不管不顾,就是向前突破,用自己的技术做好纵向突破,为球队的进攻完成推进。
这可比左右的转移调度有趣多了。
克罗地亚在战术变更之后,这些球员们反而是更加地跃跃欲试了。
第1099章 不好的习惯
由于是表演赛的缘故,整体的氛围都很轻松。
球迷们也是包容很多,特别是很多米兰球迷,他们纯粹就是为了来看苏克。
在阵阵的欢呼声中表演赛开始了。
“比赛开始了,克罗地亚在这场比赛并不是全主力的阵容,由于英超没有冬歇期的缘故,作为中场核心的莫德里奇无缘半场比赛,不过克罗地亚还是拿出了他们最为强盛的阵容!”
“只不过,在没有莫德里奇的情况下,克罗地亚的节奏或许更多需要依靠小将布罗佐维奇来进行掌控!”
对于布罗佐维奇,这些意大利球迷不陌生。
毕竟已经在意甲踢了一段时间了,从最开始的小将,如今也渐渐成长为一个球队的主力球员。
但要说核心球员,这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
因此,他们也很好奇,克罗地亚会如何进行后场的节奏掌控。
毕竟拉基蒂奇的站位是偏向前场的,属于一个进攻组织者,而不是一个司令塔的角色。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对劲儿了。
在比赛开始之后,拉基蒂奇的身位非常的靠前,几乎没有回撤接球的意思。
反观,苏克并未靠前,而是横移居中,甚至于时不时地回撤半场接球。
克罗地亚这种变动令意大利球迷们感到惊讶。
“苏克有这么踢过球吗?”
一名米兰球迷疑惑道。
即便是在苏克刚加盟米兰时,他更多担任一个辅助的位置,辅佐舍甫琴科。
但当时的苏克也不会回撤半场接球。
他算是从最开始就看着苏克走进职业赛场,并逐渐关注苏克,如今更是铁杆球迷。
他清楚地知晓,苏克每个时期的站位变化以及风格的转变。
但说实话,苏克从未像现在一样,控制中场的节奏。
“这是边前卫吧?他以前踢过!”
“不一样!以前的边前卫时期是在肋部活动,虽然也有传接球的意思,但不会像现在一样频繁!”
“这是要让苏克踢中场?”
“他的跑位也很奇怪!”
“不仅仅是他,整个克罗地亚的跑动都很奇怪!”
意大利球迷们歪着头,他们满脑袋问号,克罗地亚这是在尝试什么战术?
赛场中,苏克不断地跑动,游刃有余地梳理着节奏。
说实话,这个难度并不大,只要了解局势的动向,并拥有一定的大局观都能做到这一点。
况且,苏克的脚下技术一流,根本不会被断球。
即便是队友陷入了包围当中,他也能迅速跟进,进行接应。
“传过来!”
苏克看到拉基蒂奇打算朝着肋部地区突破,直接喊话。
拉基蒂奇一听到是苏克的喊话,他也不墨迹,立马就传球。
苏克却是一脚再次传给拉基蒂奇。
拉基蒂奇愣了一下,但他很快就明白苏克想要干什么。
两人就保持着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不断地传接球。
形成了中路的两个转移枢纽,将克罗地亚的攻势呈现一个椭圆形向前施压。
意大利的防守说白了就是线性防守,防线分为中后场的两条线。
这两条线相互呼应,随时都能补进或者退守。
而克罗地亚要做的就是站住中路的两个肋部,就像两个钉子一样钉在那里,前插意大利的中场线,同时朝着两边施压,让这个线性防线逐渐地弯曲变形。
这也是莫德里奇在对阵意大利时,最常用的手段,苏克也是现学现卖。
反正,他觉得这么踢总是很有效果。
意大利这边,皮尔洛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这个亏,他在莫德里奇身上吃过,随后一些其他的球队在踢他们时,也曾用过这种踢法,想要以此来突破他们的防线。
只不过,对手的进攻强度根本比不上克罗地亚,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事实上,如今的克罗地亚,在苏克负责组织调度之后,他们的进攻力度也下滑了不少。
苏克也是注意到这一幕,他微微皱眉,扭头喊道:“布罗佐维奇上来!”
说罢,他再次朝着拉基蒂奇喊话;“你上去冲击他们防线!”
必须要有人进行渗透性地跑位以及突破。
尽管在两侧的压力给得足,但却无法将意大利这道钢铁防线彻底掰折。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中间的突破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