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都市言情>春山归远> 第107章

第107章

  谢白城略略感到一丝尴尬,打小母亲就格外宠爱他,他当然不是不知好歹不懂感激,但他现在都这么大人了……在众人面前还被母亲当小孩子似的,实在有些……没面子。便故作不在意的一笑道:“没有,大概是路上晒黑了,看起来像瘦了。”
  谢夫人却道:“哪有这样的事?你打小就晒不黑的,定是在外面受苦了。”
  众目睽睽之下,谢白城真想以袖掩面,恨不得摇晃着他娘的肩膀说你儿子都要三十岁了,不在外面闯荡在家里当个纨绔吗?
  好在二姐还是仗义的,关键时刻伸出了援手,拉住谢夫人一条手臂笑道:“娘,你怎么眼里只有弟弟?还有客人在呢!”
  谢夫人这才如梦方醒似的,转身目光投向了谭玄。
  从谢夫人进门时起,谭玄就全神贯注地做好了准备,此时见谢夫人目光向他看来,连忙端正站姿,露出一个最为诚朴可靠的微笑,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叫了一声“谢夫人”。
  然而谢夫人看向他的目光却极为复杂,糅合着几许不甘几许无奈,最后还是无声地叹了口气,神色从面对儿子的宠溺恢复为平和雍容,微微点头算是回礼,淡然开口道:“谭庄主是贵客,一路跋涉,想必是乏了,我早已命人收拾好了雁来馆,还请谭庄主莫嫌简陋,权且安歇。”
  谢白城听着就觉得不对,雁来馆是家里招待客人的居处之一没错,不过第一谭玄好像也不算是客人啊,第二雁来馆位置说好听了叫幽静,说直白些就是最偏僻,尤其远离他所住的景明阁。他原本以为就和姐姐们一家人归省似的,回来就一起住在姐姐以前的院子里,怎么到他就不一样了?
  他刚想说话,谢锦城却暗地里狠狠拽了一下他的衣袖,转脸对谭玄客客气气地笑道:“有什么需要的,谭庄主只管差人告诉我。”
  情势如此,谢白城也不好再开口,只得看着谭玄答应,并听由母亲安排跟着来的戴管家引着他先离开。
  谭玄走出去时,略略回身看了他一眼,对他宽慰似的一笑,倒让他心里泛起一丝烦闷。
  他不是不能理解母亲的想法,把谭玄当客人般高高供起,面子上似乎就要好看些,能避免别人说闲话似的。
  其实别人背地里怎么嚼舌根,你又如何管得住呢?还不如自由他们去,横竖日子是自己过自己的,自己能过得好不也就是了?
  可是对上母亲殷切牵挂的目光,他也无法在刚回到家时就开这个口和母亲辩驳。
  罢了。横竖在家里也不会住太久,之后还是回衡都,回他们自己的家去。
  谢夫人挽了他的手,又絮絮地问了许多话。看到一年余未见的母亲似乎额角又添了几许白发,眼尾又多了几条皱纹,再想到衡都和越州之间路途遥远,此生不知还能陪伴母亲多久,谢白城之前心中的一点烦闷也渐渐消散,把在衡都和途中的见闻,捡有趣的一一对母亲说了。
  谢夫人如何听不出他是避重就轻,但看这宝贝独子神色安稳,言笑晏晏,显然日子过得不错,刚才那位“贵客”,除了不幸也是个男子之外,好像也挑不出什么毛病,这么些年下来,也从未听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大的不睦,唉,为人母者,也无非图儿女生活顺遂安乐罢了,还能求什么呢?
  坐下说了一会儿话,谢夫人体恤儿子舟车劳顿,让他先去歇息,反正是刚刚回来,后面说话的机会多得是。
  谢白城就先回了自己居住的景明阁。江南多潮湿,比起北方,常起楼阁。他所住的也是一幢二层小楼。当然也早有人在他回来前就打扫干净了。
  想来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安排应该都是出自锦城之手,倒也难为她细心,里里外外都照顾得周全。
  虽说他是父母唯一的儿子,自打落地起,就默认他以后会从父亲手中接过掌门之位,但自从他决意离家北上去找谭玄之时起,他在内心就放弃了对家业的继承。
  而二姐锦城自小精明强干,聪慧过人,在大姐和三姐相继出嫁,他也离家之后,就承担起了辅佐父亲、管理门派的重责。她本就与父亲的大弟子、他们的大师兄冯若谷成了婚,冯若谷是从小被父亲收留的孤儿,视师父师娘如再生父母,与锦城成婚,本就如同半入赘,所以后来锦城与他商量,把长子改姓了谢,他也没什么意见。
  如今看来,谢藏冰的确是个有天分的孩子,上一年过年他回来时,谢藏冰刚十二岁,潇雨和飞花两套剑法已练得颇有模样,如今再见,身量又长了,想必剑法上也该有所精进了。锦城和师兄看起来也很琴瑟和谐,把家里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心中安然了许多。
  他在房里只简单收拾梳洗了一番,换了身衣服,便不敢再耽搁,主动去见父亲,寒铁剑派现任的掌门人,谢祁。
  景明阁距离他父母所居的怀雪堂并不远,走得快些,不过片刻就到。
  但他却忍不住总想慢一些,再慢一些。
  心中既存了这样的想法,步子自然就不由自主地拖沓起来了。
  自幼父亲就对他寄予重望,然而……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关也关过,祠堂自然也跪过,最终换来的是他的逃家和父亲的失望。
  离开家的第一年,他在衡都盘桓了半年多,临近过年时,他选择了回家。然而家里等待他的不过是父亲的冷漠无视,和母亲不断的低声劝解。
  他还是该感谢父亲没有再次把他关起来,过完年后,他再次离家去了衡都。三个姐姐都不断有信给他,告诉他父母还是惦念他的,所以又到过年时,他鼓足勇气,让谭玄和他一起回家,结果换来的却是父亲的大发雷霆,并对谭玄说出了“永远不想再见到他”的话。
  谭玄离开了他家,他本想跟他一起走的,但谭玄温声劝他留下,说这里毕竟是他的家,父母姐姐,都是他的骨肉至亲,他会在衡都等他回来。
  他只好留下了。
  也是在这一年,父亲告诉他,以后家业与门派都会交由二姐一系承继,跟他再无半点关系。
  他那时才二十岁,是最年轻气盛的时候,他对父亲说,你要是想,我可以和这个家都没有半点关系。
  父亲却突然沉默了。
  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以为父亲会就势继续大骂他,指责他,但父亲却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沉默的垂下了头。
  那是他第一次真切的意识到父亲老了。父亲的脊背不再那么笔挺,父亲的身形不再那么高大,甚至显得有那么一点佝偻,那么一点干瘦。
  父亲其实一直是个性情温和的人,从小到大,只在传业授艺时才会对他们严格些,其余时候脾气总是很好,无论对子女还是对弟子,都很关心宠爱,想吃什么玩什么,总是愿意尽量去满足,从来不会过分拘束他们。
  但这两年来,充斥在他们父子之间的,只有漫无尽头的争吵和敌意。他甚至不记得上次看到父亲露出笑容,是在什么时候了。
  这些都是因为他。因为他的任性,因为他选择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那一刻,他扪心自问了一下,他确信自己并不后悔已经做出的选择,但他的确在那一刻感到了歉疚。
  他没有再跟父亲争吵下去,乖乖在家过完了年。
  他们就像达成了某种不必言明的默契,在家里的时候,没有人会提到谭玄,就像这个人不存在,就像他们的关系不存在,他依旧是父母膝下乖巧讨喜的小儿子,他们依旧继续着过去一家人安稳平静的生活,直到过完正月。
  生活就这样维系下去了。每到过年,或者家中有事的时候,他就独自回越州去。姐姐们那里要好些,若是去和姐姐见面,谭玄和他一起倒是无妨,只是默默地不出现在父母面前就好。
  直到今年过年的时候,他没回越州,一是的确如他在信里对父母说的,东胜楼的事情太忙,他走不开,二是……二是因为上一年回家时,他明显的感觉到了父亲的变化。
  其实这种变化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了,那就是,父亲的笑容变多了。
  从他十八岁从家里逃走那时起,占据父亲面庞的就多是阴翳。后来他们算是半和解以后,父亲虽不再动辄动怒训斥,可也常常露出郁郁寡欢的神色。但近几年,确切的说,是随着谢藏冰逐渐长大,父亲的面庞被笑容占据的时间就越来越多,眼角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多了,恢复了他记忆中温和慈祥的模样。
  在去年过年时,父亲吩咐藏冰把潇雨和飞花剑法练来看看,看着在庭下身姿轻盈飞旋、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的小小少年,父亲笑容满面,容光焕发。
  谢藏冰两套剑法练完,高高兴兴地跑回来讨赏,拿着父亲给的小金锞子,被母亲慈爱地揽在怀里擦着额上的汗。大师兄在陪着父亲说话,二姐在教训大儿子不要得意忘形,而她的小儿子像个粉雕玉琢的瓷娃娃,黏在她身边一脸羡慕地看着哥哥。
  他坐在旁边也在笑着。
  直到他回到衡都之后,这一幕依然常常浮现在他的眼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