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苗应也是一样,尤其是酸菜的味道,刺激着他的味蕾,这会儿都差点流口水了:“霍行,快点儿。”
  这会儿外面飞起雨了,灵之去后面的棚子里给牛和骡子添了草,在雨下大之前回到家里。
  因为下雨天也黑得厉害,往常天还亮着的时候这会儿就已经黑了,堂屋里饭菜已经摆好了。
  苗应今年不能喝酒了,只是一个劲儿吃鱼,晚上蒸了米饭,精米饭,他又用酸菜鱼的汤汁拌了饭,吃得肚子圆滚滚的。
  吃完之后,苗应挨着给家里的孩子压岁钱,因为今年赚了钱,所以压岁钱也给得多,长辈也有,甚至连灵之都有。
  “我为什么也有?”
  苗应笑:“没成亲的都有,成亲了的就没有咯。”
  整个屋子里又闹成了一团,外面雨声淅淅沥沥,却一点寒意都没飘进屋里。
  因为下雨,所以没有什么能娱乐的活动,苗应看着他们把堂屋和灶房都收拾好,又点上了长明灯,只能各自回房间去了,回了房间之后,大家都被安排泡脚。
  每个房间里都有放了炭盆,苗应踩着热水,肚子里的孩儿像是也被舒服到,跟苗应打了个招呼。
  霍行帮他擦干脚,又给他盖好被子,自己才匆匆泡了泡脚,倒了水,重新回到房间里。
  苗应还没睡着,又拉开自己的钱匣子,底下摆着两张百两的银票,本来是有三张的,买铺子的时候用了一张,还有七八个十两的银锭子,好几把散碎的银果子,好几吊钱,还有零散的铜板,总体加起来,也有三百五十多两了,他们摆摊这么半年,买了牛和骡子,买了铺子,还赚了五十多两。
  “你说,我们要不要也买一个铺子?”
  第107章
  霍行搂着他:“想买铺子?”
  苗应也只是想想,毕竟镇上的铺子还便宜,要是在县城的话,就他们买给灵之那个铺子,在县城估计都要上百两的,短时间内还是不想了吧,毕竟他们的存款还是要留着应急的。
  “再说吧。”苗应打了个呵欠,搂住霍行的腰。
  被窝里也是暖烘烘的,苗应靠他更近了一点,自然也感受到了霍行身上的变化。
  霍行的呼吸重了些,揽着苗应的手也紧了一些,但迟迟没有别的动作,只是调整呼吸,又不着痕迹地往旁边挪了挪,苗应朝他靠了靠:“想要?”
  霍行立刻摇头,表情正直:“没有。”
  苗应笑起来,眼底都是促狭。
  从发现有孩子开始,他们就再也没有过亲密接触,一是因为孩子,二也是因为摆摊实在是很累,到了夜里都只想睡觉,谁也没有这样的心思。
  但今天是除夕,明天他们也不出去摆摊,能够睡懒觉,苗应伸出小手,霍行呼吸一滞。
  “不能……”
  苗应凑过去亲了亲他:“要把自己憋死吗?我都感觉到了。”
  霍行被触碰的一瞬间头脑有些发懵,不过下一瞬一只手紧紧抓着苗应的手,苗应抬起头,他的眼睛闪闪亮亮的:“你不要,那你帮我,我要。”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房间里热意融融,苗应的身上覆着一层薄汗,腿根有些发颤,皮肤也有些红。
  霍行给他倒了热水,又给他换了一身衣裳,苗应撑着头看他,换好衣裳之后眼皮就开始打架:“你赶紧上来睡觉,冷。”
  本来冬天就冷,又因为晚上下雨,伸只手出去都感觉要被冻僵了。
  原本霍行是打算把亵衣给苗应洗了再睡的,但又怕他睡着冷着凉,只好放下了,重新回到床上抱着他睡觉。
  苗应的睡眠一直都很好,子时放鞭炮的声音都没吵醒他。
  今年的天气格外奇怪,除夕连着正月初一都在下雨,原本还打算去烧香的李红英也只能等十五的时候再去,连带着苗应也不敢去回娘家了。
  现在的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就全是泥泞,很是湿滑,苗应有孩子,要是摔倒了可就不好了,所以今年只能霍行一个人回去了。
  苗应眼巴巴地看着霍行带着大包小包,穿着蓑衣离开,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他也想回去看看胖胖,孩子一天一个样,这会儿应该是正可爱的时候,可惜他这回看不到了。
  下午霍行就回来了,身上还是背着包袱,不过换了一批,是娘家人给他的东西。他都一一展开给苗应看:“这一包是大嫂和娘给孩子做的衣裳”,又翻开另外一包,“这是给孩子的玩具。”
  苗应听见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打开一看是一个拨浪鼓,还有几个布老虎。
  最后还有一个包袱,里面是很多零嘴,有些他吃过的,有些他也没见过。
  东西虽然轻,但都是娘家人对他跟孩子爱,连带着他对这个阴雨绵绵的年也变得包容起来。
  这个年是苗应过得最无聊的一个年,没有办法出门,天天就抱着手臂坐在炉子前面烤火,家里其他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只有苗应一个人,闲得发霉。
  看着李红英在做针线,苗应也凑了过去,前世他是打工皇帝,可以说是什么都会做,唯独这针线活,他是真的怎么都学不会。
  他凑到李红英的面前,跃跃欲试。
  “来,我教教你。”李红英也看出他无聊了,把他拉到旁边,给了他一枚针,“你先自己穿针。”
  苗应拿着针,舔了舔线头,虽然他不会做,但穿针这个动作是刻在每个老中人的骨血里的。
  “穿针倒是挺快。”李红英把线打好结,“我现在是老了,眼花得每次都只能让小霖给我穿。”
  她拿出一块布递给苗应:“缝一缝?就这样对折,把几边缝上就行。”
  苗应觉得他看得多了,上手应该也不是很难,只是刚戳第一针的时候,就扎到了自己的食指,点点猩红色冒了出来,他把指尖的血嘬干净,用重新开始戳。
  总共戳了十针,扎了自己四五下。
  李红英拿了张帕子给他把手擦干净:“哎哟,这才刚动记下呀,手指都快被扎成筛子了。”
  苗应撇嘴:“太难了。”他把布料交给李红英,看着她翻飞的手指,觉得这活他实在是干不了。
  “算了,你玩去吧。”李红英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把他手上的针收走了,“孩子的衣裳我来做吧,以后要是我也做不了,就去给孩子买。”
  苗应侧过头,看到坐在旁边,手上已经皮包骨头的祖母,她的眼睛好像都模糊了,但面上还是带着慈爱的笑。
  苗应揉了揉眼睛:“您以后还要给孩子做好多衣裳呢。”
  李红英戳了戳他的脑袋:“可着娘一个人霍霍呢,去阿行他们那儿玩去吧。”
  雨断断续续地下了三四天,到初五天总算是放晴了,苗应觉得自己在屋里待着都要长蘑菇了,刚想出门出去走走,找叶风说会儿话也行,没想到刚出院门,就被霍行拦腰抱了回来。
  “干什么干什么?”苗应小幅度地挣扎。
  “路上很滑,我送你过去。”霍行把他抱起来。
  苗应使劲儿锤他的肩膀:“不去了,这样去像什么样子!”
  霍行只好把他放下来,以为苗应生气了,赶紧解释:“外面路窄,我上午出去的时候都差点滑脚,要不等路干了一点再去。”
  苗应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我这会儿去他家了,到他家也是兴师动众,干脆不去了。”
  霍行倒是能出门,他从年前就在准备给灵之的铺子装修一下,这几天苗应不能出门,他就自己披着蓑衣去镇上干活。
  又在家里闷了两天,路上的泥泞终于干了,苗应迫不及待地走出了家里的院子,先找叶风说话,又去看他家的菜地,最后有人上门来,说初十的时候村里有喜事,让他们一家都去。
  他们来村里也三年了,跟村里人的相处也很融洽,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他们也都回去,随个份子,吃个大席。
  初十的这家是嫁哥儿,苗应说跟李红英一起去,学学经验,到时候嫁灵之他们也好有个章程,毕竟他们家没嫁过哥儿呢。
  苗应本来以为灵之能跟他一起去,没想到初九的时候,付灵佑来接他去县城,经过了家里人的劝说,最终决定跟付灵佑一起回县城里面对付家的长辈。
  临走前,苗应捏着灵之的手:“记得咱们说的,过缺德人生,自己快乐最重要,不要想那么多,咱们现在也有底气呢。”
  灵之点头,轻轻抱了抱他。
  灵之去县城,他们一家子去村里喝喜酒,顺便去学习经验,苗应还负责点评席面,李红英就说起,她吃过的最好吃的席面还是苗东成亲的时候苗应做的席面。
  “要是灵之成亲我能给他做席面就好了。”苗应有些遗憾,但看付灵佑这么着急的样子,应该是等不到他生就要办婚礼的,“也不知道灵之今天顺利不顺利,别受什么委屈。”
  李红英捏了捏他的手,安慰他道:“要是他哥都护不好他的话,那这亲也没什么成的必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