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武侠仙侠>剑出大唐> 剑出大唐 第576节

剑出大唐 第576节

  辛娜娅劝道:
  “与其在此暴露,不如留在长安,等候必杀一击,那时诸位齐心合力,这道门天师必死无疑。把江南让给他,萧铣与沈法兴的脑袋也留给他。正好以这场大胜,冲昏他的头脑。”
  “你们的计划听上去不错,”林士弘露出傲慢之色,“但凭什么让我听你们的?”
  辛娜娅神色一僵。
  这姓林的脾性大变,心中不爽,却顺着他说话:“楚帝虽得秘法,但并不完善,来到长安,定能再进一步。”
  “不必了。”
  他说话时,一股极为强横的阴寒域场从他周身迸发:“完不完善,不在于你们,而在于我。”
  辛娜娅忙一拱手:“告辞。”
  她化作一条黑影直接遁走,林士弘桀骜一笑,也不理会。
  韦公公道:“从净念禅院一战、虎牢关杀掉伏难陀一战中不难看出,他已是当今最厉害的武道大宗师之一。”
  林士弘露出一丝谨慎:
  “或许在别处我没有多大把握,但他只要敢来这里,无论是三大宗师还是谁,我都会让他后悔。”
  “至于长安那群人”
  他一脸嘲讽:“我之前答应他们,只是想看一看秘法罢了,让我信任他们,那是绝不可能。”
  ……
  林士弘的预料一点没有错,在鄱阳郡失守后,紧跟着就轮到豫章郡。
  听到豫章郡城守军投降的消息,萧铣与沈法兴无比着急,可林士弘无动于衷。
  他调养自己的精气神,默默等候在浔阳望江楼。
  各路大军,已朝九江席卷而来。
  似乎,就在这一年的年关,整个南方都将平定。
  九江城的气氛已变,此地聚集了十几万兵马,但敌手人数要比他们多过一倍。
  紧张恐慌的情绪,不断蔓延。
  但是
  与周围干脆利落投降的郡城不同,此地聚集三帝,还有诸多忠心部下。
  要啃下坚城,实非易事。
  年关前一天。
  在大军对九江形成包围之势后,有一艘木舟从建康驶下,分明是逆流而行,但没有人划船,此舟仅被一股风推着,却轻快异常。船头的白衣人影,正带着极好的兴致,眺望浔阳江头
  ……
  第205章 江中仙!
  豫章郡之北,有大批兵马朝九江方向移动。
  领头的将军,正是徐世绩。
  城头上,望着徐世绩远去的背影,宋鲁手扶长须,又想到前几日见到的另外一员大将李靖,不由赞叹了几声。
  抗周联盟一方的将领,可比他们差远了。
  扭头看向旁边两位兄长,不禁举杖朝九江方向一点:
  “九江对岸的蕲春、同安也伏有兵马,萧铣、沈法兴这些人已是插翅难飞。”
  “不过,看他们的架势,还妄图死守九江?”
  宋智点头:“九江城可没有江都东都那样的雄伟高墙,不知拿什么去守。”
  “最奇怪的,还是林士弘这个人。”
  “是极。”
  宋鲁思量道:
  “以此人的武功造诣,在天师到来之前,单独逃出城该是易如反掌。不知他是怎么寻思的,非要走死路。难不成当了几天皇帝,脑袋就不清醒了?”
  宋智哂道:“听说他一直在闭关,这次出关,是打算与天师一战?”
  说这话时,目光转向一旁的宋缺:“大兄,你说这林士弘是哪来的自信?”
  天师是能与自家大兄正面抗衡的存在。
  林士弘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是他对手。
  宋缺听罢,平静答道:
  “练武之人的心境如东奔之江水,或有平缓,或有湍急。我在山城养刀时,偶尔感悟也会生出战意,倘若对心境把控不足,难免出现旁人猜不透的行止。”
  宋鲁和宋智对视一眼,敏锐感觉到大兄的变化。
  他说话的口吻与以往大有不同。
  “大兄对这一战很有兴趣?”宋鲁追问。
  宋缺的面上表情不变,可眼中却有一丝莫名的战意流动,以至于整个人散发出一股锋锐气势,把吹来的西北风都驱散了。
  “我的天问前八刀被破,天问第九分生死的那一刀没有斩出,心下模糊,不知胜败。我仔细回想,当时他一直都在破招,自身没有展现攻杀招法,故而看不透他的全部实力。”
  “此番我对武学境界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那林士弘不弱。他只要对林士弘出手,我便知晓天问第九有几分胜算。”
  二人恍然大悟。
  感情大兄是被激起了胜负欲。
  也对,这位毕竟是第一个在岭南没被大兄拿下的对手,还如此年轻。
  天问天问,大兄自然想问一个胜败。
  宋鲁笑呵呵道:“所谓天刀,便是舍刀之外再无其他,倘若出生死一刀,我觉得大兄至少有七成胜算。”
  宋智摇头:“三弟这样说有失偏颇,天师武学境界极高,能常人所不能,大兄拼命一击,胜算至多六成。”
  放在往日,他二人绝对要说十成。
  此番在他们的认知中,说出这话已是极其严谨。
  宋缺默不作声,又听宋智问:“明日大战就将爆发,我们怎么安排?”
  宋缺想了想:“先歇一个时辰,之后立即整备军阵出发,不可延误。”
  “至于明日.不用大出风头,跟着其余几军一致行动便可。”
  “好!”
  宋鲁宋智同时点头。
  这一路从岭南打过来,他们带来的兵将没多少折损。
  四路大军围剿萧铣等人的势头实在太大,那些郡城守将见大势已去,不愿陪葬,绝大多数都献城投降。
  真正算得上阻碍的,恐怕只有前面那座九江城
  当天夜里,一条条火把如长龙一般亮在九江四周。
  城内三家势力的众多斥候,每隔一小段时间,就带回一条坏消息。
  多路敌军,连夜逼近!
  萧铣与沈法兴辗转反侧,彻夜无眠。
  这是他们此生最难度过的一个年关。
  到了后半夜,他们干脆离开林士弘提供的居所,顶冒寒风,到各自大营中指挥。
  敌手分明不想让他们看到明年的太阳。
  如此时刻,又在林士弘的地盘上,不将军队控制在手中,他们毫无安全感。
  萧铣与沈法兴都有武艺傍身,一夜不睡,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各个城楼上的十多万大军与他们一样,赶在鸡鸣前看到破晓的第一缕光辉。
  九江城内。
  除了那些胆大至极不要命的江湖人,寻常百姓不敢看戏,关门闭户,早早躲入家中。
  兵卒跑动的声音从城内各个方向响起。
  人声、马声,旗帜猎猎之声,交叉混杂,乱作一片。
  待清光大亮,严冬朔风呼啸而来!
  一种极度压抑的气氛弥漫在每个九江守军心头,若非有严酷的军法逼迫,已经有人要投降了。
  城外两里,旌旗连成一串,一眼望不见头。
  朔风鼓动旗帜,像是海浪一般连绵起伏,哗啦啦的律动声响远远传播入城。
  除了临江的那一面城楼,其余各处几乎是被大军团团围住!
  近辰时。
  自李靖、徐世绩等人的军中奔出劝降之人,站在安全位置到九江城边喊话,让守军开城投降。
  却被沈法兴与萧铣的忠心部下拔弓射退。
  几番劝降无果,大地上骤然响起擂鼓之声。
  李靖、徐世绩,宋阀兵马,再加上张须陀、尤宏达带来的大军,收到信号,一齐朝九江攻去!
  随着大军冲锋,密密麻麻的人影平铺散开,枪戟之林森然而立,大地开始剧烈震颤。
  喊杀声更是刺破云霄,足以把人的苦胆吓破!
  强如武道大宗师,也不敢直面如此大规模的军阵冲锋。
  箭矢就和下大暴雨一样,穿透朔风,压向城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