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余红卿看他双拳紧握,拳头都在微微颤抖,就知道他是故作坚强:“来都来了,一起去吧。”
  彭知礼眼圈红了。
  余红卿催促:“别哭,上楼!”
  彭知礼抹了一把泪,跟着伙计上楼。
  这间客栈的楼上几间屋子是通的,就跟个小院子一样,适合一家人住。
  彭家此次是所有人一起进京。
  不过,彭继武只是一起护送一家人进京,他身上还有差事,他在那个小县城做不入流的小官,想要入京,只能告假入京,除非有官员举荐,他这辈子都做不了京官。
  彭知礼去见了父亲。
  彭继文的屋子里,香姨娘也在。
  香姨娘小腹圆鼓鼓的,看那样子,临盆的日子已然不远。
  几个月不见,彭继文又黑又瘦,好像头上还多了几根白发。
  这一路颠簸入京,不憔悴才怪。彭知礼看到这样的父亲,未语泪先流:“爹,您这一路受苦了。”
  彭继文不以为然:“你还不是这么过来的?你一个孩子都受得住,我自然也无事,歇几日就好了。”
  他目光一转,看向余红卿:“丫头,近来可好?”
  “挺好的。”余红卿抿了抿唇,“阿爹一路辛苦。”
  彭继文听到这称呼,很是开怀:“我还以为你跟你娘一样,以后都再也不理我了呢。”
  白如意不理他,一是被伤着了,二来也是未避嫌。
  夫妻十几载,肯定有恩爱过,两人之间还生了个孩子。即便彭继文违背了当初的承诺,也没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而余红卿能够在范家过那么多年的安逸日子,和白如意送去的银子有关。
  别看送的是白如意的嫁妆银子,如果彭继文不够大度,这银子也未必能到范家人的手上。
  范家婆媳之所以优待余红卿,不是她们善良,而是因为白如意给的那些银票。
  有了银票,能让范家的日子宽裕不少,让婆媳娘再不用为银钱发愁。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余红卿买下丫鬟念儿。
  余红卿态度恭敬:“阿爹照顾我十几年,我不是那忘恩负义之人。”
  彭继文笑容一僵。
  说到忘恩负义,彭家人才是。
  “你们在京城这段时间可好?”
  彭知礼报喜不报忧:“挺好的,儿子春日里榜上有名,已经是秀才了。这其中,外祖父帮了儿子很多,还有大舅舅,帮儿子入了奉禹书院。”
  原先他对于太傅府帮了父亲之事并没有多重视,想着烂泥扶不上墙,他爹能有如今成就,虽有太傅府帮腔,更多的是因为他爹自身就有本事。
  但入了京城,入了奉禹书院,他才知道太傅府的能耐。
  这世上会读书的人很多,但是能入书院的终究是少数。他父亲也一样,聪明人多,会做官的人也多,凭什么是他父亲做知府……自然是因为朝堂上有人说话。
  再聪明的人,到不了皇上跟前,就只能一辈子碌碌无为。
  彭继文含笑听着,又问余红卿:“丫头,你呢?”
  余红卿低下头:“也挺好。”
  父女之间没有多少感情,往常也很少凑在一起说话,如今白如意与他和离,又分别了半年多,骤然聚在一起,实在没有多少话聊。
  彭知礼开始说起书院中事,彭继文时不时点头,但明显态度敷衍,心里还存着其他的事。
  他原本不想问的,可还是没能憋住:“今日是你娘大喜?”
  彭知礼沉默了一瞬:“是。廖将军很好,承诺过母亲一入府就是当家主母,也承诺了一生不纳二色。”
  彭继文长长叹息一声。
  就在这时,外头来了人,是彭家的老夫人。
  她直接推门而入,然后坐在了儿子旁边的另一个主位上。
  彭知礼上前给行了大礼,余红卿站在旁边一福身,并不打算跪拜,福身也是自顾自站起,没有等着老夫人叫起。
  老夫人上下打量着她,嘲讽道:“入了京,有了新爹撑腰,态度都不一样了。”
  余红卿对着彭继文一福身:“阿爹,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于是转身出门,只撂下一句:“知礼,我在马车上等你。”
  言下之意,不会再回这个屋子。
  老夫人呵呵:“看!果真是眼界高了看不起人……”
  彭知礼深吸一口气,知道姐姐是为了自己才退让:“祖母,孙儿今日也还有其他的事,等你们安顿下来,孙儿再去府上给您请安。”
  老夫人皱眉:“知礼,几个月不见,一见面你就要跑,就没有话要跟祖母说吗?”
  彭知礼:“……”
  “祖母,那是我亲生的姐姐。您能不能看在孙儿的份上对她耐心几分?”
  老夫人呵呵:“我哪句话说错了吗?当初在彭府,我们可没有亏待过她。”
  彭知礼原本不打算和老人家计较,但面对明显的歪曲事实,他是真的忍不住。
  “姐姐所有的花销都是娘从嫁妆里出的,甚至,彭府大半的花销都是娘在贴补。”彭知礼不想把话说得太难听,可又害怕老人家不知分寸继续把姐姐往死里得罪。而且,他知道祖母从来就不喜欢母亲,而母亲如今是从一品的将军夫人,若是祖母还不改对母亲的态度,廖将军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
  想到此,彭知礼强调:“就连当初我们住的那个大宅子,都是母亲用嫁妆买下的。无论您承不承认,母亲和太傅府确实帮了彭家许多,咱们不能放下碗就骂人,该记恩还得记。”
  老夫人瞪大了眼,反应过来后,气得嗓子都哑了:“这就是你对长辈的态度?我是你的亲祖母啊,不都说京城的人讲道理懂规矩吗?你才来多久?连孝道都忘了,你娘是怎么教你的?”
  “讲到你懂规矩应该是当爹的教。”彭知礼对着她磕了个头,“儿子以后会好好跟廖将军学规矩,学好了再来给您请安。”
  语罢,转身就走。
  老夫人气得脸红脖子粗,拍着桌子喊:“给我滚回来,反了天了。彭家的子孙竟然如此忤逆不孝,今日若是不管你,他日……”
  “娘!”彭继文满脸疲惫,“您能不能轻声些?这不是咱们自家府上,外头那么多耳朵呢。你是想毁了知礼么?”
  老夫人愤然道:“那臭小子对我不恭敬,还训不得了?纵子如杀子,他今日这样对待长辈……你还惯着,那不是为他好,会害了他。”
  彭知礼都走到楼梯上了还能听到祖母的叫嚣声,忽然就有些心疼母亲。
  过去十几年,母亲都是这么过来的。他能一走了之,最多就是被臭骂一顿,而母亲……得小心翼翼奉承着。
  读的书越多,彭知礼越明白,祖母不是个讲道理的人。因为占了个长,所有的人就得敬着。
  第73章 初至将军府
  彭知礼到了楼下并未停留,直接到了姐姐的马车跟前,他顿了顿,才示意丫鬟
  撩开帘子。
  余红卿的马车上放着一本书,闲着无聊,正靠在软枕上翻着。
  “好了?”
  彭知礼一脸歉然:“姐姐,我不该叫你上楼的。”
  余红卿笑了笑:“阿爹照顾过我,这都到了他的房门口,那肯定要进去请安。至于那个老人家,我以后是不打算见了,免得跟她吵起来后让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彭知礼一脸苦涩:“我心疼娘,又能理解爹。”
  摊上那么一个娘,他爹的命好苦。
  他娘即便老了,应该也不会这般刻薄。
  姐弟俩回了太傅府,得知二人去见了彭家人,魏氏还询问了一番。
  在魏氏面前,彭知礼没有说太多,只说自己去请安,还说等彭家人安顿下来以后,他会上门探望长辈。
  等彭知礼走了,余红卿想往外走,但却被魏氏拦了下来。
  “真的没有说其他的?”
  余红卿直言:“彭府的那个老夫人指责我规矩不好,又说知礼不够孝顺,砰砰拍着桌子逼着儿子要把我们逮我回去教训一顿。”
  魏氏眉头紧皱:“当年看着挺通情达理的人,怎么变成了这样?”
  余红卿:“……”
  有没有可能是彭继文的娘一直都是这脾气,只是原先能装,如今不装了。
  “您老歇着,孙女回了。”
  魏氏好笑地问:“过两日就要搬走,你会不会舍不得?”
  “当然会。”余红卿张口就来。
  魏氏一乐:“你怕是早就想搬走了吧?太傅府规矩多,人也多,我们看不见的时候,你那些表姐妹肯定有欺负你吧?”
  余红卿没吭声。
  魏氏继续道:“我活了半辈子,真心觉得这人来到世上就是为历练,无论什么样的经历,那都是难得的记忆。太傅府的人不友善,你去了其他的府邸,也不可能遇上的人就都对你抱有善意。金银都有人不喜欢呢,你还不是金子,怎么敢指望所有人都疼你宠你?”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 target="_blank">倾碧悠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