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侯府唯一的嫡女,不会和小门小户相看。
  贺元慧面色一言难尽:“京城周家的大公子。”她伸出五个手指,“五代同堂,光主子就有七十多人,加上伺候的下人一起,快八百人。”
  余红卿惊了。
  “这真的是“大户”人家。”
  贺元慧小声解释:“周府嫡支的公子周誉,今年十八,没有议过亲,此次是周家主动提的相看,我当时就一口回绝……那么多的长辈,周誉再好,我也不可能选他。可是娘已经答应了。”
  她一挥手,“明儿就是走个过场而已,我最讨厌那种文弱书生,经不起我一顿锤,显得我粗鲁。”
  余红卿:“……”
  两家是在京城内的桃花林相看。
  那桃花林是周家的别院,里面景致不错,说的是贺周三夫人生辰。
  到时侯夫人带着女儿上门做客,周誉过来给他三伯母送贺礼。
  如此相看,不会显得太刻意,不成也不会影响了两个年轻人的名声。
  余红卿若有所思:“该不会周公子以前都是这么相看,所以才说没有相看过吧?”
  贺元慧动作一顿:“还别说,真有这个可能。不过,这些都不要紧,我以前见过他,管他愿不愿意,反正我是不愿意的。而且我已经在我娘跟前表明了心思,这门婚事肯定不成。”
  两人坐了近一个时辰,贺元慧看完了戏后,又坐到了窗边瞧街面上的热闹,手里拿着点心小口小口啃着,肚子不饿,但又有点儿馋……也就是在余红卿面前,换了别人,她也放不开。
  忽然,贺元慧动作一顿,起身就往外跑,人都出门了,只留下一句话:“卿娘,你先回,我这边有点急事。”
  余红卿:“……”
  等她追到门口,贺元慧楼梯都下了一半。
  她要托贺元慧办的事还没开口呢,不过,看贺元慧那么着急,好像遇到了火烧眉毛的急事,她倒不好把人喊回来。
  罢,贺元慧经常来找她,大不了在她这里多放两日。
  *
  廖齐上门提亲那日,准备了足足五十六抬礼物,每一箱都塞得满满当当。
  都说一嫁随父母,二嫁从心。
  白如意这都是三嫁了,而且她前面两次亲事反了过来,第一次嫁人是她随了自己心意,第二次才是家中的长辈点头。
  魏氏第三次嫁女儿,才算收到了一份像样的提亲礼。
  之前范继海压根就没有提亲,第一回上门给家里人准备了一份见面礼,并不贵重,堪称廉价。
  太傅府不接受他,要退还他的东西。范继海说什么也不肯要,后来那些东西被老夫人一怒之下让人全部搜罗到灶中一把火烧了。
  彭府上门提亲时,送的礼物粗笨,八抬箱子空落落的。
  那时候太傅夫妻俩想着女儿还能嫁一个青年才俊就不错了,彭家人不多,应该不会嫌弃女儿。且彭府的礼物虽简陋,却也情有可原。毕竟,人家穷嘛。
  这一次廖齐提亲,礼物堪称厚重,给足了太傅府面子。魏氏笑得见牙不见眼,甭管几嫁,女儿嫁出去就能少许多闲言碎语。
  两家又坐下来商量婚期,太傅府的意思是想赶紧将白如意嫁出去,不过呢,女方要矜持,再着急也不能说。廖齐也急着成亲,提了六月初九的婚期。
  确实有点太急了,距离现在,只有一个多月。
  太傅府答应了下来。
  送走了廖齐,白如意跟家人寒暄过后回房,整个人都很不真实。回京城半年不到,她又有了未婚夫了。
  这一次所有提亲的礼物都送到了白如意的院子里,依着魏氏的意思,以后廖家送的东西无论贵重与否,全部交由白如意自己来安排。
  此举,白家的媳妇中有人不满,魏氏完全不管。
  如今她是当家主母,无论底下谁不服,都憋着!
  白如意要自己准备嫁妆,出门的次数便多了。
  而廖齐也一样,他那个姨娘平时很少出门,没有帮家中操持过这等大喜事。廖齐自己也没有安排过,整日忙忙碌碌。
  都这么忙了,廖齐还记得操心余红卿。
  “就是上一次咱们在奉禹书院外林子遇见的那位柳公子。”白如意解释,“他是个记恩的,后来还亲自去将军府上送谢礼,廖将军自觉是分内之事,说什么都不肯收,后又把礼物送回去。柳公子是个讲究人,非得送谢礼,也不怕麻烦,又给送回了将军府上。一来二去的,他们熟悉起来。此次相看,是柳公子自己提的。”
  余红卿仔细回想了一下,那个柳公子文质彬彬,长相谈吐温雅,就是是被吓着了,不够从容。
  “你觉得呢?”
  白如意回想过那两个年轻人:“据说柳公子出身江南,你应该听说过江南文风鼎盛,但他还是到了京城的奉禹书院求学,这其中会增添很大一笔花销,看来他家中很重视他,且门第不光清贵,还颇有几分家资。”
  余红卿试探着问:“他们是读书人,会不嫌弃我出身低?”
  她不光是出身低,还是白如意与人私奔后生下的孩子,落在那些讲究礼法的人家,会觉得她这样的出身比外室女还要下乘。
  当着白如意的面,余红卿没有把话说得太明白。
  白如意倒也不生气,事实就是如此嘛,女儿的出身确实上不得台面,她既然提了让女儿相看,自然就有所安排:“不用管他家里人,既然是奉禹书院的学子,以后多半要科举入仕,到时让他留京长住。”
  余红卿追问:“万一他家中长辈也搬到京城呢?”
  “不会!”白如意语气笃定,“柳家在江南颇有地位,家中读书人很多,柳成西的母亲是嫡支长媳,人要留在江南打理家事。而且,柳成西是家中老三,虽比所有的兄弟都要聪慧,但他上头有兄长,底下有弟弟,用不着他侍奉双亲。”
  这么一算,好像确实挺不错。
  白如意见女儿沉吟,忍不住小声道:“你这边相看,贺姑娘听说后,也不会再执着于你。”
  余红卿:“……”
  “我问过她了,她送我玉佩,只是因为姐妹情深,没有其他。”
  白如意点点头:“那你就更应该相看了啊。”
  她点头时特别敷衍,明显是不相信。
  余红卿也不好抓着解释:“行,在哪儿见面?”
  白如意立即道:“就在书院外的林子里,下次知礼回府,我们一早去接,到时让他早点出来与你相见。”
  说是商量,却连见面的时间和地点都定好了。
  余红卿皱了皱眉:“上一次他们才在那林子里遇了险,拜天教的教众抓都抓不完,万一……”
  “没有万一,廖将军会陪同。”白如意如今是越来越习惯自己有个未婚夫,“若是他们敢来,那倒正好,一起就抓了。”
  五月三十,彭知礼回府的日子。
  半个月回家一趟,头天回府,第二天下午返回书院。
  读书也是真辛苦,所以说要从卯时初读到天黑,有那用功的,天黑后还点着烛火继续读。
  天才亮不久,母
  女俩就坐上了马车,廖齐骑马护在身侧。
  一路还算顺利,赶在辰时末,到了上次母女俩所坐的亭子里。
  柳成西一身浅绿色长衫,清新盎然,愈发衬得他气质卓然,他手拿一柄折扇,信步而来。入亭子后先对着廖将军行一礼。
  “晚辈见过伯父。”
  廖齐对外人一向挺冷淡,此时也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之前见他还是廖将军呢,今儿这一见面就改了口。
  伯父这称呼,得是亲近的晚辈才能用。
  由此也可看出,他很想结下这门亲。
  白如意悄悄打量了柳成西,心下颇为满意:“柳公子到京城多久了?”
  柳成西微微欠身,谦卑又不卑微,拱手答:“年前来的,似乎就比兴安府的秀女们早半日进城。”
  他看向余红卿,却没有直视她,只将目光落到她的裙摆处。
  白如意又问:“你们这些入京求学的学子也苦,半年多不见家人,你可想念?”
  柳成西颔首:“自是想念,等明年开春会试后,无论是否榜上有名,柳某都打算回江南见见家人。”
  白如意笑容不变,随口问:“听说柳公子文采斐然,明年一定能得中。若是得中,柳公子会留在京城吗?”
  第66章 不放弃
  柳成西还没有考会试,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榜上有名。
  他都还没有做官,不知是京城升迁快还是外地较快。但回江南那边,好歹能有几分助力。
  柳家的京城没有根基,想要有人帮忙,大概得娶一个京城高门中的大家闺秀。
  余红卿出身不错,但她只是太傅府外孙女……想要借到太傅府的势,不如娶白家的女儿。
  而廖齐只是继父,且他是武将。
  朝廷中文官武将暗地里互相看不顺眼,文官们觉得武将是一群粗鲁的武夫,靠着打打杀杀就能一路升官。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 target="_blank">倾碧悠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