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莫名辨认出其中的一丝恼意,顾至目光游移,准备收手。
然而他的右手,被荀彧隔着衣襟,牢牢地按在炙热的胸膛上,竟无法收回。
“……手脚僵冷,阳气有失,则不易入睡。阿漻在我这暖一暖,一会儿便能睡着。”
手心还未被传递的温度捂热,顾至的面上便先一步出现上火的燥意。
他的右手被荀彧的左手按在衣领之内,无所适从的左手在两人之间的狭小空隙中蜷缩,被另一道温暖覆住。
荀彧的右手又盖住他的左手,炙热滚烫的热意驱走严寒,本就温暖的衾被变得愈加燥热。
顾至莫名有几分不自在。
他无法断定异样的来源,只因为这道让浑身都舒展开的暖意,下意识地往“暖炉”的方向靠近了几分。
同样冰冷的下肢被温暖引诱,无意识地搭在温暖的中裤上。
与他相握的手骤然收紧,顾至察觉到身旁之人的僵硬,亦后知后觉地回过味,僵成一团。
安静的夜晚,心跳声也被随之放大,衾被中两块僵硬的人形物各自僵硬了许久。不知过了几刻钟,荀彧忽然松手,揽住他的腰,让他以尽可能舒适的姿势缩在他的怀中。
“睡吧。”
被环绕周身的温暖包围,顾至本以为自己会彻夜难眠,然而,他才刚闭了会儿眼,就沉沉地睡去。
一夜好眠。
当顾至醒来时,天色微明。
温暖的手仍然环在他的腰侧,浑身都是暖融融的热度与安眠舒适的香气,让他不愿睁眼。
直到逐渐清醒的大脑带来昨日的回忆,顾至才蓦然惊醒,怔怔地看着眼前交错的衣领,与白色中衣之间的另一片白。
这个视角似乎似曾相识。
“……”
昔日,在聊城某个小破房子中,他似乎做过一模一样的“梦”。
回想着那时的情景,顾至的面色逐渐变化。
或许……不是梦?
在第二次醒来时,他靠着文若的肩,在那之前,他确实在朦胧醒来时见到与刚才类似的视角。
莫非,那一次,文若就像昨晚这样……
莫名的热度涌上不甚清晰的大脑。在一片朣朦中,顾至悄悄移动,想要退出这个怀抱。
然而,一抬头,就落入一双清澈温柔的眼中。
一句晨起的问候还来不及说出,温热的触感便已覆在他的唇上。
“阿漻,早。”
顾至的脑中一片空白。今天,陷入泥沼地的迷途之人是他。
那日,他用错误的暗示与荀彧确定了关系,后面的这段时间,他们两人的相处反而多了几分距离感。
荀彧大约认为他在纠结适应,只是偶尔牵拉他的手,再无别的动作。似亲吻一类的亲密行为,只停留在了第一日。
可——
在顾至走神的时候,那片温暖再次覆上前额,本就不甚明晰的思绪愈加混乱浮沉。
从昨天开始,一切都乱了套。
或许是出于宽慰,或许在传递温暖与爱意,或许是为了抚平彼此的疼痛,从昨晚开始,绵延不绝的亲吻始终持续着。
若说昨夜是因为彼此情绪起伏不定而失控,那么今天——
交错的呼吸中,顾至抓着指尖穿落的乌发,在不知名念头的支配下,揽着荀彧的后颈,仰头触碰那一片唇,亲吻着昨天留下的印痕。
——他为什么,还是这么想亲吻文若呢?
一道模糊的念头,隐隐欲出,不敢断言。
当他疲累地躺在荀彧怀中,将自己从竹简上获得的讯息如数告诉荀彧,天色已然大亮。
他们一整夜躺在署衙的里屋,偎依在一处。如果不是今天外间的同侪休沐……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出于以往的经验,顾至总觉得此刻会出现一只郭嘉,但他此刻实在打不起精神考虑这些。
昨天耗费了太多心神,又睡得太迟,此刻他半点也不想动,被荀彧压着吃了朝食,就又懒洋洋地回到被窝,补了个回笼觉。
再次醒来,荀彧为他带来正餐,还带来了两卷空白竹简。
顾至盯着两卷空白竹简,不明所以。
“阿漻可否陪我一起写信,写给二十年后的阿漻……与二十年后的我?”
听闻此言,顾至不由一怔。
……
初平三年(192年),三月。
袁绍被公孙瓒、吕布夹击,捉襟见肘,不得不向曹操求援。
曹操不愿袁绍败在幽州的铁骑下,当即让夏侯惇领兵,带着粮草向北支援。
吕布与曹操的联盟就此破裂。
为了清理南部的隐患,不在关键战役中腹背受敌,曹操与曹仁、夏侯渊一同率领大军,包围豫州,清剿张济、张绣。
曹操在与张济、张绣的对战中连连告捷。
恰逢此时,张济因旧疾复发,猝然离世。张氏率领的西凉军从此军心涣散,一蹶不振。
因为孙坚横死,张绣失去最有力的盟友,孙氏残部自顾不暇,陈王又态度不明,只得俯首,向曹操乞了降。
初平三年,五月。
曹操成功占据豫州,成为第一个统辖之地超过两个州的诸侯。
至此,兖州、豫州、徐州西部两郡,皆纳入曹操之手。
第103章 刘协
为了稳定豫州局势, 曹操带着亲信出城,亲自受降。
城内,顾至看着马小郎设计的龙骨水车, 逐渐神游。
当初被他与曹仁从温县救出的小孩,果然是翻水车的发明者,马钧。
这位未来的曹魏大发明家,此刻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直直地望着他, 仿佛在等待他的点评。
身旁的荀彧见他神色有异,低声询问:“可有妨碍?”
顾至回过神,缓缓摇头。
他已将竹简上的记载事无巨细地告诉了荀彧。荀彧问他“可有妨碍”, 是想问这件发明是否会对世界的稳定产生影响。
“此为必然。”
龙骨水车本来就是马钧发明的东西, 是史书上铁板钉钉的存在。
现在虽然提前了几年, 但也不算违背这个世界的逻辑。
另一侧的戏志才舒展了眉峰:“那便好。”
当顾至探知真相, 得知戏志才拒绝相认的真正缘由,第二天,他就找志才开诚布公, 化解了彼此的心结。
因为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三人时常聚在一起商讨破局之法。讨论得多了, 现在只要其中一人隐晦地提个一言半语, 就能被彼此意会。
这让他们在外交流变得方便, 却让和他们一起过来的郭嘉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们在打什么哑谜?”
郭嘉看看这人,又看看那人,满脑子都是“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的疑问。
他们每天都碰面, 不久前他还参加了顾至的及冠礼,怎么一不留神,就与他们格格不入了。
“无他。”出于一些考虑, 顾至决定对郭嘉隐瞒这个秘密,
“只是觉得此物能解决灌溉的难题,于民有利。”
郭嘉哪能察觉不到顾至的隐瞒。他先走到顾至身前,沉痛地摇头:“顾郎,你变了。”
又走到荀彧身前,痛心地晃脑,“文若,你也变了。”
在两次感慨后,郭嘉仰头哀叹:
“你们怎么都变得跟某人一样,专打哑谜?”
戏志才:“……”
不用猜,他都知道郭嘉口中的“某人”指的是谁。
顾至担心郭嘉再这么说下去,等下次吃咕咚锅的时候,他的碗里除了蒜头和姜片,怕是什么也不剩——遂上前两步,帮郭嘉把脑袋复归原位。
顾至转向马小郎:“主公曾多次问及季郎,不知季郎可愿在曹营效力?”
他几次用“年龄小”这个理由挡回曹操的询问,可这毕竟是马钧自己的事,得让他自己做主。即便他只是个孩子。
见马钧唇角微动,顾至又补充了一句,“实话实说便可。若你不愿,我自有办法替你回绝。”
迟疑的眼中多了几分坚定,马钧像是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往日有些口吃,不善言谈的他,此刻流畅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愿:
“愿为主公出力,并不勉强。”
“如此,这个‘龙骨水车’的构图,应当由你亲自交给主公。”
马钧郑重颔首,慌手慌脚地抹平沙地上的痕迹。
六月,曹操带着招降的张绣回到城中,还带来了两个意料之外的客人——
陈王刘宠与天子刘协。
曹操将两位贵人迎入府内,将自己的居所让出来给天子居住。
包括顾至在内的众多谋士前去朝见天子。
天子刘协坐于上首,按照时令穿着赤色深衣,头上戴着十二旒的冕冠,年纪轻轻,就已初具气势。
隔着碎散的玉珠,他垂眸望向众人,眼中带着几分笑:“诸位皆是忠臣良将,不必多礼。”
陈王刘宠站在天子左侧下首,先前受命假冒天子的使者梁栋站在天子右侧下首,仿佛忠心耿耿的护卫,稳稳守卫着天子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