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裴挽意也希望事情顺利,早点解决早点结束,免得这女人时不时就要惦记一下。
“晚上吃什么。”
她可不关心别人的话题,抬手圈住她的肩膀,拉走注意力。
姜颜林被她捏着下巴亲了一口,视线只得从手机屏幕上移开。
“不想吃热的,清淡点。”
她说完,又看向手机屏幕。
裴挽意瞥了她一眼,直接把她手机从掌心里抽走,塞进自己的裤兜。
“你眼睛近视就是看手机看的,去,阳台上站着远眺十分钟,再拉伸一下。你这几天在酒店都没锻炼,懒死你了。”
裴大小姐找了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完全占据了道德制高点,面不改色地把她推到阳台上,让她看外面的景色。
这栋房子的视野很好,站在二楼就能看到外面的林荫小路和不远处的人造湖。已经是十月下旬,湖边的五角枫全都红透了,一片红色花海,很是好看。
姜颜林倒也没跟她争论什么,站在阳台上放松了一下脑子,暂时让自己忘掉了所有要操心的事情。工作和人际交往,项目进度和账号数据,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全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只有裴挽意的动静在卧室里不时响起,一会儿翻柜子找东西,一会儿打开衣帽间的门,不算很大的声音,却很有存在感,和眼前的景色、脸庞上吹拂的清风,融为一体。
像是终将流入时光长河的,一日之安。
但这种相安无事的平和在晚上就毫无预兆地急转直下。
忙完一堆琐事的裴大小姐,正要拉着姜颜林一起泡个热水澡,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放松时刻,却在一个难舍难分的深吻之后,摸到了一手熟悉又陌生的触感。
她低头瞥了一眼,顿时面无表情地和姜颜林拉开了距离。
——每月一次入狱时间到。
姜颜林吃饭之前上洗手间的时候还没看到,但也提前垫了护垫,没想到一转眼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杀了个措手不及。
她看着面色不爽的裴大小姐,顿时嗤笑一声,悠闲地去了浴室里换棉条。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接下来几天可算是能好好休息了。
裴挽意洗了手,就在浴室门口走来走去,像是想不明白什么事情一样。
姜颜林冲了马桶起身,走到洗手台前,见她晃来晃去地惹人烦,就冷淡地说了句:“你别急,马上你的也来了。”
裴挽意的身体比她健康得多,经期很规律也很准时,反而是姜颜林的不太准,这一次就是提前了一点,让某人很是不爽。
“我来不来的有什么影响。”
裴大小姐头也没抬地反驳了一句,眉头紧锁半晌,又开始碎碎念:“当女的还是太吃亏了,每个月都要遭受一次酷刑,还额外多了一笔支出。上帝造人的时候到底怎么想的,怎么这么不公平。”
姜颜林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
——就一个经期封印的事儿,还给她觉醒了一点“女性意识”了。
真是怎么看怎么和裴大小姐格格不入的东西。
姜颜林一直能感受到,裴挽意是个没什么性别意识,也更谈不上对同性别者有共情能力的人。
先不论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怎样形成的。
光是让她对周围的朋友共情,她都未必能真的做到。
就像她和埃尔的关系说差也不差,否则就不会被埃尔一句话叫去聚餐,也不会在埃尔失恋闹分手的时候,天不见亮就去看情况。
但她这些行动的本质逻辑是由利益驱动的。
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交形象是裴挽意的生存技能,也是组成她这个人的重要构成,对埃尔的这些朋友间的照应,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感情的投射,姜颜林更愿意将它理解为一种“需求”。
裴挽意需要社交,需要朋友,需要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在她周围填充生活空隙,却又最好别是和她一样底色的人,不利于掌控,也难以维护交情。
前不久两人拌嘴的时候,姜颜林还对她的那一句刻薄的“发情男”印象深刻。
裴挽意现在已经能在姜颜林的面前脱口而出这种评价了,一方面意味着她逐渐在姜颜林这里放弃了遮遮掩掩,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都存在着这样的对埃尔的评价。
哪怕这评价很难听,但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一针见血。
所以裴挽意很多时候其实都对一些事情看破不说破,她知道埃尔是什么样的人,还继续跟对方打交道,并且维持着不错的朋友关系。
说明她并不在意对方的人品和行为,只要不影响到她自己,甚至对她的社交人脉有益处的话,她都会做到视而不见。
直到她开始在意姜颜林,以及姜颜林和埃尔相遇时的那点纠缠了,才会抓住埃尔的那些不堪来加以利用。
因为这时候,埃尔触及了她的利益,就不再是一个对她来说无伤大雅的朋友了。
姜颜林越是在旁观察她,解读她,就越能品尝到她的复杂与多面。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多面体,但像裴挽意这样有时候矛盾到看似不自洽的人,其实在生活里不怎么常见。
姜颜林其实能感觉到,上一次埃尔闹分手的时候,当着裴挽意的面又跟可可复合的这件事,是让裴挽意非常不爽的。
她回到家之后的低气压和不高兴的情绪,已经到了不怎么去隐藏的地步。
虽然姜颜林觉得她也有借机卖乖的嫌疑,却还是能感受到,她那时候对埃尔很失望。
——没错,就是“失望”的级别。
普通人面对好朋友的这种行为,顶多就是一边担心对方受伤害,一边觉得干涉他人的感情生活非常麻烦,吃力不讨好。
聪明点的就会避开相关话题,或者敷衍应对,秉持着“别死我家门口就行”的心态。
笨一点的可能就会因为发现自己对这个朋友来说只是个垃圾桶,还不如一段烂桃花重要,从而感到受伤和怒其不争。
裴挽意却并不是这两种类型,她单纯的就是对埃尔感到了失望。
这种失望甚至都不是因为埃尔遇到了烂桃花还执迷不悟,所以她怒其不争。
她的失望,在姜颜林的解读里,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我在你身上投入了这么多成本,你却为了这么一个人,毫不考虑我的感受。
也就是说,在埃尔选择和可可复合的那一瞬间,他的行为就无异于把可可看得比裴挽意这个朋友更重要,这才是裴挽意感到失望的原因。
但这种失望的本质,姜颜林更愿意称之为——对事态脱离掌控的不满。
裴挽意未必不知道埃尔是什么样的德性,他就是不断在寻找这种快餐式的恋爱,阴沟里翻船也是在所难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需求罢了。
可是她知道 ,不代表她能允许埃尔当着自己的面搞这种“背刺”行为,因为对她来说,她的感受必然是优先于埃尔的需求的。
——这也就意味着,裴挽意从头到尾,都并不能共情埃尔这个人。
男性的朋友,她无法共情,看起来好像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女性的朋友,她就能共情了吗?
小诺和她未婚夫的事情,让姜颜林很确定,裴挽意一样是不能的。
当小诺和她的未婚夫同时是裴挽意的朋友时,男方在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里选择了最糟糕的一种,欺骗自己的爱人的同时,还要拉着裴挽意一起去做那件骗人的事。
虽然后来姜颜林也多少了解到,那是因为裴挽意跟男方的关系更熟一点,他都这么恳求了,裴挽意也没办法强硬地拒绝。
但姜颜林越了解裴挽意这个人,就越觉得,她的不拒绝也不是因为能理解男方的感受,而是不想伤了朋友间的和气。
因为她一旦在这种救命的关键时刻拒绝,对方就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信任她了。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裴挽意是比任何人都深刻了解的。
与其因为这么一件在她看来很小的事情,破坏了她在好朋友那里的“价值”与“形象”,裴挽意权衡利弊之下,自然会选择帮对方这个忙。
——那么小诺的感受,她想来也是没怎么去考虑的。
姜颜林后来甚至能隐约猜测到,小诺对裴挽意的报复和敌意,都是因为察觉到了裴挽意那藏得很深的“事不关己”的心态。
男方和裴挽意的关系更好,也就意味着比起小诺这个人,对裴挽意来说,维护和男方的交情更有价值。
而被欺骗隐瞒的小诺,明明也是裴挽意的朋友,她却没有看出来这件事说得严重一点,和骗婚也没什么区别——又或者,聪明如裴大小姐,看不看出来也并不影响她如何抉择。
在这样的人生大事上,姜颜林始终觉得,裴挽意但凡对小诺有一丁点的共情能力,都不会去帮助推动这么一个错误到离谱的解决方案。
以至于后来裴挽意纵容小诺的屡次报复,在姜颜林这个旁观者的视角里,也算某种意义上的冷眼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