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皇上,岁奴是女子,还是您的女儿,她今后行差踏错一步,外面的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她淹死,对她严格一些不是坏事,何况身为皇家女子,她更应该成为表率。”
  “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有我在,必不会让咱们的岁奴受委屈。”
  秦玉君摇摇头,叹息,她也希望孩子永远活得自在快乐,可是这里是皇宫,岁奴是公主,她受天下人供养,不说要肩负天下,起码要遵守规矩,否则,来日,这些率性之举,反而会成为她的催命符。
  可是看着岁奴哭得伤心的模样,她也不忍再继续呵斥,总之,岁奴的学习计划要提上日程了。
  “母后*,儿臣找了你好久,母后,儿臣好想你呀。”安奴跌跌撞撞的跑进殿内,打破了严肃的气氛。
  秦玉君扶额,这两个小家伙,各有各的让人头痛。
  岁奴是过于精力旺盛,一个看不住,就跑出去,今日还跑去了交泰殿。
  而脚下睡眼惺忪的儿子,就有些过于粘人了,“母后,要抱。”安奴伸出两只胖胖的小手。
  “不准抱!”裴玄度看着睡到日上三竿的儿子,他姐姐一早便起来,和他一同上朝了,可是他呢,睡到这个时辰才起,还粘着母亲,像什么样子!
  安奴怯怯的看着父皇,小嘴瘪着,已经停止哭泣的岁奴在父皇怀里,看着自己弟弟马上就要哭出来的表情,小手指指着弟弟,“不准哭!”
  这下好了,本就忍不住的安奴,彻底依偎在母亲的膝盖上,“呜呜呜呜~”
  两姐弟哭声一模一样,一时鸡飞狗跳。
  秦玉君感觉自己的额头跳了跳,“裴瑾、裴璋,你们两个都给我站好!不站够一个……半个时辰,不准吃饭!”
  “父皇!”岁奴喊。
  “母后!”安奴喊。
  可是都没用,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香喷喷的午膳摆在桌子上,却只能站在旁边看着,望而不得,两人嘴里的口水都忍不住流出来。
  岁奴眼神控诉:母后好狠心!
  安奴则乖顺:母后我乖乖的,就会让我吃一口吧!
  一个可怜巴巴的看向裴玄度,一个可怜巴巴的看向秦玉君。
  裴玄度笑,岁奴这个鬼灵精已经默默的走到了他身后。
  而安奴看母后专心吃饭不理他,跟着姐姐有肉吃,他也跟在岁奴身后。
  裴玄度故意端起汤碗,慢条斯理的喝起了汤,宽大的袖子,遮挡了秦玉君的视线,而两只小手就在这时伸向桌上的樱桃肉。
  “嗷呜。”岁奴和安奴把肉放嘴里。
  宫女太监们看见了,将头低的更低,装作看不见。
  如此重复多次,等姐弟俩像是偷吃鱼的小猫一样,吃饱了,裴玄度才终于放下了汤碗。
  秦玉君低垂眼眸,嘴角微微忍不住笑,“皇上,今日这汤看来甚合你的胃口。”
  于是叫人来将午膳收拾了下去,裴玄度喝了个汤饱,也只得眼睁睁看着饭菜被撤下去。
  而秦玉君,一抬头,看见站在皇上身后的两只偷吃的小馋猫,嘴角沾着樱桃肉的酱汁。
  裴玄度回头,忍俊不禁,他手握拳放在嘴上,咳嗽了两声。
  魏邕忙上前,掏出帕子,给两个小殿下擦嘴,也忍不住偷偷笑了。
  岁奴偷偷看母后,见她并未生气,眼睛笑得眯了起来,却听母后道:“睡完午觉,岁奴和安奴由我守着,写满五十张大字,才可出殿!”
  “母后,我想让父皇守着我写大字可以吗?”岁奴讨价还价。
  秦玉君拒绝:“不行!”
  安奴则开心道:“好耶,我喜欢跟着母后写大字!”
  夜晚,裴玄度和秦玉君寝殿中,裴玄度看她在镜子前取下头上的凤钗。
  他走在他伸手,双手扶着她的肩膀,“我看你对岁奴过于严苛,我知道你是担心岁奴,可是由我这个父皇在,不会让咱们的女儿受委屈。”
  秦玉君靠在他的怀里,“岁奴从小就比别的孩子经历旺盛,她和她别的女子不一样,我担心她过于离经叛道,将来反而为世不容,我又何尝不希望她可以快意一生,可是岁奴既然是公主,就要承受更多,她越早能适应这些规矩,才能利用这些规矩,让自己过得顺遂。”
  “原来你是这样想的。”裴玄度抱着怀里的女子,是啊,她从来就不是墨守成规的女子,否则,当年也不会顽强的从孙家挣脱出来。
  “怎么,难道皇上以为我只是因为岁奴是女子,便对她格外严格?对安奴更加疼爱。”
  “我知道你是担心孩子们,我同你一样,你放心,今后朕一定和你一起监督他们。”
  秦玉君才不信,他是最疼爱两个孩子的,舍不得责罚一点,“皇上不过说说罢了,两个孩子都不怕你。”
  “说到这个,我倒觉得安奴这小子不像话,这么大了还成天粘着你,你说得不错,他们两个是该到了学习的年纪了。”
  “这样,我让尹明奎来教这两个小家伙,尹明奎性格洒脱不羁,应该很得孩子们喜欢,今后就让岁奴和安奴一起去御书房读书,朕也好监督。”
  他想,妻子说得不错,他要为两个孩子今后做些打算。
  第125章 番外二
  昭明二十一年,昭明帝政绩裴然,先是平定瑞王谋逆,大燕得以安定下来,再是知人善用,国家进入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之后,羌奴来犯,昭明帝没有选择用公主和亲换取一时的安宁,而是选择和羌奴开战,狠狠将收拾了一顿,这才换来大燕内外长治久安。
  要说这昭明帝哪里都好,唯一就是后宫空虚,子嗣稀少,唯得一对龙凤双生子,这在普通人家都是少的,何况皇家。
  近日,就有大臣在上书请求皇上立太子,皇上只有一个儿子,这太子其实不必封,都知道会花落谁家。
  大臣们有自己的盘算,总之,太子早立早好。
  可不知皇上怎么想的,就是迟迟不下旨封太子。
  有些人因此揣测,皇上不封太子,难道是对唯一的儿子不满意?
  若是这样,自己女儿、孙女正是好年纪,说不得能进宫博一场大富贵。
  只是宫里的选秀早就停了不知多久了,久到礼部想:选秀是什么,能吃吗?
  实在怪不得礼部,这些年来,皇后把持后宫,将后宫一切事宜牢牢握在手中,原先的妃嫔如今在宫中做师傅的做师傅,当女官的当女官。
  谁家好女儿去做妃嫔啊,专业太冷门,没出路的!
  现在的皇宫哪里还像皇宫哟,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的学堂。
  这学堂还不止教读书,教什么都有,就是你想学养猪,只要有那什么项目报告,能够说动长公主,长公主都会出钱让你学!
  今日,朝堂上,又有人不怕死的谏言,“皇上,为了大燕安稳,还请早立太子啊!”
  裴玄度将桌子前的奏折拍飞出去,“你们一个个的别以为朕不知道你的算盘,朕还没死呢!就让我立太子,怎么都盼着我早死!想扶持太子上位,好让他对你们言听计从!”
  “皇上息怒,臣等不敢!”
  大臣们纷纷跪下,裴玄度还嫌不够,继续骂道:“皇后、公主都知道,为朕分忧,这些年来宫中人集思广益,又是发明了火器,又是研究水利农事,她们都知道为大燕做实事,你们这些拿着俸禄的大臣,嘴上说为朕好,打着为大燕好的旗号,都干了什么!成天只想着立太子,简直其心可诛!”
  大臣们继续请罪:“请皇上息怒。”
  裴玄度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乾纲独断,积威甚重。他发火,无人敢违逆。
  等他终于骂够了,才宣布退朝。
  下朝后,邓忠偷偷问尹明奎,“尹老哥,咱们两个也算是一起上过战场了,你给弟弟我交个实底,皇上什么章程啊,这太子之事,也不能一直拖着啊。”
  尹明奎自认为自己还算了解皇帝,可是年轻的皇帝他能够看透一二,如今的皇上他已经完全看不透了。
  不过,他是皇子、公主的老师,有些事情总有端倪。
  他心中有一个大胆的猜测,便是他都觉得这想法匪夷所思,但愿不是他想的那样。
  “太子之事不急,不急。”
  “嘿嘿,说得也是,皇上正是春秋鼎盛,那些老家伙太急了。”
  后宫,秦玉君已经知道今日早朝之事,她和他相伴十几年,早知道他的想法。
  再想到儿子,也是摇头,倒不是这孩子长歪了,而是他从来没正过。
  “太子之事,你真的要那样做?”
  裴玄度揽着她的肩膀,“都是我们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岁奴从小天资聪颖,对政事有独到见解,安奴呢,从小平庸懒散,读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们二人高下立见,何况,我看,璋儿他无心这个位置。”
  秦玉君想到儿子的样子,若不是生在帝王家,璋儿也是个好孩子,“璋儿他孝顺,性子柔和了些,多情了些,的确不适合这个位置,可是,你真的想好了吗,让瑾儿继位,这可是开天辟地的一件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