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说完,起身走出了大殿,留一一众大臣,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殿下,一时安静起来。
丘于早等在门口,见皇上一出大殿,他便道:“皇上,许小侯爷和尹大人的消息到了。”
“是严州洪涝的消息?”
裴玄度没想到,刘允的消息居然会比许不弃和尹明奎的消息更快,这其中没有瑞王,凭刘允根本办不到。
丘于回禀:“没错,许小侯爷说瑞王那厮果然包藏祸心,居然让人在驰河旁边挖掘河道,让本来就因暴雨冲刷已经很脆弱的河堤决堤。”
“这么说严州洪涝是真的。”
“不是,尹大人说,好在皇上您及时派了他去,许小侯爷本就派人盯着瑞王,尹大人将您的话带到后,许小世子便连夜排人去查看,没想瑞王真如您所料那样,正派人准备挖河堤,当即将这伙人按下了。”
裴玄度这才放下心,连他都差点以为严州洪涝是真的,万幸,那个梦给了他预警,而他真的阻止了洪涝!
否则后果便会如同梦中那样发展,那岂不是,大燕将会陷入内乱七年之久!
“只是……”丘于又道:“那些被派去挖河堤的人,都在严州大牢中被灭口。”
裴玄度已经不吃惊,瑞王想要做的事情,怎么会不留后手,就算这些人成功挖开了河堤,他们也会死在瑞王的刀下。
“要挖河堤想必人不会少,这些人一个不留全都不在了,想必是饭菜中下毒了?”
丘于道:“确如皇上所说在,这些人都是中毒而亡。”
裴玄度眼神暗沉,刘允如今是完全不装了,“刘允好大的胆子,真以为瑞王可以护他周全,可笑!”
“皇上,既然严州洪涝之事是假的,那么是不是该让这谣言停息了也好平抑物价。”
“不,你让人放出消息,严州洪涝的消息是真的,朕要这京城的物价越高越好。”
丘于不解,又听皇上说:“另外,你带上我的秘旨,让户部郎中陶令,配合你,将库中粮食拉到秦氏米铺去,装作秦公子买到了大量的米,让秦氏低价卖出去,秦氏那边,让童石去通知。”
秦玉君接到童石递来的信是在马车上,一颗小石头从马车窗户飞了进来,吓得苕儿尖叫了一声。
“咦,奶奶这上面有纸条,还写着字。”苕儿捡起纸条交给秦玉君。
纸条上面很简单,今日有米进仓,务必将米按照原价出售。
翠儿识字,看见上面写的字,问:“奶奶,这话是什么意思?”
裴玉君将纸条收进袖中,那皇上想要征用自己的店铺来平衡京城物价,所以上次对她说了那样的话。
她不得不答应讲自己的米铺交个他使用,她心中烦躁,为何京城大大小小的米铺那么多,他单单挑中了自己的。
只是眼下,还是要交代吴进,按照纸条上的做。
吴进看着源源不断的米,从外面运进他们店小小的仓库,之前已经半空的仓库,很快被填满,还堆放在了院子里。
吴进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是真的,眼下严州洪涝之事人人皆知,米价比之前更高,如今粮食贵如油。
粮食眼看就要贵如油了,这个时候,自己东家,承恩侯府不起眼的六奶奶,却搞到了这么一大批米。
吴进想,之前这位六奶奶该不会都是在韬光养晦吧。
见吴进看自己的眼神,秦玉君知道他误会,可是那位交代的事情,她不得不办,还必须办好。
秦玉君在马车上早就想好了说辞,“吴进,这批米是我从一位堂兄那里买来,他手中不差钱,如今不方便出面,才让我来代为出售这批米。”
吴进听了,也对,承恩候府再没落,也是侯府,六奶奶的娘家也是当官的,官再小也是官,有些门路也不稀奇。
“只是。”吴进又说:“这些米按照原来的价格卖,岂不是亏本了?”
“我那堂哥只求能够回本,想要将米速速换成现金。”
“这米,难道来路不正?”吴进担忧,要是真是来路不正,今后事发,他们小店本只是代卖,岂不是要遭殃。
“放心,这米来路很正。”毕竟是国库中拉来的,还是国库主人批准的,再没有比这更来路正的米了。
秦玉君道:“若之后有人来询问你,便说我们店是秦公子开的,他有门路搞到米,知道吗。”秦玉君有反复强调,“切记,任何人来问,都要这样说,店里的伙计也要好好交代。”
吴进以为六奶奶是怕被人认出她是承恩侯府的人,自以为明白六奶奶的心思,
信誓旦旦的答应:“明白了,我保证没人会猜到您是背后老板的,咱们店只有一位姓秦的公子,没有什么六奶奶,秦公子是我们的东家。”
第56章 疯狂
瑞王府一处不起眼的角门,汤易微微低着头,低调的来到裴昌的书房。
汤易难掩面上的兴奋之色,“世子,如今京城的粮价暴涨,眼看其他几个州府的粮价也狠狠的涨起来!”
汤易眼中掩饰不住的冒着贪婪的绿光,“甚至近日还有许多粮商开始虚抬粮价,陈家和王家都听您的吩咐,如今紧闭仓库,就等着朝廷出手收粮呢。”
裴昌单薄的唇微微翘了翘,又故作担忧:“不知宫里那位有什么对策没有。”
汤易如同阴沟里的老鼠,眼中泛着自作聪明的精光,“目前官府未有任何动作。”
裴昌想,自己那堂兄这几日留这些大臣在宫里,让他们想对策,想出来才准走,如今那些大臣还抓耳挠腮的想着呢。
裴昌心中暗暗得意,上次因在武安侯府的事情,被父王斥责他本想要离间皇帝和武安侯府的关系,可是皇帝虽责骂了武安侯府,可是转头又重用武安侯府世子许俊吉。
不过没关系,这次京城粮价的事情,他自诩还是办得漂亮,将功抵罪是足够了,况且自己身后还有自己那掌握十万北军的冯将军。
将来,那个位置必然会属于自己的。
裴昌收起心中澎湃,看着汤易,语气和蔼,“有你们这些人在,我才放心。”
汤易是裴昌的人,知道裴昌将来能够坐上太子之位,自己将来便是太子谋臣,他们是一荣俱荣。
于是见这位礼贤下士,他也要装作被关爱的下属,“您能力远远胜过其他人,这些年又帮王爷料理这诸多事宜,这次粮价暴涨之事,您和王爷配合无间,您的功劳和忠心,相信王爷是看着眼中的。”
裴昌当然认为只有自己才配得上那个位置,但嘴上仍旧道:“其他的兄弟能够在父王跟前尽孝,我又何尝不羡慕,可是有些事,必须有人来做,我这个做哥哥的不做,谁又来做呢。”
汤易知道,瑞王儿子众多,近日听过有两个公子在严州洪涝一事上,办得很让瑞王高兴。
汤易连忙道:“您虽未在王爷跟前尽孝,可您的孝心不比别的公子少,其他人,他们怎么能和您相提并论呢。”
裴昌满意了,汤易有些才,又善于笼络京中这些关系,今后他很乐意给他一个官位。
“对了依汤先生之见,京城这些粮商如今个个都疯了似的哄抬物价,但却不见宫内那位有什么措施,皇上会不会藏着什么后招。”
汤易假意思索了一下,道:“我倒是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时机,无论皇上是想不出计策,还是他还在等所谓的时机,只要咱们将这物价居高不下,到时候人心浮动,加上流民动乱,岂不是王爷起事的最佳时机!”
仿佛眼前的封侯拜相场景已近在眼前,如同那些疯狂囤积粮食的商人一样,汤易也被如今京城的粮价冲昏了头脑。
裴昌终于满意了,他们做了这么多,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严州洪涝之事本是天灾,可是这天灾,却由父王一力策划,天灾还是人祸,皆能随我心意,得到那个位置,又有什么难的呢。
虽然中途出了许不弃这个意外,但是好在如今一切都按照他们的计划在进行。
相信很快,父王就能等来那个合适的时机,凭借这次京城粮价的功劳,到时候,他便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太子了。
“汤先生,我全仰仗您了。”裴昌也因这疯狂的粮价,心思浮动,只是表面还是道:“京城武安侯府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他是和我岳父冯大将军齐名的名将,南军皆是他的部下,虽花甲之年也不可小看。”
“世子也说了,武安侯如今已经花甲,不然怎会让自己独苗许小侯爷出去呢,依某之见,武安侯是不成了,而冯大将军执掌北军多年,至今还统领北军,和武安侯这种已经安享晚年的人不可同日而语,您又是冯将军的女婿,将来……”
“哈哈哈,好好好!”
书房内传来世子爷的大笑,世子的书房是王府重地,下人们不得随意进入,就连世子妃都不能随意出入,如今书房里传来世子的笑声,下人们想,世子遇上什么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