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都市言情>七日焰火> 第63章

第63章

  
  “各位,”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压下了所有的议论声,“关于网上的新闻,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了。我只在这里说三件事。”
  “第一,简初律师的行为,是在为她的父亲寻求迟到的正义,所有的流程,都符合法律规范。”
  “第二,她是我们衡德的律师。在这里,我们只评价她的专业能力,而她的专业能力,有目共睹。”
  “第三,”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厉,“衡德不需要捕风捉影的八卦。如果谁的精力多到用不完,可以来我这里申请,我手上有的是案子给你们做。”
  说完,他便转身回了办公室。
  整个办公区鸦雀无声。简初坐在角落的位置,她没有回头,别人爱怎么想怎么想,她管不了。
  第49章
  就在关于简初的舆论风暴愈演愈烈之时,骁岳集团总部顶楼,沈砚舟的办公室里却是一片沉寂。
  他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滚动着微博上那些关于简初的、不堪入目的评论和揣测。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从用力的指节上可以看出他确实很生气。
  助理黛西敲门而入,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桌上,语气是公事公办的冷静:“沈总,公关部已经拟好了紧急预案。核心是撇清集团与简小姐的私人关系,将影响降到最低。”
  沈砚舟没有看那份预案,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屏幕上,看着那张被营销号恶意放大的、简初在峰会上的照片。
  “撕了。”他开口,声音不大,却冷得像冰。
  黛西愣了一下:“沈总,董事会那边……”
  “取消我下午所有的会议。”沈砚舟终于抬起头,那双总是波澜不惊的眼睛里,此刻是前所未有的锐利和决绝,“另外,以我的名义,向所有主流财经和法律媒体发出邀请函。明天上午十点,骁岳集团将召开一场战略新闻发布会。”
  黛西有些意外:“发布会的主题是?”
  沈砚舟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那片被舆论搅得混乱不堪的城市。
  “企业社会责任,和骁岳的一笔新投资。”
  傍晚七点,CBD的晚高峰如潮水般汹涌。
  简初走出衡德律所的大楼,熟练地戴上耳机,她走到路边,扫开一辆共享单车,长腿一跨,正准备汇入拥挤的自行车流中回家。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无声地拦在了她的车前。
  那是个穿着黑色西装、戴着墨镜的男人,身形健硕,神情严肃,一看便知是专业的保镖。
  “简小姐,”男人的声音很客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我家夫人想请您去车里聊聊。”
  简初停下脚蹬的动作,顺着男人示意的方向看去。
  不远处,一辆黑色的劳斯莱斯,正安静地停在路边的临时停车位上,与周围赶着回家的车流格格不入。后座的车窗缓缓摇下,露出一张保养得宜神情平静的脸。
  是林婉茹。
  简初的眼神凝了一下,但脸上没有任何意外或惊慌。她只是扶着车把,对面前的保镖挑了挑眉,语气平静得像是在问路:“那你帮我看着我的车子,别被人骑走了。”
  保镖显然愣了一下,没料到她会是这个反应。
  简初已经将共享单车推到了他手里,然后径直走向那辆劳斯莱斯。司机早已下车,恭敬地为她拉开了后座的车门。她弯腰,从容地坐了进去。
  车内空间宽敞而静谧,空气里浮动着淡淡的、高级的皮革与香氛混合的味道。
  简初坐在林婉茹的对面,率先开口:“陆太太,有什么事儿您就直说吧。”
  林婉茹没有立刻回答。
  她将简初从头到尾,重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女孩,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装,脸上略施粉黛,眼神清澈而坚定,身上有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沉静与力量。
  “简小姐,”林婉茹缓缓开口,语气不疾不徐,“你的魄力,我算是见识到了。”
  简初盯着她,没有说话。
  “新闻我看了,背后的原因,我也找人查了。”林婉茹的目光里,没有了往日的审视和偏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一丝欣赏的情绪,“之前在峰会上,是我误会了你。在这里,我为我当时的言行,向你道歉。”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任何阴阳怪气,眼神坦诚,语气真挚。
  简初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她低下头,避开了对方的视线。这种家丑,是她最不愿被人谈及的。
  林婉茹显然看出了她的不自在,这位在社交场上行事了半辈子的女人,情商极高。她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话锋一转。
  “之前那二百万,我不想就这么收回。你这样优秀的律师,我想请你帮我做一件事。这二百万,就当是我预付给你的律师费,如何?”
  简初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意外:“不知道陆太太想让我做什么?”
  林婉茹轻轻叹了口气,一向强势的脸上,第一次流露出一丝无奈和疲惫。
  “宏丰集团旗下,有一个以我个人名义成立的慈善基金会,”她说,“主要是资助一些偏远山区的失学女童。这件事,我做了很多年,一直是我亲手在管。”
  简初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但是最近,”林婉茹的眉头紧紧蹙起,“我发现基金会内部的账目出了问题。有一笔近千万的善款,被人用很复杂的手段,挪用去投资了一个高风险的地产项目,现在血本无归。”
  “我查到了一些线索,这件事,和陆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有关。我先生……为了所谓的家族和睦,让我不要再追究。可是简小姐,”她抬起头,看着简初,眼神变得锐利起来,“那是成百上千孩子的学费和未来。这件事,我咽不下这口气。”
  “我需要一个律师。一个不畏惧宏丰集团和陆家这块招牌,一个敢于为了真相和公道,去挑战权力的律师。”
  她看着简初,一字一顿,无比清晰地说道:
  “在看完了你的新闻之后,我知道,全北京,最合适的人选,就是你。”
  简初彻底怔住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女人,她忽然发现,在母亲和董事长夫人的身份之外,她们的内里,或许是同一类人——骄傲、坚韧,且有着绝不妥协的底线。
  车厢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陆太太,这个案子,我接了。”
  “至于律师费,”她笑了笑,那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就按我们律所的公益援助标准来吧。”
  林宛茹看着简初,越看越顺眼。若不是早打听到沈砚舟对她动了心,她真恨不能把这么好的姑娘收作自家儿媳妇。
  “你住哪儿?我让司机送你回去吧。”林宛茹笑着开口,语气里满是长辈的关切。
  简初婉拒了,神色淡定而有分寸:“不用了,陆太太,有什么事咱们电话联系就行。您要我联系方式,想必已经有了。”说完,她拉开车门走了出去。
  夜风里,她脚步干脆利落,径直走到街角自己的那辆共享单车旁,跨上去,头也不回地骑走了。
  林宛茹目送她的背影,嘴角忍不住带出一抹欣赏的笑——“这姑娘,真有点意思。”
  第二天上午十点,金融街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新闻发布厅里,座无虚席。
  所有媒体都以为,骁岳集团将要宣布一项重大的商业并购。而简初,则和霍斯庭一起,在律所的会议室里,通过网络直播看着这场与他们似乎毫不相关的发布会。
  沈砚舟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独自一人走上了发布台。他没有带任何助理和文件,只是平静地站在了聚光灯下。
  “各位早上好。”他开口,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场,“今天,我想和各位探讨的,不是利润,不是并购,而是一个企业的价值,到底应该用什么来衡量。”
  他没有谈商业,而是先讲述了Baker-Kerr集团那个罕见病药物项目的故事。
  “……在商业的世界里,我们习惯用回报率来衡量一切。一个注定亏本的项目,在财报上,它的价值是负数。但在一个等待救命药的孩子眼中,它的价值,是生命。”
  他话锋一转,目光直视着台下无数的镜头,声音沉稳而坚定:“让我明白这件事的,是一位律师。一位即便面对着巨大的家庭创伤和外界的误解,也从未动摇过自己内心原则的律师。”
  会议室里,简初握着水杯的手,猛地一紧。
  “最近,这位律师正被卷入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有人说她冷血,说她不孝,因为她用法律的武器,去追索她父亲迟到的正义。”沈砚舟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今天,骁岳集团会给出我们的答案。”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所谓的不孝女,而是一位对法律、对公正,有着钢铁般信仰的专业人士。这是一种在当今社会,比黄金更珍贵的品质。所以,骁岳集团决定,正式向衡德律师事务所的公益法律援助部门,注资一亿元人民币,并帮助其成立一个独立的初光基金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