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都市言情>七日焰火> 第17章

第17章

  
  两个人刚交接完工作,长桌两端,隔着遥远的距离,各自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窗外是北京璀璨的夜景,车流如金色的河,沉默地奔涌。窗内,却只有死一样的寂静。
  “这个条款比例,太保守。”沈砚舟的声音,毫无预兆地打破了寂静。
  简初抬起头。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骁岳需要展现出势在必得的强势。你的条款,给了对方太多的幻想空间。”他看着她,眼神锐利。
  简初将目光移回自己的屏幕,声音听不出情绪:“我的工作是规避风险,沈总。这个比例,是基于英国并购法和过往案例,能为我方争取到的、最稳妥的平衡点。再激进,一旦触发诉讼,我们会非常被动。”
  “我需要的不是稳妥,”沈砚舟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是结果。”
  “律师的职责,就是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保障结果的安全性。”简初寸步不让,“否则,您不需要请律师。”
  两人隔着一张长桌,无声地对峙着。
  僵持了不知多久,简初胃里传来一阵熟悉的绞痛。她不动声色地将手按在胃部,指尖用力,试图压下那阵不合时宜的痉挛。
  她的脸色,在灯光下,白得像一张纸。
  沈砚舟没再说话,他忽然站起身,拿起手机,径直走了出去。
  简初以为他是被自己气走了,心里竟有片刻的松弛。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等待那阵疼痛过去。
  几分钟后,沈砚舟回来了。
  他走到她身边,将一杯温热的水,和一个小小的白色药盒,轻轻地放在了她手边。
  没有一句话。
  简初猛地睁开眼,看着那杯水和那个药盒。药盒上的文字是德语,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肠胃药品牌。
  这种被看穿的感觉,比任何激烈的争吵,都更让她感到无措和狼狈。
  她垂下眼,声音很低:“不用了,谢谢。”
  沈砚舟已经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他头也没抬,像是对她说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语气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
  “我不想我的律师因为体力不支,影响项目进度。”
  他将她的病,她的痛,都归结为“影响项目进度”。
  他用最冷酷的理由,给了她一个无法拒绝的台阶。
  简初坐在那里,没有动。她看着那杯还在冒着热气的水,和那盒安静的胃药,忽然觉得,胃里的那阵绞痛,似乎……更厉害了。
  她最终还是识趣地将药塞进嘴里,仰头喝了水,吞咽下去。
  胃里泛着淡淡的苦意,她没再说话,只是轻轻趴在桌上,准备闭眼休息片刻。
  谁知这一闭眼,竟不知不觉地睡了过去。
  沈砚舟原本正翻着资料,抬头时,却看见她侧脸埋在臂弯里,眉间还带着些没散尽的疲意。
  他盯了她几秒,放下手里的笔,站起身,走到空调控制器前,把温度调高了两度。
  转身回来时,又将自己的外套取下,轻轻覆在她身上。
  就在这时,简初的电脑屏幕忽然弹出一封邮件提醒。
  他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原本只是想关掉提示框,却在看到发件人那一栏时,动作顿住。
  邮件抬头写着:“感谢简小姐三年前的捐款与支持——来自英国家庭妇女法律援助基金会。”
  沈砚舟几乎是下意识地点开,目光在内容上匆匆一掠,便停住了。
  那不是普通的捐助。他很快捕捉到一行文字——
  “感谢简小姐于三年前以匿名身份捐助本会二百七十万英镑,用以建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至今已帮助近百位女性获得正当法律支持,成立三周年我们想邀请……”
  他没再继续往下读,只是把邮件关了,却将那个基金会的名字牢牢记在心里。
  回到自己的座位后,他打开浏览器,输入那串名字开始搜索。
  网页跳出一排排英文链接,他打开其中一个页面,安静地读了下去。
  成立基金时没有署名,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身份信息。可从新闻报道、相关案例、受援者名单到律师团队资料,沈砚舟一点点地看,越看,神情越深沉。
  第13章
  她拿着他给的那笔钱,竟然不是去补偿自己的生活,不是去挥霍,也不是攀附任何资源关系,只是交完所有学费后,悄无声息地做了这样一件事。
  他靠回椅背,视线落在她那张静静熟睡的侧脸上,一时没了言语。
  尽调小组的工作,将所有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榨得一干二净。
  这天晚上,简初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国贸公寓时,已经快十点。
  她推开门,玄关的感应灯应声而亮。她正要弯腰换鞋,动作却猛地顿住。
  门口的鞋柜旁,多了一双男士拖鞋。深灰色,质感很好的软皮,随意地摆在那里。
  简初的心,往下一沉。
  她换上自己的鞋,直起身,目光投向客厅。沙发上,随意地搭着一件男士西装外套,深黑色的羊绒质地。
  是他。
  这时书房的门从里面被拉开,沈砚舟走了出来。
  他已经换下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穿着一套深蓝色的真丝家居服,鼻梁上那副金丝眼镜还没摘,手里端着一杯水。他看到站在玄关的简初,脸上没有丝毫的情绪。
  “你怎么在这里?”简初随意开口道,毕竟上次高尔夫球场之后,沈砚舟一直都没回来。
  沈砚舟走到吧台边,将水杯放下。他靠着吧台,好整以暇地看着她,用一种再平淡不过的语气,给出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
  “项目最近很忙,这边离公司近。”
  简初点点头,虽然心里有些不满,但是什么也不敢说,本来计划要去找房子搬出去,无奈最近工作太忙,她都忘了这件事,等周末她尝试约点中介去看看房子。
  自从沈砚舟搬回国贸这间公寓,简初也不能肆无忌惮在家里走来走去。
  他白天是她的甲方,晚上是她的房东。他们分享同一片屋檐,呼吸着同一方空气,却比陌生人还要疏远。
  餐桌上她遗落的一根长发,他会面无表情地用纸巾捻起扔掉,她放在冰箱里的一瓶牛奶,第二天会发现被移到了最角落。
  他用这种无声的行为,不断地昭示着他的存在,尽调小组的工作氛围就变得愈发古怪。
  他不再像最初那样,用尖锐的条款问题来挑衅简初,而是转为一种更为沉闷的审视。他会在会议上,用一种过分专注、几乎算得上是冒犯的目光,长时间地凝视她。
  简初懒得去揣摩他*那点阴晴不定的心思,工作上,她依旧是那个滴水不漏的简律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下了班,她便立刻将沈砚舟这个名字连同他这个人,从自己的世界里暂时删除。
  陆也的追求,是以一种近乎围城的姿态,高调地席卷了她的整个工作圈。
  最先开始的,是咖啡。
  每天早上十点,全北京最难订的一家精品咖啡店的外送员,会准时出现在衡德律所的前台,送来足够整个项目组人手一杯的咖啡。账单早已结清,附带的卡片上,永远是同一句潇洒的留言:
  “给简律师和她辛苦的同事们。”
  同事们从最初的起哄,到后来的习以为常,每天都期待着这份陆少爷的下午茶。就连霍斯庭,也会笑着收下,然后对简初调侃一句:“看来我的兵,很受欢迎。”
  当然,也有一杯,会雷打不动地送到沈砚舟手里。
  他的秘书黛西会将那杯印着别致logo的咖啡,恭敬地放在他桌角。
  而沈砚舟,通常连眼皮都不会抬一下,只是从喉咙里发出一声极轻的“嗯”。黛西便会意,转身将那杯还冒着热气的咖啡,原封不动地,倒进茶水间的洗手池里。
  咖啡之后,是午餐。
  那日中午,尽调小组正在为一组数据争得不可开交,一家顶级私厨的团队,竟直接推着餐车,出现在了三十七层。主厨亲自为所有人布菜,从低温慢煮的M9和牛,到用分子料理手法制作的开胃小点,精致得不像工作餐。
  陆也的电话紧随其后:“别总吃外卖,对胃不好。我让他们多做了几份,别浪费,让你的同事们都尝尝。”
  那天的午餐,所有人都吃得赞不绝口。只有沈砚舟,让黛西送来了他常吃的那家日料店的定食,一个人在他的玻璃办公室里,安静刻板地吃完了那份午餐。
  他没发火,没阻止,只是用这种沉默的方式,将自己和那份热闹,划清了界限。
  这天傍晚,小组终于完成了一份阶段性的报告,所有人都累得筋疲力尽。
  简初收拾好东西,与霍斯庭一同走出会议室。
  “辛苦了,”霍斯庭说,“今晚早点休息。”
  “您也是。”简初点了点头。
  两人并肩走进电梯,然而,当电梯门在一楼滑开,简初走出骁岳集团那栋由玻璃和钢筋构成的大楼,大楼门口,所有行色匆匆的金融精英们,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朝着同一个方向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